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山的历史沿革

1992年,政府对南宫山进行了旅游开发,1997年5月1日,南宫山以森林公园的名称正式开园,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03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经过十余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建成22公里旅游专线、修通16公里环形游览步道、景区通讯通电工程基本完成,开发了二郎坪景区和金顶景区,开放了南宫观、真身殿、绮绣阁、观音望海等30余处景点,修建了金顶宾馆、二郎坪山庄、观景亭及星级厕所等配套服务设施,形成了较有名气的生态旅游品牌,在省内及周边省市具有很高的知名度。2008年,陕西省旅游设计院完成了主景区规划,总体定位“云中净土,世间桃源” 提出将南宫山打造成以宗教文化旅游为核心吸引物,以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为重点,以会议科考旅游、民俗节庆旅游等为辅助的、六要素齐备的、中国一流的宗教文化旅游区以及休闲度假目的地。具体是:(2009—2015年)重点开发南大门入口引景区和以金顶为核心的宗教文化体验区,打造以佛教文化为主的“南宫十八景”,突出宗教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自然观光旅游三大主题,力争在短时间内集中火力让南宫山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进行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完善旅游发展支撑体系。代表南宫山旅游形象和具有拉动作用的旅游项目相继启动。远期(2016年~2020年)抓好休闲、娱乐、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基本完成宗教和休闲并举的旅游格局。发展重点一是对花里镇进行空间格局上的重构和梳理,完成对休闲度假产品的深度开发。二是强化北入口的休闲游憩项目,加快汽车营地、特色客栈、探险步道的建设,完善生态与健身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让南宫山在精神内涵上形成佛教圣境的高度,在内容形式上形成互动参与休闲探险的多元化旅游景区 。
根据此规划,陕西延长集团和陕西旅游集团将在一期斥资2.5亿元,二期斥资7亿元进行南宫山开发建设。2009年8月20日南宫山成为第五批拟授予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名单中的一员。国家旅游局2009年12月28日以旅办发[2009]205号文件发布公告,北京八达岭长城等85家景区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中我县南宫山景区名列其中.基本简介
南宫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安康市岚皋县东部,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经营面积7648公顷。由二郎坪、金顶、火山石、高山栎和莲花寨五大景区组成。公园以高僧弘一大师真身、古生代火山多次喷发的流迹、第四纪冰川遗迹和原始次生森林闻名遐迩,已成为陕、川、鄂、渝毗邻地区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消夏避暑的旅游胜地。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6),山上始建道观,至清代逐渐演变成佛教胜地,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七月初二,高僧弘一大师在金顶莲花盆中圆寂,真身百年不腐,为南宫山增添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主峰金顶海拔2267.4M,旁列两峰,三峰耸峙,形如笔架,直插云表。两侧遍地4.2亿年前火山多次喷发形成的石林,峥嵘嵯峨,鬼斧神工,姿态万千。在飘荡的云雾中,如佛如仙,似人似兽,流连其中,如到人间仙境。海螺石,吹之能响,声震幽谷;磬石,击之有声,悦耳动听;无源方池,久旱不涸,久涝不溢,千年古栎,佯死复生,树上长树。高山飘雪花,低山开桃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溪流飞瀑,云岚蔚蒸,空山灵雨,气象万千。
山之南坡,巨砾堆垒,冰斗、角峰、围谷、面积大,保留完整,为大巴山第四纪冰川遗迹,这种集古生代和第四纪冰川于一体的奇异特征是国内罕见的,因此有极高的旅游和科研价值。
这里森林环境优美,生物种类繁多,风景资源丰富。有种子植物1800多种,野生动物300多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有珙桐(中华鸽子树)、红豆杉、麦吊云杉、银杏、延龄草、野大豆等31种;珍贵野生动物有金钱豹、苏门羚、灵猫、金雕、锦鸡、大鲵等28种。

Hash:b5e905a911d38942affec7590731936eb7e55381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