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梁启超先生?

导读:如何评价梁启超先生? 历史对诸葛亮的评价怎么样?

作为后学,不敢妄评梁启超这样的大师级人物。但可以肯定的是,梁任公的学识和人品,是很多同时代的人都难以匹敌的。梁启超先生懵懂之际便跟随祖父学习,到八岁时已经开始学习撰文,九岁便已文采飞扬,十七岁时便中举人。

梁启超的成绩,是许多同龄人都难以企及的。不过,他却始终都很谦虚,论功名来讲,康有为是略低于梁启超的,可梁启超却谦卑地拜康有为做老师,接受和推崇其维新思想,这在当时也被传为一段佳话。

至于学识,我想如今许多的文史专家终其一生也很难取得像梁启超一样的成绩。在此也不打算再多言。之前读书时,见到了一段关于梁启超晚年的“医疗事故”,通过这件事,却也反映出了梁启超的人品与胸怀。

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身患肾病,到当时的协和医院就诊。可是,在手术过程中,主刀医生却误把梁启超健康的肾脏给割掉了,从而导致梁启超病情急速恶化,难以救治。可是,梁启超却坚持不做声张,将此事隐瞒下来。

究其原因,是因为梁启超在留学期间,认识到了当时西医的先进性,因而力主提倡西医。不过,人们接受新事物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当时不少人都持怀疑态度。试想,如果此时公众得知医院的西医将梁启超健康的肾脏割掉,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梁启超决定甘愿接受这一惨痛的误诊,至死都未对外声张。后人在评述这段历史时,无不感慨。甚至有人拿梁启超和有类似境遇的胡适做对比:

当时胡适也力主西医。不同的是,他一直对中医实施批判,在得了肾炎后西医难以诊治,无奈请上海著名中医陆仲安诊治。结果,几幅中药下肚后,胡适的肾病居然好了。可是,胡适却始终不愿承认是中医治好了自己的肾病。

两相对照之下,梁启超的胸怀和气度显得尤为高尚。他深知,自己的医疗事故并不代表整个西医都不可信,因而坦然面对生死,没有将这一事故公开;胡适则始终抨击中医,并饬全盘否定的态度,即便是中医治好了自己的疾病也不愿承认。

所以,我的看法是,梁启超虽然不能算是完人,可在晚清和民国大师中,学识算得上一流,人品也算得上一流,应该是一个值得钦佩的人。

谢邀请,梁启超先生学富五车,才华横溢,铮铮铁骨,一身正气。梁先生的《少见中国说》更是脍炙人口,流芳千古。的教育理念也很超前,家庭教育更是独树一帜,他一门九子,个个知识渊博,出类拔萃,其中三个院士。

历史对诸葛亮的评价怎么样?

因为历史上诸葛亮本来就是比较厉害的人,再加上在《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描绘比较高,所以潜意思里面,诸葛亮就是具有传奇色彩了。其实,诸葛亮虽然不如小说里面写的那么厉害,但是,绝对也算的上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第一点,诸葛亮自小就饱读诗书,才智过人。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功底好,赢在了起跑线上。因此,他博学多才,见识长远,所以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能预测到很多事情。

第二点,诸葛亮确实是足智多谋。从七擒孟获中就可以看出来,诸葛亮确实是有谋略的人才,攻心为上,采用计谋要远比战争来的强。

第三点,尽心尽力,辅佐君王。诸葛亮一直视刘备为主上,即使在刘备托孤时候,表示可以让丞相自己坐上位置。可是,诸葛亮还是扶持刘禅继位,并一心辅佐,绝没有觊觎皇位。

第四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应该是诸葛亮最大的忠心,但是也是最大的悲哀。忠心在用一生替蜀国着想,悲哀在一生都没能替蜀国一统天下。

所以,罗贯 笔下的诸葛亮,即使常常被后人质疑:“诸葛亮是否被神话了?”但是仍旧不能否认诸葛亮的一生,都是在为了刘备,为了蜀国,为了完成天下大业。虽然,在后人看来,如果蜀国胜利了,那么诸葛亮确实功劳最多;但结果却是蜀国失败了,可又怎么能将问题都推给在诸葛亮身上呢?

不论从三国中看诸葛亮,还是从历史的角度去看,诸葛亮的一生都是让人高看的。

诸葛亮可以说是中国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帮助刘备建立霸业,三分天下有其一,最后因和劳成疾,病死军中,令人惋惜。诸葛亮善于谋划,任人唯贤,赏罚分明,具有治国安邦的远见卓识,唐代大诗人杜甫曾这样评价诸葛亮: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从封建的观点,肯定了诸葛亮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完全神化诸葛亮,他必竟也是凡人,北伐兴师动众,久战不胜,给当地百姓也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Hash:475faed8e7c36919c2b9fec82693b0615da50fb4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