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水稻是不是杂交水稻?

随着袁老的去世,不太懂的人开始质疑没有感觉他的贡献,为什么新闻国家给予他这么高的评价。

首先科普下,东北大米不是杂交水稻,目前国内的大米主要是两种,东北大米还有越南香米,而杂交水稻平时我们基本吃不到,因为口感说实话不太好,目前国内的种植面积不到9%。这是因为在目前的形式下温饱不是问题而选择口感更好的品种,但产量没有超级稻高,超级稻的种植面积最大的是上个世纪,达到种植面积40%,因为当时的水平考虑的不是口感,而是吃饱,中国是人口大国,不管需要做什么,首先考虑的一定是十几亿人吃饱了,而超级稻就是这个定海神针,不然以现在国际形势,中国的人口基数,国外一个禁运一个涨价,国内就会崩溃乱套的,而有了超级稻,就有底气全面播种,只需要几个月时间成熟,国家的储备粮和市面粮食足够支撑,所以说袁老给了国家一个定海神针都不为过,目前超级稻虽然不在国内播种,已经开始在非洲大面积播种,这也是袁老国际声誉高,世界粮食署对他评价超高的原因,因为有人曾经说过,如果袁老不放弃这个专利,他可能已经是国内甚至世界首富了,而不是一个开着几万块的车,穿着几十块的衣服的老人,越了解你会越明白他对这个人口大国意味着什么!

泰国水稻旅游 泰国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 水稻

1. 泰国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

泰国气候条件不利于小麦生长,泰国有利于水稻生长,因为泰国气候湿热,水热资源充足,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条件。

同时泰国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农业劳动力充足。市场需求量大,交通运输方便。

2. 曼谷适合水稻生长的条件

泰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1. 自然条件:

(1)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光热水资源充足。

(2)地形:平原地形,地势平坦,有利于发展耕作业。

(3)土壤:地处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4)水源充足。 2. 社会经济条件:

(1)市场:人口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

(2)劳动力:充足且廉价,有利于精耕细作。

(3)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耕作经验。

(4)人们有吃大米的习惯。

扩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

⑴ 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来精耕细作,东亚、东南亚、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⑵ 水稻单产高,亚洲水稻种植区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人均耕地少,故在这里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⑶ 这里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充足;

⑷ 水稻集中在平原和丘陵区;

⑸ 水稻集中在大河中下游平原,水源充足。

3. 泰国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是

泰国水稻种植业从第一阶段(1960年以前):泰国的水稻育种主要是采用纯系选择法从地方农家品种中选优培育,目标主要是提高稻米品质,尤其是米粒长度。

第二阶段(1961-1990年):60年代中期,杂交育种和突变育种等方法应用到水稻育种上,并应用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的品种材料来提高单产和抗病虫能力。自90年代初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但进展缓慢。90年代末水稻生物学技术研究起步,科学家试图通过分子技术导入抗病性基因, 但还停留在产品试验和观察阶段。

第三阶段(2004-至今):泰国政府在2004年初提出促使稻米生产和销售更加多样化的新思路,同时出台鼓励泰国企业主动进行双边和多边合作政策,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和增加农产品、农工产品的出口一项新计划。

3、产业发展

种植面积波动下降,单产水平有待提高。近十年来,泰国水稻种植面积主要表现出两个变化趋势:第一阶段(2011-2015年),由2011年水稻种植面积1100.0万公顷逐步降低到2015年的944.4万公顷,降低155.6万公顷;第二阶段(2015-2019),由2015年944.4万吨逐步升高到2018年1083.3万吨,随后又下降到2019年的989.0万吨。尽管泰国水稻种植面积稳居世界前列,但由于生产设施较差、“靠天田”面积占比较大、常规水稻品种抗性差,水稻单产水平一直较低。

4. 泰国 水稻

泰国水稻种植面积约一千万公顷,但是产量只有3000万吨左右,可见其产出并不算太高。

5. 泰国水稻生长期

泰国香米和印度香米的亩产量都非常低,每亩的产量大多在200~300公斤,而我国杂交水稻单季田的亩产量在600~800公斤,实验田的亩产量超过1000公斤,如果是双季稻,实验田亩产超过1500公斤。

可以说我国杂交水稻的最主要特点就是“高产”,而我国是人口大国,每年粮食的进口量超过1.4亿吨(其中大豆的进口量接近1亿吨),其中每年大米的进口量为200~300万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进口国。

6. 泰国适宜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湄公河平原地处热带,高温多雨,水网密 布,土壤深厚、肥沃,主要河流是湄公河。整个平原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降水集中在5~10月份。

泰国湄公河平原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劣势:降水季节变化大,旱涝灾害频发,水利工程量大,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7. 泰国香稻的种植条件

泰国大米优点:泰国香米有一股清新的香味,煮熟后更是浓郁,而白米清淡。

从外观来看外观:呈细长型,胚芽没有白点,整体呈半透明状。粒形整齐一致,米粒平均长度不小于7毫米,平均宽度不小于3毫米,米色纯白,很剔透。

从口感来讲的话:茉莉香米饭粒完整,柔软爽滑,软糯,而普通白米散硬一些。

种植季数:茉莉香米一年一季,普通白米一年多季。

缺点是,香,却并不是天然的。泰国香米之所以芳香扑鼻,是因为人工使该大米发生了基因突变,人为地改造了大米的DNA序列,泰国农业大学将多种香味基因合成到大米的基因里,其中主要的香味是由乙酰基吡咯啉散发出的,这种味道类似于露兜树叶的香味

8. 泰国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泰国水稻生产分为雨季(湿季)和旱季两个季节。雨季从5月到10月;旱季从11月到次年4月,属跨年度种植,其播种时间主要取决于灌溉条件。头季稻(雨季)中的低洼雨养稻田5-6月播种,有灌溉条件的稻田7-8月播种,因而收获期很长,有的地方品种迟到12月才收割。二季稻(旱季)一般在12月下旬播种,次年3-4月收割。雨季大约有50%的稻农种植传统的高秆水稻品种,平均产量为1.9吨/公顷;旱季大部分灌溉稻采用高产的半矮秆改良品种,平均产量3.7吨/公顷。

  泰国绝大部分稻田属“望天田”,因而雨季是泰国水稻种植的主要季节,只有在灌溉地区或水源充足地区才种植双季稻。泰国常年种植收获的1000万公顷水稻中,单季种植的占85%,在旱季靠灌溉的双季稻仅占15%。

9. 泰国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我们中国不能种植泰国香米,如果我国要大面积种植泰国水稻的话,不仅要把泰国的气候等自然条件模拟出来,还得配套升级加工设备,才能做出优质的泰国香米。

这明显是不符合的,你让农民花大价钱去升级设备,或者人工干预生长条件,起码现在还不是时候。大多数人还是习惯种植“生命力强,好照看”的水稻。

10. 泰国的水稻主要分布在哪里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总产量最高的国家,

水稻产量占全球总量的31%,

印度是全球播种面积最多的国家,水稻播种面积占全球总播种面积的29.5%左右。

从全球水稻单产情况来看,澳大利亚是水稻单产量最高的国家,其后依次为埃及、韩国、美国、日本、中国。其中澳大利亚、埃及单产量在第一个层次,每公顷在9t以上,其他4国在第二个层次,每公顷6~7t。印度由于单产量不到3t/hm2,尽管面积很大,产量也只有1.3亿t左右,泰国也由于单产量只有2.3t/hm2,总产量在2500万t左右,但由于泰国米质的优良,其稻米的国际贸易量在世界贸易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常年比例在30%以上。

11. 泰国香稻米生长条件

泰国大米生产周期150-160天左右

泰国大米只有在原产地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这是因为那里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那里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浆期间土壤中渐渐降低的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农村种植水稻,为何有人说荒了多年的水田,种出来的水稻病虫害少呢? 水稻

在农村种植水稻,为何荒了多年的水田,种出来的水稻病虫害少些,这就是农业提倡的“休耕轮作,农村大多农作物都是实合轮作。不光水稻,特别是红薯花生小麦油菜都要轮作,才会增产增收。

荒了多年的水田,水稻的各种病菌早已灭亡,各种危害水稻的虫害,没有了水稻稻草的寄生,而无处安家繁殖后代,荒废多年的水田,切断了一切危害水稻的病源,加之水田经过多年休耕,土壤的营养增加,加之荒田经过开垦,土壤的肥力提高,当然种植水稻,水稻苗壮自然病虫害也就少了。

这就是“休耕”的好处,在农业生产上有一种几十年没人使用或被人遗忘的一项技术,叫“休耕轮作”,荒废多年水稻田,实际上就是“体耕”状态,再种植水稻,病虫害就校少。

荒废多年的水稻田,由于多年未种植水稻,实际上切断了病毒病的繁衍,水稻病毒自然灭绝了,虫害也一样,没有种植水稻,虫害也无法吸取水稻营养,在水稻田无法生存产卵、化蛹,病虫害基数会大大降低。再种植水稻,病虫害由于基数低,密度不大,很难对水稻造成危害。过去没有农药化肥时代,农民都是采取“休耕轮作”,培养地力方式来防控病虫害疫情。农民喜欢开垦荒地,废弃老地种植水稻,就是新开垦的水稻田病虫害较轻,而老水稻田农民习惯“休耕”或改种其它农作物。我们当地农民有一种说法:“新开垦的土地三年不用上肥”,这话现在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也有的夸张,但起码能证明新开垦土地或者重新利用土地,无污染,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种植农作物,能增强农作物抗逆性、免疫力,病虫害奈何不了水稻。就象以前没有抗生素,人类免疫力高一样,现在人类对抗生素有依赖性,反而没有免疫力了是一个道理。绿色种植是农业农村部2020年大力推广的,土壤需要培养地力,减少污染,控制农药化肥使用,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向。我国农业种植上,长期连茬种植,水稻产区每年只种水稻,这就给水稻病虫害繁殖、越冬创造了优良环境。水稻种植用药、用化肥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农民增产不增收,为此,今年华东地区调减水稻种植面积,推广种植大豆1200万亩,培养水稻田地力,切断病虫害传播途径。实践证明,连茬种植,病虫害会严重发生,而荒废、“休耕”水稻田病虫害较轻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农民还是采取“休耕轮作”方式种植。但土地分到户以后,农民就不愿“休耕”了,也不愿“轮作”。比如,河南省因为大蒜亩收入6000——8000元,不愿种植小麦,造成大蒜今年价格大跌,农民舍不得自己家承包地“休耕”一季,“休耕”实际上就是农民主动荒废土地一季。2018年我们当地农民因天气原因和水稻田积水多的原因,冬小麦无法耕种,被迫“休耕”一季,2019年水稻病虫害明显下降,水稻产量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创历史新高,“太湖2号”糯稻品种平均亩产1900斤。荒废的水稻田农民称之为“生地”,就是土壤未种植过水稻,比“熟地”(多年种植)要肥沃,有腐殖质,有机质,生物链没有被破坏,天敌多,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疫情。

水稻自由行旅游攻略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