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福鼎:肉片

肉片它是源于福建福鼎市一种很有名的传统小吃,都说一定要去福鼎吃一次正宗的肉片。即使现在大街小巷都随处可见福鼎肉片这样的招牌,但都觉得不正宗。福鼎肉片制作的整个过程都是手工操作,所以时间长,工艺巧,取料精,味独特。肉片的香辣中流露出淡淡的香菜之味,吃过的人都觉得好。

每一种美食的背后,一定有它的故事。说到福鼎肉片,那故事肯定是少不了。听当地的村民介绍:福鼎市管阳镇西阳村是福鼎肉片的发源地,这里的的肉片味道最好吃也最正宗。村民说福鼎肉片在在明朝初期就有了。听闻明朝初期南京丹徒县城郊村里有位青年叫吴旺三,为人朴素老实,勤勤恳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结识了邻村一位苏姓姑娘,姑娘美艳动人,贤良淑德。两人一来二去中,互生爱慕之情。

这也到了婚嫁年龄,吴旺三就请媒人到姑娘家说亲。让人意外的是,与此同时,有个叫董七的青年也看上了苏姓姑娘,并告知非她不娶。这位董七是村中有名富贵人家的儿子,在当地有钱又有势,村民都让他三分。但吴旺三并没有因此退缩。到了订亲那天,董七果然携了一份重大的聘礼来了,两家撞到了一起,谁也不相让,形势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就在这时,苏姑娘站出来说,两家都很有情意,她哪家都不愿意得罪。

随后她出一道题,谁做得好,她就嫁给谁。姑娘的题目很简单,她从两家送来的猪脚上各取下一斤瘦肉,要两个人现场做出一道菜来,用来招待今天来她家里的七八个客人。一斤瘦肉七八个人吃,就是切成丁,一个人也只能吃上一小块,显然是吃不饱的,还怎么招待客人呢?董七二话不说先下手为强,将瘦肉切成丁,煮了一锅肉粥。旺三便不能再做这道菜了,但旺三并不慌张,他将瘦肉剁得碎碎的,再和上淀粉,这样一斤瘦肉就变成了两斤,再用手揪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在水中煮熟,加入一些调料,用小碗,居然能够打上十来碗。这东西人们还是第一次吃到,吃到嘴里爽口嫩滑,都边吃边赞不绝口,就连董七吃了也说不出话来,最后只好拿上聘礼灰溜溜地离去。

后来,人们问旺三这菜叫什么名字,旺三想了想说叫肉圆,因为是它圆了他和苏姑娘的婚事。后来,旺三不幸英年早逝,苏氏为躲避战乱携带子女迁居到西阳,是西阳吴氏的先祖母。肉圆的做法也从苏氏手中代代传承下来,因为当地圆与丸的音相同,渐渐地人们便叫为肉丸,后来又称肉片。

福鼎肉片本身由肉和淀粉打成肉泥。第一步取肉,把刚买回来的猪肉进行肥瘦分离,肥肉剔除干净,只剩下瘦肉,然后剁成肉 。第二步搓肉,把肉泥放在案板上,用左右手的手腕使劲地来回搓来回摔打。大约十来分钟左右,同时可以往肉泥里加入小苏打和少许的水,直到肉泥粘乎乎,自然粘手即可。第三步混合,在搓好的肉泥里放入一定比例的淀粉,继续揉搓,直到淀粉完全和肉混合在一起为止,这时看上去只有肉色而看不到粉白时,肉片就完成了。

煮肉片时,一定要把水烧开,这样的肉片汤会清,不然肉片汤就会浑浊。用勺子将肉一片一片地刮入开着的水里,加上锅盖两三分钟,可以看到水中的肉片全部都浮起来了,就可以捞起。在闷盖的两三分钟,可以在小碗里加入盐、味精、白醋、香菜、葱花、姜丝、泡椒水。可根据个人口味,考虑是否加紫菜

福鼎肉片简直是为夜宵度身定做的,晚上九点十点有点饿又不想睡的时候,肉片就开始散发光芒。街边的小吃摊,便宜的价格,嚼劲的口感,回味无穷。美好的夜晚,一碗肉片伴着一部综艺,着实令人开心。

Hash:f4ab9fab7aff33f7d52ff31fb3268de9a3bf25b9

声明:此文由 小琴美食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