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哪年成为云南省会?
公元8世纪30年代,正是中原地区的唐明皇时期,由于各种历史机遇的巧合,在今巍山一带的洱海地区的六诏之一——南诏,在唐朝的扶持下,于公元737年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国。雄起的南诏国统治者,不甘心龟缩在洱海边上,立志要建立统治三迤大地的霸业,先后以武力征服兼并了滇中、滇东的广大地区,自以为羽毛丰满,便和唐朝翻脸。天宝年间,与唐朝兵戎相见,和唐朝发生了三次战争并大败唐军,致使20多万唐军血本无归,完全将唐朝的势力全部扫荡出云南。公元764年,踌躇满志的南诏王阁逻风到昆明地区视察,他站在滇池边的一块高地上,指点着昆明坝子说:“这里山河可以做屏藩,川陆可以养人民”,于是,在第二年就命长子风伽异在此筑城,取名为“拓东城”,并命风伽异以南诏副王的身份,坐镇拓东城。
“拓东”,是昆明城的第一个名字,其城意十分明确,就是“开拓东境”、“向东拓展”的南诏宏伟扩张政策和战略决策的体现。事实上在南诏的历史上,拓东城也实际上成为了南诏向东拓展,向南扩张,建立强大军事帝国的重要根据地。昆明所起的军事战略地位,对于南诏国来讲,越来越显得重要非凡,作用甚至超越了南诏的大本营——西京(今大理),而先后被南诏大理国称为东都、上京、东京。
南诏国时期,今昆明除“拓东”、“上京”、“东都”之名外,还有一个谜一般的名字——“鄯阐”。据史志记载,在南诏王异牟寻时代(8世纪80年代末),南诏王与唐重新修好,南诏向唐称臣,唐朝承认南诏已取得的一切,异牟导觉得万事称心,于是大封南诏境内的五岳四水,五岳为中岳苍山,东岳乌蒙山,南岳无量山,西岳高黎贡山,北岳玉龙雪山;四水为黑惠江、澜沧江、金沙江、怒江。此后又将拓东城改名为鄯阐城。
鄯阐之城名从8世纪的南诏大理国时期一直使用到13世纪50年代的元初,作为城名,鄯阐是截至目前为止昆明几个城名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名字。然而历史也开了个绝大的玩笑,使用最长时间的这个名字,却正好是人们不解其意的名字,至今学术界也仅只能解释说鄯阐是一个汉语译音名字,但不能确定它是译自哪个民族的语言。目前,关于“鄯阐”的解释有N种:一种说法是它来自白族语言,译为汉语,就是第二大城市的意思,但也有专家提出七、八条反对的理由:一说“鄯阐”是佛邦、佛国之意,但有人以为这是任意妄说。“鄯阐”之意,也有可能成为昆明历史上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团……
贵州有条鸭池河,无独有偶,元朝的昆明城就叫“鸭池”城。鸭池,这又是一个汉语的译音,关于“鸭池”的来历,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译自蒙古语,有人认为是译自纳西语,更多的人认为是昆明附近的彝族密岔语称昆明为“一期”,与“押赤”十分接近。
公元1276年,元在今昆明地区设中庆路,同时将省会移至中庆,昆明自此成为云南省的省会至今。元代,昆明既是省会,又是中庆路治,因此,除“鸭池城”之外,又称“中庆城”。奇怪的是,明、清两个朝代,昆明不存在专有的名称,因当时在今昆明设有“云南府”,所以昆明被毫无特点地统称为“云南府”、“府城”、“省城”。
公元1647年,农民起义军在昆明建立政权,进行了为期12年之久的反清复明斗争。公元1650年,孙可望自称“奏王”,改云南省为云兴省,云南府为“昆明府”,昆明县为“昆海县”,留下李定国驻守昆明,自己则
兵进驻贵州,率兵分部抗清。当时大西军是全国抗清的一面旗帜。民族英雄郑成功还和李定国结为亲家。到了公元1655年,云贵两省及四川南部、湖南、两广地区已控制在大西军手里,大西军已控制了中国的半璧河山。公元1658年吴三桂入滇,李定国拥永历帝逃亡缅甸,随着农民起义军的大势所去,“云兴省”、“昆海县”这两个地名自然也就停用了……
昆明,从历史的久远中走来,昆明的城名,见证着这里的历史烽烟……
Hash:9a2de2d77d9387bfd845b69b458ad85aecb74876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