范筑先纪念馆

范筑先纪念馆

范筑先纪念馆位于馆陶县馆武路,年代为2003年。

范筑先纪念馆为邯郸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个红色基地 | 聊城•范筑先烈士纪念馆

齐鲁大地,一片蕴含着红色文化的革命热土。这里的革命斗争历史波澜壮阔,功勋卓著,这里保留着极为丰富的革命遗址,这里记载着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革命传奇故事。就让我们一起来打卡这些红色地标,回望光辉革命岁月,近距离感悟革命精神。

范筑先纪念馆位于聊城光岳楼北,坐北面南,占地2040平方米,馆内设施主要有展厅纪念碑,展厅面积178平方米,主厅和副厅之间分别建有8米的长廊。庭院中心矗立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 "民族英雄范筑先殉国处"纪念碑,碑阴刻范将军传略。现在范筑先烈士纪念馆已成为向大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参观瞻仰者络绎不绝。

地理位置

聊城市东昌府区湖滨路2号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纪念馆大厅檐下正中悬挂一方由梁漱溟先生题写的"范筑先烈士纪念馆"木刻横匾。进入大厅 ,正中安放着范将军的白玉石半身雕像,两侧收藏有国家领导人和知名人士为悼念范将军题写的诗词与挽联。

民族英雄

范筑先(1882-1938),原名金标,又名夺魁,字竹仙。山东馆陶(今属河北省)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爱国将领。1904年,加入北洋军第四镇,当备补兵、副兵、正目。后调入天津北洋陆军讲武堂炮兵科深造,以优秀成绩毕业。后被提升为哨官、炮兵连长。深感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渐发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立志富国强兵,建立民国。因此,拥护辛亥革命

1913年后,任中央陆军第四师 范筑先纪念馆炮兵营长、补充团长、师参谋长和第八旅旅长。后因厌恶军阀混战,抛弃高官厚禄,辞去第八旅旅长职,回乡隐居,更名"竹仙",效法古代志士仁人,企图追求探索一条振兴国家的道路。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毅然复出,投入冯玉祥部下,更名为筑先,表示其革命的决心,被冯委任为高级参议、汉中镇守使署参赞。1930年中原大战中,任冯部第一路军参谋长。

1931年回山东,任韩复榘第三路军参议。1933年,被任命为山东省沂水县县长,第三路军指挥部军法处处长。他生活简朴,关心民众,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和尊敬。1936年,升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员,遂发动民众建立抗日武装,保家卫国。同年10月下旬,日军进犯黄河北岸,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电令撤退,为其断然拒绝。并在聊城主持部下开会,通过了给全国抗战军民的通电,被全国各大报转载。

1938年11月,日军侵犯聊城,范指挥抵抗,于激战中壮烈殉国。

1995年,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将“四五”烈士纪念碑列为全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4月5日,共青团山东省委将“四五”烈士纪念碑命名为“山东省青少年道德教育实践基地”。

讲述背后的英雄故事

1938年7月,在东阿县黄庄阻击日军运输队,毙敌数十人,缴获满载大米汽车13辆及其他军用器材。8月,其次子,青年抗日挺进大队长范树民在济南战役中光荣殉国。为表示与日寇血战到底的决心,把年仅20岁的二女儿范树琨任命为挺进大队队长,并先后将长子、长女、三女儿都送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表现了忠于民族,誓死抗日救国的爱国精神。11月,日军调集大批部队,从济南出发,进犯聊城。14日,日军将其所部六七百人包围在聊城。率部应战,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15日,日军在得到大批增援部队后强行攻击,双方血战多时,他手臂负重伤,裹伤再战,终因敌众我寡,城门被日军攻破。亲率余部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巷战。战斗中,身受重伤,壮烈殉国。牺牲后,国共两党都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来源|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站、聊城新闻网

欢迎关注

青岛四方实验小学”

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圆·和相成 悦慧共生

校风

智圆行方 和而不同

校训

平等 自主 合作 超越

邮箱:qdsfshiyan123@163.com

本微信公众号由青岛新闻网提供服务支持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内江市志愿者走进范长江纪念馆

传承红色基因

缅怀革命先烈

纪念馆前

日前,一百五十余名来自内江市各个行业,各个年龄层的志愿者齐聚范长江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这群志愿者中,有内江著名歌手易丹,有“四川好人”罗秀英,有知名残疾人作家谢自生、内江市第三届劳动模范郑晓文,也有教师、公职人员、退休市民、中小学学生等。

志愿者们举着五星红旗,手捧鲜花,来到范长江故居,向新闻巨子范长江表达敬意。听讲解员诉说长江事迹,人群中有人已经泪眼朦胧,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大家在这里合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吸引许多游客驻足跟唱;随后,伴着激进昂扬的旋律,志愿者饱含深情地朗诵《传承红色基因》——“红色,象征着光明;凝聚时代,引领着未来。一代代人民英雄和爱国志士,为我们铺就了一条通往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以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托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精神力量就是"红色基因"……”

在朗诵结束后,志愿者们郑重地瞻仰了范长江塑像,并敬礼献花。随后,大家参观了范长江纪念馆,表达了要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

63岁的内江市道德模范、内江市“践行十爱·德耀甜城”典型人物郑晓文表示:“退休多年,我一直坚持业余新闻创作。这次瞻仰了长江先生风采,我更深刻理解了长江精神。今后,我会勤奋耕耘,创作出更多歌颂党和人民的作品。”

12全文阅读

王若飞纪念馆:纪念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王若飞,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1923年,27岁的王若飞受党组织委派赴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正式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内蒙古成为日寇侵略的重点。1931年秋天,王若飞受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遣来到包头,住在泰安客栈三号房间,主持开展西北地区农民运动和民族工作为主的革命斗争。

王若飞纪念馆讲解员 贾馥全:“在10月份的时候,王若飞到达包头,住进了复成元巷的泰安客栈,当时经过中共西蒙工委地下交通员李森的联系,王若飞同乌兰夫是以做买卖的名义接上了关系,王若飞还特别指示乌兰夫要在群众中宣传党的平等政策,团结各族人民团结起来进行武装斗争。”

1931年11月,正当王若飞准备启程前往宁夏之际,不幸在泰安客栈被警察、宪兵逮捕。被捕后,国民党反动派迫不及待想要得到共产党地下活动情况,以此邀功。

王若飞纪念馆讲解员贾馥全:“当时王若飞是趁搜身之际,将原本装在裤兜里面的两份文件掏了出来,塞到了嘴里,想把它们咬烂咽到肚子里去,最终是被敌人发现后,几个警察冲上来用力卡着他的喉咙,王若飞只能拼命将这些纸咬烂,最终是被敌人从喉咙里抠出了一些血肉模糊的纸张。”

王若飞被捕入狱后,乌兰夫得知牢房里很潮湿,便让妻子云亭为王若飞缝制了一件厚实的棉背心,并通过隐蔽渠道将棉背心送到狱中。这件衣服见证了王若飞在狱中的那段艰苦岁月。

包头市委党史研究室专题科副科长 武宇斌:“王若飞经常利用放风的机会深入到难友中宣传革命思想,讲阶级斗争和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提高了难友们觉悟,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在五年的铁窗生涯中,王若飞威武不屈、从容镇定、团结难友、坚持斗争、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1937年4月,王若飞出狱后来到延安,投身到了抗日战争中。在1946年4月8日,王若飞乘坐飞机到延安向党中央请示汇报工作中,飞机不幸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王若飞一行13人连同机组4人全部遇难。王若飞纪念馆作为弘扬爱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主要阵地,每年平均接待观众两万人,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包头市委党史研究室专题科副科长武宇斌:“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王若飞纪念馆展示了王若飞同志“一切为人民打算”的光辉一生,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

来源:中国城市报

编辑:康泰 木天一 杨佳琪

责任编辑:文杰

审核:学斐

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