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区旅游局位置 垦利区文化和旅游局

导读:垦利区旅游局位置 垦利区文化和旅游局 1. 垦利区文化和旅游局 2. 垦利区文化和旅游局领导成员 3. 垦利区文化和旅游局人员 4. 垦利区文化和旅游局电话 5. 垦利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1. 垦利区文化和旅游局

本数据来源于地图,最终结果以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驾车路线:全程约1.2公里

起点:科贸街副食百货

1.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沿育才路行驶430米,左转进入中兴路

2.沿中兴路行驶420米,调头进入中兴路

3.沿中兴路行驶16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垦利县人事局

2. 垦利区文化和旅游局领导成员

东营市天宁寺目前来说还不能为游客提供住宿。天宁寺,位于东营市垦利县胜坨镇政府以北。天宁寺文化旅游区主要包括天宁寺、民俗文化街、溢洪河公园、百龄园公墓、敬老院和佛学院六大区块,已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由山东省宗教事务局依法批准建设的佛教固定活动场所,是集修行弘法、教育研究、慈善安养与临终关怀为一体的综合性佛教文化修学中心。

3. 垦利区文化和旅游局人员

尊敬的游客朋友:

为配合疫情防控需要,天宁寺文化旅游区于1月15日起暂停对外开放,重新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新汇东海岸温泉旅游度假区、泰升林果游乐园、兴隆生态林场等3家景区因季节原因,结合冬季防火及疫情防控需要,定于1月15日起季节性闭园,暂停对外开放,开园时间另行通知。期间,不对外开放,不接待游客。

敬请大家理解和支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垦利区文化和旅游局

4. 垦利区文化和旅游局电话

  东营新汇东海岸门票价格如下:

 【价格】:25元/人起

  水上自行车(可乘坐2人):25元/船/45分钟

  皮划艇(可乘坐3人):25元/船/45分钟

  水上脚踏船(可乘坐4人):35元/船/45分钟

  电动船(可乘坐6人):75元/船/45分钟

  ➤地址:东营垦利区新汇东海岸旅游度假区

  ➤咨询电话:0546—6392777

  【温馨提示】

  1、必须提前1小时以上预定,景区取票

  2、所有项目1米以下儿童免票,需大人陪同看护。

5. 垦利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答:垦利县是黄河尾闾的一个年轻县份,其置县至今只有66年的历史。尽管时间短暂,但当初参与其命名的人们估计已是寥若晨星了。正因为如此,垦利县名称的由来,也就成了大家非常感兴趣却又难以确定答案的一个话题。垦利县何以得名?一般的解释是,“垦利县境原属利津县,因曾称‘垦区’和‘利津洼’而得名。”这种说法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垦区”和“利津洼”不是两个“互斥”的区域,也就是说,作为地域名称的这两个概念是互相重叠的,且“交集”大于“补集”。既然叫了“垦区”,而且当时“垦区”的名字早已叫响,再返回头去追溯“利津洼”的往事,意义不大。同时,我们也可以将垦利津县的“垦”理解为动词,“开垦”的意思,而将“利”理解为“利津洼”。因为当时的渤海新淤地主要隶属于广(饶)、利(津)、沾(化)、(无)棣四县。而最终被划归垦利县的这一片,当时基本属于利津县的“化外之地”。因此,将垦利县解释为“开垦利津洼”,有一定道理。中国历史上,以动宾结构命名的地名很多,一般是战争、治河的产物,起因于大型生产建设项目的也有。不过,如果上推十年左右,或者更早,上推到国民政府在此设立“滨蒲利广沾棣淤荒设治筹备处”、“新安县筹备处”、“垦区筹备处”的时候,如果那时将这里命名为“垦利县”,取“开垦利津洼”之意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垦利县命名的1943年,正是抗战时期,政治方面的考量多于经济,尽管垦区当时是 产基地,也不会有过多的例外。我感觉,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这样:新成立的垦利县是“垦区”和“利津县”的各一部分。有类于同时期存在过的“益寿临广四边县”、“沾利滨三边县”、“蒲利滨三边县”、“广博蒲三边县”等等。因为早在1941年9月,我党领导下的清河区在以八大组为中心的垦区设立了“中共垦区工作委员会”和“垦区建设委员会”,分别为县级党、政机构。1942年1月,又选举产生了“垦区行政委员会”作为政府机构,同时撤消了“垦区建设委员会”。也就是说,一开始是“垦区建设委员会”、“垦区行政委员会”在行使县级抗日民主政府的职能,垦区也因此成为了我党治下的一个区域的名称。1943年4月22日,根据清河区主任公署命令,“垦区行政委员会”改称“垦利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于清河区垦利专署。“垦利县”名称的使用即由此开始。为什么称“垦利县”而不称“垦区县”呢?我认为这是因为当时利津县城及县境中西部大片区域被日伪占领,“垦区行政委员会”除控制原利津县东北部新淤延伸出来的“无名区域”(长期没有国民政府的政权组织)之外,还控制着利津县东北部的一些“建制区域”(主体为利津县第四区、第五区,区下设乡镇)。这种情况下,以“垦区”和“利津县”各取一字作为县名,一是能体现我抗日武装对利津县的部分占领,二是便于区域定位,三是能加深当地群众的认同感。后来,山东东部、北部各县相继解放,一些四边县、三边县,包括在广饶县小清河北部建立的广北县都相继取消,恢复原县名,而垦利县或许因为有一大半区域为新生地带,不存在归还建制的问题,也或许是因为抗日军民对这一名称感触特深,也就继续沿用下来,直到今天(其间一度大幅膨胀、又一度被裁并)。地区合并之后,各取首字作为新地名的情况古已有之,并且一直沿续到今天。像安徽,得名于安庆和徽州;山东省的高青县得名于原高苑、青城两县;利津县的汀罗镇得名于原汀河、罗镇两个乡镇。尽管有些名字合并之后,“符号意义”大于“文化含量”,有些甚至叫起来很别扭,但在当时更多考虑的是能让当地居民包括一些行政机构的官员有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吧!至于垦利县名称的最终确定,我们在力主是以“垦区”和“利津县”各取一字作为县名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这一命名的形成估计有着多元化的背景。在一种主导因素的基础上,决策者可能兼顾到了以上各种因素。

Hash:90b771345e7db12364accc4fbcd10d74d31d9672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