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原阳名吃豫老白烧饼不得不说的故事

主编,本地资讯创作者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法治热点关注

原阳有很多传统名吃,譬如原阳烩面清炖羊肉绿豆凉粉等。豫老白烧饼虽然是后起之秀,但其与众不同的品质和味道,不知不觉渗透进了原阳人的灵魂。一个小小的烧饼成为了原阳特色名吃,并走出了原阳,成为人民大众舌尖上不可缺少的美食

也具体说不清楚是哪一年,曾经是原阳大街上普普通通的一个烧饼摊,却仿佛一夜之间门口排起了长龙,无论等多久也要吃一个豫老白烧饼。分店也开到了省城,而省城来原阳办事的人,也会专门拐到位于原阳县盛世家苑小区东门向北100米的豫老白总店那里,买几个带回去。用他们的话说,郑州分店的虽然也好吃,但来到了它的发源地,还是会吃出不一样的味道。

而我,更是如此,隔几天不吃,会馋的吃啥都不香。因为每当我拿起那个热热的烧饼,内心的温暖就会油然而生。这里面我吃到的,不仅仅是那香喷喷别具一格的味道,更有一份浓浓的感情融入其中。时隔多年,豫老白的创始人老白婶对我的恩情,我从不敢忘。

我13岁那年,距今已经近40年了。家人对我寄托厚望,把我转到县城南街学校上初中。那个年代学校还不能食宿,需要找吃饭和住宿的地方。父母起初给我安排了几个地方,都不是太合适,吃住都不是太方便。老白婶家叔叔和我父亲在焦作煤矿一个单位工作,老白婶知道了我在县城上学的情况后,就把我接到她的家里。那时候老白婶在原阳县鞋厂上班,她在男职工宿舍给我找了一个床位,算是住的地方安排好了。父母感激不尽,不想太麻烦婶婶,就让我在鞋厂的职工食堂吃饭。但是婶婶说食堂的饭菜不好吃,没有她做的好吃,就这样,隔三差五我就被婶婶叫到家里吃饭。那一段时间,是我感觉最幸福的时光,婶婶的手艺非常棒,做的饭菜特别好吃。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婶婶炒菜的油,都是从一个盆子里用刀砍一块儿放在炒菜锅里,固体的,炒出来的菜特别香,后来我才知道,婶婶家是回族,她炒菜用的 都是牛油。

善良热情好客的老白婶,让我在县城上学的那段时光没有感觉到一点离家在外孤独无依的感觉。吃饭的时候,婶婶家里人都是用的小碗,唯独给我专门用大碗盛,害怕我不好意思盛第二碗吃不饱。每次看到碗里的肉和鸡蛋满满的冒出来,我都在心里默默的感动,却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那个年代钟表还没有普及,手腕上能带一个电子表都神气的不得了。因为年龄小不知道操心,也没有个闹钟提醒,早自习经常迟到。婶婶知道了以后,就会经常早上天不明起来,跑一百多米的路去职工宿舍喊我起来上学。特别是冬天,天气那么冷,我听到婶婶叫我起来的声音,明显有被冻的发抖的颤音。所有这些,这哪是一个关系不错的同事或者亲戚能做出来的,这分明是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的啊。每每回到家里说起这些,母亲都会感动的流泪,每次都会给我说,这辈子你可不能把你婶婶的恩情给忘了,我说我会铭记在心的。

初中三年,在婶婶的关爱中匆匆过去了,我去焦作上学了。有时候回老家的时候,还会习惯性拐到婶婶家里坐坐。每次婶婶都会留我在她家吃饭,还是一样的亲,有时候还会给我点日常用品。后来随着年龄渐渐长大,事情多了,回老家的次数也变少了,去婶婶家的次数更少了,有时候一年也去不了一次。后来从母亲的口中得知,婶婶所在的鞋厂倒闭了,婶婶失业了。再后来又听说,婶婶去打烧饼了,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想着婶婶没有了工作,生活一定不如以前了,就想着有空了去看看婶婶。

再次见到婶婶的时候,是在婶婶的烧饼摊前。婶婶还是一样的热情,拿着烧饼往我的手里塞,并且是你一定要吃的执着。吃着婶婶递给我的烧饼,看着婶婶忙碌的样子,觉得婶婶太能干了,啥时候都难不倒她。本来是心疼婶婶失业了,可看着婶婶的生意那么好,心里反而释然了。能干的婶婶不是失业了,而是开始创业了。我说婶婶你打的烧饼怎么特别好吃,还有豆腐串里面的辣椒,辣的过瘾还非常香。婶婶神秘的给我说,这是我精心研究制作出来的。当时我还有点心里暗笑婶婶的故作神秘,但直到若干年后我才明白,婶婶的烧饼卖的火爆靠的不是一朝一夕的运气,真的是她多少年融入的心血得来的。临走的时候,婶婶还交代我,听说你们单位也不是很景气,什么时候觉得上班不行了,婶婶教你打烧饼。我笑着说,好的好的。说心里话,刚上班的我,心里还是踌躇满志的,哪看得上婶婶说的跟着她学 烧饼。不过我知道婶婶是好心,她爽朗直来直去的性格,是当年我无比崇拜的偶像。那次从婶婶的烧饼摊前离开的时候,冥冥中就有一种感觉,婶婶的烧饼确实是非同寻常。

几年以后,婶婶的老白烧饼真的出了名,每次回家路过婶婶的烧饼摊,都是远远的看着婶婶的忙碌,不忍心去打扰了。因为她忙的几乎说话的空都没有,烧饼炉前排着长长的队伍,都是等着买烧饼呢。叔叔也提前退休了,回家帮助婶婶打理生意,还雇了两个工人,依然是忙的不可开交。那个时候我真的相信了婶婶当年绝对不是故作神秘的对我说她的独特制作方法,现在的火爆场面充分应验了她的配方真的是与众不同。再后来,我听说婶婶家的闺女们也都开了分店,还注册了豫老白商标,这可不是想当年婶婶的一个烧饼摊了,这分明已经被下一代人当成事业来做了。

现在的我,也回到原阳了,不在外地奔波了,也有了时间常常光顾婶婶的烧饼店。婶婶已经退居二线了,孩子们给她的事业接替下来做的越来越好。婶婶家的大闺女李小霞成为了豫老白烧饼的传承人,这个比我大一岁的姐姐,曾经在一个饭桌上吃了可长时间饭的姐姐,遗传了婶婶所有好的基因,把这个大街上到处都是的小地摊生意,做的风生水起,连锁店也如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姐姐和我都可亲,每次我吃烧饼都不要钱,我呢,也像当年吃婶婶做的饭一样吃的理所当然,几十年的情分啊,回忆起来总是那样的美好。

婶婶的身体已经不如以前了,多少年的辛苦换来了现在的收获,婶婶真的很伟大很伟大,她给孩子们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一份事业,还有她的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和善良。

豫老白烧饼,在我的心里,它不仅仅是一道特色美食,还是我内心深处最最美丽的风景。任时光飞逝,日月穿梭,那年那月的关怀和真情,永远都在装饰着我的精神世界,永远散发着独一无二的浓香。(张书才)

Hash:f217ab9d141faec5fb9cd04ea9a175b4ef27a270

声明:此文由 法治热点关注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