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杨广和李世民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导语: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第二任皇帝。他以次子身份,通过种种政治阴谋和阳谋,以及出色的情商碾压了太子哥哥杨勇。最终让隋文帝杨坚废了太子杨勇,转而封杨广为太子。杨广的政治天赋当然是出色和成功的。他以仁孝谦恭政治面貌获得了父母的欣赏和扶持。从而为他登上皇帝宝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杨广是以柔克刚高手。其心机和城府确实是当皇帝的料。可惜杨广在治国上,显然名不符实,结果是作了亡国之君。

唐太宗李世民,文武双全,勇猛果决。军事才能在战争中璀璨夺目,为大唐的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他在政治上的成熟敏锐,也不在他那太子哥哥李建成之下。凭在军队中的势力和威望,李世民游刃有余的周旋在父皇和太子大哥势力狭缝中生存。面对两方势力夹击,抓住机会玄武门斩首一击,杀死政敌太子李建成,夺取皇帝宝座。李世民是以刚制柔。手段霸道而残酷,但是成效显然。

一,以柔克刚,仁孝谦和得天下

杨广在夺取皇帝大权策划上,走的是上层路线,就是讨取父母欢心和欣赏。父皇杨坚喜欢节俭朴素,杨广夫妇就把节俭朴素表演的天衣无缝。平时穿衣打扮简约不奢华,让父皇非常喜欢。而太子杨勇正相反,铺张浪费奢侈无度,在父皇杨坚那第一印象,当然杨广满分,杨勇零分了。

杨广母亲独孤皇后讨厌大臣纳妾。杨广就投其所好,只有萧王妃一个正妻,从不纳妾贪恋美色。处心积虑把自己形象塑造成纯洁专情白马王子。反观太子杨勇,不爱正妻纳很多的妾,天天亨乐不思进取。把独孤皇后气个半死。这样看杨广当然是越来越喜欢了。杨广面对强势的父母,优势的哥哥,以柔克刚,仁孝谦和而成功上位。

二,军权在握,勇敢斩首,以刚制柔

李世民的夺权之路,显然比杨广要危险的多。虽然李世民也掌握了长安部分军权,但是太子李建成掌握的禁军力量也很强大,加上父皇李渊掌握的禁军,可以说玄武门兵变是李世民的赌命一搏。在战场上锻炼出的心理素质,让李世民果敢而勇猛,不怕死亡。面对生死一系之时,敢于搏命,这个是李世民成功的关键。李世民抓住机会,玄武门斩首的计划确实正确,以刚制柔,以弱胜强,结果是李世民成功了。

最后总结:

杨广和李世民在夺取皇帝宝座的区别,就是一个用阴谋,一个用阳谋。他们都采取了政变手段,有计划有步骤的执行了行动。两个人都是有政治抱负,有理想和目标的人。所以他们用各自手段成功上位。做为皇帝这个职业来讲,他们唯一的区别就是: 杨广治国冲动和刚硬,结果是成了亡国之君。李世民治国温水煮青蛙,水到渠成。结果是为大唐开创了二百九十六年盛世。

今天我们许多人都在替杨广翻案,认为历史对其评价有失公允,比如非要把杨广说成是功亏一篑的圣君,时也命也!同时认为对李世民过于拔高,非要把李世民说成是站在隋朝功劳簿上的摘桃子,揪着他杀兄逼父娶嫂的私德不放。这就是犯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脱离了历史去研究历史!

许多人都说唐朝的基业是站在隋朝的功劳簿上,说李世民的为人和杨广的作风差不多,我们可要来好好分析一下了,隋朝究竟给李世民留下了什么样的基业?

首先,杨广统治之下,直接让突厥坐大:“隋末乱离,中国人归之者无数,(突厥)遂大强盛,势陵中夏——《隋书》。堂堂大一统王朝,继承北周的丰厚基业,却玩成了这个样子,还好意思说什么“功绩和遗产”?

当年杨广开运河,征辽东,征发了近七百万民夫,这些人死亡 半,这直接导致了中原人口剧减、隋末大乱,叛乱四起,突厥寇边,烽烟四起,民不聊生,杨广堪称历史上最坑爹的败家子,几年时间就把一个强大的隋帝国搞得四分五裂。到了李氏父子收拾烂摊子的时候,中原人口早已十不存一,大量汉人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甚至被卖到突厥做努力,后来为了恢复人口和生产力,李世民甚至许多年都一直在花钱赎回成为奴隶的汉人。

再论杨广和李世民的军事能力,杨广也完全不能和李世民相比,许多人总喜欢拿杨广南征灭陈的功绩说事儿,然而他只不过是挂个名,真正居中策应的是他父亲杨坚,决断战机的是高颎,出谋划策的是杨素,前方作战的名将贺若弼和韩擒虎,杨广这个挂名,说得难听点,其实就是镀金。

而李世民做出了多大的事业?我们且看他22岁之前做了什么?他在统一战争中,经常披坚执锐,带着玄甲军冲阵杀敌,在对薛氏父子的战争中,统兵三万灭了号称拥兵二十万的西秦,以八千追击歼灭宋金刚数万之众,虎牢关之战以三千精锐大破窦建德十万大军,顺手灭了王世充,直接为唐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五陇阪之战百骑冲虏阵,惊破突厥数万大军,看李世民的军事生涯,简直就是神兵天降,所向披靡!

称帝之后的李世民继续开创着他的伟大功业,在他的决策和治理下,中华文明从四分五裂的险境中浴火重生,再度成为东亚最辉煌灿烂的世界中心,他本人也成为了中原王朝和诸多草原部族的天下共主,也就是“天可汗”,各族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建立了一条“参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驿,各有马及酒肉,以供过使”。从此以后,“以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诸蕃渠帅死亡者,必诏册立其后嗣焉”,形成了少数民族政权首领例由唐廷册封的制度。贞观后期,“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千人”。

大唐武功之盛,直追强汉,李世民自称:“今中华强盛,徒兵一千可敌夷狄数万,夷虽众,有何惧哉!”历史上的中原王朝,除了汉唐,还有谁有如此的底气?

Hash:3bbcbf9af8b14600d9828d3ada8975811c961eca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