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杂烩

羊杂烩是洪洞县的特产,最早出现于元代。其最大的特点是原汁原汤,即只加入最普通的一些调味品,诸如盐、辣椒油(用羊油炸制)、葱白。花椒、味精、大料等,然后放入砂锅中慢慢煮熟,这一作法与蒙古族吃羊肉的习俗大同小异。

羊杂碎,贵在杂、碎。不杂不碎,吃起来就没滋味。羊的头蹄血肺,心肝肚肠,统统不弃,少了一样,做出来的杂碎便寡淡。洗涤是一道更精细的活儿。一副下水往往要洗上十多遍,还得在清水浸泡一阵。这样处理的下水,干净去腻,又有羊杂碎特有的风味。然后用刀切成式样不同的片、块、丝、条、肚、条要切得极细,心肝血肺要搭配匀称。杂碎入锅,文火熬烩,还可再配上细粉丝。食用时按照个人口味佐以辣面、香菜、葱丝、姜粉等。

羊杂碎集羊内脏于一锅,形色繁多,肉质各异,味道酸辣兼宜,无腥不腻,汤鲜味美,入口生津,营养丰富,在气候偏冷的北方食用可御冷逐寒,食着往往半碗才下肚,便遍体生热,一碗吃完,则热汗淋漓。既经济实惠,又食用方便。

羊头羊杂汤的做法大全?

处理好的羊杂洗净,冷水下锅焯水,盛出

起油锅用葱花、姜片和花椒炝锅,再放羊杂炒一下,最后加适量料酒翻炒去腥

倒入热水或温水烧开,转小火一直煮大概半个多小时,直到煮到汤变白就可关火(煮到15分钟的时候放盐调味)

煮成这样香浓的白汤就可以了

放香菜开吃(按个人口味可以放点白胡椒粉,也可不放)

可以配个烧饼一起吃哈哈

生羊杂汤的做法大全

羊杂汤的做法
材料
主料:羊肝,羊血,羊头肉,羊耳朵,羊肚
配料:大葱,大蒜,香菜,醋,盐,白糖,高汤精,胡椒粉
做法
1、先将买来的熟羊杂分别切好。
2、将葱切片、香菜切段、大蒜切末。
3、烧一锅开水,放入除羊血外的所有主料和盐、高汤精、白糖煮3分钟,撇去浮沫,加羊血煮1分钟,最后放入葱、蒜、香菜、醋、胡椒粉、香油即可出锅。
小诀窍
汤中要多放醋和胡椒粉,味道才会香浓开胃。羊血很容易熟千万不要煮过火,而失去脆嫩的感觉。
简介羊杂汤,主料当然就是羊内脏啦。 其实,跟人一样,内脏下水也要分三六九等。 鹅肝就是贵族,而猪肝、鸭肝、鸡肝、羊肝甚至牛肝都是平民的。我不知道单从内脏构造作用来说,鹅肝和猪肝有什么区别,而且我觉得,相对一小块少得可怜的堂煎鹅肝,别说无法得到美食最基本的饱暖之美,就是那入口即化的口感也只是一瞬即逝;但一大碟用猪油、白糖葱花刚刚爆炒出来的乡村猪肝,那种猪油的诱惑,入口粉嫩无比的惊喜以及舌尖触碰到的白糖微甘,对好多人来说却是一直的惦念。好多美食家都兼学者,文人写美食都不太靠谱,很容易夸大某些感觉,经过一番吹捧和立言著书后,本来应该是平等的食物,往往会变得等级分明。 我觉得,要看美食书,一定要看真正吃货写的,真正的吃货就是什么都敢吃,什么都敢试的那种人,因为吃得多吃得奇,才有对比,会对食物有比较客观的评价。就我个人吃过的内脏来说,像鹅肝拥有入口即化的感觉的内脏下水其实非常多,比如在广西北部湾有一种莆扇鱼的肝,就是内脏中的精品,比起鹅肝就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好多所谓的美食家大概从来都没有亲自听说或者尝试过吧?而很多人一听到内脏下水就退避三舍,那更不可取。 说穿了就是:美味未必和价格贵贱有直接关系。今天就用身边常见的羊杂碎做一道好喝的羊杂汤,我认为用羊杂碎来做的汤当以广西苗族的“羊憋”为第一,“憋”在南宁白话中是“屎”的意思,羊憋顾名思义就是用羊的巴巴做的汤,不过你不用害怕,不是用真的屎,而是用牛羊反刍胃里的青草汁,经过多次过滤得到的精华,再用姜、酒、辣椒、茶辣、薄荷、蒜苗和香菜等配料去腥除菌,最后放入羊杂碎,是一道闻者让人惊恐吃起来欲罢不能的汤;其次就是壮族的特色羊杂汤,壮族羊杂汤就显得温和多了,壮族石山地区养的羊肉质细嫩,膻气较小,最适合口味清淡的人,某一年春天,在广西百色,巧遇一家羊肉店,店里有各种各样的羊肉吃法,白切羊肉,水煮羊骨、黄焖羊蹄,但我独对用香菜、薄荷、沙姜做出来的羊杂汤印象深刻,每次回想起这股味道,便会勾起馋虫,同样欲罢不能。 少数民族的美食就是自成一派,做法奇异却都特别重视口感和味道,本来就是最值得一试的料理。
材料
(2人份):
食材:羊肝200克、羊肾1个、羊肚200克、羊心1个、薄荷、紫苏、芫茜适量
调料:盐2克、米酒10克、生姜10克、沙姜10克、淀粉适量、生抽5克、蚝油5克、油10克
做法
1、羊肚,用流动的 水冲洗干净表面杂质,再反复加入淀粉搓洗,直到洗至异味减少。
2、羊肾用刀对半切开,用刀挑去白色筋络,并切成十字花刀。
3羊肝也切成薄片,放到料理碗中,加入清水浸泡。
4、洗干净的羊肚改刀切成细条,同样放到料理碗中加清水浸泡;切成十字花刀的羊肾也是浸泡水里;羊心也是切好泡水里,并分别在水里加入少许米酒,可以去腥,大约浸泡至没有血水。
5、生姜沙姜分别拍碎,薄荷、紫苏、香菜洗净切成细丝备用。
6、锅烧热,倒入油,把生姜沙姜倒入锅里炒出香气,而且两种姜都炒得略焦黄。
7、把羊肝、羊心、以及羊肾从水里捞起,倒入锅内,加入生抽、蚝油一起翻炒至变色。
8、倒入清水或高汤,大火煮开,煮3分钟左右。
9、再倒入羊肚。
10、再次大火煮滚,用勺子撇干净表面浮沫,调成中火再煮10分钟,至羊杂都熟透。
11、最后加入切好的三丝,迅速捞匀,加盐适当调味即可。
小诀窍
1、羊杂清洗干净至无异味,否则会导致整道汤都功亏一溃。如果不习惯羊膻味的,可以将所有的羊杂碎都经过焯水后再做汤。
2、紫苏、薄荷、香菜都很容易栽种,可以自己在阳台上种一些,想吃就拔几根,往往可以在菜品中画龙点睛。
3、沙姜是一种有特殊香味的调料,岭南人吃白斩鸡必须要配姜葱碟,这个姜不是指生姜,而是指沙姜,如果那家酒店的白斩鸡的姜葱碟配的生姜,那他不用捞了,可以直接执笠啦!不过,其实用沙姜煮汤是广西少数民族的特色,特别是煮内脏汤,能起到去腥增香的作用。
4、炒两种姜一定火候要均匀,火候不能太大,能将沙姜和生姜都煸出香气,又正好表面金黄最好。

羊杂汤是一道普通的菜品,这道汤里面包括了羊身上的好几部分的肉,主要是羊头肉,另外会加入羊肥肠、羊肝以及羊心等等,在制作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加入姜、味精以及食盐等调料,总的来说,这是一道制作简单,而且非常滋补的汤,详细制作过程如下。
最正宗的羊杂汤的做法:
材料简介
主料:羊头肉800克
辅料:羊肺50克,羊肥肠(大肠)50克,羊心50克,羊肚50克,香菜100克
调料:大葱60克,姜30克,大蒜(白皮)50克,盐15克,味精3克,胡椒粉1克,料酒25克,醋
制作方法
1.把羊肺气管灌入清水,冲水使肺内污液倒出,反复多次,至羊肺色白,用刀在每叶肺上横、直划一刀,深入一半。挤出液水,用水冲一下,下锅“出水”,煮开,去血沫,洗净,切成4厘米长、2.5厘米宽的长方块,再入锅煮几分钟,用清水泡上待用。
2.将羊大肠、羊肚加盐揉搓,去黏液及肚油杂质等,放入开水锅中煮几分钟,羊肚刮去白液,将羊肠切成2厘米长的段,羊肚切成3厘米长、2厘米宽的块;羊心剖开,除尽血污,入锅煮几分钟,捞出切片;羊头除去毛,入开水锅煮10分钟捞出,去尽头骨,拆下羊脸、舌、耳朵,羊头肉切成5厘米长、2.5厘米宽的块,耳朵、羊舌切薄片。
3.将各种羊杂、葱结20克(打结)、姜块25克(切片)等放在沙锅内,加清水烧开,去浮沫,加黄酒,加盖用小火焖烧3小时,去姜、葱,加盐、胡椒粉、葱花40克(切花)、姜末5克(切末)、蒜泥、香菜末等,端锅上桌。
健康饮食
香菜:服用补药和中药白术、丹皮时,不宜服用香菜,以免降低补药的疗效。
禁忌:
暑热天或发热病人慎食之;水肿、骨蒸、疟疾、外感、牙痛及一切热性病症者禁食。羊肉的吃法很多,爆、炒、烤、烧、酱、涮等等不一而足。不过因为它有一股令人不快的膻味,而受到一部分人的冷落。建议在烹调羊肉时,可以加入适量的料酒 生姜,这样不仅可以去膻气,还能保持羊肉原有的风味。
当然,羊肉虽好也不是人人皆宜。比如,发热的病人、腹泻的病人和体内有积热的人就最好不要食用。

羊肉烩面羊汤正宗教程?

一、熬羊肉汤

羊肉烩面原料标准(以100碗为例) 用材:

羊肉6kg,羊骨头12kg,羊油1.5kg,生姜200g,大葱500g,花椒20g,八角30g,三柰10g,老桂皮10g,茴香10g,草果10g,良姜10g,小丁香4g,食用盐20g、料酒40g,鸡架3kg,

制作方法:

1、羊肉切成大块,同羊骨架一起用清水洗净,再放入清水中浸泡约1小时后捞出;羊油洗净切成丁;生姜拍破;大葱挽结;将花椒等香料用纱布包住,制成香料包。

2、将羊骨架放不锈钢桶中,掺入清水约60千克,用大火烧沸后,撇净浮沫,再放入羊油丁、生姜、大葱,倒入料酒,用中火煮约2小时后,放入香料包(用羊骨架压住),续煮约1小时至香味溢出时,放入羊肉块,改用小火煮约5小时,至羊肉软时,调入精盐,将羊肉捞出晾凉,另将汤面上的浮油撇净(留用),即成羊肉汤(此时桶中汤汁约剩45千克)。

3、熬羊肉汤时亦可在汤中加入鸡骨架,以增加汤的鲜味。

二、制作面坯

原料:

高筋面粉10千克,精盐200克,色拉油适量。

制法:

1、将面粉与精盐和匀,再加入清水约4千克,揉成稍硬的面团后,盖上湿纱布饧约10分钟。将面团反复揉搓,然后再给面团盖上湿纱布饧约10分钟。揭开纱布,再揉搓至面团表面光滑,接着将面团搓成直径约6厘米的长条,然后下成每个 重125克(湿重)的剂子。

2、将每个面剂搓成长15厘米、直径约3厘米的圆条,盖上湿纱布饧约5分钟后,再用擀面杖擀成15厘米长、8厘米宽、1.5厘米厚的长方形面片,并在面片上均匀地抹少许色拉油,即成烩面面坯,将其整齐地摆入托盘内,用保鲜膜盖严,约20分钟后即可进行抻拉。

3、夏季可在面团中加入少许食用碱。这样既可防止面团变酸,又可增加面团的筋力。

三、准备调料原料

熟羊肉1500克,豆腐皮600克,水发粉丝600克,水发黄花600克,水发木耳600克,香菜300克,当归、枸杞各30克,精盐、鸡精、味精、鲜味王、香油、羊油、糖蒜、油炸辣椒各适量。

制法:

1、熟羊肉切丁;豆腐皮洗净切成丝;水发粉丝切长节;水发黄花撕成细丝;水发木耳撕成小块;香菜洗净切节;当归、枸杞用清水浸泡10分钟;糖蒜、油炸辣椒分别装入小碟内。

2、将羊肉丁、豆皮丝、粉丝、黄花、木耳分成50份;将当归、枸杞入锅加清水熬出味后,分别舀入50个大海碗内,再分别往碗中放少许精盐、鸡精、味精、鲜味王及羊油,即准备好了调配料。

四、拉面煮面

1、取一块烩面面坯(面片),两只手掌向上托住面片的两头,再用两手的拇指按住面片两头的边缘,然后两只手掌左右抻拉(手臂基本不用力),将面片拉成长约1米的片,接着两只手掌上下晃动,手臂均匀用力,将面片继续抻拉成约3米长、8厘米宽、01厘米厚的面片,最后用左手夹住面片的两头,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配合,将面片横着撕成约3厘米宽的面条,即可下锅煮制。

2、小锅上火,注入羊肉汤1250克,烧开后即下入拉好的面条,并用手勺将面条轻轻拨散,使之受热均匀,待锅中汤汁再开后,下入一份配料(羊肉丁、豆皮丝、粉丝、黄花、木耳),煮至面条、配料均熟后,起锅装入放有调料的碗中,再舀入锅中汤汁,淋少许香油,撒上香菜,随糖蒜、油炸辣椒碟上桌,即成。

羊肉老汤烩面做法二

制法:

1、选择新鲜羊骨35千克。

2、将羊骨砸成寸段(肋骨不用砸)放在水中浸泡3-5小时,取出在开水中汆15分钟以上,3、放在60千克左右的开水中大火熬制3个 小时以上(大火熬汤,小火炖肉,大火出汤速度快且白亮,骨中钙质易溶解),

4、加入温水化开的羊脑浆(脑浆和温水比例为1:3)3.5千克,改小火煮1小时。

5、白汤浓稠时,加开水30千克,并放入浸泡的生羊肉17千克,改中火煮半个小时至羊肉熟透。

6、捞出羊肉再改大火煮制,一次添开水15-20千克,直至总量达70千克以上。此步骤做的汤可一次取100碗,把它过滤后,放置不锈钢汤桶中。

特别提示:

第一锅汤的煮制时间一定要充足,可以大火煮制5-6小时;第二、三锅汤煮制时间在1小时以内,火最大为中火;第四锅汤需加大火力,使羊骨之营养物质尽数析出,此汤也可作火锅底汤。

羊杂汤的做法

羊杂汤的做法:

准备食材:羊杂300克、羊血200克、娃娃菜1棵、黑木耳50克、老姜1块、青蒜2瓣、盐少许、生抽1勺、味精10克。

1、锅里倒入适量食用油,大宇电磁炉开中火,把羊杂和姜片放进去煸炒至飘出香味。

2、锅中倒入没过羊杂的温水煮开后,电磁炉转小火慢炖。

3、把羊血切小块倒进去,泡发好的黑木耳洗干净,娃娃菜切成喜欢的大小。

4、羊杂汤炖到汤白浓郁就把黑木耳倒进去调中火煮。

5、依照自己的口味放入调味料最后把娃娃菜放进去煮一下就可以啦。

羊肠汤做法大全?


制作羊杂汤时多加这一步,保证你多喝一大碗,补气益肾,暖身暖胃

用料

羊杂500克 姜1块 香菜2根 葱1根

辣椒油1勺 料酒1勺 盐1小勺 花椒粉1小勺

姜粉1小勺 土豆1个 生抽1勺 老抽1/2勺

羊杂汤的做法步骤

步骤 1

space

锅中烧油,加入葱姜蒜爆香

步骤 2

space

加入羊肠炒出油脂

步骤 3

space

加入羊杂翻炒出水汽

步骤 4

space

加入姜粉,花椒粉,食盐各一小勺

步骤 5

space

加入料酒,生抽各一勺,半勺老抽

步骤 6

space

加入适量清水炖煮20分钟

步骤 7

space

加入土豆再炖煮10分钟

步骤 8

space

加入一勺油辣椒,适量香菜

步骤 9

space

翻拌均匀即可。

1

葱切段,蒜用的整个,想切一下的也可以。八角两个。也可以放一些姜。

2

锅内放入适量的水。看羊杂的量。 葱蒜八角入锅。大火烧开。

3

烧开后,加入了半包纯牛奶。加不加,看自己口味。

4

随后倒入羊杂碎,放适量的花椒粉,十三香。这里我放入了一些黑芝麻。随后,小火三十分钟。中间加一些鸡精粉,开锅前五分钟,加入适量的盐,依据自己口味。

5

出锅入碗,配上香菜,葱花,孜然,辣椒粉等。根据个人口味自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