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族文化旅游 布衣族民俗

导读:布衣族文化旅游 布衣族民俗 1. 布衣族民俗 2. 布衣族民俗饮食 3. 布衣族有哪些风俗 4. 少数民族布衣 5. 布衣族民俗网 6. 布衣是什么民族 7. 布依族的风俗和文化 8. 布衣族民族特色 9. 布衣族民俗文化 10. 布衣族历史

1. 布衣族民俗

布依族,据历史文献和民族学资料考证,是属于古越人中“骆越”的一个支系。布依族的祖先,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于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善良、勤劳、朴实的布依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布依文化。男耕女织的生活习俗如今还在延续。布依族有隆重的传统节日;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有传统的布依服饰;有源远流长的布依婚俗、布依语言、布依名特小吃,在劳动中创造的原生态布依族歌舞。

  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很多少数民族逐渐汉化,而安龙、贞丰一带完好地保留了可贵的布依族文化,安龙布依族主要分布于龙山、坡脚、平乐。布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自己民族的语言和语言文化。布依语,特别是其语汇(语词及谷语、谚语等)布依族少女部分,保存了本民族的社会历史、思想意识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反映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布依族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谚语和诗歌等。在这些表现形式中,诗歌所反映的题材和内容十分广泛,有对古代人类起源和民族迁徙的追述;有对统治阶级罪恶的痛斥和揭露,对善恶的褒贬;有对劳动生产和纯真爱情的赞颂,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布依族多居于平坝或靠近河谷的村寨里,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多色布服装。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和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布依族普遍恪守“敬老得少”的社会美德,处处尊重老人。一家有难,全族相帮。妇女善于纺织和刺绣,有民族独特的服饰风格,安龙一带的布依族依然保留了蜡染,纺织等传统的布依族工艺。

2. 布衣族民俗饮食

布依族是个农业民族,他们居住在乡间村落里。社会学将“村落”定义为:“人口的规模及密度小,社会关系在该地域内封闭的程度相布依族村落有这对较高,居民多数从事第一产业。”布依族村落有这样几种形式:单一家族村落、亲族联合村落、异民族杂居村落。各村落十几户、几十户、上百户不等。  村落文化是人类从游猎生活走向定居生活所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人们因为依赖农业而生存,所以必须定居在一定的自然环境里。布依族很早就进入了农业时代,布依族先民选择了依山傍水之处作为居住地。他们在这里蕃衍生息,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布依族文化。村落文化是以耕犁文化的出现为主要特征的;耕犁促进了农作物的种植,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食物;耕犁第一次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村落规范文化(血缘关系、家族制度、社会组织等)及观念文化(宗教、信仰等)都是在农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目前,布依族大多数还进行着小规模的简单农业再生产,还没有摆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下。受此影响,布依族村落文化仍然保持着许多封建的甚至原始的制度及观念形态,如人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族势力还相当强大;缺乏竞争意识,思想保守;原始崇拜(崇拜山神、水神、土地神、鬼魂等)还相当盛行。  布依族的主要成分是农民,他们生活在中国社会的最基层,所以布依族上层文化(或官方文化)。布依族文化的基层性和非官方性决定了它只传承于布依族乡村,受布依族农民所享用;它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非常弱小,并对主体文化(汉文化)有一定依赖性;它不能作为上 层文化而受上层传承和享用。这就大大限制了布依族文化的发展,使它不能冲出狭窄的传承地域而且时刻处于主体文化的重要包围中。  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基层性与汉文化的主体性构成了布依族文化的复合形态,即布依族文化包涵了布依族传统文化和部分汉文化。布依族同时在选择和享用这两种文化。这二者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从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层次有机地注入布依族的生活。  布依族传 统文化是布依族复合文化的基础,它与汉文化一同被纳入了中华文化的总体格局之中。布依族文化在历史上的发展是自为的,而不是自觉的,它没有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重视,没有给予充分的发展机会,没有人去发现它的独特价值。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有大批专家学者对布依族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系统的整理和充分的研究,布依族自身也在努力探寻本民族文化的发展道路。二  过去,我们只强调布依族居住在“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里,却忽略了许多布依族村落临近城镇这一特点。笔者强调这一点的原因是城镇文化是促进布依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因。布依族村落临近的城镇大至县城(包括县级区、县级市),小至乡镇、集镇。仅就县城而言,在布依族人口较集中的贵阳市郊、黔南州、黔西南州、安顺等地区,许多县城附近都散布着布依族村落。形成这种居住格局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城镇本身就是在布依族地区或布依族与其他民族杂居的地区建立起来的。这些城镇的形成,大都是历史上中央政权为了加强对该地少数民族的管理而设置郡、县、府、州等行政机构,治所逐步由居民聚居点发展成为城镇。  如罗甸县布依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大多数,县城周边有布依族村落。罗甸县汉代时置谈指县,唐置乐安县,元先后置章龙州、上龙州、桑锁州、罗博县、白眼庄长官司,清置罗斛县,罗斛厅,民国置罗斛厅,21年更名罗甸县。望谟县于民国29年始年始置,历史较短置,至今县城还居住着许多布依族人口。  各城镇的发展历史长短不一,发展规模大小不一,以致周边布依族文化的发展也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城镇越发达,周边布依族文化的发展也越快。城镇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同时又是汉文化的集散地。这里的文化结构常常是多层次性的,有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也有基层文化。城镇周边布依族村落由于距城近,交通便利,便于出售农产品,所以经济都较其他布依族村落发达。而且城镇周边布依族对城镇文化的接收也最快。可以说,城镇周边布依族文化代表了布依族文化的最新发展方向和最高发展水平。  80年代以来,由于城镇文化的辐射及布依族经济的发展,城镇周边布依族农民已接受了许多现代生活方式,但主要集中在现代物质生活方式上。许多家庭修建了砖混水泥楼房;购买了收录音机、电视机、洗衣机、缝纫机及自行车、摩托车,有的甚至购买了汽车;青年人普遍穿著现代服装。而民族的精神文化、道德观念、家族制度、宗教信仰、节日习俗等还大量保持着传统的成分。所以从总体上说,布依族文化对现代文化的吸收还只是初步的、局部的,并不全面深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布依族对现代文化的吸收也显示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如房屋建筑,尽管采用了新材料,但房间的结构却大致与传统住房相同,中间一屋为中堂,中堂后墙设神龛,中堂前设磴口;又如中老年人尤其是妇女的服装,尽管布料多不再是自纺自织的,但服装的式样却与传统民族服装相同。  城镇文化是布依 族文化的先导,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使乡村不断城镇化或非农化。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及人数相应减少。布依族地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解放,产生了很多剩余劳动力。据统计,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农村有剩余劳动力约5775万人,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的耕地只有4.4亩,剩余劳动力约占35%,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40%以上。布依族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到城里做工或经商,这使布依族经济结构突破单一性而趋于多样化,人口结构由单一的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复合转化,同时给布依族文化带来了一些新的异质成分。三  在以汉文化为主体文化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汉文化,甚至必须借助汉文化,这一点对布依族尤为重要。首先,布依族文化借助汉语得到了发扬光大和广泛传播,大量的民间文艺作品(神话、史诗、传说、故事、谚语、歌谣等)被搜集整理成汉文,使之得以流传后世;布依族作家靠汉语写作奠定了布依族文学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在民间,相当多的布依族人民能操汉语,密切了布依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扩大了布依族文化的影响;同时提高了布依族人民的素质,开拓了布依族人民的视野。其次,布依族文化迫切需要汉文化来补充自己的不足(当然汉文化也需要布依族文化来丰富自己)。  与主体文化趋同似乎已成了布依族文化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它同时给布依族文化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与汉文化趋同,并不意味着布依族文化的全部消失。因为主体文化也选择和接纳了部分具有现代艺术价值或现代实用价值的布依族文化事象。如蜡染,布依族是蜡染的创造民族之一。蜡染时装、蜡染壁挂已成为都市畅销商品。它能受都市人青睐的主要原因是这种民族特产与现代都市人的审美需要紧紧地结合起来。  又如深圳“中国民族文化村”、清镇红枫湖风景区等“布依寨”,花溪镇山布依族村也被辟为旅游点。这些“布依寨”向南来北往、异国他乡的旅游者全面展示了布依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建筑、居住、饮食、服饰、歌舞、节日、信仰等。游人一般不可能深入到普通布依族村寨去参观游览,旅游点的布依寨为他们领略布依族民俗风情提供了便利,使布依族文化越来越受到外界的了解和关注。  进入现代都市生活的布依族文化尽管是个别的、静态的、被加工修饰过的,而不是全部的、动态的和布依族生活原状的,但它是布依族文化价值得到现代确认的体现,对我们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尽管布依族文化在现代社会里一方面被消解和同化,尤其是物质文化,但另一方面,一些传统的制度和观念还依然存在,因为布依族目前仍基本维持着旧有的小农生产方式,村落的血缘关系还没有冲破。特别是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使许多优秀民族文化得到提倡和保护,并使之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布依族文化有着深厚的基础,在今后很长的时期内,它仍将保持其村落文化和乡土文化的特质,尽管其中有许多不利于现代化的因素,面临着现代文化的冲击,但随着经济收入的增长、交通条件的改善、教育的普及提高、布依族地区城镇的繁荣,布依族传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都将发生很大改变。目前,我们必须加强对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使之既能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又能与现代文化高度结合。

3. 布衣族有哪 风俗

布依族重礼好客,贵宾到来,有“进门酒”、“交杯酒”、 “格当酒”、“转转酒”、“千杯酒”和“送客酒”等六道酒礼。

4. 少数民族布衣

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

中国历史悠久,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而民族的分布特点则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重庆市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据1990年11月20日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有56个民族。其中云南仅少数民族就有25种。

5. 布衣族民俗网

布依族的美女个个古朴典雅,能歌善舞,对她们来说,用对唱山歌来选择一位心仪对象是很常见的事情。

但是布依族的女孩并不是很喜欢嫁给汉族的小伙,因为布依族有不少特色的民俗,而汉族的风俗却显得不那么明显。

而且布依族大多分布在贵州地区,汉族人对贵州地区的居民成见较深,布依族姑娘担心会受到不一样的待遇。

而且和本族人结婚,既能保证本族血统的纯正,继续繁衍后代,也能不比担心文化民俗之间的差异,是一种比较明智的选择。

6. 布衣是什么民族

凯里市是苗侗族自治州,民族主要有苗、汉、侗、仫佬、畲、布依、水、彝、壮、瑶、满、回、蒙古、景颇、佤、黎、东乡、纳西、仡佬、京、朝鲜、土家、白、傣、藏、拉祜、维吾尔等民族和革家、西家等待定民族,这些民族中,仫佬族、苗族、汉族、畲族及革家、西家是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360686人,占全市总人口的百分之75.36,其中苗族人口28.3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百分之63.3;

凯里市简称凯,别名苗岭明珠,位于中国贵州东部,是中国贵州省东部区域性中心城市,黔中经济区五大主要城市中心,有中国百节之乡之称,有世界上最长最宽的风雨桥和世界上最大的苗寨;凯里融合了现代化的浪潮与传统的苗侗文化,将现代化与传统化融合,促凯里市成为一座优秀旅游城市,凯里周边及市内的著名景点有西江千户苗寨、杉木河、云台山、剑河温泉、苗侗风情园、下司古镇、舟溪生态园、南花苗寨、黔阳第一山、平良古峡等。

7. 布依族的风俗和文化

  布依族自古以聚族、聚姓而居,即一个村寨几十户、上百户几乎都是一族一姓,同宗。布依族家庭实行父系家长制,家长有支配家中经济和指挥成员的权力。在布依族,婚姻习俗不尽相同,有父母包办的婚姻,也有完全自主的婚姻。布依族丧葬在清代以前,行火葬,不垒坟,清代中叶后才逐渐垒坟、立碑。

希望可以帮到你

8. 布衣族民族特色

1.布依族以农业为主,布依人族的祖先百越民族最先发明了水稻种植,为世界稻作文明作出重要贡献;

2.是我国较早掌握金属冶炼与制作工艺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广西地区已出土的饰物、铜鼓制作工艺就十分精良)。

3.战国末年,古骆越人(布依族)部分族群逐步南迁至越南河内一带, 立了骆越方国、瓯雒国,其创造出了璀璨的“瓯雒文化”,即越南东山文化。

9. 布衣族民俗文化

有唱歌跳舞、斗牛赛马、吹芦笙、踩铜鼓、赛龙舟、玩龙灯、唱侗戏等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的芦笙会、爬坡节、姊妹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舟节、苗族的苗年,侗族的侗年、泥人节、摔跤节、林王节、“三月三”歌节、“二十坪”歌节,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王节”等等。“吃新节”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由古代的祭祀演变而来,各地过节时间不一,一般在农历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这段时间内。

苗族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也有委婉动听、抒情优美的“游方歌”,还有“古歌”、“酒歌”、“大歌”,其调式不一,各具韵味,具有艺术感染力。

民族舞蹈有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苗族木鼓舞和庄重的踩鼓舞,有纯朴活泼的芦笙舞,有侗族的“多耶舞”。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有苗族的“划龙船”和武术,侗族的被誉为“东方橄榄球”的抢花炮等等。 民族工艺有在宋代就作为贡品的苗族蜡染和侗族的侗锦以及苗族侗族的刺绣、民族服饰和首饰等,都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竹编是都匀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等众多民族的传统工艺品。剪纸是都匀水族聚集的奉合、阳和、基场民族乡特有的剪纸艺术。

民族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苗、侗、水、瑶、畲等民族的干栏式吊脚楼,土家族的衙院庄园,侗族的鼓楼、花桥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价值。

10. 布衣族历史

布依族的由来:布依族由古代百越人演变而来。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汉族史籍中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  布依族早在上古就生活在今贵州地区,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原驻民。布依族与壮族同源,由古代的“僚”、“百越”、“百濮”等部族演变而来。  布依族,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有287万余人。现位居全国56个民族人口排名第12位。   布依族大部分以“布依”或“布越”自称。“布”是“人、民族”之意,“依”即“越”,是布依族族名专称。“布依”就是“依人(越人)”的意思

Hash:f55634631ab8a1ad57e9b128d7ea9d6ad3f5e629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