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十大景点 汨罗周边景点

导读:汨罗十大景点 汨罗周边景点 1. 汨罗周边景点 2. 汨罗周边景点大全 3. 汨罗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4. 汨罗周边景点介绍 5. 汨罗周边景点有哪些 6. 汨罗游玩的地方 7. 汨罗周围有什么好的景点去处 8. 汨罗旅游主要景点 9. 汨罗市旅游十大景点

1. 汨罗周边景点

玉池山位于汨罗市南端,属幕阜山余脉。境内群山叠翠,风光优美,自东向西有明月山、达摩山、玉池山,呈南北走向,宛如虎踞龙盘,雄风勃勃。最高峰――达摩峰海拔800米,是湘北第一高峰。崇山峻岭树木葱郁,数万亩森林遍布景区,最具特色的是有2万亩竹林密密麻麻广布群山,一年四季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山中有十个大洞,并修有八座小一、二型水库,青山绿水,相映成趣,故玉池山素有“三山十洞八平湖的美誉”。


2. 汨罗周边景点大全

强烈推荐岳阳10大景区:

1.岳阳楼——君山岛景区

  岳阳楼位于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气势雄伟,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前身相传为东汉末期东吴名将鲁肃阅军楼。两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唐始称南楼,后称岳阳楼。历代诗家……

2.岳阳楼 AAAA

  岳阳楼坐落于湖南省洞庭湖畔、岳阳市西门的城墙上。岳阳楼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腾王阁齐名,并称为中国长江流域的“三大名楼”。登楼俯瞰洞庭湖,水面烟波浩淼,苍苍茫茫,水天一色,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岳阳楼传说是三国时吴国著名将领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台……

3.张谷英古村 AAAA

  位于岳阳县张谷英镇,因人而得名。村内有聚族而居的一组古建筑群,建于明清时期,占地1万多平方米,大小房屋1300多间,有“江南第一屋场”、“天下第一村”之称。天井连天井,厅堂要堂,浑然一体,屋宇绵延,檐廓衔接,睛不曝日,雨不湿鞋,展现出我国传统民间建筑的特点和古……

4.屈子文化园

  屈子文化园位于湖南省汨罗市屈子祠镇,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分为屈子祠核心景区、端午文化体验区、端午文化产业区、端午文化民俗区、屈原墓保护区、汨罗江湿地保护区,集屈学研究、龙舟竞渡、艺术欣赏、民俗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先期启动的2.5平方公里屈子祠核心景区初步建……

5.君山公园 AAAA

  君山自然风光秀丽,春赏奇花异草,夏观浩瀚洞庭,秋赏渔歌秋月,冬观湿地候鸟,是旅游度假的天堂,避暑休闲的胜地。洞庭庙:位于君山秋月岭山麓。古庙抗战时被毁,1997年岳阳市建委和侯希贵先生共同出资300万元恢复。庙为二进庭院式,青瓦红墙,雕龙画凤,前有九龙引柱。整……

6.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 AAAA

  石牛寨地质公园位于湖南东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总面积30余平方公里,境内交通便利,京港澳高速公路和106国道纵贯南北,省道与县乡公路连通各乡镇。石牛寨是丹霞生态系统及物种多样性的典型地区。石牛寨延绵起伏的丹霞丘峰,顶部大多呈馒头状、牛背状、丹霞球状风化地貌明……

7.君山野生荷花世界 AAAA

  芙蓉国里君山野生荷花世界于2009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野生荷花之乡”称号而得名。景区面积10000亩,其中有荷花面积6000多亩。该区域纳入洞庭湖水禽栖息地保护项目,野生莲保护项目和东洞庭湖湿地公园。2010年7月,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君山野生荷花世界……

8.任弼时纪念馆 AAAA

  任弼时纪念馆坐落在湖南省汨罗市弼时镇唐家桥村,地处107国道岳阳至长沙1578公里处,距省会长沙仅30公里,半小时车程,距岳阳不到100公里,1小时车程,与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 大动脉紧紧相连,北有长江航道,南有黄花机场,交通十分方便。任弼时纪念馆景区面积达8……

9.平江起义纪念馆 AAAA

  平江起义纪念馆位于岳阳市平江县天岳经济开发区东兴大道。纪念馆由平江起义旧址、彭德怀铜像广场和平江起义史料陈列馆组成。建筑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平江“三月扑城”失败后,国民党湖南省清乡督办署,立即从南县调周磐所部独立第5师来平江“清剿”共产党。该师1、2、3……

10.君山岛 AAAA

  君山,古称洞庭山、湘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总面积O.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君山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相传君山岛有5井4台、36亭……


3. 汨罗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新华联铜官窑古镇

  长沙新华联铜官窑是集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文旅古镇。涵盖8大博物馆、5大演艺中心、3大星级酒店、20家民宿客栈、18处人文景点和4大亲子游乐项目等。

  长沙新华联铜官窑古镇游玩攻略(景点+门票+交通)

  黑麋峰

  黑麋峰其位于长沙市望城区东北角的桥驿镇,东与长沙县北山镇接壤,南连开福区,西靠杨桥村、民望村,北接汩罗市高家坊镇,距省会长沙仅19公里。公园内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山高林密,是长沙近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植被最丰富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经检测,公园主要景点的负离子含量平均值超过10000个/立方厘米,是都市人的天然大氧吧,素有“星城绿魂”的美誉。

  黑麋峰游玩攻略(门票+地址+游玩指南)

  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拥有高等植物235科,多达3000余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61种,森林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大围山已发现的野生动物有1033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26种,堪称“天然动植物博物馆”。

   大围山森林公园游玩攻略(地址+门票+景点)

  西溪磐石大峡谷·玻璃漂

  西溪磐石大峡谷高空玻璃漂,全程1800米,采用先进的超高度、透光度七彩玻璃材料构成,360°双旋转设计,100米的落差间从高处顺流而下。坐上高空玻璃,穿越森林、时光隧道,在惊心动魄中将美景尽收眼底,体验天然森林氧吧、丛林迷雾,穿越云霄,犹如滑道林中走,人在画中游。

  皇龙峡生态旅游区·恐龙谷

  根据目前人类所探知的恐龙生态特点和生长环境等方面的情况,运用现代声控技术、红外感应、传感自动化装置等高科技手段进行恐龙实景生态模拟,1:1的仿真恐龙将恐龙时代的气势磅礴进行了最真实还原,不但可以随着人群靠近,自动发出低吼声,还可以摇摆着尾巴,带给人们更加真实和有趣的体验感。让您身临其境在那个神奇的恐龙世界和年代。

   浏阳皇龙峡恐龙欢乐谷游玩攻略(介绍+门票+地址)

  周洛大峡谷

  周洛大峡谷·天空之镜,一个高空观景玻璃平台,将原生态瀑布群落、自然景点与新兴体验游玩项目完美结合,集观景、远眺、自拍胜地于一体。站在天空之镜上,置身在峡谷之巅,犹如行走在云端;俯视捞刀河源头水流,远观野生桂花群落,尽享峡谷秀丽风光。

  周洛大峡谷游玩攻略(介绍+门票+交通指南)

  茶亭水库

  这里山水资源丰富,风景秀美怡人,是长沙近郊环境最好的水库之一。东北部群山绵亘,山脉向西南延伸,九峰环抱,如坐椅中 森林覆盖率达62%以上,树种资源丰富,珍稀名木众多,山水相依,风景秀美,山泉飞瀑相连,溪水常年不断,还有水库11座,其中小Ⅰ型水库2座,小Ⅱ型9座,湖面波光粼粼,清澈如碧,可静心垂钓,可凭栏观景。

  紫龙湾温泉度假区

  湖南宁乡紫龙湾温泉度假水质晶莹如玉,沸如滚汤,泉眼最高温度达102℃以上,是我国三大高温复合温泉之一,景区占地200多亩,背倚巍峨苍翠东鹜山,面临3000亩紫龙湖,首期投资近3个亿,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五星级酒店标准布局。

  三棵树茶园

  长沙县金井茶场地处长沙市以东50公里的金井镇,与平江、浏阳毗邻,交通便利,雨量充沛,气候温和,茶业历史悠久。


4. 汨罗周边景点介绍

1、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面积3960平方公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湖的西北是避暑胜地庐山。

2、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汨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

3、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

4、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在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苏北平原中部西侧,淮安、宿迁两市境内,为淮河中下游结合部。

5、巢湖: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位于省城合肥的南部,是合肥市代管的县级市。其西南滨巢湖周边分别与肥东、全椒、含山、庐江、无为接壤。


5. 汨罗周边景点有哪些

  其实就两个地方,可以到当地农家体会一下。   汨罗江  发源于江西修水县,往西流经平江县、汨罗市(汨水与罗江在县境内汇合),至湘阴县进入湘江。它的干流长度253公里,流域面积达5543平方公里,为湘江在湘北的最大支流。   汨罗江的出名,主要是因屈原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屈原被流放时,曾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上住过。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县)被秦军攻破,屈原感到救国无望,投汨罗江而死。   玉笥山 - 湖南汨罗旅游景区   坐落在汨罗市西北4公里的汨罗江北岸。相传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当年流放于沅、湘曾居于此山,故山中的名胜古迹,大多与屈原有关,这反映了人民对他的深切怀念。玉笥山的主要名胜古迹有屈子祠和"玉笥八景"。   屈子祠始建于汉,原址无考。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将它移建至玉笥山上。今存建筑有正殿、信芳亭、屈子祠碑等。正殿为砖木结构,单层单檐,青砖砌墙,黄琉璃瓦覆顶,风格古朴秀雅,全殿三进,中、后两进间置一过亭,前后左右各设一天井,布局谨严宏敞。祠内有百年桂树多株,每逢中秋节,黄、白花盛开,馨香四溢,令人陶醉。   玉笥八景是骚台、濯缨桥、独醒亭、桃花洞、寿星台、望爷墩、绣花墩、剪刀池。前5景与屈原有关,后3景与屈原的女儿有关。 骚台位于山右侧,建于屈子祠移建时。相传屈原的辉煌不朽诗篇《离骚》、《九歌》、《怀沙》等即写成于此地,故称"骚台"全文,文采飞扬,足资观赏。   濯缨桥位于骚台南,横跨在玉水上,亦建于清乾隆年间。桥为石拱桥,呈八字形。相传被放逐的屈原,常跑到此桥下的玉水中,洗濯冠缨,荡涤尘垢,故称濯缨桥。 独醒亭位于汨罗江畔,紧靠渡口,亦称渡船亭。相传当年屈原即在此地与渔父对话,并留下"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名言,故清人于乾隆年间建此亭时,便以"独 "命名。   桃花洞是个土洞,位于山麓。洞内凉爽宜人,相传屈原在盛夏酷暑时,常来此洞读书养性,赋诗明志。   寿星台亦在山下,清乾隆年间建。相传屈原遭谗被逐后,当地父老为之不平。于是,每适正月二十一屈原生日,都在此地载歌载舞,演戏娱乐,以祝愿他长寿,故称寿星台。   望爷墩、绣花墩、剪刀池三景,也位于山下。相传屈原自沉汨罗江后,它们分别是屈原之女为父招魂处,为父绣像处,为父自刎处,这实际上也寄托了人民对屈原的哀思与同情。


6. 汨罗游玩的地方

影珠山位于长沙县福临镇,原名隐居山,距长沙市40公里,是长沙与汨罗的界山。

影珠山南北长7公里,有大小七十几个山头。两座主要的山峰一东一西,分别称为东影珠山、西影珠山。主峰东影珠山高509.4米,在周围一片小丘陵中尢显气势磅礴。

影珠山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山上有九间房,狮子岩、斋公庙、养静园、万寿宫、九马嘴、白鹤洞等景观,还有源冲、西冲、大山三座水库,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十分适宜于旅游开发。山腰腰子坡东侧有巨石临空,如啸天狮子,故名狮子岩。崖下乱石嶙峋,有石洞几层,俗名“九间房”,传为陶真人-处,现需侧身入内,洞室如房,进第三间即寒气逼人,打火机打不起火来。此外,西坡有“仙人洞”。山南有九马嘴;九座山头昂头耸立,如九马奔槽。


7. 汨罗周围有什么好的景点去处

醴陵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一、古遗址古城遗址——中三洲转步乡古城村,地处渌江中游,东、南、西三面环水,形如半岛,人称中三洲。村北面山峦叠翠,中有数十亩水面的白鹭塘,一度绝迹的白鹭又回故地,或翱旋于山水间,或翔集于丛树中。20世纪50年代,白鹭塘曾创淡水养鱼高产纪录,且鱼味鲜美,吸引众多爱好者前来垂钓。

村前渌水中另有一夹洲——元宝洲,树木苍翠,青草丛中散缀各色小花,林间百鸟争鸣,大自然绘就如画风光。

西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封长沙王之相越为侯,在中三洲建侯城。现残存侯城城墙3段,东西横列,断续长约250米,高3~4米,厚14~18米。东汉初置醴陵县,在中三洲侯城旧址南约20米处建县城。城墙南垣呈弧形,长约1500米;东西垣各长约250米;北垣呈直线,长约600米。县城南北轴线长约300米。侯城、县城均存部分黄色粘土所筑城垣,层次清晰,夯窝深4~6厘米。在古城址内外,均发现泥质麻纹陶片,有明显东汉陶器特征。

在古县城遗址西南约2~3公里处,今新阳乡楠竹山、王坪、荷塘等村连片处,有东汉陶窑群遗址:距渌水0.5公里的山坡上,曾发现长约一公里的陶片层,厚度约0.6~1.2米,并有窑室残墙。

陶片有釜、壶、盆、碗、缸、坛、钵、罐等10余种,纹饰清晰,有小方格纹、麻布纹、凹弦纹、横人字纹等。

陶制口火候高,大多是夹砂灰陶,质地坚韧。部分陶瓷施酱黄色釉。说明东汉时,醴陵已有颇具规模的陶器生产。1989年,中三洲醴陵古城遗址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醴陵瓷业源头——沩山古洞天东堡沩山,众山环绕,绵亘数十里,泉清林茂,风景秀丽,当地称“古洞天”。所谓“洞天福地”,是道教选定的仙境。“洞天”,指有山峦合抑,中虚而兼采阴阳二气的“洞室”,可直达上天,为神仙所居洞府,凡夫、道士居此修炼,即可登仙。

这是道家之说,不足为信,但这些地方确实是神奇清幽,山灵水秀,有其独特魅力,日益成为令人向往自然的旅游佳境。

相对于十大洞天,唐代道士司马承桢《天宫地府图》,列全国道 36小洞天,72福地中,湖南有洞天6处,福地12处,醴陵沩山是第十三小洞天:为小沩山好生玄上洞天,相传为仙人花邱林和傅天师修炼之仙居。唐代,大缘禅师在沩山建寺,宋殿元易祓书匾:小沩山寺。清雍正七年(1729),自广东兴宁移居醴陵的廖仲威,在沩山及附近广大地区发现瓷泥,即向小沩山寺住持智慧赁山采泥,并邀约同乡技工20余人,在当地招工,传授技艺,创力瓷厂,生产釉下青花瓷,是醴陵瓷业发源地。后逐渐向赤竹岭、老鸦山、王仙、大林、漆家坳、五石窑前等地扩展。兴旺时、沩山有瓷厂百余家,成为醴陵的瓷业生产经营中心,成为造福沩山及其周边地区的新兴产业基地,成为推动醴陵经济社会进步的新“洞天”,曾有“小南京”之美称。

廖仲威等在小沩山寺后为先师樊进德(明朝人)建樊公庙。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日为樊公生日,大开庙门,各厂业主、技师、徒工齐来拜祭。平时各厂开窑必祭祀。小沩山寺于1990年前后修复,1996年再建山门。樊公庙于1958年拆毁无存。花炮祖师故里——富里麻石富里镇的麻石,虽是醴陵东北边境小镇,却给人民留下神圣、奇特,光荣的感观。麻石神圣。因为她是李畋先师的故乡。据《中国实业志》载:湖南生产鞭炮“始于唐代,发达于宋未及逊清乾隆年间……湘东之平并、浏阳、醴陵……均为爆竹制造之中心地”。醴陵麻石则是花炮祖师李畋的故乡。唐贞观年间(627-649),流传李畋用火着竹,为唐大宗驱鬼治病的故事。后吴楚间瘟疫流行,李畋在麻石及其附近地区,用竹筒装填火药燃放,以图利用其爆炸时产生的气浪和硝烟驱散疫瘅。李畋开创用火药做爆竹的先河,故被尊为花炮业的祖师爷。醴陵东乡各花炮产地,历来有李畋先师会,并置有田产。农历四月十八日,是李畋的生辰,每年这一天,花炮业均歇业,前往麻石,焚香秉烛,杀牲开祭。附近萍乡、浏阳的同行,多前来拜祭。东乡凡花炮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家中,在正厅“天地君(国)亲 师位”旁,均设有“李畋先师神位”。麻石奇特,是因为两省共一街。它地处湖南醴陵市与江西上栗县交界处,且邻近浏阳。武功山由江西进入醴陵,由大屏山尚湘赣界西北行,经笋屏、云峰岭,止于麻石。上栗县的栗江水在麻石进入醴陵,西行约两公里,在双江口汇入渌水支流澄潭江。麻石的栗江两岸,仍保留有古老的呆脚楼。湘赣两省共有的麻石老街,南边是醴陵的街市,北面是上栗的店铺。作为历史见证的古老龙王庙,主体座落麻石老街北面上栗县境,而戏台则在麻石南面的醴陵境内。以花炮为纽带,成为两省三县(市)物资集散交易的边陲小镇,已是千余岁高龄的麻石老集镇,必将重新焕发青春。麻石光荣,因为这里是萍浏醴起义的圣地。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1906年12月4日),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是在麻石率先发难。1904年,黄兴准备借慈禧大后生日之机发动起义,自任主帅。指挥刘揆一为便于联络会党,策动清军,掌握全局,受聘为醴陵渌江高等小学堂监督(校长)。事泄,刘揆一与副指挥,湘、鄂、闽、赣四省会党首领,醴陵瓦子街人马福益出逃。后马福益在萍乡被捕殉难。会众推举浏阳人龚青台继任会党首领,在同盟会指导帮助下,继续筹划起义,指挥机关设麻石。起义檄文提出:破除专制政全、建立共和民国、平均地权和享受自由平等权利等主张。设计组织萍、浏、醴三县义军直捣长沙。1906年12月4日,龚春台率会众2万余人在麻石起义,李香阁、瞿光火文、谭开基各率醴陵义军数千人响应。清政府调集湘、赣、鄂 、苏4省军队5万余人围剿,相持月余。起义虽然失败,但却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历史将永志麻石起义的光荣。元未避乱险地——留仙寨留仙寨,又名建安山,俗名油尖寨,位于八步桥乡东端寨下村,紧邻杉乡株树下村。山高、路徒、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宋元时,林密多蛇、鸟、走兽。但山顶较平坦。历代醴陵兵祸,元未最惨,争战频繁,烧杀抢掠,加上灾疫不断,幸存者多外出逃生。县境仅存两百来户。民国版《醴陵县志》载:“丁、李、席、闵、彭、简、黄等18姓居生,结伙避居建安山,建寨以求自保”。传说山上居民,为迷惑过往军队,编织大于常人两倍的草鞋,锤软使变旧,丢弃于靠山脚小路旁。路过士兵偶见山上炊烟,欲寻路登山,见硕大草鞋,以为山上有神人(一说野人),不敢上山。留仙寨田土极少,居民靠猎野味,采食草根树叶充饥。日常不敢轻易上山。偶因急要事上下山寨,只能攀枝爬岩。除留仙寨外,另有20多姓居民散居各偏僻山乡。现醴陵居民,大多为明、清两代来自江西以及广东、福建等地移民的后代。后人称避乱留仙寨的18姓居民为老寨户。明初,时局平稳后,寨户返回祖居前,商量以后每年在留仙寨重聚一次,并在山下建有相聚时食宿的公舍。还碎釜为18片,各姓执一片为凭证。因年代久远,周年团聚事逐渐淡化而终止。“寨下”地名由此而来,留仙寨山顶,仍留有寨基遗迹,当地称为城墙坪。在醴陵沦陷期间的1945年春,别动 队一大队派一6人战斗小组,在留仙寨构筑工事,利用大雾掩护,抵近作战,抗击配备钢炮和机枪的三百余日本侵略军,以一死一伤的代价,毙敌40余人。明代砖窑遗址——窑下湾新阳乡大土村的窑下湾及附近,为明砖窑遗址。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于洪武二年至十九年(1369~1386),役使20万工匠和农民,修筑周长33.4公里的南京城。所用城砖,由长江中下游5省的125个县的民户负担,烧制成统一规格的城砖。至今,窑下湾仍留存几座完整的砖窑,窑室平面呈不规则圆形,窑门尖圆。窑顶瓜瓢形,有排气孔。窑尾直线状,设3个烟囱。有效容积5立方米,按440×200×120毫米规格计算,每窑可烧青砖450块左右。窑型与汩罗县营田镇宋元时期烧制青瓷的瓷窑结构相似。大土村少数农家保存有完好的城砖,砖侧均压印有临制官吏、制作匠人和负担城砖户主的姓名和制作年月字迹。南京博物院、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此均有记载。据估算,平均每县至少要承制10万块,烧成后,水运城砖至南京交差。现南京中华门城墙、玄武湖畔城砖所砌栏杆和长沙市天心阁城墙上,都可找到醴陵烧制的城砖。明砖窑遗址距中三洲古县城遗址约5公里。古县城遗址北渌水边有明代漕粮运输码头,码头旁山石上,镌有“红船湾”三个大字。红船湾极可能就是水运城砖至南京的码头。二、自然景观醴泉浸月——姜岭石窦泉《名胜志》称:“县北有陵,陵下有井,涌泉如醴,因以名县”。明、清两代和民国时《醴陵县志》均采用醴陵因醴泉而得名的说法。这个醴泉井,位于城北姜岭北山腰,面向醴泉路,北靠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为醴陵老八景中的“醴泉浸月”。醴泉,即甘美的泉水。古人迷信,视醴泉为“水之精”。认为若皇帝圣明,天下太平,则“天降甘露,地出醴泉”。儒家论太平瑞应征兆,必言甘露、醴泉、景云、凤凰、捷脯*、嘉禾*、屈轶*等卓异事物。出现上述现象地方的官吏,定会逐乡上报,既是向朝廷报喜,歌颂天子功德,又可表明自己治理有方,致出现祥瑞征兆。清康熙、雍正、咸丰时,知县陈九畴、张明叙等 ,先后为醴泉清淤、洗井、修坊、建亭,相继为醴泉作记、说、颂。石坊额曰:“醴泉浸月”,承以石碣,刻名人记文。知县段一★有五言律诗《醴泉吟》:“夜气辉陵谷,山泉见月盈。累觞乘兴醉,一勺照心明。石窦含珠媚,禾田泻玉清。地灵征瑞应,名邑重湘衡”。关于醴泉所在之姜岭。曾有人说,蜀汉大将姜维曾驻兵于此,故名姜岭。其实,姜维并未来过醴陵。南梁天监四年(505),江淹之子江为袭封为醴陵侯,江为与姜维音相近,致讹传姜维曾驻兵醴陵。姜岭扼治地水路咽喉,左有凤凰山,右有梧桐山。凤凰为传说中神鸟、鸟王,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故凤凰、梧桐二山对峙于醴泉之两翼,以醴泉东饮“凤凰”,西润“梧桐”。凤凰山上曾建凤凰阁、魁星楼,后均废。山腰有山石耸立如笔,高近7米,人称文笔峰,又名笏石。山下原有醍醐泉,从石壁中流出。近年因拓宽至中和街道路被填塞。1993年至2000年,热心人捐筹资金,在文笔峰旁陆续修建笔圣寺、笔圣亭和山门。电站旁有石砌踏瞳登山,经山门至寺、亭和笏石,可俯览姜源新区和电站拦河坝。注:嘉禾:生长特别茁壮的禾苗,为禾中异穗,古人视为瑞征。捷脯:古传说中一种神异瑞草。屈轶:传说能指出佞人的草,又名指佞草。锦锈靖兴——仙山公园西山,座落瓷城河西,南接仙岳山,北濒渌水,《方舆胜览》记:唐李靖曾驻兵于此。石壁上原刻有李靖遗像,后在山腰建靖兴寺。故西山又名靖兴山。遍山杜娟,丛林茂密。唐诗人韩屋咏靖兴寺有:“杜鹃枝繁艳无比”之句。王守仁过靖兴寺诗;“隔水不见寺,但闻清磬来。已指峰头路,始瞻云外台。洞天藏日月,潭窟隐风雷。欲询兴废迹,荒碣满蒿莱”。1993年建为仙山公园。靖兴寺右侧为宋名臣祠,祀南宋抗南名臣、醴籍湖南派巨子吴猎和皮龙荣、杨大异等人。厅墙嵌有黄自元书“宋名臣祠记”碑刻。祠前有千年古樟。祠右为渌江书院,书院右下首有洗心泉。出书院后门,往右登山,有红拂墓。相传李靖南平岭桂时,红拂随行,在醴陵病逝,葬于西山。附近有傅熊湘、阳兆鹏、陈盛芳等名人墓葬。从书院后山往左上行约300米,有民主革命先驱宁调元墓,旁建太一亭,亭内嵌青石两方,一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褒扬令,一刻监察院长、著名书法家于右任书“宁太一纪念碑记”。墓上立程潜书“宁太一先生之墓”石碑。文化大革命中,墓地石建筑受损,亭毁碑失。文化大革命后,教师进修学校找回两碑,于右任所书碑刻,立于渌江书院考棚下庭院中。省文化厅拨款修葺墓葬,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书院后山耸立五老峰。传闻一樵夫见五老聚谈于山上,近前观看,已化为石。自公园现大门上山,有游泳池,设多处游乐场所,散布人物和多种动物塑像。曲径蜿蜒,水榭亭廊,鸟语花香。进公园北大门右首拾级而上,为烈士陵园。再上为左权将军纪念碑,占地1400平方米,周边石栏围护,内植万年青。纪念碑高3米,上立高5.5米、白水泥浇注的左权将军塑像。碑正面嵌邓小平题“左权将军纪念碑”大理石刻。北面嵌大理石刻彭德怀撰《左权同志碑志》。碑后墙上,嵌刻周恩来、朱德、贺龙、叶剑英、董必武、陆定一题词。有石阶从两边进入前坪。纪念碑气势雄伟,庄严肃穆。为纪念花炮祖师,弘扬花炮文化,于1999年动工修建李畋先师殿,为仿古建筑,面积418平方米,殿宇宏伟庄严。2000年5月21日,醴陵各界人士,在仙山公园举行隆重的公祭活动。南屏耸翠——仙岳山仙岳山,又名丁仙山,海拔351.9米,屹立于瓷城之南。登山远眺,既可俯 瞰全城,又见渌江如带,群山起伏,林木葱郁。春来杜鹃艳,秋到枫叶红,风不如画。相传东晋时,晋时县令丁令威,弃官学道,云游来醴陵,筑观于城南山上,得道后,乘白鹤飞升,因名此山为丁仙山,观为丁仙观。明成化间(1465~1487),道士姚安禅重建丁仙观。清光绪时(1875-1908),在已毁观址建药王宫。民国22年(1933),改建南岳行宫,规模居境内寺观神庙之首。1945年被侵华日军炸毁。日本投降后修复。1958年被拆除。1986~2001年,信徒捐款新建护国寺,前进为天王殿,中进为圣帝殿,后进为大雄宝殿。前殿左首有丁仙观,“丁仙观“石额为原丁仙观遗物。大雄宝殿左侧有巨石(旧志称石坛),石上因风化自泐,加工人凿成“仙岳山”、“丁仙”、“王仙”、“彰仙”、“如来佛”等字。1988年,在山顶建醴陵市广播电视台发射台,发射塔直插云天。仙岳山腰建有老祖道院,三进。前进为老祖殿,中进为圣帝殿,后进为三清殿。2001年8月,成立醴陵市仙岳森林公园(省级)总面积1049.2公顷。大山石室——三狮洞 网址:ssd.llzc.com王仙镇东有大山,三峰矗立,外形似狮,下有深洞,名三狮洞。世传仙人王乔炼药于此,因名王仙山,又名王乔山。《荆州记》:“醴陵县东四十里,有大山,山有三石室。室中有石床,石白。父老相传,昔有道士学仙于此,即合金沙之白云。傅熊湘曾在洞口题直径一尽余“太山石室”四字。卧狮伏光洞上,洞口高、宽、深各十余米,可容数百人,洞顶清泉滴沥。民国时,曾在洞中造石像、石龛等,后毁。现内设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十八罗汉、二十四位诸天等神像。光洞左30米有黑洞,内分三洞,内洞似楼阁。两旁分列观音和包公神像。有一伏流,总面积6000平方米。隔流有石床,石白遗迹则难找到。站狮张口雄峙于卧狮右侧,登狮头,入狮口,须沿头侧小道下行,险峻异常。坐狮峭壁上,原有朱兰,春末夏初开花,每茎9朵,紫红剑叶,芳香四溢。洞旁新建三狮农家乐园,设歌舞厅、休闲室、旱冰场、球场、游泳池、餐厅、商店。山旁水库内有游艇,鱼塘可垂钓,是集体闲、游乐、观光于一体的新景点。王仙镇北观口村有青源山,即登真观旧址。相传藏有唐玄宗御书6个大字。宋太宗取去阅后归还,另赐御书飞白字。后建御书阁珍藏,欧阳修为作《御书阁记》。


8. 汨罗旅游主要景点

北峰山森林公园--国家2A级旅游景点

栖霞寺

沅江胭脂湖旅游区--国家2A级旅游景点

沅江德群庄园--国家2A级旅游景点

恐怖城 为近年新建。设有18层地狱。

红岩旅游风景区--国家2A级旅游景点

汨罗屈原祠


9. 汨罗市旅游十大景点

汨罗江奔流不息,屈子祠临江巍巍,名山渡车水马龙,河滩洲草碧牛肥……这 该镇景点是江北门户,伟大诗人屈原曾经行吟求索的热土——屈子祠镇的真实写照。屈子祠镇东临汨罗市城郊,南抵屈原管理区,西望八百里洞庭,镇政府驻地欧阳家墩,全镇总面积36平方公里,辖楚南、楚塘、翁家桥、金钩、朱山、枫树、农科、屈子祠、白水段、渔街市、周家垅、金沙、屈原、狄湖、栏湖、黄兴16个行政村,297个村民小组,2个居委会,共有人口22000余人。  屈子祠镇区位优势十分显著。“蓝墨水的上游”一一汨罗江流经该镇,屈子祠旅游专线穿镇而过,汨磊市道交汇于此,是江北8个乡镇场入市区之要冲。随着汨罗市人文生态旅游城市的定位,汨罗江防汛大桥的“一桥飞架南北”,汨罗市委、市政府“以汨罗江为轴心,以湘楚文化为底蕴,东靠北上”的战略构想和城区30万人 的规划,使屈子祠镇完全处于区位的黄金分割点上。  屈子祠镇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屈子祠等,是龙舟竞渡的发源地。屈子祠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祠宇三进三间,古韵犹存,附近有独醒亭、骚坛、濯缨桥、招屈亭、屈原故居遗址等25处,祠东的屈原碑林嵌有当代书法名家碑刻356块,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重要纪念地,也是龙舟竞渡的发源地。屈子祠坐落处的玉笥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山边景点有战国墓群、古代窑址、水上乐园、钓鱼基地、名山堤柳、楚风一条街等。水上乐园旁边的屈子祠镇集区古色古香,主街道“楚风一条街”长达1900米,为秦汉风格,现已初具规模,同时镇政府开辟斗仑垸龙舟竞赛表演基地,将龙舟文化发扬光大,以吸引海内外游客,以名山垸为基础的旅游及娱乐中心也正日趋完善,200亩的钓鱼基地现已对外开放,1600平方米的娱乐城正在筹建之中。  屈子祠镇的农业资源异常丰富,实施的十大产业是典型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富民农业。牛气冲天的肉牛产业实现了全镇肉牛达20000头;寸草寸金的牧草产业种植面积突破3000亩;金玉满堂的玉米产业种植面积突破14000亩;香雾缭绕的烟叶产业面积突破500亩;绿树如荫的林业产业使低洼面积全部改制增值,宜林荒山已变绿增效;清水鱼跃的水产产业使该镇的水产品达1000吨;俏嫁省外的蔬菜产业复种面积达到5000亩,并与深圳一公司续签生勤膳食供应合同;田园飘香优质稻产业以订单促生产,落实了早稻优级质稻3000亩;红红火火的生猪产业可望品改率在两年内达到100%,生猪数量近50000头;六畜兴旺的家禽产业使鸡、鸭、鹅养殖数量达到20万羽,“白毛浮绿水”蔚然成景。  此外,屈子祠镇的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如汨罗江河沙是长江以南最优质的河沙,并且里面富含金矿。  屈子祠镇的基础设施相当完善,能源、通讯、供水等事业发展迅速,兴建了35万伏的变电站一座,电力供应充足,开通程控电话2000门,电话直达世界各地,传真通讯、数据传呼、移动电话等广泛使用。正在兴建的镇自来水厂日供水量将达10000吨,完全能保证工业和居民用水的需要,镇村公路四通八达,如仅就2004年的公路建设而言,有“村村通”公路中的长达近5华里的屈原村“求索路”,长达7.2华里的农科村的“致富路”,长达八华里的楚塘村的“安居路”,长达5华里的楚南村的“腾飞路”,这些大道均宽7米,标准从高,施工规范,现已顺利通过验收,进入岳阳市交通局的村级道路建设项目,可望在今年全面硬化;此外还有长达6华里的白水村“希望路”,长达5.2华里的栏湖村“奋斗路”,长达3华里的清泉村“民心路”,这些路均宽7米,已进行了路基的完善,正在争取进入岳阳交通局的村级道路建设项目笼子。为搞好2005汨罗江龙舟赛事,镇政府准备投资170万,修建进入屈子祠的“乐园路”,筹建屈子祠对岸的“屈原路”,将屈子祠处于高标准的公路网络中。全镇2004年总修路长度40000米,修渠29000米,在水、电、路、渠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彻底的改善。这些朝阳大道,这蓝天碧水工程,为千古名祠和屈子祠镇的经济腾飞营造了优良的环境。  屈子祠镇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把优化环境作为第一菜单,出台了《关于招商引资基本问题的决定》(屈发[2003]06号)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决定》(屈发)2003[07]号),推出了优惠政策、优势资源、优良资产、优选项目,以激发投资热潮,形成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全民发动的招商活力 ;并推行行政审批制、执法检查准入制、一家收费制、法律服务制、责任追究制、领导挂牌联系企业制,在全镇营造了开放进取的人文环境,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律环境,祥和稳定的治安环境。  屈子祠镇集镇内设工业园区,它依山傍水,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晚年居住、生活、写作的地方,素有湘楚旅游文化热线中心之称,距市区仅10公里。镇区规划面积为2.1平方公里,主街道6条,街道设计宽度为30米,镇区将“楚风一条街”确立为秦汉风格,并开辟斗仑垸龙舟竞赛表演基地,将龙舟文化发扬光大,以吸引海内外游客。屈子祠镇政府按照统一征收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开发的原则,结合文物保护建镇、结合旅游开发兴镇、结合发展经济强镇,计划总投资1000多万元。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已全面铺开,累计完成投资500多万元,拆迁房屋20栋,6600平方米,移动土方17.8万方,拉通硬化了1900米的主街道,“楚风一条街”已初具规模,以名山垸为基础的旅游及娱乐中心也初具雏形,电力、邮电、通讯、广播、电视线路铺设已基本完工,集镇集旅游、交通、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于一体,特别是为移民安居工程中产业。集镇与第二产业发展蓬勃,主要工业产品有制衣、制袋、整染、制革、包装、预制构件、豪华家具等。第三产业方兴未艾,镇内兴建了酒店、医院、学校、购物超市、宾馆、商品房,生产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在此基础上,为把屈子祠镇建设成江北明珠,屈子祠镇党委、政府诚招天下商贾,来此购地、兴业、经商办厂,并将采取如下优惠政策:凡购地建房人员,解决城镇户口,享有永久居住权,投资50万元以上兴业办厂,政府无偿提供土地;所有投资,政府确保投资者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在集镇经商办厂,政府实行以奖代投,第一年税收全奖全投,第二年征半奖半。  屈子祠镇招商引资取得了丰硕成果。楚天牧业公司以260万元拍卖,买断后镇外老板何文志先生带资500万元进场,计划投资1000 万元,用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把企业做大做强,使公司肉牛数量达到500头,产生规模效益;二是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发展一万头牛的农户网点,使公司和农户互动发展;三是建一个加工厂,对牛肉产品进行精深加工,销往广东等沿海一带,实施农工贸一体化战略;四是种植牧草3000亩,为肉牛养殖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借助四轮驱动,促进肉牛养殖这一朝阳产业的发展,把它打造成一个十足真金的富民工程。并且,镇政府在楚天牧业公司的周边,引进107杨省级示范推广项目,实行林草结合,美化、优化了环境:绿树成林,绿草如茵,漂亮气派的楚天牧业公司厂房、基地与之辉映,绘成了一幅既具现代气息,又富田园风光的画卷。一马引得万马奔,屈子祠镇企业办从政府分离出后,自负盈亏、自我加压,对下属企业进行转机建制,大举招商引资,经过努力,钓鱼基地、水上乐园等招商项目正在洽谈之中。  屈子祠镇是人文荟萃之乡,风景名胜之地,资源丰富之域,商家兴业之所,它重信誉、守合同,同五湖四海的朋友进行长期的、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往来,诚招天下客,使客商宾至如归;它让利招商,让利发展,在用地、劳务、能源、人才、服务等方面给予前来的合作的朋友提供优惠和方便,利归投资人,使来者有获。   良禽择木而栖,贤士选地而处。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子行吟之地,前景无限美好,望有志者前来投资兴业,与屈子祠 人民一起共创美好明天,共建江北明珠。  旅游景点  子祠是湖南著名旅游景点。 屈子祠位于岳阳汨罗玉笥山上,系清乾隆年间所建。有正屋三进,中、后二进之间有过亭,前后、左右两侧有天井。建筑系单层单檐,砖木结构,四壁石板镌刻历朝吊屈原诗歌词赋,正厅以巨木雕刻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后殿矗立着一尊1980年重塑的屈原像,神采感人。   屈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约生于公元前340年。他学识渊博,是著名的诗人、政治家,曾任楚国要职左徒、三闾大夫。他热爱楚国,主张改革朝弊,明法治国。但他振兴楚国的梦想和主张触犯了楚国旧贵族的利益,遭到那些人的反对和谗害,最后被楚襄王放逐,漂泊于沅、湘流域。在汩罗江畔,屈原以爱国主义良知痛切掂念灾难深重的祖国和人民,虽身居蓑草棚中,仍忧心忡忡。公元前期78年,秦军攻破楚都郢,屈原悲愤交加,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遂于该年农历5月5日怀沙自沉汩罗江而死。一代忠魂飘然逸去,为我们留下《离骚》、《天部》、《九歌》、《招魂》等伟大诗作20多篇,把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国家的忧虑、对美好境界的向往留在了这片热土上。公元1953年,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公推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成为我们伟大民族永远的自豪与骄傲,亦成为一盏照耀历史的明灯。 屈原墓位于玉笥山东北5公里的烈女岭。墓为一高大封土堆,矗立于山脊,远望如小阜。有疑冢12,其中一墓有“故楚三闾大夫之墓”碑。   屈子祠亦称屈原庙,现辟为屈原纪念馆,位于汨罗城西北玉笥山顶。始建于汉代,1765年重建,占地7.8亩,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祠堂。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被流放时,曾在汩泉江畔的玉笥山上住过。后来屈原感到救国无望,投江而死,后人为了纪念他,便修祠在此。  屈子祠占地约七八亩,正屋三进,中、后进之间有过亭,前后、左右两侧有天井。天井里各栽有两株200年以上的桂花。祠的建筑为砖木结构,庄严古朴,肃穆幽雅。在过道的墙壁上,镶嵌着许多石碑,镌刻着后人凭吊屈原的诗文祠赋。


Hash:947b4a0a0f26c152126dacc0c99190e790bc5980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