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源是旅游景点 旅游源自什么

导读:什么源是旅游景点 旅游源自什么 1. 旅游源自什么 2. 旅游的产生源于什么什么和什么 3. 旅游的由是什么 4. 旅游发展的起源是什么 5. 说一说旅游的来源 6. 旅游产品的来源 7. 旅游源于什么 8. 什么是旅游客源地 9. 旅游的来源 10. 有个旅游地叫什么源

1. 旅游源自什么

生态旅游: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

传统旅游所表现出的问题促使人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是坚持还是摒弃?生态旅游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响应。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十几年来,生态旅游的发展无疑是成功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0%,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缙云

生态旅游(ecotourism)[1]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kurain)於1983年首次提出。1990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把其定义为: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保护环境并提高当地居民福利的一种旅游行为。[2]

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3]

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1]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1]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4]

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首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这些国家的生态旅游物件从人文景观和城市风光转为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所指定的“自然景物”,即保持较为原始的大自然,这些自然景物在其国内定位为自然生态系统优良的国家公园,在国外定位为以原始森林为主的优良生态系统,这就使不少发展中国家成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其中加勒比海地区和非洲野生动物园成为生态旅游热点区域。

根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估计,1988年,发展中国家旅游收入为5500亿美元,其中生态旅游为120亿。在哥斯达黎加,每年接待的国际游客中,几乎半数以上是去欣赏热带雨林的生态旅游者。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94年去非洲的国际旅游者为1857.73万人次,其中生态旅游者占相当比例。 在西方发达国家,周末和节假日到大自然去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

西方发达国家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极为重视保护旅游物件。在生态旅游开发中,避免大兴土木等有损自然景观的做法,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旅游接待设施小巧,掩影在树丛中,住宿多为帐篷露营,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旅游物件的影响降至最低。在生态旅游管理中,提出了“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等保护环境的响亮口号,并在生态旅游目的地设置一些解释大自然奥秘和保护与人类攸息相关的大自然标牌体系及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让游 在愉怡中增强环境意识,使生态旅游区成为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天然大课堂。

过去,西方旅游者喜欢到热带海滨去休闲度假,热带海滨特有的温暖的阳光(Sun),碧蓝的大海(sea)和舒适的沙滩(Sand),使居住於污染严重,竞争激烈的西方发达国家游客的身心得到平静,“三S”作为最具吸引力旅游目的地成为西方人所向往的地方。随著生态旅游的开展,游客环境意识的增加,西方游客的旅游热点从“三S”转“三 N”,即到大“自然(Nature)”中,去缅怀人类曾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怀旧(Nostalgia)”情结,使自己在溶入自然中进入“天堂(Nirvana)”最高精神

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2. 旅游的产生源于什么什么和什么

为了更好的了解旅游,那么首先我们对旅游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什么叫旅游呢?“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说白了就是人们出行离开家去“游山玩水”,旅游让人们置身于异域他乡,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旅游让人们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感受浩瀚大海的宽阔、感受巍峨耸立高山的雄伟气魄、感受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给人带来的无穷的遐想,感受田园风光恬静的生活气息,感受名寺古刹给人对人性的认知,对人生感悟,对精神信仰的深思,旅游能锻炼人们的体魄,锻炼人们的毅力和意志,旅游可以愉悦我们心情,可以减轻我们的思想压力,放松紧绷的神经,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所以在当今这个社压力比较大的环境下,人们都会选择旅游来放松精神压力,享受悠闲快乐。我们都有追求幸福和快乐的权利,尤其近几年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衣、食、住、行的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旅游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们外出行很方便。正因为这些条完善,人们现在越来越喜欢外出旅游、旅行。我这样的回答你能满意吗?希望能够帮助你。


3. 旅游的由是什么

文化广电旅游局是由文化局、广播电影电视局、旅游局三局合并而成的一个大局,下辖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剧团、乐团、文化稽查支队,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网络公司(有的已经独立经营),旅游公司等。人员多数为国家公务员。从事文化、广电、旅游产业、事业的规划和管理、包括行政审批,如网吧、歌厅、电影院等审批。局中的事业编制人员主要是工勤人员,如司机、打字员、保安,是在没有改制前进行的,现在进入的这类人员多数是零时工。


4. 旅游发展的起源是什么

最早的旅游: 先秦时期的旅行和旅游: 此阶段从传说的尧、舜、禹原始公社到封建社会秦朝的建立。其中包括了整个奴隶制社会——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等。 1.旅游交通条件:开拓交通路线,是旅游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

我国先秦时代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打开各疆域之间的闭塞性,研制各种交通工具,为天子巡行、商务旅行和外交游说准备条件。

据目前考古发现,我国在距今7000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就已发明了船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船桨就是证据)。

公元前2033~1066年的夏商,已有了车,当时车的种类很多,有搞运货的牛车、乘坐的马车、作战的戎车、狩猎的田车。

孙子还喜欢“乘殷之辂”。

道路的修建,在西周时,已有水路,分为沟、洫、浍、川。

陆路有遂、径、畛、涂。

道路修的不仅平坦,而且植有行道树,建 立维修制度。

邮递主要靠驿站。

西周和春秋战国时,在大路上每隔一定距离置邮、传舍与馆舍,以供游客住宿之用。


5. 说一说旅游的来源

旅游就是行走于祖国的山水之间


6. 旅游产品的来源

1、滑雪设备

滑雪设备、护具及服装(头盔、滑雪板、滑雪杖、滑雪靴、滑雪眼镜等)都是冰雪经济的主角。

2、骑行

低碳环保一直是一直是世界上最受尊敬的生活理念,越来越多的买家关注绿色旅游。骑自行车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生活方式,海外买家对自行车的需求也在增长。手机支架、头盔手套、前灯、座椅、行李架等自行车相关配件的销量也在上升。

3、户外野营

随着全球疫情的常态化,越来越多的人走出户外,户外露营已经成为热衷于接近自然的买家的热门活动。对露营背包、便携式帐篷、充气床垫、露营厨具、露营照明设备、吊床、露营椅等户外露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4、球类运动

棒球、足球、足球、篮球和网球在海外很受欢迎。在这个类别中,最好卖的是运动时穿的衣服和护具,比如足球所需的肘部、膝盖、脚踝、手套、头盔等。


7. 旅游源于什么

旅行能让人学到哪些事呢?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深思,可能每个人的感觉体验不同,他所获得的就不同吧!我想谈谈我个人的感受,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启发哈!

喜欢上旅行其实源于一次偶然的“离家出走”,大概是在2006年吧,突然就很想出去走一走,于是,一个人拎着个背包就踏上了旅行之路。


那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旅行,去的目的地就是当时人人向往的人间天堂——浙江杭州。记得当时一下火车,就好多人拿着牌牌在叫唤:西湖一日游啦、两日啦等等。由于人生地不熟,出于好奇,我就报名参加了一个西湖一日游的旅游团。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带团导游小姐姐的讲解给吸引了,并且心里想,这个工作真的让人羡慕啊!可是,别人能做,为什么我就不能呢?所以,当时就萌生了自己也要做导游的想法。确实,如果想要以最快的速度走遍大江南北,以我当时的能力及经济条件,我想这条路应该是最快的!


自那次从江浙一带回来以后,我就开始关注有关导游的任何资讯,当时的通信条件还没有现在那么发达,而我也从来没有接触过外界,所以,只能到处打听,下班之后偶尔去网吧查查相关的资料。

终于让我查到了,然后就坚决的辞了职,和闺蜜两个人扛着大包小包莽莽撞撞地来到了深圳。两个人挤在一个10平米的小房子里住着,吃了两个月的泡面,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考过了全国导游证。


虽然闺蜜没有考过,选择了换行业,但我还是坚持走下去,这一走,就是十几年,这些年来,在自己的带团旅行过程,有喜有乐,有悲有欢,要说具体学到哪些呢?我想,比较明显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结识许多新的朋友:

在以前,自己脑海里的东西,除了学校老师教的教科书上的知识,对外界可以说一无所知,自从从事旅游行业之后,每天都在路上,去不同的城市,看不同的风景,可以接触不同的游客,结识许多新的朋友,虽然我是作为导游,他们是游客,但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与游客的交流过程中,在他们身上每天也能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即增长了见闻,又结识了朋友,让自己的心胸也不知不觉宽广起来。


2、自我学习的能力,不断地积累文化知识:

因为旅游行业是一个资讯行业,通过自己 当地的景点、风物人情、美食等方面的了解,以自己的方式去给游客进行宣传,所以,要求我们必须非常熟悉了解所去的地方的具体情况,也就锻炼了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每到一个地方,哪怕是去过很多次的,去之前还是会不断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功课,以便于给游客讲解传播,回团之后,同事之间还会经常聚在一起去整理图片和文字资料,对每个区域的具体情况有更深一步的积累,同时自身的文化知识也在不断地积累和升华。


3、提高了随机应变及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

有一句话说的是,前路永远都是未知的。在出团前不管做了多少准备,只要出发在路上,永远都有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当然,这种事件有大有小,小的比如客人迟到、走丢,或者飞机、火车晚点取消,或是餐、车、房、景点等与计划行程不同等等,大的有出现过人员伤亡或是国外旅游涉及到国家之间外交事件等等,每个旅程都有不同程度的事情发生,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冷静,并且能控制好团队,遇到任何事情,要第一时间进行合理、迅速地处理好,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得失,以求将客人、旅行社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当然,这种能力一定是在多次实践以后才能慢慢锻炼出来的啦!


4、顽强的意志、坚定的决心和坚强的品格:

如上所说,在旅行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或性格不一的游客等等,发生任何事情,在团上,游客只会找导游,哪怕真的出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是自己的错,他们唯一能找的人就是我们,所以,我们要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决心,在经历风雨的时候,在遭受挫折的时候,学会坚强,不能退缩,只能想办法去解决所有的问题。

5、独立自主的能力:

在带团过程中,我们不单要解决旅程中自己的衣食住行,还要帮助全团的游客,我们是一个团的灵魂,大小事务都需要我们去协调处理,没有人能帮助我们,所以,我们要照顾好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除了衣、食、住、行,还包括精神层面的,而完成这所有的事情,没有人可以依赖,就需要我们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独立处理问题。


以上是我自己这些年工作实践总结的大概情况,所谓旅行最大的好处,不是能见到多少人,见过多美的风景,而是走着走着,在某一个际遇下,突然重新认识了自己,希望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都来说说你们在旅行中学到哪些呢?


8. 什么是旅游客源地

旅游系统各教材上不是特别一样,但基本上有这几个要素: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旅游廊道、旅游者、旅游服务企业。

具体而言各要素的作用关系是:旅游者通过旅游廊道由旅游客源地到达旅游目的地进行游览体验活动,这个过程需要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企业、旅游娱乐业、旅游商品销售企业等等的服务。

至于吃住行游购娱那是旅游的六要素,也就是旅游者需要进行的六项活动,或者从服务方来说,是旅游企业要提供的六项服务。


9. 旅游的来源

出去旅游找导游,我相信现在很多人都不太会选择了。

但是,如果你对某地景区一无所知,又想在短时间内畅览无余的话,最好还是先找个导游,原因如下:

1,找导游领团减少了盲目*,可以直达景区,少了找景区的麻烦,也不会避掉景区;



2,如果自己去找的话,好玩的景区或者好玩的娱乐设施可能找不到;



3,没有导游的帮助,有可能自己去的景区不规范,不好玩;



4,有导游带团经常可以导低价票、优惠票 住便宜的酒店吃好吃的餐厅,各方面都能照顾到;



5,减少被骗、被宰和走失的风险。

当然,其实找不找导游,还是得看你自己的意愿,毕竟是你自己出去玩,钱也是你自己花。


10. 有个旅游地叫什么源

陕西的五丈原,太原市,白鹿原,咸阳原,

固原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秦置乌氏县。西汉置高平县。隋为平凉郡治。唐为原州治。明改固原州。清为甘肃省平凉府固原州治。1913年置固原县。1936年工农红军解放固原东北部地区,置固北县。1953年置甘肃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区,为首府。1958年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2001年,设固原市(地级)

固原一名的核心词是“原”字,搞清了“原”的由来,固原一名的语源就清楚了。关于“原”的由来,何光岳《原国考》认为原国起源于西戎,《史记·匈奴传》载:“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獂之戎。”獂戎为西戎一支,是渭水上游实力最强的西戎之一,战国初期这支獂戎还很活跃,屡次侵犯秦国,首领称王。《史记·秦本纪》载:“孝公元年……西斩戎之獂王。”可见最后一支獂戎是秦孝公时期被剿灭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置有獂道县,今属甘肃陇西县一带。陇西地区带“原(源)”地名都与之相关,如渭源、泾源、镇原、固原、海原等等。



堰风认为,最早的原国有多种说法,西周时可能同时存在两个原国,一个为姬姓,一个为商代遗留。据《散氏盘》铭文信息透露,散国与原国比邻,大约在今陕西宝鸡与眉县之间,这里提到的原国其实与西戎之獂戎及陇西地区所有带“原”地名一脉相承。这个原国很可能来自商代原国,臣服于周部族,《国语·晋语》载:“(文王)诹(zōu)于蔡、原而访于辛、尹。”是说周文王遇到大事就要向蔡公、原公咨询。这里的原公当为商代原国国君。

金文之“原”酷似“出水的岩洞”,后世之“源”即由此而来,意为“源头”,但这恐怕是引申之义,“原”之本义已经难以追溯。《说文解字》注厂部曰:“山石之厓,岩人可居。”故笔者以为,最早的原人当是山顶洞人,洞口有水则是生存的根本,金文“原”之形义当由此发展而来。原通獂,《山海经》记载“獂”为一种野兽,其鸣自詨(xiào),就是叫起来声音很大,可能就是豪猪,早期原人以狩猎野猪为生。

综上所述,固原一名的语源为:因古獂戎的原国地势险固或巩固原国之意而命名固原。

固原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东与彭阳县、甘肃省镇原县交界,西与海原、西吉两县为邻,南与泾源、隆德两县相连,北与同心县接壤,东南与甘肃省平凉市毗邻。距自治区首府银川市341公里。面积3914平方公里。人口52万。境内西南部为六盘山地,东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中部为河谷盆地。最高峰云雾山,海拔2148米。河流有清水河、颉河、张易河。


Hash:805f07aaf667bd08af10d63b45e485cedfd8cdbc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