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景点与杜甫有关 杜甫故里景区主要景点及文化底蕴

导读:哪个景点与杜甫有关 杜甫故里景区主要景点及文化底蕴 1. 杜甫故里景区主要景点及文化底蕴 2. 杜甫的旅游景点 3. 杜甫故里景区在哪里 4. 杜甫故里的景色 5. 杜甫有关的景点 6. 杜甫故里总体介绍 7. 杜甫故里文化园在哪里 8. 与杜甫有关的名胜古迹 9. 杜甫故里位于哪里 10. 杜甫故里景区介绍 11. 推荐一个好地方杜甫故里

1. 杜甫故里景区主要景点及文化底蕴

杜甫故里位于河南郑州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背依笔架山,是诗圣杜甫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故乡的水土怡养了诗人高尚的性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启迪了诗人宽广的文学情怀,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杜甫卓越的诗歌成就,学习杜甫高尚的人格情操,2007年,巩义市政府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投资1.5亿元建设杜甫故里,将其打造成为一处文化观光型游览景区。

2. 杜甫的旅游景点

竹林长寿山、康百万庄园、浮戏山雪花洞、杜甫故里、北宋皇陵、青龙山慈云寺、偃月古城。

竹林长寿山是中原地区面积大、种类多、观赏周期长的红叶观赏胜地,主要包括北山公园、南山游园、龙龟山、五连池等景点,游览耗时约2小时。结束后前往风情古镇就餐,风情古镇位于竹林景区内,集民俗演艺、手工作坊、特色小吃、非遗展示、民宿客栈等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

3. 杜甫故里景区在哪里

能逛完。巩义杜甫故里景区由诗歌展区诗人展区两部分组成,诗歌展区主要集中在诗圣堂,系统介绍了杜甫的诗歌成就以及他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卓越地位,并生动展现了一代诗圣的心路历程;诗人展区由杜公祠开始,经瞻雪阁、笔架山和诞生窑、上院、壮游园、三友堂、怀乡院、万汇园,以“来自这片土地,又回归这片土地”为主题,诠释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杜甫。

4. 杜甫故里的景色

不是的。

杜甫是河南巩义市。河南巩义市在历史上没有受过河北辖管。

杜甫故里位于河南郑州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背依笔架山,是诗圣杜甫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5. 杜甫有关的景点

竹林长寿山、康百万庄园、浮戏山雪花洞、杜甫故里、北宋皇陵、青龙山慈云寺、偃月古城。

竹林长寿山是中原地区面积大、种类多、观赏周期长的红叶观赏胜地,主要包括北山公园、南山游园、龙龟山、五连池等景点,游览耗时约2小时。结束后前往风情古镇就餐,风情古镇位于竹林景区内,集民俗演艺、手工作坊、特色小吃、非遗展示、民宿客栈等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

“富甲十三代,兴盛四百年”的康百万庄园是全国三大庄园之一,始建于明末清初,占地16万余平方米,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取“金龟探水”之势,被誉为中原古建典范。其家族独特的“留余”思想和极富远见的管理制度,至今都有非同寻常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浮戏山群峰逶迤,嵯峨耸立,夏季气温18-24度,森林覆盖率达89%,拥有中原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各具特色的洞穴100多个。著名的雪花洞四季恒温14.7度,拥有173米的雪花长廊和非常罕见的石葡萄、石珊瑚、雪花石,有“天下第一雪花洞”之称。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站街镇,背依笔架山,是诗圣杜甫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景区由诗歌展区和诗人展区两部分组成,诠释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爱国主义诗人。

规模宏大的北宋皇陵是我国现今保存完整的两大帝王陵墓群之一,前后经营达160余年之久,绵延占地156平方公里,其石刻造像群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露天石刻博物馆。

青龙山慈云寺古称霍山、天陵山、其山势陡峭、峰峦高耸、悬崖比例,后寺河千回百转穿山而过,玲珑的山势和林石、泉水相映成趣,景 优美。群山环抱之中坐落着千年古刹慈云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立的第一座寺庙,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取经归来曾在此讲经说法,被称为“华夏作寺之始”,有“少林共祖、白马同乡”之誉。

偃月古城以巩义石窟寺为依托,以河洛文化为底蕴,建设有文化街、景观街、美食街、民俗体验街、非物质文化展示街、河洛文化墙、戏曲广场、大舞台、中心广场、佛山禅湖等内容。

巩义为"郑州-巩义-洛阳工业走廊"核心城市之一。1992年以来综合经济实力连续22年位居河南省县域首位,连续13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第39位;2011年确立为河南省直管试点县市,巩义市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文明城市等。

6. 杜甫故里总体介绍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区东10公里的站街镇南窑湾村的笔架山下,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诞生在笔架山下的窑洞里,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他的曾祖父在巩县任县令时,将家迁于此。杜甫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诗,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矛盾,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杜甫的诗政治性现实性、人民性、艺术性都很强,唐代诗人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元稹也说:“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毛主席称杜甫的涛是“政治诗”。所以长期以来,杜甫的诗被称为“史诗”,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

7. 杜甫故里文化园在哪里

杜甫的故乡是河南巩义市。

杜甫故里位于河南郑州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背依笔架山,是诗圣杜甫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

杜甫故里建有纪念馆,陈列历代杜诗版本和研究杜诗的论文,杜甫世系表以及“三吏”、“三别”诗意画等。每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门票收入10万元。1963年6月定为

杜甫是中国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1300年前诞生于河南巩义市。其作品多涉民间疾苦,而其忧国忧民崇高情怀,千百年来赢得了后人的崇敬。据了解,“首届杜甫国际诗歌节”由杜甫故里巩义市发起主办,旨在表达对“诗圣”的纪念之情,弘扬传统文化,推进当代诗歌的发展与繁荣。

8. 与杜甫有关的名胜古迹

锦城就是成都,是全国十大古都和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境内金沙遗址有3000年历史,周太王以“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名成都;蜀汉、成汉、前蜀、后蜀等政权先后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为中国最发达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北宋是汴京外第二大都会,发明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名胜古迹,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9. 杜甫故里位于哪里

诗人杜甫故里

杜甫故里位于河南郑州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背依笔架山,是诗圣杜甫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乡的水土怡养了诗人高尚的性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启迪了诗人宽广的文学情怀,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杜甫卓越的诗歌成就,

10. 杜甫故里景区介绍

杜甫草堂在成都市杜甫草堂坐落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11. 推荐一个好地方杜甫故里

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的故乡。王昭君是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南郡秭归今被分为秭归县和兴山县,她的故乡宝坪村,在兴山县城向西北方向行驶约六七公里。宝坪村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长江的一条清澈的支流--香溪流经村前,溪水三西半绕着一峰青山,山腰天生一方平地,平地上的那座村落,因此得名“宝坪”。

昭君故里景区位于香溪上游兴山县城西5.5公里处的宝坪村,原名烟墩坪,又名王家湾。王昭君,名嫱,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汉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33)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请行,出嫁匈奴,为民族间的亲善和好作出了贡献。她生长的宝坪村,原名烟墩坪,又名王家湾。昭君村,面临香溪水,背靠纱帽山,群峰林立,崖壑含翠,橘林去涌,香溪回环,唐杜甫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即指此地。村内有楠木井,娘娘井,梳妆台,望月楼等遗迹;1979年以来国家拨款进行了维修,重建了昭君宅,新建昭君纪念馆,长廊碑林,汉白玉的昭君塑像等。环境幽雅,极富诗情画意。

景区面临香溪水,背靠纱帽山,群峰林立,岩壑含翠,桐林云涌,香溪回环。唐社甫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即指此地。附近尚存有昭君宅、昭君井、妃台山、昭君台、梳妆台、珍珠潭、望月楼等遗迹。

【主要景观】

昭君村

昭君故里:泪珠化作桃花鱼

“昭君本楚人,艳色照江水。楚人不敢娶,谓是汉妃子。谁知去乡国,万里为胡魂。”苏轼这首《昭君村》诗对昭君出嫁匈奴寄予了深深的同情,流露出无尽的感慨!

在兴山宝坪村,有一条秀丽的香溪河绕村前流过,河水清澈见底。每逢春天,河中游动着半透明、圆圈形的桃花鱼,与沿岸的绿树和水下的五彩石交相辉映。相传这种美丽的桃花鱼与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有关。昭君出塞前,从京城回家乡探亲,泣别乡亲时,正值桃花盛开之际。她一路弹着琵琶,想到从此永别故土,不禁潸然泪下,串线的泪珠与水中的桃花漂聚一起,化成了美丽的桃花鱼。

王昭君的故乡兴山县宝坪村,又名昭君村,在西汉属南郡秭归县。村里存有昭君宅、望月楼、楠木井、梳妆台、玉字崖、明妃墩、琵琶桥等旧址遗迹,以及昭君陈列室、昭君亭、故里长廊、昭君像等。村里有一个垒石为基的屋台,相传是王昭君望月楼遗址。据说,王昭君出生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从小喜爱月亮,经常登楼望月,村民于是称此楼为望月楼。楼早毁,仅存屋石台基。现在遗址上置有古色古香的石桌、石凳和一具附近出土的汉代石兽。楼前有一口如菱花镜似的水井,叫楠木井,因井中有一古楠木而得名。井旁青石碑上镌刻有郭沫若夫人于立群所书“楠木井”三个隶字。相传这是王昭君少年时代与女伴们挑水、洗濯的地方。穿过16级台阶,就到了梳妆台,表示昭君在这里生长了16个年头。

昭君故里为浓郁的田园风光所环绕,松柏青翠,芳草铺地。昭君出塞后,经常思念美丽的家乡,曾写有“莺啼绿柳弄,春晴晓日鸣。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的诗句,描绘家乡妩媚风光。

昭君宅

在昭君故里宝坪村内。1983年就其故居旧址重建。占地200平方米。主体建筑砖木结构,面宽5间,轩朗明洁,朴素大方;内部装饰,古雅多致,玉石雕刻昭君像,端庄秀丽,巧刻细镂,极为精工。尤陈列许多纪念昭君的诗词书画及剧本等,秉笔寄情,挥毫歌颂,启人心智。院内花木扶疏,左右邻舍错落,小径盘旋;其后 峰幽谷,屋前曲岸枕波,一派迷人景色。

昭君井,又称楠木井

又称楠木井。在昭君故里附近。井水清澈碧绿,四季不竭,冬暖夏凉,清甜可口。井台瓷石筑成,中嵌楠木,清晰可见,旁立石碑,上刻“楠木井”三字。相传此井为昭君当年汲水之处。原先水量微少,稍旱即枯、昭君出世后,井水陡增,澄碧清亮,村人纷传昭君出世惊动玉帝,令黄龙搬来龙水所致。后昭君之母忽梦黄龙欲逸,井水将涸,村人即从西蜀秀山采来楠木,嵌入井口,锁住了龙头,而使井水丰裕、长年不竭,楠木井因此扬名。井水温度冬季可达30℃,夏凉如冰,用以冲泡昭君村出产的白鹤茶,清香可口,人称龙泉茶深受游人喜爱。

昭君台

在昭君故里对面妃台山相传是昭君幼年拾柴劳作之处。入宫前她留恋家乡,登山回眺,因以“妃台名山。昭君入宫后,乡人“筑台而望。至今犹存台基遗迹。据记载,汉时在此立有昭君祠,唐建有昭君院,宋立有昭君故里碑,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曾重修昭君院,清光绪十年(1884年)秋,在此重立昭君故里碑,如今碑文尚存。建国后,重修了昭君亭、昭君坊和昭君故里碑,建筑风格古朴雄健。登台四望、山峦重叠,云蒸霞蔚,满坡桃李柑桔,拥翠堆金,台前溪水澄澈,宛如碧罗绶带、飘曳于九曲峡谷之间,风物俊秀清丽。

珍珠潭

在昭君故里附近回水沱香溪至此突然急转南流,河底复有清泉涌出,形成回水深潭。据说昭君人京应选,临别故乡时,曾在此河岸仁立沉思。眷恋乡土,离情辘辘。行前临潭照影.依泉涤妆,将头上颗颗珍珠撒落潭中、从此“珍珠潭”闻名于世。清人乔守中《珍珠潭》诗:“澄澈在中央,潭深夜有光。明妃留胜迹,此地涤新妆。月色三秋白,溪流万古香。”当晴日斜照,潭水金波闪烁,五色缤纷;每投石潭底,则水花飞溅,如串串珍珠,跳跃水而待至秋高气爽,月白风清之夜,岚光月影倒映潭中,故有“珠潭秋月”之景。

Hash:c05d0c3c1d6bd0d5dd90da81078fd15651ef5f0a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