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攻略胡适故居 参观胡适故居有感

导读:旅游攻略胡适故居 参观胡适故居有感 1.参观胡适故居有感 2.胡适先生的故居在哪里 3.胡石予故居参观感受 4.北京胡适故居游记 5.参观鲁迅故居心得 6.游故居有感 7.胡适故居风景区 8.参观胡适故居有感作文 9.参观胡愈之故居有感

1.参观胡适故居有感

火车站出来搭1路公交,或者直接打的去汽车站,那里有去胡氏宗祠的旅游直达车,每人2块(或者是1块,记不清了),或者直接从火车站打的过去,不过绩溪的出租从来不打表,小心被宰!!!!~

绩溪可以玩的地方还有大鄣山,清凉峰,江南第一关,都是一些自然景观相当出众的地方,太极湖村以及上庄的胡适故居都是徽派建筑的代表,文化底蕴深厚,要是想农家乐的话可以去千年仁里,那里相当的不错!

绩溪的美食很多拓裹,臭鳜鱼,绩溪炒粉丝,焖粉,绩溪三石等等都是徽菜的杰出代表

住宿的话100~300的都有,不过要尽早预定!

2.胡适先生的故居在哪里

米粮库胡同在地安门内大街路西,今称米粮库胡同,油漆作胡同南。京师坊巷志稿米粮库,疑即明之米盐库。又东北则地安门也。胡适故居在此胡同4号。

3.胡石予故居参观感受

公交线路:昆山106路,全程约17.4公里 1、从昆山火车站步行约1.1公里,到达火车站北广场站 2、乘坐昆山106路,经过26站, 到达蓬朗(胡石予故居纪念馆)站

4.北京胡适故居游记

车次 出发站 开车时间 目的站 到达时间 用时 硬座 软座 硬卧中 软卧下

2182/2183 上海 12:33 绩溪县 23:10 10小时37分 43 - 93 151

N418/N419 上海 22:35 绩溪县 次日08:10 9小时35分 87 - 157 245

从绩溪站可以乘乡间巴士去上庄 一个多小时全是山间小路 虽说还算平整却甚为崎岖 颠簸得厉害 不过路边都是青山绿水 秀美的风景会冲淡你旅途劳累的呵呵

旅途愉快呦

5.参观鲁迅故居心得

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之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表达了对封建主义传统的痛恨之情,文章也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6.游故居有感

11月我们心怀激动与好奇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冯白驹故居的征程。

在路上我们有说有笑,路途的景色也很美,在走路的过程中,我们不觉累更不觉得苦,相反,我们急追见到冯白驹将军的那种急追的心情,早已淹没了我们的疲惫。

在经过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走到了,“冯白驹故居”。

在走进故居大门的第一瞬间,我们看到一面墙,墙上写着着“孤岛奋战,艰苫卓绝”。

在向里走。我们看到了描述冯白驹将军一生的陈列室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冯白驹将军休息的主屋。

最后我们来到冯白驹将军的雕像前。

在故居的时间过的很快,也很开心。我们在班长及同学们的配合下,拍下了纪念照。

7.胡适故居风景区

胡适(1891—1962)是徽州绩溪人,当年他曾把徽州人拼搏进取、忍辱负重、百折不挠、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比喻成“徽骆驼精神”。

1945年,他为江苏溧阳新安同乡会题写过“我们是徽骆驼”的条幅;1953年,他又为台湾绩溪同乡会题写了“努力做徽骆驼”的条幅。

正是由于胡适一而再再而三的宣传,“徽骆驼”愈来愈被世人知晓,并逐渐成了徽州人的代称。

“徽骆驼”也由此成为徽州人顽强、勤奋、开拓、进取的精神象征。

骆驼善饥耐渴,且性温驯而执拗,特别适于沙地行走,能负重 致远,素有“沙漠之舟”之赞誉。徽州人何以被称为徽骆驼呢?

台湾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中对“徽骆驼”的释义是:“徽州不产骆驼,此乃喻徽州人正义奋斗、宁死不屈之性格。

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金声(字正希)抗清被俘于绩溪丛山关,他密令部属退守皖、浙边界的荆州山区,利用地形,封锁四岭,不降异族,要做徽骆驼,意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任劳任怨,跋涉不止的精神,徽骆驼之名由此不胫而走。”

不过,由于徽州人爱出外经商,所以徽骆驼多用来比喻徽州的商人。

胡适虽然不是商人,但徽骆驼的精神在他身上却得到了充分体现。

胡适出生的绩溪县上庄村虽然山清水秀,但却道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百年前胡适能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漂到美国,回到北京,靠的就是吃苦耐劳的徽骆驼精神。

胡适虽然天资聪慧,但徽骆驼精神的熏陶促使他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正是由于他博览群书,勤于思索,才使他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作为学者,学贯中西的胡适,在文学、哲学、史学、红学、法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研究。

他一生获得过三十六个博士头衔,他虽然当过多年的驻美大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但却始终把学术研究当做头等大事,呕心沥血地著书立说,共留下2000余万字的学术著作。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倡导民主与科学,反对孔孟封建礼教,发起白话文改革运动,其《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为文学革命的发轫之作。

胡适幼年丧父,母亲把他拉扯成人。他尊母孝悌,唯母命是从。

他常说,与其让母亲和更多的人伤心,不如我一个人伤心。

1917年,他留美回国后,即在北京大学当上了教授。当年冬天,学校放寒假后,他就匆匆赶回家乡,奉母命与未见过一面的小脚女子江冬秀完婚。

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是不折不扣的包办婚姻,这对于当时中国新派的第一号人物来说,与其说是滑稽,还不如说是讽刺。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娶了一位没有文化的乡村女子,难怪被当时的媒体列为“民国七大怪事”之一。

据说,陈独秀曾为此当面痛骂过胡适,并要他离婚,但胡适始终不为所动。

同样,这桩婚事在上庄村却被族人赞为才子佳人的佳话。

胡适和江冬秀白头偕老,终其一生,的确让人既赞叹又感慨。

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是徽州婺源人,胡适虽然反对封建礼教,但却尊崇孔孟圣贤。

1934年,蒋介石为了实施其“剿共”战略方针,将原徽州所属的婺源县划归江西,胡适听说后愤懑地说:“徽州人岂肯把朱夫子出生地划归江西。”

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徽州的热爱,对朱熹的崇敬。

胡适一向主张不谈主义,特别认为不存在帝国主义,此次竟然指责这种行径是“帝国主义”的做法。

1946年11月,南京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安徽籍代表集中在胡适下榻处,将拟定的请愿书交由胡适修改,他修改并签名后在大会上当面交给内政部长张厉生。张厉生随后同意派员实地考察,得悉此消息后,婺源各界列队游行,发传单、呼口号,甚至有人以义勇军进行曲高唱“起来,不愿做江西的人们……”,充分表现出徽州人对家园的热爱和不愿家园被任意分割的意志。国民政府看到徽州人上下团结,感觉到民心不可欺,迫于压力于次年8月又将婺源划归徽州,胡适在这次运动中以他的声望起到了他人不可代替的作用。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 在小园里,希望花开好。一日望三回,看到花过时。急坏种花人,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但愿花开早,能将夙愿偿。满庭花簇簇,开得许多香。”这首朗朗上口的《兰花草》人们大都会唱,可歌词的原创作者是胡适,人们却多有不知。 胡适是头徽骆驼,徽骆驼精神和现代文明的融合造就了胡适。在胡适故居的正堂墙壁上,写着蒋介石在胡适去世后给他写的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横批是胡适自己的“努力做徽骆驼”。应该说,这副挽联是对胡适一生最贴切的评价,也是对他最好的褒奖。

8.参观胡适故居有感作文

  要: 胡适"作诗如作文"的提法与其白话诗实验必须作为一个具体的思想求索过程来理解。

为了寻求新的变革可能,胡适自觉地与传统认知观念、文化心理进行离向,"作诗如作文"看似不经之论,其内蕴的语言意识最终却促成了文学革命的理论蜕变。胡适在白话诗探索过程中有意坚持对"语言主动性"的强调,尽力协调好各种新语素在诗体内的相生关系,探索白话语态可能产生的诗体审美效应。这样一种意识贯入与实验主义相结合的实践路径使其绕开了先前别人改革的误区,使得中国诗歌终于驶出了传统的航道。

9.参观胡愈之故居有感

  曹娥景区—舜耕公园  舜耕公园为曹娥景区主景之一,位于上虞市区西南侧,舜耕公园以舜耕群雕、大舜庙及舜桥、舜井为主要景点,反映舜帝出生上虞,后因避丹朱于此,故以其名的历史。渲染舜帝以孝为先,勤政为民的辉煌一生。园内舜耕群雕由中国艺术大师韩美林创作,以花岗岩为主材料的象队群雕长68米,高27米,总重约800余吨,气势恢弘,体量之大,堪称亚洲之最。  /曹娥景区—曹娥庙  位于曹娥江西岸孝女庙村,距市区3公里。是为纪念东汉时孝女曹娥投江寻父而建。曹娥庙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几经兴废,屡经重建,现建筑为民国二十三年重建。曹娥庙文化积淀厚重,艺术品位高雅,尤以庙内雕刻、壁画、楹联和书法“四绝”而饮誉海内外,被誉为“江南第一庙”。庙内现存一“曹娥碑”为“中国最早的字谜”。  “英台故里”—祝家庄  “英台故里”祝家庄是经典爱情故事“梁祝”传说中祝英台的故乡,位于上虞市东南,距市区7.3公里。祝家庄地处半山区,南、西、北三面环山,庄前有“玉水河”,河呈南北长条形,与开凿于西晋的四十里河贯通。现尚存有祝氏祖堂、玉水河、井空泉、药师寺等与英台文化相关古迹。  凤鸣山风景区  凤鸣山坐落于上虞市丰惠镇东南4公里,距上虞市区17公里,为国家2A级景区,景区面积2.4平方公里,以山陡谷深、急流叠瀑、苍山翠绿、小桥流水的自然美而闻名,其中“悬石飞瀑”、“千年古藤”二景区点堪称奇观。  凤鸣山文化历史积淀丰厚是道教“第九小洞天”的所在地,有东汉炼丹术家道教祖师魏伯阳炼丹遗址。魏伯阳一生在凤鸣山炼丹修性并留下《周易参同契》一书,后被尊为“万古丹经王”。该书在养生学古化学所历学方面有其独特的贡献,在国外称此书为全球第一本科技方面的书籍。景区内凤鸣真人祠始于汉代之最,至今已有二千余年历史,东晋谢安、宋朝朱熹、明朝潘府、叶经等文人墨客均到此一游。  白马湖、春晖名人园  “白马湖、春晖名人园”位于距市区4公里的省级文保单位——春晖中学内,那里三面环山,湖泊众多、幽静恬雅、自然风光十分怡人。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刘薰宇、刘淑琴等前来 教,何香凝、蔡元培、叶圣道、李叔同、胡愈之等前来讲学,吸引了大批莘莘学子前来求学,一时名扬四海,赢得了北有“南开”,南有“春晖”的美誉。“春晖名人园”就是当初一批名人的居家办公之处,其中有夏丏尊的“平屋”,丰子恺的“小杨柳屋”,李叔同(弘一法师)的晚晴山房,经享颐的“长松山房”等名人故居,历年吸引了无数的名流前来参观瞻仰。  东山景区  东山,又名谢安山。原不怎么出名。自从东晋名士谢安隐居此山后,引出了许多令人神往的故事,便渐渐成了我国东南的一座名山。李白、贺知章、刘长卿、方平、苏东坡、陆游等,都曾盘桓其间,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篇。  称山风景区  称山风景区位于上虞市西北部,离上虞市区7公里.相传春秋末期,越王勾践为复国雪耻,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曾在此山称炭铸剑,大炼兵器,称山由此而得名.景区集旅游;休闲娱乐,餐饮,德教,礼佛为一体,是理想的游览胜地.  桃花源景区  上虞桃花源生态旅游区地处上虞市西南,位于长塘镇桃园村,距离百官城区约13公里,距离绍兴市区约25公里,景区面积为2.6平方公里。目前景区建成了以桃源湖为核心,龙潭为精华,具有水上健身游乐、沙滩浴场、龙潭休闲垂钓、野炊烧烤等多种休闲娱乐功能的综合旅游景区,并从2005年伊始就开始积极申报国家AA级景区。  上虞市堆高山景区地处浙东黄金旅游带,景区内有建于明代中叶的秀峰庵,历史悠久。传说庵内的梵香颇有灵气,吸引了众多善男信女纷纷前来。现经少林高僧释行吉大师扩建为"秀峰寺",建筑群相贯38000平方米,高达2.8米的缅甸玉佛为镇山之宝。堆高山景区苍山翠岭、延绵起伏,小溪流水、飞瀑直流,其中雨娘瀑高60米,水势磅礴,小龙瀑古藤横锁,冬来老藤悬雪,颇具古意,胜龙瀑更是林木参天,青藤挂壁,石洞幽深。一条玉凤溪蜿蜒3800米,有石阶随溪而行、依山起伏。溪边有盛长樱桃、柿树等野生群落,有百年榆庄、紫微、高达4米的枸骨等,沿途拾级登高、步移景换,以山、水、林为特色的秀丽景色美不胜收,今人心旷神怡,为"都市族"渴望返朴归真、回归自然而修身养性的理想之处。  上虞市卧龙山景区坐落于市蒿坝镇,卧龙山山势起伏,自东向西连绵数十里,曲折起伏宛如长友踞卧,主峰金刚峰海拔高320米,山岙有座普净寺(始称普净莲社),建于南宋年间,屡经废兴,清乾嘉年间重加修复,八十年代修复三圣殿、大悲殿、地藏殿、新塑释迦文佛玉佛及千手观音、弥勒、普贤等诸菩萨,寺庙现占地面积50亩,庙内主体建筑有大雄宝殿和念佛堂,建有专门的图书馆、伽蓝殿等,建筑门类齐全,环境幽静,现已成为对外开发宗教活动场所。站立寺内高处远眺,曹娥江绕出山右,如一条银带蜿蜒东流,归入钱塘江口,实乃避暑之佳境,修净之圣地。

Hash:029d178dd50c2fe7b3886c6847675f5b0f1b6620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