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青龙湖风景区 封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没有

导读:封丘青龙湖风景区 封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没有 封丘旅游景点大全 封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没有 封丘青龙湖要门票吗 封丘县城有啥好玩的地没? 从封丘县人民公园到达青龙湖大路线。 谁有河南封丘青龙湖方面的历史故事、自然景观、诗词歌赋等,谢谢。

封丘旅游景点大全

景点介绍:

宋太祖黄袍加身处位于新乡市封丘县的陈桥镇,因赵匡胤在此举行兵变,又称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开创了大宋江山,可谓一方名胜。现为省级文保单位。

公元960年,身为殿前都点检的后周大将赵匡胤率兵北征,抵御北辽,行至距开封城西北45里的陈桥驿东岳庙内,顿马歇息,其部下将一黄袍披于其身,拥立其做皇帝,史称“陈桥兵变”。宋太祖赵匡胤开创了大宋300年基业。“宋太祖黄袍加身处现存赵匡胤系马槐及子槐,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大殿及东西厢房的修复陈列已全部就序对外开放,大殿后赵匡胤的饮马水井现存完好,另有古人诗词碑文等历史文物多处,是研究宋史及旅游观光的理想去处。

白天鹅湿地自然保护区

详细地址:封丘县

景点介绍:

白天鹅湿地自然保护区是风景别致的鸟类王国,数有万只天鹅、丹顶鹤、灰鹤、大白鹭等珍禽,无数野鸭在此栖息和戏水,这是一处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公园。

青龙湖景区

详细地址:位于新乡市封丘县的曹岗乡

景点介绍:

青龙湖景区位于新乡市封丘县的曹岗乡,总占地6000余亩,是河南、山东沿黄流域更大的一处自然湖,历经二百多年未曾干涸过,素以清静淡雅著称。

青龙湖,系黄河中下游和豫北地区更大的天然湖泊,湖区总面积达近千公顷。湖内盛产黄河鲤鱼、甲鱼、鲳鱼等鱼类20余种,湖边芦苇荡内栖息着白天鹅、白鹭、水獭等禽兽100余种。 青龙湖与黄河仅一堤之隔,是清乾隆二十年(1761年)黄河决口时留下的一处自然湖泊,湖水面积2200亩,蓄水量300万立方米,南北长6.5公里,平均水深2米以上,最深处可达8米,因水深色青,南北狭长,宛如巨龙,故称青龙湖。

该湖周围蒲苇丛生,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舟行其间,修蒲柔伏,长苇沙沙,浆声相间,笑语互听,由于蒲茂苇密,难觅人影。出苇荡,入荷间,碧绿赏心,悦目花红,荡漾糊面,波光落霞,时与水鸟相嘻,垂钓岸边、心静神游,常同游鱼共欢,此时此景会让你融归自然,流连忘返。

景区建成后,将形成水上游乐、湿地珍稀鸟类观赏、金色沙滩休闲垂钓等10个区域。

陈桥驿风景名胜区

详细地址:地处封丘县的东南部,在黄河北岸,与七朝古都开封隔河想望

封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没有

封丘好玩的景点有:

1、黄河湿地,河与海的交汇,孕育出这片神奇的土地黄河口湿地,黄河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的湿地生态系统;

2、青龙湖,青龙湖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境内,是清乾隆二十年黄河决口时留下的一处自然湖泊,因水色深青,南北狭长,宛如巨龙,故称青龙湖,该湖周围蒲苇丛生,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舟行其间,修蒲柔伏,长苇沙沙;

3、陈桥驿遗址,陈桥驿风景名胜区地处封丘县的东南部,在黄河北岸,与七朝古都开封隔河相望,现为明清建筑,陈桥驿遗址见证了赵匡胤建立宋朝,极具历史厚重感。

封丘青龙湖要门票吗

需要

青龙湖森林公园没有免费,需要交费入园。里面的自行车、游船和观光车需要支付一定费用。

封丘县城有啥好玩的地没?

●青堆遗址:青堆遗址在县城东北16公里的青堆村东,是新石器时代遗址,高出地面约4米。遗址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遗物有石器、灰陶(条纹、方格纹)和俑腿。是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公布的之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又发现蚌镰、陶罐、陶瓮。

●陈桥驿:陈桥驿站位于封丘县城东 15公里处的陈桥镇。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此“黄袍加身”发动兵变,开创了大宋300年基业。这里作为出过皇帝的地方,也因此而名扬天下,注入史册,一度成为护卫京都开封的四大名镇之一,是宋文化的源头,也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平丘:古平丘位于封丘县城东南25公里黄陵镇平街村。据《封丘县志》载,平丘春秋时属卫。

●古黄池:在古代封丘的历史上,为抵御南方强楚的北侵,北方诸侯曾在封丘先后三次召开兵车之会。其中以黄池之会规模最为庞大。封丘的“古黄池”称谓就是来源于此。

●息氏墓:息氏墓是战国息氏贞烈之墓。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就是创作于此。

●翟母井:据历史记载,在楚汉战争中,刘邦被项羽打败,落荒而逃,路过延乡(今封丘县城西北隅),遇翟母便向她乞食,翟母赠饭。刘邦得帝后,为报答翟母的恩情,下旨为翟母封墓修祠,地名改为“封丘”,还把翟母家中的那口水井赐名为“翟母井”。封翟母为封丘侯,设封丘县于延乡。

●使君祠:据《后汉书》记载,百里嵩,字景山,封丘人。墓呈八角形,尖顶,上植柏树一株。今存山门、使君殿、广生殿、玉皇殿、使君墓、端门和古碑4通,古柏1株。光绪六年(1880年),敕加“普佑”封号,颁发“千里秋成”匾。

●城隍庙:城隍庙,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

●石佛寺:胡村石佛寺的始建,无记可考,只有到明朝正德年间重建胡村石佛寺时才刻碑记之。

●虫牢:虫牢又名桐牢亭,俗称桐窝。春秋时属郑地,今居厢乡桑村东北牢坑为其遗址。周定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86),晋景公召齐、卫、朱、杞等9国诸侯在郑地虫牢开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虫牢之会。

●天爷庙:天爷庙位于封丘县居厢乡安上集村东南隅土岗上。相传,它始建于明代。庙碑载: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重修,康熙、道光、光绪年间均有修缮。现存山门、大殿、后殿等。山门设正门和侧门,大殿梁架有彩绘,后殿为两层楼,彩画梁架,山门有台阶,两侧有井两眼,东西对照。砖木结构,硬山顶,灰瓦覆盖。

●关帝庙:关帝庙位于城关镇西关村东南部。相传,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顺治九年(1652年)毁于水,康熙元年(1662年)重修,宣统元年(1909年)、民国15年(1926年)先后修缮。其规模原占地面积20余亩。今存大殿1座,带卷棚拜殿3间,歇马凉殿3间,有清代关公塑像等3尊,宋代铁天官像1尊。

●两程夫子祠:两程夫子祠位于冯村乡永头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程氏迁居此地,为敬奉先祖而建。两程夫子程颢、程颐为宋 *** 学家,对后世影响很大。这里有山门、大殿、照壁和东西厢房,增修二亭,大殿内奉两程夫子塑像和牌位,有“顾余烝尝”匾和对联1副。两厢敬奉两程的成名弟子牌位。存古牌位两尊,古碑两通。

●天主教堂:天主教堂位于县城东大街路北,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39年,美国牧师海玉节兄弟传教到封丘建造,南北长大教堂1座。另有牧师住所1座,二层楼房,西式建筑。

●东仲宫节孝坊:东仲宫节孝坊位于陈固乡东仲宫村,在路中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为表彰孙承绪妻周氏、任氏所建。其造型为2层3间4柱坊,中间高,两侧低,中间可通人、车。中间檐下书“圣旨恩荣”4个大字,第2层横书“已故生员孙承绪妻周氏、任氏之坊”。柱上雕花纹,石质。

●何家铺牌坊:何家铺牌坊位于 司庄乡何家铺村东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乾隆年间。中间高,两侧低,4柱3间2层石牌坊,顶部屋脊式。由于沙土深埋,坊体书写内容与雕饰不明。

●八角井:八角井位于潘店乡潘店村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为潘美所建。清顺治本《封丘县志》:“八角井,在县东二十里潘店。井有八角,不方不圆,旁有九井云。”

●何家琪墓:何家琪墓位于冯村乡小里薛村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何家琪小里薛人。光绪元年(1875),在河南乡试中考取举人第三名,曾报名入闱。因时局动荡,放弃仕途,就任洛阳教谕,后升汝南教授。著有《讲学规约》、《讲志圣社规》、《天根文抄》、《天根诗抄》等。他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是明清时期河南的文化名人。

●海棠赋碑:海棠赋碑因苏轼撰写《海棠赋》,镌于石上而得名。

●塔儿经碑:塔儿经碑上刻经文款式,如螺旋形,下阔上锐如塔状,故得此名。据载,经文为宋时苏小妹所书,字径三分,端楷颜体。其右下角载汲县王谏书、鄢陵刘允成临。

●烈士纪念塔:烈士纪念塔是1952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塔上铭刻着封丘县革命烈士历史事迹和部分烈士名单。

●青龙湖:位于封丘县城东南18公里处的“青龙湖”与黄河仅一堤之隔,是清乾隆二十年(1761年)黄河决口时留下的一处自然湖泊。湖水面积2200亩,蓄水量300万立方米,南北长6.5公里,平均水深2米以上,最深处可达8米。因水深色青,南北狭长,宛如巨龙,故称青龙湖。

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黄河下游湿地区,由封丘县和长垣县境内部分黄河滩涂、背河洼地组成,长70公里,平均宽度3.5公里,总面积22780公顷。保护区内共发现有鸟类达156种,野生兽类12种,两栖、爬行动物9种,鱼类32种,植物745种。鸟类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10种,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29种。

●黄河曹岗险工:黄河河南段因泥沙含量大,河床一般比堤背面高3米~13米,称之为“悬河”。曹岗险工处,黄河河道由东西流向急转为南北流向,形成横河,河水急冲堤坝,形成险中之险,临背悬差为全河之最,世称黄河之一险工。

从封丘县人民公园到达青龙湖大路线。

驾车路线:全程约96.5公里

1) 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行驶21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白云大道南

2) 沿白云大道南行驶3.1公里,右转进入广园中路

3) 沿广园中路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广园西路

4) 沿广园西路行驶130米,稍向右转上匝道

5) 沿匝道行驶230米,过右侧的华园商务中心约140米后,直行进入广州环城高速

6) 沿广州环城高速行驶18.5公里,朝广珠西线/顺德/中山/花地大道南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 沿深罗高速行驶6.1公里,在中山/港口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2) 沿匝道行驶530米,右前方转弯

3) 行驶360米,朝中山城区/市委市 *** /市博览中心/利和广场方向,直行进入港口大道

4) 沿港口大道行驶2.4公里,直行进入东明北路

5) 沿东明北路行驶3.3公里,直行进入莲塘北路

6) 沿莲塘北路行驶680米,过右侧的纽约·纽约潮流精品百货约120米后,直行进入莲塘路

7) 沿莲塘路行驶10米,过左侧的活力十八约180米后,直行进入莲塘路

8) 沿莲塘路行驶90米,在第2个出口,朝莲塘路/孙文东路方向,左前方转弯进入莲塘路

9) 沿莲塘路行驶530米,过左侧的中山市人民医院-杨郭恩慈大楼约80米后,直行进入孙文东路

10)沿松苑路行驶10米,到达终 (在道路右侧)

谁有河南封丘青龙湖方面的历史故事、自然景观、诗词歌赋等,谢谢。

之一章 封丘李氏

1

封丘县位于河南省的东北部,现属新乡市管辖,东南距新乡市60公里。东临长垣县,南隔黄河与开封市相望,西靠延津县北接安阳市滑县。地处黄河的故道,地貌复杂,沙岗、平原、洼地兼有,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这里是千里大平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黄河从县南和县东流过,农业种植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的封丘是全国100个商品粮生产县之一,盛产作物有小麦、大米、玉米、大豆、谷子、绿豆、棉花、花生、油菜、芝麻等。金银花是全国生产基地,芹菜、香菇、石榴、金银花享誉全国。

封丘历史源远流长,人文底蕴丰厚,春秋时期即有文字记载。早在夏朝时就有我们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曾上演过诸侯争战、楚汉争霸和陈桥兵变等惊天动地的历史话剧。春秋时期,齐、晋、吴等诸侯国,曾在封丘境内开三次兵车之会。之一次是虫牢之会,大约在公元前586年(周定王二十一年),晋景公发起九国诸侯在郑地虫牢抗楚之会,即历史上有名的虫牢之会。第二次是公元前529年(周景王十六年)晋召公为国君,欲恢复先主霸业,与齐国争夺霸主,请各国诸侯于7月聚集卫地的平丘相会,史称平丘之会。第三次是黄池之会。公元前482年(周敬王三十八年),吴王夫差率军于黄池大会诸侯,与晋争做盟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黄池之会,又称黄池会盟。

翟母进饭也发生在封丘境内。楚汉战争中,刘邦被项羽打败,落荒而逃,路过延乡(今封丘县城西北隅),遇翟母便向她乞食,翟母赠饭。刘邦得帝后,封翟母为封丘侯,设封丘县于延乡。“封丘”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最著名的当属陈桥兵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率兵驻扎陈桥驿,发起兵变,黄袍加身,开创了大宋王朝300年基业,使中国由乱到治,由分裂走向统一。

陈桥遗址位于封丘县城东南13公里的陈桥镇小西街路北。陈桥村在五代时曾为后周驿站。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后,仍为驿站。祟宁四年(1105),微宗为显扬列祖,把驿站改为东岳庙。明朝天顺三年赵晃倡修,赵命长子益淡同天坛山紫薇宫王道然共修大殿、东西底、大门、寝宫、子孙殿。清顺治十六年九月,杨九德主持重修。乾隆九年(1744),重修大殿阎罗神像。光绪十三年(1887)农历十月,重修宋太祖黄袍加身大殿。建国前夕至今设立了学校,将东西房改为教室,拆去了大门和门前照壁。现仅存黄袍加身处大殿一座、“系马槐”一棵、宋太祖黄袍加身处碑,顾贞观《满江红》词碑,农纯题《念奴娇》词碑、金梦麟题“系马槐”石碣和明朝重修山门碑记等。“系马槐”历尽千年,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这里所保留的石刻,有诗词、题字,不仅有文学艺术价值,而且有书法艺术价值,另外还有一口水井。宋太祖黄袍加身处大殿,仍保持清光绪重修时的建筑风格,为单檐歇山九脊殿,柱子12根。 1978年又进行了维修,雕梁画柱,红墙绿瓦滚龙盘,金碧辉煌,内悬挂赵匡胤画像,以供游人观赏。

曾任封丘县令的唐代著名诗人高适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封丘作》: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日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 归去来。

这首诗情意真挚,气势充沛,造语挺拔,结构严整而又有波澜起伏,感情奔泻而又有旋跌宕之姿。这是诗人发自肺腑的自白,揭示了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出仕之后又强烈希望归隐的衷曲,也让封丘在唐诗宋词和文人墨客中占有一席之地。

1958年4月15日, *** 著文《介绍一个合作社》,对苦战两年改变了面貌的河南封丘县应举社予以肯定。文章认为,共产主义精神已在全国蓬勃发展,广大群众的觉悟已迅速提高。群众中落后阶层奋发起来,努力赶上先进阶层,这个事实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革命、政治革命、思想革命、技术革命、文化革命正在向前奋进。文章写道:“中国6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新中国成立后,封丘得到巨大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封丘的建设日新月异,交通便利,四通八达,95%以上的村通柏油路。工业初具规模,已形成化工、机械、建材、造纸为主体的工业生产体系。主要产品有碳铵、尿素、铝合金窗纱、水泥、汽车轴件等,手工艺品有壁挂、刺绣、藤编、苇编、草编等。碧波荡漾的青龙湖,是黄河中下游更大的自然湖泊,面积6000多亩,水域广阔,水草茂盛,常年不涸。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千鸟翔集,景致优美。观光农业区,万亩石榴园春来“石榴花开红似火”,秋至“红灯累累满枝头”。万顷金银花生产基地,流绿叠翠,无边无际,置身其中,心旷神怡。地上悬河奇观,波涛汹涌,雄浑壮阔。

李安勤出生的年代,封丘还处于极端落后的状态,人们主要靠耕地务农为生,出行主要靠两条腿,比较富裕的人家,可以借助驴和骡马来充当代步工具。加之战争频仍,整个社会呈现民不聊生的局面。

2

李家的祖先可以一直追溯到700年前。

据李家的家谱记载(1918年第七次修谱时),在600多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他们由甘肃陇西迁来西王庄。在李家口耳相传的叙说中,他们由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

陇西在今天的天水市以西200公里处。陇西得名于陇山,《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乘势起于陇亩之中。”这里的陇就是田埂的意思。原来古代“陇”与“垄”相通,指的是田埂。古代人们看到横亘于关中平原西部的山脉如同田埂一样,就把它们称之为陇山。《辞海》中说:陇山是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又称陇坂,在陕西省陇县西,南北走向,延绵约120公里,是渭汉平原和陇西高原的分界。

“陇西”一词引人注目时是在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这一年秦昭王设置了陇西郡,并修筑长城,以防御西部的少数民族,从根本上确保秦人后方的稳定。 史籍和考古发掘证明,秦人就是在以礼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域上发展壮大起来的。远在夏朝时,他们为夏王室“调鸟兽,鸟兽多驯服”,于是“赐姓嬴氏”。夏亡商兴之际,秦人去夏归商,因军功使“嬴氏多显”。至周朝时,秦人为孝王“主马于氵开渭之间,马大蕃息,”因功封于秦(今甘肃天水)号嬴秦,周王室让他们“以和西戎”。至秦襄公时,他们护送周王室东迁有功,被周王室分为诸侯,并且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攻灭狄族,设置狄道。

秦置陇西郡,汉设襄武县,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陇西一直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还一度成为甘肃省最早的省会,是陇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是李姓的发源地,天下李氏源于 陇西,历代英才辈出,“陇西堂”闻名海内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军李广就是陇西人。唐王李世民的祖先也是陇西人。今天去天水旅游的人还能看到飞将军李广墓。

在中国两千多个县份中,知名度更高的恐要数山西洪洞了。洪洞所以芳名远播,首先是因了一位天姿掩蔼的青楼女子那段凄婉哀凉的吟唱:“苏三离了洪洞县……”京剧是国粹,喜好者兴发时自会哼几句《玉堂春》,不好者偶尔打开电视机、收音机,眼睛或耳朵里说不定也会蹦进个苏三来,于是“洪洞”便深嵌在国人记忆的屏幕上。

问咱老家在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

大槐树下老鸹窝。

这是流行大半个中国的一首民谣,讲的就是对故乡——洪洞的记忆。李家的口耳相传不是没有根据的。

确实,洪洞大移民是有历史根据的,而且是有计划有组织的 *** 行为。据民国《洪洞县志》记载:“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保安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并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我国一些历史文献,如《明实录》、《明史》、《续文献通考》等书都有移民记载, 民间移民记载更为丰富,晋、冀、鲁、豫、苏、皖、 陕、甘等地大量的民间谱牒与墓碑、祠堂碑文也都有在洪洞县大槐树处移民的记载,这些资料说明,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移民,是我国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一项重大决策。这次移民对巩固明朝的封建统治、恢复生产、开展经济、开发边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以及尔后我国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合史料和家谱记载,李家的迁徙路线应该是这样:

700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一户李姓人家还生活在甘肃陇西,之后某个时候,他们迁徙到山西洪洞,然后在明朝洪武、永乐年间迁移到河南西王庄。总之,这户李姓人家开始了他们漫长的迁徙。

现在无法得知他们迁移的真正原因,不过根据历史资料和经验,可以测知,他们一定是遇到了困难,在陇西老家再也生存不下去了,或者不能很好的生存了,因此,他们才有了背井离乡的壮举。

他们循着祖先的踪迹,先北上山西洪洞县。山西曾经是他们的同宗祖先李世民父子发源之地。他们抱着藉由祖先保佑的希望,想在这里安身,光宗耀祖。但是,这里已经不是大唐时期的盛世景象,跟陇西一样,这里也有饥荒,也有兵乱,还有贪官的逼迫,于是,还未等家安稳好,还来不及生儿育女,他们又一次出发了。现在无法确知他们是 *** 组织的还是自发的,总之,他们这次选择了南下,直觉告诉他们,沿着有河流的地方,才能寻找到水草丰茂之地,只有到了那里,辛勤的耕耘才能换回丰硕的收获。于是,他们找到了黄河并越过了黄河。那些浑浊的、黄黄的黄河水啊!他们走啊走啊,终于看到了一大片平原,这是他们没有见过的,是陇西和洪洞所没有的,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他们本能地以为,这么大这么多平平整整的地,是多么适合耕种啊。要是种上一大片小麦,那我们就离天堂不远了。他们犹豫着、期冀着,留在了这里。

讲述到这里,我们要稍微停留一会儿。人类的每一次迁移都是一次开天辟地的壮举,一篇气势宏伟、惊天地泣鬼神的史诗。而每一次迁徙都是披荆斩棘、历尽艰险,不管是一户一姓还是一个族群,相对地,一户一姓的迁徙更为艰难。李家远祖的这次迁徙,同样充满了千辛万苦,他们在迷茫中在希望中在最原始最强烈的内在需求的催动下,向着远方的未知之途毫不犹豫地 发。鲁迅说得好,一要生存,二要发展。生存是之一位的。若个世纪之后,他们的子孙,一个名叫李安勤的后生为了能够生活下去,只身远赴新疆。

3

西王庄在黄河边上,离黄河仅有几里之遥。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庄,就像我们平常所见的黄河中下游平原上的所有农庄一样。有可能不同的是,西王庄的布局非常规整,四方四正。有三条平行的街道,主街被村民称为中心街,中心街南边的街是南街,北边的街为后街,村子四周被一种叫做葛根的植物包围,这是童年的李安勤和同伴们更爱去的地方。1966年,李安勤之一次回家乡时,葛根已经明显减少,几乎绝迹了,到2002年他第二次回故乡,葛根彻底不见了。

西王庄有四个神庙,分别沿中心街分布。村中心也就是中心街的中部,不但有一座小庙,有一口古井,小庙叫老奶庙;最西边是一座大庙,也就是李家的祠堂,还有两个小庙,供奉什么神祗,李安勤已经不记得了。

李家的祖宅就在中心街小庙的对面,沿一条南北向的巷子东西分布。西边一大块房屋是李风动家的,街东是李风琪家的,他们分别是李安勤的二太爷和太爷。不过在李安勤出生的年代,他们早已作古了,只有子孙还在繁衍生息。

说起李家的祖先,不能不特别提到李玉佩,他是李家中兴的关键人物。李家这一支迁来西王庄已经有好几世了,到李玉佩已经是第十四代。前面几代在西王庄辛勤耕作,也仅够满足温饱,不过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他们的家道慢慢殷实起来。到了李玉佩时,他可以经商做生意了,加上他的聪明才智,很快使李家发展为大户人家。

李玉佩生活的年代,大约在清朝咸丰年间。这是一个非常勤俭的人,他把勤俭发挥到一种极致。如果他走在路上,看到一块破布头,他就会弯下腰,把它捡起来带回家里;如果看到了一根柴火,哪怕是特别细小的一截树枝,他也会弯下腰,把它捡起来带回家。就是遇到一堆牛驴或骡马的粪便,他也会铲回家,如果因为别的事没有工具,他会跑回家里,拿了铁锨出来铲回去。在他的眼里,这些都是好东西,是有用的东西。布头可以用来缝缝补补,枝条可以添一把火,柴火甚至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或者互换别的一些用得着的东西,粪便可以给庄稼育肥,使它们长得更壮。他觉得不把这些东西捡回去,实在是太浪费了,简直是暴畛天物。因此之故,他在街头路尾捡拾不停。也因此在村里人那里得到一个称得上刻薄的外号:过路净!意思是只要他走过,就把一条路捡拾的干干净净了。

李玉佩的外号没有白得,他的节俭,他的勤劳,还有善于经商的头脑,使得他脱离同村人的一般生活,购置了大片田产,开起了染坊、盐店。现在已不能详细追寻他经商的事迹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毕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李玉佩有两个儿子,长子李风琪,次子李风动。李风琪就是李安勤的太爷爷,他先是过继给李玉佩的弟弟李玉珍,然后又回到本家。李风琪回来时继承了李玉珍的家产,这使他们家的家业进一步壮大。到了民国时期,也即李安勤爷爷手里,李家是真正的大户,不但有300余亩土地,还有大批牲畜和长工杂役,并且在染坊、盐店的基础上,兴办了客栈。

李玉佩虽然非常节俭,但却开舍大方,他对自己和家人要求严格,以俭省为务,对村人和亲朋乐善好施。他的儿子李风琪也一如乃父。李风琪的儿子更有过之。

李风琪的长子叫李金岭,号秀峰,生于1885年农历9月22日,时为清道光12年,正在历史剧变的关口。次子叫李金荣,也就是李安勤的爷爷。李金荣一共生 四个孩子,三男一女。李金荣在大儿子16岁时病故,时在1933年,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候。李金荣病逝一年后,好像追随他一样,李安勤的奶奶也随即病逝了。这一年,他们的小女儿刚满一岁,此后就在哥哥也就是李安勤的父亲的照顾下长大。

李安勤的爷爷是一个个子高大的人,性格特别耿直。关于他的故事有两点特别值得记述。一是他的力气非常大,能单手将村里任何一辆木制的独轮车抡起来,这样的力量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二是他富于 *** ,敢想敢干。当辛亥革命即起,剪辫子风潮席卷华夏大地时,他跑到封丘县,将蓄了十几二十年的辫子毫不犹豫地剪掉了。但是这样一个风风火火的人却英年早逝了,令人扼腕叹息!

关于奶奶,李安勤记得,她有极好的医术,懂得医道,尤其擅割痔疮,一般的疮她也会诊治,为村民解除过不少痛楚,因此,奶奶在村里颇有口碑。奶奶的娘家是郎中世家,代代做郎中。由于传男不传女的封建传统,家人都提防着她。奶奶只学会了割痔疮,也懂得一些推拿 *** ,但不会配药,药方在奶奶的父亲手里。

李风琪对于子孙的教育是很重视的,这是他跟自己的父亲不一样的地方,因此,长子李金岭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成为李家的之一个秀才。李金岭念过私塾,还到外面历练过,见过大世面。他的青年时期正是辛亥革命风起云涌之际,新思想、新学堂如雨后春笋,因此,他也受到新式教育的熏陶。

在李家的发展中,李金岭也是一个关键人物,他把读书的理念贯穿在自己的一生中,也灌输给了子孙。他的爷爷李玉佩奠定了家族的经济地位,李金岭则奠定了家族的文化地位。知识改变命运,这是这个家族的经验总结,虽然这句话是20世纪末期出现的,但李金岭体会到的,包括后来李安勤深切体会的,正是这句话表达的同一个意思。

Hash:8b01b677797a8fcc9e4831f72c582057f2c0ab5e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