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上丝绸景点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

导读:泉州海上丝绸景点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 1.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 2.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不是脱贫之路 3.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经济效益 4.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介绍视频 5.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 6.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路上丝绸之路被毁后才建的吗 7.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路上丝绸之路被破坏后再见了吗 8.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9.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 10.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古文物有哪些 11.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是什么时候

1.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

福建东南“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的城市是泉州。

泉州市是福建省东南沿海的一座城市,它位于北纬24°22′~25°56′,东经117°34′~119°05′。面积为11220.5平方千米。共管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区,石狮、晋江、南安3市和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5县。人口654.62万(未含金门县),那里通行闽南方言。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市是经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唐朝时期,泉州刺桐港就是我国的四大外贸港口之一,宋元时期,它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

2.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不是脱贫之路

1、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主要是广州和泉州。

2、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汉朝是在印度半岛南端。

先秦时期,岭南先民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开辟了以陶瓷为纽带的交易圈。唐代的“广州通海夷道”,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更标志着海上丝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南海丝路从中国经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

扩展资料:

据史料记载,唐宋时期,外国人沿海上丝路前来广州留居者,有大食、波斯、天竺、狮子国、真腊、诃陵等国商人,据说有十余万之众。有的留居数十年而未归。于是便出现了历史上的所谓“蕃坊”。蕃商和华人相处甚洽,有的还“嫁娶相通”。当时同住广州的人,语言、风俗各异,海外的舶来品充塞市场,一派国际性港市的气氛。

这时陶瓷从海上丝路的大量输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品种繁多,名窑辈出。1977年在珠江口外伶仃岛附近打捞到唐代的陶瓷,小四耳缸及碗均套在大四耳缸内。海南岛东部陵水县海滩出土的青瓷碗,也是十个一捆堆放着,体现当时包装运输的高超水平。宋瓷远销日本、占城、真腊、三佛齐、阁婆、天竺、大食,以至远达东非海岸的层拔(今坦桑尼亚)等广大亚非地区。

3.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经济效益

泉州是无愧于“东亚文化之都”这一美誉的,理由有四个:一是与其他几个城市相比,泉州拥有的历史文化具备较大的影响力,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古代泉州就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保持着经济贸易往来,文化联系频繁,这是泉州的一个强项。其次,泉州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为其他国家带去了物质财富,也带去精神财富,包括茶叶、瓷器、丝绸以及航海技术。泉州对世界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 这是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第三,泉州古城本身历史积淀深厚,海丝文化、华侨文化、宗教文化、闽台文化并存,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是别的城市所不具备的,以泉州为代表的闽南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全世界。最后,泉州这座城市具有包容性,能够海纳百川,泉州文化影响别的国家,而外面的文化也能传播到这里来。正是这种独特魅力,才能让泉州顺利获得“东亚文化之都”这一殊荣。今后,这也将成为泉州又一个重要文化品牌,将激励人们更好地保护当地传统文化遗存。泉州,中国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别名鲤城、刺桐城、温陵,是闻名海内外的国际花园城市,是福建省的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三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海峡西岸经济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经济特别发达,素有“中国品牌之都”、“民营特区”之称。是 国家级金融改革实验区之一、福建省民营经济改革实验区。泉州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泉州港是我国重要的规模以上亿吨大港。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东亚文化之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台湾汉族同胞中约有一半的人口祖籍来自泉州,同时泉州也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与发祥地,闽南文化保护的核心区与富集区,历史文化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被中世纪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克波罗誉为“世界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2013年8月26日泉州市被国家文化部评为首届中国东亚文化之都,与日本横滨、韩国光州齐名。

4.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介绍视频

自汉代以来,丝绸之路从西安出发一路往西,到达中亚、西亚直到意大利的罗马。

唐代丝绸之路到了最鼎盛时期,然后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国力迅速衰落,丝绸之路也逐步走向了低谷。

朝代更替,贸易还要进行,随着经济中心的南迁东移,位于东南沿海的港口贸易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福建泉州,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成了全世界第一大港口城市,当然,这是700多年前的事了泉州的兴起跟历史上的战乱有关。

西晋时期五胡乱华,中原地区的豪门大族纷纷南迁,一部分就到了晋江、洛阳江一带,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财富,泉州由此逐渐兴盛。

到了宋元时期,海上贸易发达,泉州作为一个港口城市才真正发挥出了优势。

南宋末年,泉州先后超过宁波和广州,与埃及亚历山大港一起并称为全世界最大的港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就是泉州

5.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

一、九日山祈风石刻

位于泉州清源山九日山景区。在东西两峰的摩崖上,有宋至清的题刻75段,其中有反映海外交通的13方祈风石刻,记载了从北宋到南宋年间泉州郡守主持的为“番船”祈风,预祝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的史实,是古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

二、市舶司遗址

市舶司遗址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海滨街道办事处水门社区,从宋元祐二年(1087)建立,到明朝成化八年(1472年)迁往福州,近四百年间,市舶司管理着泉州诸港的海外贸易事务,是中国重要的古海关遗址。

三、德济门遗址

位于鲤城区天后路,始建于南宋,初建称镇南门,元朝改称德济门,遗址有城门城墙、门道墩台、内外壕沟、拱桥以及瓮城、城门等组成。

德济门遗址是泉州古城中唯一保留下来的古城门遗址,为宋元时期古刺桐城的象征。

四、天后宫

位于泉州市区天后路一号,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天后又名妈祖,是我国海上的守护女神林默, 泉州天后宫为妈祖的祖庙,是海内外礼制规格最高的妈祖庙。

泉州天后宫是大陆妈祖庙中第一座被国务院审定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法石真武庙

真武庙,位于丰泽区法石村石头街,始建于宋代,是祭祀海神真武大帝的庙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有“小武当”之称。

法石真武庙依山面海,东边便是举世名闻的古刺桐港,庙中有千年古榕数株,现存明清建筑,是泉州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东端具有说服力的历史见证。

六、南外宗正司遗址

遗址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古榕巷60号院内。宋朝的时候古泉州经济发达,海外贸易蒸蒸日上 很多赵宋皇族宗室来到泉州,南外宗正司就是负责掌管这些皇亲国戚外居事务的衙门。

七、泉州府文庙

位于鲤城区府学路,始建于唐开元末年,这里也是古泉州城的中心。

泉州府文庙,规制完整,文化内涵丰厚,建筑优美,恢弘大气,这里庙学合一,既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传播儒学的中心,是泉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坐标,不收门票。

八、开元寺

位于鲤城区新华北路,始建于唐朝,这里古树参天,香火旺盛,建筑精美,是泉州最著名的寺庙,也是福建最大的佛教寺院。寺里有朱熹写的一幅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地皆是圣人”。

开元寺东西两侧各有一塔,与大雄宝殿成“品”字形布局,两塔均为枋木构八角五层楼阁式石塔,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不收门票。

九、老君岩造像

位于泉州清源山下,造像雕于宋代,是由一整块天然花岗岩石雕刻而成。据《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为略施雕琢”,它是中国现存最大,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所以被戏称“老子天下第一”,显示了当时泉州道教盛行、民间信仰多元化和儒、道、释并存的社会生态。

十、清净寺

位于鲤城区涂门街,始建于北宋,公元1309年由伊朗艾哈默德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重修。

现在的清净寺是一片废墟,但是高耸的阿拉伯式门楼轮廓依在。现存主要建筑有大门楼、奉天坛和明善堂,清净寺是中国最古老的清真寺,见证了10至14世纪的泉州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历史。门票:3元

十一、伊斯兰教圣墓

位于泉州灵山南麓,是唐朝来华传教的穆罕默德四贤徒的墓葬。现存两墓并列,墓盖用花岗岩雕刻,墓后倚山建马蹄形回廊,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特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

十二、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地处晋江华表山南麓的草庵,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庵内正面崖壁上,雕凿于1339年的摩尼光佛造像,高1.54米,宽0.83米,仪态端庄,神态安详,背雕十八道毫光,更神奇的是,这座就地取材雕刻的造像,自然天成三种颜色,巧夺天工。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作为世界仅存的摩尼教教主石刻造像,是摩尼教在中国传播的珍贵物证。

十三、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

位于晋江南岸,距泉州古城21公里,窑场始建于唐末五代(10世纪),兴盛于宋代(10-13世纪),也是宋元时期泉州生产外销瓷的重要窑址。

十四、德化窑址

古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大力推动了当地陶瓷产业的繁荣,在10到14世纪,各类窑场遍布泉州城内外,德化窑就是其中最著名的窑场之一。当时泉州地区最繁忙的外销瓷生产基地之一。德化窑也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十五、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位于安溪县尚卿乡青洋村,遗址已经发掘出六座冶铁炉以及三处房址遗迹,它是宋元时期泉州冶铁手工业的珍贵见证,显示出宋元泉州强大的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

十六、石湖码头

位于泉州城东南17公里的石湖半岛西岸,主体由一组近岸礁石和通济栈桥组成,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是宋元时期泉州湾“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外港。

十七、万寿塔

位于石狮市永宁镇宝盖山,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至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

宋元时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万寿塔作为泉州湾海岸的制高点,是“海洋大通道”最主要的航标,见证了 当年“东方第一大港”的繁荣。

十八 、六胜塔

位于石狮市石湖村。该塔系花岗石阁楼式结构,高36.6米,底围约47米,八角五层,其雕刻精工,雄伟壮丽,六胜塔下的蚶江、石湖在古代为泉州重要外港,传说当年这里有18个渡口,停泊着亚非各国番舶近百艘,海路交通盛极一时。

6.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路上丝绸之路被毁后才建的吗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在秦汉时期所形成,发展于三国和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是已知最古老的海上航线,也是古代中国和外国交通贸易与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分在陆上丝绸之路前就已出现,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

我国境内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由泉州、宁波以及广州三个主港与其它支线港所组成。在2017年4月,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了以广州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牵头城市,并联合宁波、南京以及福州等地区进行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申遗工作。

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我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并成为东西方经贸文化交流往来的重要历史途径,从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7.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路上丝绸之路被破坏后再见了吗

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起点是福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丝绸之路。

8.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在泉州西街开元寺大雄宝殿有这么一对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此联出自南宋朱熹之笔下。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的宗教文化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在泉州曾经超过十种宗教在这里云集,它们包括了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天主教、婆罗门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日本教等等。

9.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

南宋时期造船业最发达的都城应该是福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催生了泉州市造船业的繁荣发展。

10.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古文物有哪些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主要是广州和泉州。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由法国的东方学家沙畹首次提及。海上丝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中国海上丝路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条线路,其中主要以南海为中心。 南海航线,又称南海丝绸之路,起点主要是广州和泉州。先秦时期,岭南先民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开辟了以陶瓷为纽带的交易圈。唐代的广州通海夷道,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更标志着海上丝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南海丝路从中国经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

11. 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是什么时候

泉州 这儿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还曾经是东方第一大

泉州,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宝岛台湾,古称“刺桐城”、“鲤城”,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也是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

泉州素称 界宗教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就定址泉州,泉州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目前有一座中国现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泉州清净寺,清净寺也是我国的“十大名寺”之一

泉州最早开发于周秦两汉,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曾有“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之盛景,泉州是当时公认的“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

Hash:eb4947b113e740fc7874d1d0d7033e6f7709b52d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