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发代首》的传说和《望梅止渴》的典故,称

割发代首说得是在一次行军中,曹操为了笼络人心,下令严禁士兵践踏麦田,违者斩首,可偏偏事与愿违,曹操自已的马受惊,窜入麦田,号令发了,白纸黑字,为了显示公正公平,曹操让下属把他斩首,这下事难办了,斩了曹操,怎么行呢,可不斩,发下的号令如同儿戏,最后身边的谋士想了一个法子,割发代首,终算把事糊过去了,之所以是传说,是著书人为了显示曹操的谋略过人之处,成大业者不拘小节。

望梅止渴也说得是在一次行军中,天气很热,一时找不到水喝,士兵们精疲力尽,走不动路了,但离目的地还很远,如果停下来休息的话,很可能当天到不了目的地,可没有水喝的话,是根本不能再坚持下去了,身边的谋士一下子也想不出办法来,这时曹操自己想到了一个法子,让人传下去说前面不远处有一个梅林,有很多的梅子,士兵们听了,一下振奋起来,马上可以吃到梅子了,就加快了行军速度,可到了目的地却也没见到梅子,但行军是顺利结束了。这个典故同样说明了曹操的智慧过人之处。

割发代首和望梅止渴不一定是真实的,只是作者用来描写曹操的谋略和智慧的过人之处。

割发代首和望梅止渴算不上是曹操的大智慧,只是曹操的小计谋而已。割发代首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曹操爱民如子,待之如父母,要求行军不得踩踏百姓庄稼,而自己的座骑却践踏了青禾 自己制定的军法,自己违反了,曹操就准备自刎来维护军令,这让众军士惊骇不已。但是军队不能无首,在众人的提议以割发代首来取代处死的方法。望梅止渴,由于长途行军大家焦渴难耐,报怨颇多,为了加快行军,在路途中看到有大片树林,曹操便急中生智,说前方有梅林,到了梅林大家可放开尽情地吃梅子。一听前方有梅林,大家顿时口中生冿,缓解了难耐的干渴,而且还加快了行军步伐。这都不能说是曹操的大智慧。曹操真正打大智慧,是治国,安邦,削军阀,平内乱,统一三国,使国家有乱到治。

东汉末年,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平定内乱,收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

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出现稳定和谐的发展局面。曹操被史家称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在做事和决策上有些独和霸被称为奸雄,特别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让人诟病不已。

曹操的大智慧主要表现在安邦治国方面,和卓越的军事领导才能方面。

Hash:3ef56f7d9eb5f6e658cd0c941a85360e4810e391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