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旅游景点的赞助 拉赞助的途径

导读:拉旅游景点的赞助 拉赞助的途径 1. 拉赞助的途径 2. 拉赞助的具体流程 3. 拉赞助的计划 4. 拉赞助目的 5. 拉赞助的渠道 6. 拉赞助方法 7. 拉赞助的方式 8. 拉赞助的想法 9. 拉赞助部门 10. 拉赞助需要什么

1. 拉赞助的途径

我在外联部呆了两年,拉到了好几次大型活动的赞助。依我的经验来看,赞助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校周边的商家(比如商场),另一种就是每年有校园推广预算的大公司(比如百事可乐,移动)。周边商家一般预算会少一些,不太可能赞助几万块钱去办一场大型活动,所以大型活动找大公司比较靠谱。

除了部门外联手册中已有的公司联系方式之外,如果想找到大公司进行赞助一般有以下几种渠道:

1、有些公司官网会有商务合作的联系方式,可以通过这个方式直接找到市场负责人,但并不是每个公司都适用;

2、通常某一类产品的包装上都会有公司的客服电话,可以打客服电话转接,但这种方式太过麻烦且不一定成功;

3、打114询问,成功率不高;

4、通过校企对接平台,但有些平台鱼龙混杂,拉赞助效果并不好,我自己比较常用的是简术校园,上面的企业很多,而且都是经过审核的,学生可以在网站上发布赞助需求,会有商家来申请,也可以直接在网站上和企业联系,很方便,而且全免费的,你可以试试~

2. 拉赞助的具体流程

那暂住书的撰写流程,首先要写明撰写的目的和意义,其次要写明赞助的单位或个人,赞助的数额及筹款方式,赞助资金的用途和监督流程。

3. 拉赞助的计划

第一,要给对方一种感觉,你是代表学校在和他谈,自己要严肃正式。

第二,在拉赞助之前,就要把计划想好了,想得到什么,提供哪些服务,人家为什么要给钱等等。

第三,去之前,先给对方打个电话,直接找总负责人,说自己是学校学生会的什么什么部门的负责人,我们学校想和贵公司合作,约时间,亲自去谈。一般较上两个人跟你一起去就能显示你的地位。

见面就简单了,握手,自我介绍,详谈计划,先讲合作的必要性,再讲需要对方做什么,具体的收益等等,如果对方有意向,那就能具体的详谈了~

4. 拉赞助目的

赞助的目的,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类似于广告效应。

5. 拉赞助的渠道

外联联系赞助商主要有几个渠道:

1、以往外联部学长学姐积累的固定的外联合作活动,外联部大多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固定合作伙伴,相互了解,也是企业每年有活动会优先考虑的对象;

2、贴吧、扣扣等万里挑一的赞助商,会有一些赞助商发布需求,但大多是多手分包的,赞助金额要求会有一点尴尬;

3、企业等的市场部,企业负责校园推广的大多是市场部,这一类对活动和外联人的心智要求很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再下手;

4、可以直接去云赞校园app中找合适的赞助商合作,云赞校园是高校赞助推广平台,发布各类赞助,都是经过审核的,有一定保障;

5、找赞助一定要注意赞助过程交流的合理性和合作的保障性,合作一旦达成,记得签订合同保障自己的权益,同时要严格执行活动,这样才能获得长久合作的机会哦

6. 拉赞助方法

 拉赞助可分为四个阶段:策划、交涉、落实、反馈。   一、策划阶段。   首先,策划的目标要明确:说服对方,使之与你建立合作关系。如何说服?这是问题关键。我认为,整个说服过程是建立在双基础上的,即在分析双方利弊后提出一个使双方受益的合作方案。笔者建议这样思考:   (一)对方需要什么?   虽然求各不相同,但是归根到底,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即对方希望通过合作产生宣传效益,进而带来经济效益;希望投入1块钱能给他带来10块甚至更多的部分有复杂关系赞助 活动另论。)   (二)我方优势何在,如何发挥?   这是对前一问题回答,是说服对方与你而非与他合作的依据。   (三)两者结合,分析双方合作的基础,提出使对方宣传效益有起作用的合作方案,即策划书。   当然,做策划书之前,首先要根据以上思考作调查研究,寻找可行的合作伙伴,尽可能做到有的放矢。   在寻找合作伙伴过程中,需特别考虑我方优势与对方的契合点。比校学校活动具有宣传方面的优势;各院系也各有特点,比如计算机系去找电脑商;体育系去找体育器材专营,音乐系、外语系,因女生多,去找美容美发、时装化妆等商家,从理论上说成功率比较高。此外,就活动本身也各有特色,譬如普通话大赛与书店合作,比起歌舞晚会来,就会觉得更为“对口”。这当然也是说服对方的重要条件。   做策划书时,务必注意自我定位,即要强调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你提供财力,我提供人力,我们一起把活动搞好;我得到你的支持使活动顺利开展,你在活动过程得到广告宣传,双赢。所以,笔者建议,自我定位,固然不可过高过傲,但也不宜太低太“贱”,因为拉赞助本质上是合作。   这就要求我们在策划书要尽可能表现得客观严谨,尽可能突出宣传方式及实施细节。此外,须坦诚以待,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有什么优势,可以如何发挥……一目了然,绝不开空头支票,力求让商家看完你的策划书有这种感觉:你是负责任,你是有经验的,你是替他着想的。   校园策划书一般有几个组成部分:活动简介,活动安排,宣传方式,宣传效益,经费预算等等。至于如何写策划书,笔者认为这恰似写作文,能阐明想法行之成文即可,而没有一个固定的万能的模式。笔者建议写策划书时这样思考:我的目标是说服对方与我合作,那么应该准备哪些素材、素材应该如何组织,一切围绕着怎样才能最有力地说服对方展开,因为衡量一份策划书的最终标准是:是否达到说服对方的预期目标。   对于经费预算,大家要特别重视。笔者的意见是,尽可能做到明确而详实,需要多少现金和物品,现金花在哪儿,物品有何用,一目了然。力求留给对方一种印象:不是漫天要价,而是为了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每一分钱你都用到点儿上,你是有合作诚意的。   二、交涉阶段。   如果策划阶段是“示爱”,那么交涉阶段应该“确定关系”了。因此,该阶段的工作重心是化解对方的疑惑,商讨合作细节,最终确定具体的合作模式。   首先应该注意一些礼仪上的细节问题,比如(1)衣着整洁,并尽可能稳重些,给对方暗示:我是尊重你的;我是干练的,有经验的;(2)不迟到,向对方表明:我是守时的,我是守信的,跟我合作没错;(3)无不良习惯,如抠鼻子,挖耳朵,跷二郎腿,讲粗话问题务必十分注意,尤其是双方初次见面的时候。当然,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就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其次,要充分利用语音、语调、语气、语速、手势等说服对方。须知:只有事先说服自己,才有可能说服别人。当然,这里涉及一个“度”的把握,否则,过犹不及,适得其反。如何把握“度”的问题,若现对方已被调动起来,你可适当再提一提;若对方稍流露出一丝不耐烦,那么适可而止,策划书的书写,或简要列举,或重复强调,也要因人而异。   那么,如何观察?笔者认为,观察脸部神情,尤其是观察眼睛,是最有效的。笔者曾和一位朋友吃饭时,换了VCD,朋友抬头瞥了一眼,这个眼神被笔者捕捉。笔者揣摩:她喜欢 位歌星,至少喜欢这首歌,或者她与这首歌有个“故事”。事后证实笔者的猜想。有人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我们把人际交往当作是一门学问,那么这门学问的治学捷径正是:心细。当然,这里又涉及一个“度”的问题,即是“注视”而非“逼视”,否则会使对方恼火,使双方尴尬。如何把握这个“度”,还是老方法,观察对方的反应,灵活处理。   以上谈的都是一些交往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事实上,该阶段的重要任务是与对方商讨合作细节问题,真正目标是确立合作关系。   当然,前提是态度要诚恳。能做什么,准备如何去做,要求明确而详尽。特别要注意的是,没有把握的事项不能随意答应下来,因为这些讨价还价将是协议的条款依据,一旦签约,白纸黑字,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交涉过程中,应该强调的是宣传方式,即你能做什么,准备如何落实,而不要一味夸大宣传效益。因为广告就是一种投资,投资就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这里有两层含义:首先,宣传效益不等于经济效益,利弊得失的判断工作应该由对方去完成;其次,宣传效益最终要通过宣传行为来实现,因此有哪些宣传方式准备如何落实才是我们自始自终要强调突出的,这实际上是消除对方的后顾之忧,引导对方作出有利于我方的判断。   经费预算,是谈判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能够作价格调整,该退让的还是要退让,以免因小失大。如果无法让步,那么要特别注意说话技巧。曾有一家商家很有合作意向,只待笔者在经费上作出让步,而笔者所列的经费是非常实在的,没有任何的调整空间了。笔者谈了三层意思:   (1)我方价格是很实在的,而且基本上都用在宣传方面,我方是有诚意   (2)合作双方要有合作诚意,如果你方在价格上还坚持另有要求,那么,就是你方缺乏合作诚意的表现(备注:大概意思就是这样的,但话不能这么说,否则换作是你,也会受不了的;但是意思还得表达清楚,否则就达不到准确表意的目标;然而对方真正理解你的话意后,还是会觉得不舒服,那么,一定要加上第三句话);   (3)一起把活动搞好,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必需的经费是不能“偷工减料”的;我方价格很实在,所以我们不应该把时间花在一二拾、一两百的讨价还价中,而应该商讨如何保证地把活动做得最好,这才是对双方都更有利的(事实上,合作细节已经谈好了,笔者只是想很冠冕的引开话题)。结果,对方经理现场拍板同意合作,其实,整个正面交涉过程实际上就是揣摩对方心理,并有针对性地一一化解矛盾的过程。   最后强调一点,在整个交涉过程中,确确实实要站在对方利益角度考虑问题,理由很简单:只有对方认识到你有为他着想,他能从活动中受益,他才愿意投资,你才能获得资助。这是整个过程的关键。   三、落实阶段。   在很多同学想象中,拉赞助仅局限在前两步,以为拿到钱就结束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签合同,拿到钱,只是合作的开始,真正的工作刚刚展开,比如还要落实协议条款,还要提供反馈资料。   在笔者看来,对于协议条款的落实问题,不仅仅是态度问题,还是性质问题,决定了双方是合作关系还是欺诈与被欺诈关系。如果是前者,双赢;如果是后者,看起来是一赢一输,实际上是“双输”,往往是被欺诈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而欺诈者“捡个芝麻,丢了西瓜”。   举一个例子,笔者曾给康师傅公司办砸了一件事,对方投入近两万,损失五六千,按理说,对方再也不敢找我合作,但此次康师 傅冰红茶形象代言人任贤齐来福州,公司主管首先想到的是邀请我负责整个榕城高校的宣传项目,“资金由你操控,物品由你支配,”笔者因种种原因没有接受邀请,这是后话。问题是对方为何继续信任甚至更加信任我,原因很简单:活动不顺利,主要是由种种客观因素造成的(包括天公不作美),而在这整个过程中,笔者是负责的,笔者的表现是让他们满意的,因此并不影响下一次的合作。能把坏事办出个好结果来,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而这关键不仅在于你的处事能力,更在于你是否有责任心。   如何做好落实工作,笔者以为最佳方式即与对方经常沟通,一起探讨,并付诸实施。这里还涉及到积极反馈的问题。   四、反馈阶段   先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反馈?   首先,要求反馈,这就鞭策你把承诺落实到位,把工作做到家;   其次,从学习和锻炼的角度来看,只有反馈,与商家多沟通,才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得到提高。   第三,广告就是投资,投资就有风险,因主客观原因,谁也不可能做每一次每一项都让商家百分之百地满意(更何况有些商家的期望值过高),那么,在反馈过程中与商家探讨问题何在,有无补救办法……一般说来,只要你的工作确实到位甚至基本到位,商家一般是不会太为难学生的。商家最恨的是拿钱之前软磨硬泡,拿钱之后不见踪影;商家最怕的是被骗的感觉,特别是被“学生娃”骗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比丢了几个钱更让他们难受。   此外,反馈也是有“工资”的。第一,好的服务方能招来“回头客”;第二,这些“回头客”往往乐于从中穿针引线,帮你介绍他人,大家可以想象这类合作的成功率极高;第三,如果你善于交际,你们可以探讨一些其它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往往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对方往往是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长者,你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为人之道,在笔者看来,这比什么都重要。更何况,一旦对方信任你,欣赏你,他们就将全力支持你。比如,中榕眼镜的经理几年来一直把师大区域的宣传预算全部划给笔者操作,还说“经费是有限的,你小钟有需要,我肯定支持你。”这事让笔者很感动,可以说,中榕的广告中多多少少融有我个人感恩的成分。   最后,作一点小结。拉赞助的要诀是“胆大、心细、脸皮厚”。   胆大——超越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心理障碍问题。   心细——处处留心皆学问。   脸皮厚——脸皮,像手茧,越磨越厚。譬如,笔者之所以能敢自不量力,班门弄斧,皆归功于长期磨练的成果——脸皮够厚   一位手机商告诉记者,校内大学生具有相当大的消费潜力。利用学生干部组织的各种活动向学生进行宣传,不仅能节省很多广告成本,而且还省去了很多审批手续上的麻烦

7. 拉赞助的方式

拉赞助就是通过帮助赞助方在某范围宣传造势来获得对方的赞助费,完成某项活动或项目通常是先打电话联系目标公司,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对方后,再约具体见面谈谈时间,只要见面时诚恳点,说出赞助我方的好处让对方心动,差不多就能成功~这是我在我们学校帮忙拉赞助的经验体会,希望会对你有帮助哦

8. 拉赞助的想法

现在徒步走全国的人数已经不在少数,这个行动的新闻价值已经很小了,所以拉到赞助的可能性也就很小了。

建议楼主设法和新闻媒体取得联系,只要新闻媒体对楼主的想法和行动予以报道,拉到赞助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9. 拉赞助部门

学生会拉赞助的部门一般叫外联部。

一般 的学生会都会把学生会拉赞助的部门就做外联部,外联的意思就是联络外面各部门和各单位谈一些赞助事宜。所以,拉赞助这种事也是一种体现智商和情商的活动,一般人还真不好做,因为它不但需要你交际能力强,还需要你有极强的察言观色能力。

10. 拉赞助需要什么

我以前在学校也拉过赞助,首先你去附近商店或者KTV,酒吧之类看看,问问要不要帮忙宣传,你说明情况,然后谈好价钱,到时候你就帮他们用海报或者横幅之类帮这些商家宣传,他们给你赞助。慢慢来,总会啦到的,加油。

Hash:b74fad6a218fb6c9ce4136303627f2723ebb20a3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