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故居附近的景点 莫扎特纪念馆

导读:莫扎特故居附近的景点 莫扎特纪念馆 1. 莫扎特纪念馆 2. 莫扎特故居 3. 莫扎特哪里 4. 莫扎特纪念像 5. 莫扎特博物馆在哪里 6. 莫扎特纪念音乐会 7. 莫扎特纪念馆在哪里 8. 莫扎特塑像在哪里

1. 莫扎特纪念馆

城市一:维亚纳

奥地利东北部多瑙河畔的维也纳,以“音乐之都”而闻名世界。驻足这个充满跃动音符的城市街头,总能邂逅浪漫的场景,一不小心就容易让人毫无防备的坠入爱河,这和维也纳人天性浪漫如出一辙;这是一个充满灵性的城市,在这里时时能感觉到大师们的存在。从踏入这个城市的第一步,一个巨大无形的音乐磁场就在牵引着你,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这些音乐家们共同创造了维也纳辉煌的音乐氛围,使音乐成了维也纳人生活中最不可缺少和引以为傲的部分。

城市二:萨尔茨堡

萨尔茨堡位于奥地利的西部,是阿尔卑斯山脉的门庭,是奥地利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城市的建筑风格以巴洛克为主,主要代表是萨尔茨堡天主教堂和米哈贝尔花园,花园内的海尔布伦宫和它的宫殿花园、喷泉也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萨尔斯堡是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的故乡,电影《音乐之声》的拍摄地,它的老城在1996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

城市三:哈尔施塔特

哈尔施塔特是奥地利上奥地利州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的一个村庄,位于哈尔施塔特湖湖畔,因景色秀丽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小镇”,历史上这一地区因盐而致富,因此这里又被称作“世界最古老的盐都”。哈尔施塔特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在是热门旅游目的地,步行十分钟可以走遍。

城市四:因斯布鲁克

因斯布鲁克位于奥地利西南腹地,距维也纳471公里、萨尔茨堡19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这里最独特、最经典的景色是坐落在迷人的冰川山谷中的中世纪建筑,景色艺术得令人屏息。因斯布鲁克是阿尔卑斯山怀抱里的一个冰雪小城,每年都吸引了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冰雪爱好者,阿尔卑斯山的雪峰连绵起伏,仿佛伸手可及;静静的茵河穿城而过,处处透着一股灵气。因斯布鲁克至今仍然保持着中世纪城市的容貌,在狭窄的小街上,哥特风格的楼房鳞次栉比。

城市五:格蒙登

格蒙登是位于奥地利北部上奥地利州的一个城市,是一个知名的疗养和避暑胜地。格蒙登坐落于特劳恩湖的北岸阿尔卑斯山脚下,湖边建筑精致古典,有缤纷的花朵点缀,湖上帆船与白云呼应,如果能住在湖边,醒来便看到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便是像活在画中一般了。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格蒙登还有气派壮观的奥尔特宫,独特小众的卫生间博物馆,还有当地著名精致的陶瓷制品可以作为很好的旅行纪念品。

城市六:圣沃尔夫冈

圣沃尔夫冈是奥地利中部的美丽小镇,依山傍水,阳光充足。中世纪以来,哈布斯堡王朝的王公贵族们最喜欢来此度假,现在这里是受人欢迎的温泉疗养圣地。这个小镇曾被评为世界十大著名小镇。小镇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圣沃尔夫冈教堂,因有米歇尔·帕赫在1481年完成创作的木刻圣坛——“帕赫圣坛”而吸引了众多观光者。

城市七:格拉茨

格拉茨位于多瑙河支流穆尔河沿岸的盆地内,是奥地利第二大城市,20世纪以来成为奥地利大工业中心,施泰尔马克州首府。弯曲的小巷,装饰精美的庭院,以及梦幻般的园林,格拉茨老城完好地保持着古老的风貌,这座文艺复兴的城市是中欧保护最完善的古城,由于城中建筑受到意大利风格的影响,洋溢着一丝南国风情,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除了这些建筑外,格拉茨还拥有城堡山、大钟塔、费迪南德二世陵墓、现代美术馆、格拉茨歌剧院、城市公园等多处景点。

城市八:梅尔克

< p>梅尔克修道院是一座本笃会修道院,修建于1702-1736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她是巴洛克建筑风格的杰作,也是中世纪著名的求知之地,现今被录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列,每天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城市九:林茨

林茨(Linz位于奥地利东北部,人口约20万,是上奥地利州的首府。同时林茨也是多瑙河上游重要的河港与经济中心、奥地利最重要的重工业城市,奥地利最大的钢铁公司和化工公司都位于此。林茨最初是由罗马人建立,叫做Lentia。

城市十:莫德灵

莫德灵是一个有着双重性格的城市,古老的城墙和建筑将游客带入浩荡的历史洪流中,随着秋日的阳光和落叶,于明媚转身中看到时间的碎片飘洒,陷入废墟和尘土之中,引来无限遐思。另一边,茂密的丛林中生长着各类珍惜的动植物,河流清澈,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2. 莫扎特故居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1760年,开始学习作曲。莫扎特一生漂泊劳碌。1773年,在意大利受挫的莫扎特重返故里,从粮食大街四层狭小局促的公寓迁至萨尔茨河对岸新城的马卡特广场八号。

在萨尔茨堡,莫扎特被任命为大主教宫廷首席乐师,但是这个人生阶段于他而言,却充满了忧郁压抑。新任大主教科罗瑞多让莫扎特深切体会到萨尔茨堡的保守封闭。1781年,莫扎特到维也纳开始10年的创作生涯。1791年12月5日0时55分,莫扎特逝世,享年35岁,死因不明。

3. 莫扎特哪里

提到古典音乐,我们都会闪现出维也纳金碧辉煌的宫殿、严肃恢弘的歌剧、不苟言笑的作曲家等印象。

提到古典主义音乐作品,我们会想到巴赫的均衡完美,贝多芬的桀骜不驯。

当然,最让大众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这个17岁就成名的“音乐神童”——莫扎特了。

莫扎特的全名是: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其中他的中间名“阿玛多伊斯” Amadeus 就是“天才灵感”的意思。

莫扎特的原生家庭对于他成为伟大的音乐家也起到了极强的助推作用。

莫扎特的父亲列奥波尔得·莫扎特就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

莫爸爸承担了小莫扎特几乎全部的音乐教育任务,并且还著作了当时最重要的小提琴教育文献——《关于小提琴演奏基本原理的论文》。

莫扎特的母亲安娜玛丽亚·莫扎特也十分热爱音乐,有极高的素养和教养。

莫扎特夫妇前后一共生育了七个孩子,其中五个孩子都夭折了,而顽强存活的只有最小的儿子沃尔夫冈和他的姐姐玛利亚·安娜·莫扎特(昵称南妮尔)。

看吧,上帝都钦定了莫扎特一定会是那个改变世界的天才。

莫扎特的姐姐南妮尔也是一位罕见的女天才。莫爸爸为家乡神圣罗马帝国萨尔兹堡的大主教打了一辈子工还没有混出头,所以他有很强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情结。

南妮尔很小的时候,莫爸爸就开始教她学琴,直到后来小莫扎特的出生。

(莫扎特一家)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关于莫扎特的故事:

有一次,莫爸爸与一位朋友看到4岁的小莫扎特正聚精会神地趴在五线谱纸上写东西。

父亲问他在干什么?小莫扎特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在作曲。”面对着纸上歪七扭八的音符,他们以为这不过是小孩的胡闹。然而,莫爸爸还是将儿子的作品仔细阅读,方才兴奋地发现儿子随便写的音符正确并且有意义。

从此,天才莫扎特便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但是他的一生走的一点也不顺利。

莫爸爸对小 莫的教育十分严格,蒙着眼睛弹琴,在手之间夹夹板已经不足为奇。

不过小莫也是非常争气的,学习速度甚至超过了姐姐南妮尔。

在父亲的带领下,6岁的莫扎特和10岁的南妮尔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天才神童”旅行演出。

(少年莫扎特练琴)

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维也纳、巴黎、伦敦、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等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

在奥地利国都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

当然莫扎特并没有成为“伤仲永”。他在演出的同时也不断学习着。莫扎特的学业十分繁重,除了要学习复杂的音乐理论与演奏技能外,还要学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以及文学和历史等等。

为了金钱与荣誉,并且展示儿子过人的才华,莫爸爸常常对儿子提出一些千奇百怪的要求。

比如挑战从未学习过的协奏曲,根据观众随意哼出的几个音符即兴演出,整场演出都演奏自己的作品等等。

莫扎特从没有让父亲失望,但是这种严格的家庭教育也造成了莫扎特与父亲之间的隔阂。

莫扎特和姐姐成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已经不能用“天才神童”的幌子继续支撑着,他们必须要自己为自己打拼出未来了。

由于当时欧洲的重男轻女,姐姐南妮尔便停止了学习,全家一起支持莫扎特的创作和演出。

渐渐长大的莫扎特已经对自己卑微的奴仆乐师的身份十分不满,终于在他的据理力争下,1777年,他在萨尔兹堡大主教的允许下和母亲来到了慕尼黑和曼海姆。

莫扎特在曼海姆接触到了一些市民音乐家的帮助与同情,这也让他坚定了一个信念

“我的音乐,不是演奏给王侯贵族,而是唱给人民的!”

(莫扎特手稿)

但是艺术家也是要吃饭的啊,一面是母亲的殷切希望,一面是父亲对找工作的催促,一面又是新任主教无尽的谩骂与百般刁难,莫扎特只好无奈来到了巴黎,希望可以谋到一份新职位。

当然,此时的小莫正处于叛逆期,沉迷于赌钱,和朋友吃喝玩乐花天酒地。

然而巴黎的音乐圈又十分保守,对于外来文化呈排斥态度。莫扎特处处碰壁,只能得到一点饭钱勉强吊着命。

虽然身处逆境,小莫还是十分乐观的。

莫扎特唯一的安慰就是给家里人写信。他的信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但是父亲和姐姐的回信却忧心忡忡。

屋漏偏逢连阴雨,莫扎特的母亲又在巴黎去世了。

(法国音乐剧《摇滚莫扎特》)

母亲的去世让莫扎特和父亲彻底决裂。

同时,他实在无法忍受大主教和各种权贵的凌辱与控制。莫扎特毅然向大主教辞职,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

其实父亲也是深深牵挂着莫扎特的,只是因为从小一直严酷的家庭教育,让莫扎特产生了强烈的叛逆心理,从而让父子两人渐行渐远。

莫扎特的叛逆还体现在他的婚恋观里。

在穷困潦倒的流浪里,莫扎特遇到了一家姓韦伯的人,并被他们家的大女儿,歌唱家阿洛尼西亚·韦伯深深吸引。

但谁知道,韦伯一家只是想抱一抱这个昔日神童的小腿从而提高自己家的地位。

眼看着莫扎特每天惶惶度日穷困潦倒,势利眼的韦伯一家死了心,将大女儿嫁给了一个歌剧导演。

可自己的小女儿康斯坦泽·韦伯十分离经叛道地爱上了莫扎特,而莫扎特也愿意与这个可爱的女孩相守一生。

(《摇滚莫扎特》中的韦伯姐妹花)

这门婚事自然受到了双方家长的一致反对,韦伯夫人逼迫莫扎特尽快娶康斯坦泽为妻,并且要赡养韦伯一家。

莫扎特夫妇婚后一共生育了六个孩子,可惜只活下了两个。

两个孩子都非常有音乐天赋,却终身活在父亲的阴影下。

莫扎特夫妇花钱如流水,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各种赶时髦,旅行,参加派对,各种纵情生活。再加上莫扎特父亲的去世,他失去了一切经济来源。

姐姐在父亲去世后也含恨出嫁,莫扎特的同行们出于嫉妒对他处处使绊,丈母娘对他冷嘲热讽。

他穷困潦倒,交不起房租,看不起病,甚至找不到工作。尽管他一直在拼命作曲,却依然负债累累。

莫扎特在维也纳的独立创作时期,也是他创作最辉煌的时期。因为深受生活的磨难,莫扎特的音乐也越发个性和深刻。

1782年7月,莫扎特创作的《后宫诱逃》。

1786年,创作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讽刺权贵。

1787年,莫扎特完成歌剧《唐璜》。

1791年9月,完成最后一部歌剧《魔笛》。

1791年之后,莫扎特就开始创作大型宗教题材音乐作品《安魂曲》,12月5日凌晨,在天才的创作还没有完成时,他就溘然长逝,年仅35岁。

(莫扎特和安魂曲)

莫扎特的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有人推测是过度劳累的猝死,也有人认为是情杀或者阴谋论,更有甚者认为《安魂曲》实际上就是莫扎特为自己创作的,来祭奠自己逝去的才华和生命。

天才并没有得到善终。

莫扎特被草草安葬在维也纳郊外的一个平民墓里,甚至连妻子也不知道莫扎特的尸骨在哪里。

(维也纳市中心的莫扎特雕像)

莫扎特终其一生,还是没有摆脱自己的阴影。

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可以帮助了解莫扎特的一生。

包揽了第5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13个奖项的电影《莫扎特传》,真实并且压抑,完美再现了天才的一生。

德国音乐剧《莫扎特》从人的才华与自我救赎方面切入探讨了莫扎特的天才陨落。

(德国音乐剧《莫扎特》)

法国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则另辟蹊径,从莫扎特辞职后开始,赞美了莫扎特纵情人生的乐观生活态度,并着重探讨了莫扎特的情感世界。

原声音乐、舞美以及演员都非常棒。

还有就是莫扎特现存的各种音乐作品,是最直观的了解莫扎特的途径。

上帝为你开了一扇窗,就一定要为你关上一扇门。莫扎特短暂又光彩的一生也留下了许多质疑。

有人认为莫扎特是“渣男”,对父亲的劝阻,姐姐放弃了自己幸福的支持不管不顾,甚至与家人决裂;

有人认为莫扎特太没有责任心,不会理财却花钱如流水,让妻子在自己死后靠卖手稿勉强养活两个孩子。

甚至有人吐槽莫扎特其貌不扬,身高只有165等等。

但我认为,正如高处不胜寒一般,每个天才都无法融入正常人的社会,这也是他们天才的原因之一。

真正伟大的灵魂是不会消散的。

纵使满腔的热血于一身的才华最终还是要跌落至世俗的坟墓,变成肉食者茶余饭后哂笑的谈资。

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莫扎特所留下的震撼时代的音乐。

毕竟莫扎特的音乐会亘古长青,但那些权迷心窍的君王早就化为了一抔黄土。

永葆一个高贵的灵魂,一颗璀璨的初心。

4. 莫扎特纪念像

土耳其发行的纪念莫扎特邮票,上边赫然印上了著名的《土耳其进行曲》的乐谱,这是十分恰当的选择。

多少年来,人们一提到这首名曲,耳边便响起了威武雄壮的进行曲音调。听众们在熟悉旋律下编织出了丰富的想象中的图画:有步伐整齐的军靴劲健踏过,有英武豪迈的士兵持枪挺进,还有猎猎翻飞的旗幡如潮涌动……。而音乐评论 家却分析出这是二个精巧严密的小回旋曲。除了明亮的《A大调进行曲》主题外还有两个穿插的主题,第一个主题运用了断音与装饰音,短暂的休止与纤巧的音型,使它富于谐谑的舞曲性格;乐曲一开头就出现了这个主题,但它不过是陪衬进行曲主题的插曲。第二个主题全部用16分音符快速演奏,流畅灵活,轻盈飘逸,像一条彩带串缀于几个主题之间。两个性格与色彩不同的插部主题,与雄健明亮的进行曲主题反复穿插,反复出现,形成回旋不绝的音响溪流;仿佛不尽而来的士兵行进在高山、平原、河川、街巷。在莫扎特众多的钢琴作品中,《土耳其进行曲》是一首雅俗共赏的钢琴小品;它曲调流畅优美,技巧并不艰深,著名的钢琴大师愿意作为自己的演奏曲目,初学钢琴的人也高兴在键盘上抚上一曲。两个世纪以来,这首小曲,脍炙人口,备受钟爱。不过,还有不少人不知道它的来历。以为莫扎特专门以“土耳其”为题写了这曲名作。其实,它是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331号)中的第三乐章。按奏鸣曲曲式原则,三个乐章的结构中,最后一个乐章是个活跃热烈的快板乐章。莫扎特则在这部奏鸣曲中写下了这个进行曲,并标上“土耳其风”的提示。由此,人们把这个乐章称为“土耳其进行曲”,并常常单独进行演奏。莫扎特写作这个小曲时,年仅22岁。在巴黎这个当时的欧洲艺术之都,年轻的作曲家,以青春的活力和丰富的想象写下了明快向上的音调。而这些音调与土耳其民间音乐并无联系,不过是作曲家天才乐思的绝妙的回旋而己我非常喜欢这个曲了,我比较喜欢他用钢琴、风琴演奏的,很有节奏,我很喜欢。

5. 莫扎特博物馆在哪里

萨尔茨堡是奥地利中北部的一座山城。1756 年1 月27 日,莫扎特诞生在萨尔茨堡盖特莱德街9 号的一座米黄色6 层楼房里。在三、四层楼之间的外墙上镶着很大的白色艺术字:“莫扎特出生处”,楼上还挂着一面长长的奥地利国旗,从六楼一直垂到二楼。在拱形大门旁刻有“莫扎特博物馆”几个字,顶端有莫扎特头像浮雕。从1917 年起,这座公寓楼房就作为莫扎特纪念馆对外开放。

6. 莫扎特纪念音乐会

莫扎特逝世多年,其作品仍在各国舞台和音乐会上占居一席重要位置的世界性作曲家,他丰硕无比的创作遗产大大地丰富了世界音乐文化宝库。

莫扎特创作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影响之深远,令无数音乐家难以逾越。启蒙运动与狂飙运动之精神,贯穿于莫扎特的作品,共济会的影响在其作品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其宗教音乐、歌剧、交响曲、钢琴协奏曲等作品被古今中外音乐家视为天籁之音,奉为经典。

莫扎特的生命仅延续了35个春秋,但因为他的作品的普世价值、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所以传奏至今。莫扎特用心灵、生命谱写出的不朽乐章,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7. 莫扎特纪念馆在哪里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它坐落在阿尔卑司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过市区。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1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施特劳斯等,都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维也纳的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他们的乐谱和手迹。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王 花园的草坪上,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曲调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习惯。 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它造型美观大方,色彩和谐,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它的观众席有1642个座位、567个站位。乐池可以容纳一个110人的乐队。舞台的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配备有现代化的照明设备。剧院内部金碧辉煌。正厅两边的金色墙壁前,竖立着16尊大理石雕的音乐女神像。楼上两翼包厢后的金色胸像。大厅顶上金色镂花梁柱间,画着音乐女神的彩像。在巨大的吊灯照射下,到处金光闪闪。 每年除夕,这个歌剧院都要举行世界一流的盛大音乐会,奥地利总统和维也纳各界名流都要出席。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世界各地著名的音乐家也在这里登场。他们的精彩表演,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观众。国内的话被称为音乐之都是:深圳既是港澳流行音乐传入内地的中转站和二传手,又是中国原创流行歌曲的苗圃和花园。

8. 莫扎特塑像在哪里

订阅

提到古典音乐,我们都会闪现出维也纳金碧辉煌的宫殿、严肃恢弘的歌剧、不苟言笑的作曲家等印象。

提到古典主义音乐作品,我们会想到巴赫的均衡完美,贝多芬的桀骜不驯。

当然,最让大众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这个17岁就成名的“音乐神童”——莫扎特了。

莫扎特的全名是: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其中他的中间名“阿玛多伊斯” Amadeus 就是“天才灵感”的意思。

莫扎特的原生家庭对于他成为伟大的音乐家也起到了极强的助推作用。

莫扎特的父亲列奥波尔得·莫扎特就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

莫爸爸承担了小莫扎特几乎全部的音乐教育任务,并且还著作了当时最重要的小提琴教育文献——《关于小提琴演奏基本原理的论文》。

莫扎特的母亲安娜玛丽亚·莫扎特也十分热爱音乐,有极高的素养和教养。

莫扎特夫妇前后一共生育了七个孩子,其中五个孩子都夭折了,而顽强存活的只有最小的儿子沃尔夫冈和他的姐姐玛利亚·安娜·莫扎特(昵称南妮尔)。

看吧,上帝都钦定了莫扎特一定会是那个改变世界的天才。

莫扎特的姐姐南妮尔也是一位罕见的女天才。莫爸爸为家乡神圣罗马帝国萨尔兹堡的大主教打了一辈子工还没有混出头,所以他有很强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情结。

南妮尔很小的时候,莫爸爸就开始教她学琴,直到后来小莫扎特的出生。

(莫扎特一家)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关于莫扎特的故事:

有一次,莫爸爸与一位朋友看到4岁的小莫扎特正聚精会神地趴在五线谱纸上写东西。

父亲问他在干什么?小莫扎特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在作曲。”面对着纸上歪七扭八的音符,他们以为这不过是小孩的胡闹。然而,莫爸爸还是将儿子的作品仔细阅读,方才兴奋地发现儿子随便写的音符正确并且有意义。

从此,天才莫扎特便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但是他的一生走的一点也不顺利。

莫爸爸对小莫的 育十分严格,蒙着眼睛弹琴,在手之间夹夹板已经不足为奇。

不过小莫也是非常争气的,学习速度甚至超过了姐姐南妮尔。

在父亲的带领下,6岁的莫扎特和10岁的南妮尔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天才神童”旅行演出。

(少年莫扎特练琴)

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维也纳、巴黎、伦敦、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等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

在奥地利国都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

当然莫扎特并没有成为“伤仲永”。他在演出的同时也不断学习着。莫扎特的学业十分繁重,除了要学习复杂的音乐理论与演奏技能外,还要学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以及文学和历史等等。

为了金钱与荣誉,并且展示儿子过人的才华,莫爸爸常常对儿子提出一些千奇百怪的要求。

比如挑战从未学习过的协奏曲,根据观众随意哼出的几个音符即兴演出,整场演出都演奏自己的作品等等。

莫扎特从没有让父亲失望,但是这种严格的家庭教育也造成了莫扎特与父亲之间的隔阂。

莫扎特和姐姐成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已经不能用“天才神童”的幌子继续支撑着,他们必须要自己为自己打拼出未来了。

由于当时欧洲的重男轻女,姐姐南妮尔便停止了学习,全家一起支持莫扎特的创作和演出。

渐渐长大的莫扎特已经对自己卑微的奴仆乐师的身份十分不满,终于在他的据理力争下,1777年,他在萨尔兹堡大主教的允许下和母亲来到了慕尼黑和曼海姆。

莫扎特在曼海姆接触到了一些市民音乐家的帮助与同情,这也让他坚定了一个信念

“我的音乐,不是演奏给王侯贵族,而是唱给人民的!”

(莫扎特手稿)

但是艺术家也是要吃饭的啊,一面是母亲的殷切希望,一面是父亲对找工作的催促,一面又是新任主教无尽的谩骂与百般刁难,莫扎特只好无奈来到了巴黎,希望可以谋到一份新职位。

当然,此时的小莫正处于叛逆期,沉迷于赌钱,和朋友吃喝玩乐花天酒地。

然而巴黎的音乐圈又十分保守,对于外来文化呈排斥态度。莫扎特处处碰壁,只能得到一点饭钱勉强吊着命。

虽然身处逆境,小莫还是十分乐观的。

莫扎特唯一的安慰就是给家里人写信。他的信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但是父亲和姐姐的回信却忧心忡忡。

屋漏偏逢连阴雨,莫扎特的母亲又在巴黎去世了。

(法国音乐剧《摇滚莫扎特》)

母亲的去世让莫扎特和父亲彻底决裂。

同时,他实在无法忍受大主教和各种权贵的凌辱与控制。莫扎特毅然向大主教辞职,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

其实父亲也是深深牵挂着莫扎特的,只是因为从小一直严酷的家庭教育,让莫扎特产生了强烈的叛逆心理,从而让父子两人渐行渐远。

莫扎特的叛逆还体现在他的婚恋观里。

在穷困潦倒的流浪里,莫扎特遇到了一家姓韦伯的人,并被他们家的大女儿,歌唱家阿洛尼西亚·韦伯深深吸引。

但谁知道,韦伯一家只是想抱一抱这个昔日神童的小腿从而提高自己家的地位。

眼看着莫扎特每天惶惶度日穷困潦倒,势利眼的韦伯一家死了心,将大女儿嫁给了一个歌剧导演。

可自己的小女儿康斯坦泽·韦伯十分离经叛道地爱上了莫扎特,而莫扎特也愿意与这个可爱的女孩相守一生。

(《摇滚莫扎特》中的韦伯姐妹花)

这门婚事自然受到了双方家长的一致反对,韦伯夫人逼迫莫扎特尽快娶康斯坦泽为妻,并且要赡养韦伯一家。

莫扎特夫妇婚后一共生育了六个孩子,可惜只活下了两个。

两个孩子都非常有音乐天赋,却终身活在父亲的阴影下。

莫扎特夫妇花钱如流水,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各种赶时髦,旅行,参加派对,各种纵情生活。再加上莫扎特父亲的去世,他失去了一切经济来源。

姐姐在父亲去世后也含恨出嫁,莫扎特的同行们出于嫉妒对他处处使绊,丈母娘对他冷嘲热讽。

他穷困潦倒,交不起房租,看不起病,甚至找不到工作。尽管他一直在拼命作曲,却依然负债累累。

莫扎特在维也纳的独立创作时期,也是他创作最辉煌的时期。因为深受生活的磨难,莫扎特的音乐也越发个性和深刻。

1782年7月,莫扎特创作的《后宫诱逃》。

1786年,创作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讽刺权贵。

1787年,莫扎特完成歌剧《唐璜》。

1791年9月,完成最后一部歌剧《魔笛》。

1791年之后,莫扎特就开始创作大型宗教题材音乐作品《安魂曲》,12月5日凌晨,在天才的创作还没有完成时,他就溘然长逝,年仅35岁。

(莫扎特和安魂曲)

莫扎特的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有人推测是过度劳累的猝死,也有人认为是情杀或者阴谋论,更有甚者认为《安魂曲》实际上就是莫扎特为自己创作的,来祭奠自己逝去的才华和生命。

天才并没有得到善终。

莫扎特被草草安葬在维也纳郊外的一个平民墓里,甚至连妻子也不知道莫扎特的尸骨在哪里。

(维也纳市中心的莫扎特雕像)

莫扎特终其一生,还是没有摆脱自己的阴影。

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可以帮助了解莫扎特的一生。

包揽了第5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13个奖项的电影《莫扎特传》,真实并且压抑,完美再现了天才的一生。

德国音乐剧《莫扎特》从人的才华与自我救赎方面切入探讨了莫扎特的天才陨落。

(德国音乐剧《莫扎特》)

法国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则另辟蹊径,从莫扎特辞职后开始,赞美了莫扎特纵情人生的乐观生活态度,并着重探讨了莫扎特的情感世界。

原声音乐、舞美以及演员都非常棒。

还有就是莫扎特现存的各种音乐作品,是最直观的了解莫扎特的途径。

上帝为你开了一扇窗,就一定要为你关上一扇门。莫扎特短暂又光彩的一生也留下了许多质疑。

有人认为莫扎特是“渣男”,对父亲的劝阻,姐姐放弃了自己幸福的支持不管不顾,甚至与家人决裂;

有人认为莫扎特太没有责任心,不会理财却花钱如流水,让妻子在自己死后靠卖手稿勉强养活两个孩子。

甚至有人吐槽莫扎特其貌不扬,身高只有165等等。

但我认为,正如高处不胜寒一般,每个天才都无法融入正常人的社会,这也是他们天才的原因之一。

真正伟大的灵魂是不会消散的。

纵使满腔的热血于一身的才华最终还是要跌落至世俗的坟墓,变成肉食者茶余饭后哂笑的谈资。

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莫扎特所留下的震撼时代的音乐。

毕竟莫扎特的音乐会亘古长青,但那些权迷心窍的君王早就化为了一抔黄土。

永葆一个高贵的灵魂,一颗璀璨的初心。

Hash:67414e36a2967a077f426a4ab571262e5c49893b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