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场

阅兵场

介 绍 阅兵场位于班霍夫大街的中部,是苏黎世的交通枢纽。

18世纪时,这里曾是一个固定的牛市,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大量瑞士银行的总部迁移到这里以后,阅兵场逐渐由地理上的交通要道发展成为瑞士的金融中心。

瑞士苏黎世

皇家骑兵卫队阅兵场附近景点 皇家骑兵博物馆

1. 皇家骑兵博物馆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临蓝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内

秦始皇兵马俑,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共有一、二、三号3个兵马俑坑。一号坑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总面积14260平方米,约有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二号坑是秦俑坑中的精华,面积6000平方米,由四个单元组成,四个方阵由战车、骑兵、弩兵混合编组,严整有序,无懈可击。三号坑是军阵的指挥系统,面积524平方米。

2. 皇家博物馆系列

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

法国:凡尔赛宫、卢浮宫

3. 皇家空军博物馆

中国没有太空博物馆,中国有中国航空博物馆

中国航空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对外开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馆,该馆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区大汤山脚下。经过多年封山育林,天然植被茂密。在72万平方米的馆区内,绿化覆盖面积达45万平方米。

中国航空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批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排名前五位、亚洲第一的集知识型、教育型、科技型、研究型、园林型、旅游型为一体的大型航空专业博物馆。

4. 皇家军事博物馆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

园区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与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

仁寿殿西北,宜芸馆东,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于颐和园内仿畅音阁规制建造的戏楼。戏楼总高约22米,底层舞台总宽17米,总深16米,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古戏楼。

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5. 皇家海军博物馆

格林威治(Greenwich,又译格林尼治)是英国大伦敦(the Greater London)的一个区。位于伦敦东南、泰晤士河南岸。1675-1948 年设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经过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作为世界计算时间和地理经度的起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天文台已迁往东南沿海的赫斯特蒙苏,其原址已改为皇家海军学院、国家海洋博物馆等。有一座刻着格林尼治零度子午线的铜碑。位于伦敦东南方的格林威治,为地球经线的起始点。而这条本初子午线,除了是格林威治标准时间制定的依据,同时也将地球划分成东西两半。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6. 皇家骑兵博物馆开放时间

1981年3月,唐宁街10号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眉头紧锁。情况不能再严峻了,在英国各大城市,空袭警报此起彼伏,数以万计的难民涌入乡村,纵火与抢劫成为常态;英吉利海峡对岸的平原上,潮水般涌来的华约军队已经撕裂北约防 ,联邦德国危在旦夕。在“铁娘子”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份盟军最高司令部的指示,要求英军发起核攻击。

据《每日邮报》报道,苏联于1979年圣诞节入侵阿富汗后,东西方关系降至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的最低点。焦虑主导了美国总统里根的情绪,克里姆林宫也害怕北约发动突袭,撒切尔夫人同意在英国部署巡航导弹;波兰的团结工会走上街头,与当局冲突不断……

1981年3月9日,莫斯科发生政变,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被克格勃鹰派取而代之。在有着“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地区,华约在南斯拉夫边界集结重兵,战争的引信开始嘶嘶作响。

获悉国际局势恶化,英国公众的焦虑急速上升。疯狂的抢购导致罐头、糖和面粉短缺,急救药品告罄,各军事基地外爆发大规模示威,皇家骑兵卫队暂停了传统礼宾仪式。情报显示,土耳其和保加利亚边界也出现军事集结,北约连夜向西德和挪威紧急增兵。

3月14日晨,民众在银行门前排起了提款的长队。英国广播公司授权播发报道,称撒切尔夫人承诺让爱尔兰回归英国,作为其“为英国财产提供临时避难所”的回报。与此同时,部分左翼议员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组织反战集会,与警察发生了流血冲突。

次日傍晚,“布拉格之春”再度上演,实弹上膛的华约装甲部队驶上南斯拉夫经济中心萨拉热窝街头。在英国军方宣布“战争爆发时刻12小时”前,火车站便挤满了准备逃往乡下的市民。各大报纸纷纷打出整版广告,向惊慌失措的人们传达防范核辐射的方法。而在白金汉宫,伊丽莎白女王拒绝了出国避难的请求,决定效仿父亲乔治六世坚持到最后。

大战前令人窒息的紧张并未持续很久。3月16日,北极熊开始咆哮。在凌晨的黑暗中,我欧洲驻军遭到全面进攻。早上6时许,百余架苏联战机突袭了英伦三岛,据内政部估算,在格拉斯哥、利物浦、普利茅斯,至少400人在轰炸中伤亡。

半小时后,英国首相、外交大臣和国防部长在唐宁街10号召开紧急会议。撒切尔夫人发表全国讲话,呼吁公众保持冷静;除了BBC频道,所有电视和广播停止播出。正午过后不久,7个皇家空军基地再度遭到空中打击,随即,撒切尔政府正式对苏联宣战。

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再度站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由于华约军事优势明显,战时内阁着手安排将艺术品撤离伦敦与爱丁堡,无所事事的议员们就细枝末节整日争吵。18日,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午间传来情报:“北约军队的防御比预期好,但能坚持多久尚不明朗。”

当天的会议上,撒切尔夫人和幕僚开始认真考虑对华约使用核武器。“我们如果首先动用核武器……将带来严重政治反应,”会议纪要 显示,“但也有理由相信,公众会支持政府采取果断行动。”最后,战时内阁同意,一旦北约防线崩溃,允许诉诸任何手段!

在震耳的空袭警报和炸弹爆炸声中,英国各大城市度过了又一个不眠之夜。19日清晨的一条战报,让首相官邸瞬间炸锅。苏军在希腊、土耳其和意大利北部使用了化学武器,还准备从西德打开突破口!苏联陆军统帅明确警告说,如果北约率先使用核武器,苏联也会投入250~500件核武器对北约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3月20日上午9时,战时内阁最后一次开会。此时,苏军坦克已突破西德边境,在我军防线上冲开了40公里宽的缺口。北约盟军司令终于决定“对苏联卫星国实施核打击”,要求英军首批发射29枚核弹,目标是东德、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和保加利亚。

抉择时刻降临得比想象中更早,英国政府发现 自己别无选择。“会议纪要”如此解释:“一切努力均已尝试,但无济于事,惟一的途径是诉诸核武。首相总结说,这或许是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向强大的侵略者投降还是动用毁灭文明的核武,战时内阁对此意见一致。

7. 皇家军械博物馆

管理皇室日常事务的机构是少府,主管皇室的财钱和皇帝的衣食住行等各项事务以及山海池泽之税。

制作皇室衣服、首饰的机构都是少府的下属机构:

织室,设在未央宫,为宫中织作缯帛和文绣郊庙之服。

尚方,专制作供皇家使用而禁止民间私造的物品,如金银饰品、军械等。

8. 英国皇家骑兵博物馆

秦始皇陵博物馆

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馆,里面有很多兵马俑坑,还有很多古代骑兵战车非常霸气,每一个陶俑的表情神态都各具特色,栩栩如生,这里的古代遗迹给人一种灵魂的震撼,站在肃穆的兵马俑坑旁边能够让你体验到古代士兵的气势如虹,来西安绝对不能错过的博物馆就是这里

如何看待俄罗斯6月24日的红场阅兵?为什么说意

俄罗斯每年都举行数十场阅兵式,以至于有人开玩笑地说:俄军不是正在阅兵,就是去阅兵式的路上。不过 ,每年的红场 大阅兵,还是能够引发全世界的关注。在当地时间6月24日上午,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举行了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犹记五年前在红场举行的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那是苏联和俄罗斯在红场上举行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按照俄罗斯红场阅兵“逢五逢十”的传统,75周年阅兵也应该是要大办的。但由于疫情原因,原计划在5月9号的红场阅兵一直被推到了6月24号。但也只是会迟到,从来不会缺席。

为什么要在疫情期间坚持阅兵,因为这是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传统。七十多年前,苏联红军从红场出发前往欧洲东线战场同凶残的德军战斗。可以说,全体苏联人民和他们的军队为抵抗法西斯做出了伟大贡献,这是不能被磨灭的。前不久,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上专门发表了一篇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75周年的真正教训”的署名长文。他指出,在欧洲东线战场,苏联红军共击溃轴心国626个师,而其中至少有508个师是德国的。而且根据一套计算公式得出,苏联对于最终击败德国有着至少75%的贡献。如果没有苏联,恐怕欧洲战场也不会那么快就结束了。

从法国IFOP民意测验机构所做的调查数据来看,针对哪个国家对二战欧洲战场贡献最大这个问题。在1945年时57%的法国人认为是苏联、20%的人认为是美国、12%的人认为是英国。然而仅仅过去了七十多年时间,这个结果却发生了巨大改变,历史事实被严重颠覆。竟然有54%的法国人认为是美国,只有23%的人认为是苏联,以及18%的人认为是英国。甚至有些国家的人民还认为苏联和德国一样都是二战的发起者。更有甚者,有关资料显示,超过十分之一的美国青年不认为二战中美国大兵和苏联红军是盟军关系。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看来美国人连历史都要颠倒了。

为了给苏联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正名,为了永远铭记这段历史,珍爱和平,俄罗斯几乎每年都要在红场举行大阅兵。这就是为什么目前还正在严重疫情中,俄罗斯却执意要进行阅兵的主要原因,传统不能丢,苏联人为二战做出的贡献更不能被抹掉。除了阅兵之外,此前普京专门在美国的主流杂志上发表这篇专题文章,意思很明显,就是告诫美国人和其他国家人民不要忘记历史。另外,截止到最近几天,俄罗斯国内每日新增的感染病例仍然有七八千例,在此背景下举行阅兵,意义相比以往大有不同。因为它不仅铭记和平,而且也为世界人民团结一心战胜病毒有着重要的鼓舞作用。疫情当前,深受影响的俄罗斯人民也需要强心剂,来战胜当前的困难。从以上所有因素来看,这次阅兵都是不能缺少的。

如何保障所有参加阅兵人员的身体健康是这次红场阅兵首先需要考虑的一大问题。所有的参演部队,包括外国军队,都要进行几遍严格的检测才可以参加。并且这些人员居住的房间和乘坐的车辆也都是经过专业认真消毒的,确保万无一失。为了最大程度保障老兵的安全,俄罗斯国防部早在半个月前就将他们接到休养院进行统一管理照料。而且为了体现出对老兵的尊重,在全程活动中,所有老兵都不需要戴口罩。

虽然疫情当前,但阅兵该有的规模和样子也都是要有的。据悉,约1.3万名来自俄各军兵种的受阅人员参加了这次红场阅兵。最需要说道说道的还是这次参加阅兵的俄军装备,这也几乎是每次俄罗斯红场阅兵都被关注的焦点。这次阅兵共有234件武器装备亮相,包括卫国战争时 代的装备和现代化的新型武器装备两部分。与以往用1辆T-34型坦克打头不同的是,这次直接由11辆T-34型坦克引领着23个装备方队依次入场。我们所看到的这些T-34型坦克实际大部分并不是俄罗斯的,而是俄罗斯从老挝手上买来的。有意思的是,这些T-34型坦克目前在俄陆军中还属于在役。

这次阅兵中重点展示的新型武器装备同样也是可圈可点的,S-350防空导弹、T-14“阿尔玛塔”主战坦克、T-90M坦克、伊斯坎德尔-M地对地战术导弹以及“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等都悉数亮相。先进的T-14“阿尔玛塔”主战坦克具备在恶劣条件下作战的能力,它配备的无人炮塔可以在敌方攻击中保持战斗力。不过由于T-14“阿尔玛塔”主战坦克目前并不能大量装备,所以俄军还必须依靠T-90M坦克。最远射程可达1.1万公里的“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是俄罗斯手中最为重要的杀手锏,可以在万里之外御敌。除此之外,“叶子”扫雷车、BMP-3步兵战车、“偏流”防空系统、“山毛榉-M3”防空系统以及TOS-2喷火坦克等新型装备也参加了阅兵。

于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和当下困境来说,举办如此一场盛大阅兵是必要的。同时,这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俄罗斯强大的国防军事力量和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

1941年11月7日苏联红场阅兵是很悲壮的吗?

毫无疑问,1941年红场大阅兵是世界阅兵史上最特殊的一场阅兵——因为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大阅兵中唯一一次在分列式结束以后,所有受阅官兵直接开赴前线的阅兵。

在该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启动了“巴巴罗萨计划”,在一千八百余公里的战线上同时出动百万大军对苏联发动闪击。而此时的苏联刚刚经历了大清洗和苏芬战争,军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短短数月,其欧洲部分就有近100个师丧失了战斗力,德军已经推到了莫斯科城下。

这时,东线西伯利亚的数十万苏联红军就成了已经近乎无兵可用的苏联的生命线。幸而有著名的红色间谍佐尔格,获悉了日本不会在近期内发动对苏联的战争。因而这些红军在西伯利亚铁路的火车的运输下,机动到了莫斯科。

此时已经到了11月,即将迎来十月革命24周年纪念日。按惯例,这一天苏联要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来庆祝。然而德军已经兵临城下,阅兵是否还有必要举行?

斯大林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后,作出了一个坚毅的决定——阅兵照常举行!所有受阅官兵全部来自即将走上战场的红军,所携带的所有武器,无论是步枪、手枪还是大炮甚至是飞机,全部实弹!

当阅兵进行曲和整齐的步伐声响起时,希特勒还没有反应过来,直到收音机中传出震耳欲聋的俄语口号“乌拉”后,他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希特勒立即冲向电话,命令手下接通位于莫斯科前线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他先是严厉训斥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包克元帅,然后要求德国空军第2航空队司令接电话,给后者1小时赎罪时间,要求将莫斯科阅兵现场炸得片甲不留!

尽管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并不适合飞行,德军飞机还是强行起飞了,当它们接近莫斯科上空时,遭到苏军歼击机和高炮部队的猛烈阻击,甚至有多架苏军米格-1歼击机直接撞向德军飞机。结果,没有一架德军轰炸机能飞到红场上空。

在随后的战斗中,一名名叫瓦西里.格奥尔吉耶维奇.克洛奇科夫的战士在击毁十八辆坦克后壮烈殉国,在牺牲前,他留下了一句至今仍让人热泪盈眶的名言:

同志们,苏联虽幅员辽阔,但我们已无处可退,因为我们身后就是莫斯科!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