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的民俗文化,你知道哪些?

“世代沿袭谓之风,群居相染谓之俗”。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淳朴、智慧的沂蒙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民间文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今天让我们深入生活的源头,感受沂蒙地区古朴的民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吧。

1、 乐舞

自春秋的“夷狄之乐”、汉代“百戏”、唐代“乐舞”、宋代“舞队”、至明清的“秧歌”,不同形式与风格的民间舞蹈,经历数十个朝代风雨的洗涤和冲筛,保留下来的已成为民间传统舞蹈的精髓。2、 扑蝴蝶

扑蝴蝶是沂蒙地区另一种极具特色的广场舞蹈。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里,扑蝴蝶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动“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动员参军”、“交送公粮支援前线”等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3、 柳琴戏

柳琴戏旧称拉魂腔,唱词通俗生动、善于铺陈,尤其长于叙事和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柳琴戏的唱腔音乐,源于临沂流行的姑娘腔、花鼓调,并受到柳子戏的影响,其唱腔以多彩的花腔、独特的拖腔为主。剧目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表演朴实、生活化。特别是小丑的表演,诙谐又不流于庸俗。4、 剪纸

沂蒙地区是著名的剪纸之乡,剪纸是民情民俗的载体。在剪纸创作中,吸收了民间传统文化丰富的形象内涵,在造型和刀法上大刀阔斧、得意出神,从有法到无法,把民间艺术的传统魅力转化为新的剪纸语言符号。

5、 印染

沂蒙地区的蓝印花布和彩印花布名闻遐迩。那些散落在山野村闲的古朴草屋,散发着久远的芳香,以一种怀旧的情怀支撑着这项艺术,将蓝印花布的美深深地播种在沂蒙大地上。蓝印花布的颜料为靛青,是从一种叫蓝草的植物中提取的,物理性能稳定,色泽素雅。蓝印花布的图案多以七点花鸟基调,结构用小点、短线、小块面组成,形似猫爪,又似梅花;有的采用“轱辘线”等传统纹样。彩印花布多以大红、绿、桃红、紫、黄五色套印,结构丰满,色彩绚丽。6、 捏面人

在沂蒙地区经常见之于街头。几种染了色的糯米面团,在手艺人捏型搓揉下,几分钟时间内就成为各种神话人物如孙悟空、猪八戒之类造型,令孩子们爱不释手。2001年,中央电视台在临沭县拍摄《梦想剧场》,捏面人就入了镜头。

7、 老虎鞋帽

穿虎鞋戴虎帽可追溯到远古时代。老虎鞋帽是适应人们崇尚和传承中华民族虎文化的心理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表示着人们质朴的生活信念。虎头鞋帽主要由绒布、棉花、五彩线等材料经缝、绣、纳等十多道工序做成。

8、书画

沂蒙是“书圣”王羲之的故里,著名的书画之乡。受书圣的影响,这里自古就有研习书法的风尚。千万年来,临沂书画之风不衰,小至几岁垂髫幼童,上至八十白发老翁,多有挥毫泼墨,纸上生花者。近年来,书法热已逐渐成为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地域性文化。9、 特色小吃

物产的丰富、食俗的久远、使沂蒙人民流传下来许多独具特色的食品,如:糁、八宝豆鼓、民间伏酱、六姐妹煎饼、莒南锅饼、沂水丰糕、郯城挎包火烧等都是沂蒙独有的地方小吃;能登大雅之堂的沂蒙菜有:光棍鸡、蒜泥鱼、蒙山全蝎、莒南炉肉等都是土生土长的民间特色菜。

Hash:bae1362c4c02dc989453c171de7909a956db2c6f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