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茂马铃薯

达茂旗位于阴山之北,雨热同季、降水少而集中,日照长、光照足具备种植马铃薯的优越气候环境,土壤又多为栗钙土和沙壤土,是马铃薯喜好生长的土地,且土壤、水源和大气均无污染,是生产马铃薯的理想之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达茂旗在分析当地土壤环境、气候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把马铃薯种植业确立为八大立旗产业。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中孕育出的马铃薯,具有个头大小适中,整齐度高,薯型好、干物质含量高的优势特征,且通过了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产品远销国内各大城市。

达茂旗马铃薯产业链在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生产方面已走出了“公司+农户”的发展路子,在销售方面也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在发挥着销售马铃薯的主力军作用。但是,随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公司+农户”产业发展链条由于缺少“品牌”这一环节,日益显现出其局限性。有了“达茂马铃薯”这张名片,全旗马铃薯生产基地均可向达茂旗马铃薯行业协会提出使用申请,打出统一的牌子,拓宽销售路子,提高农民收益,做大做强达茂旗马铃薯产业。

达茂马铃薯

内蒙古自治区达茂联合旗百灵庙镇、石宝镇、乌克忽洞镇、小文公乡、西河乡共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怎麽种植马铃薯

(一)选地施肥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翻犁碎土,平整后进行栽培。马铃薯在生长前期和中期需肥量较大,为保证正常生长发育,必须重施底肥,一般 亩施农家肥2500~300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15公斤(或草木灰100~200公斤),充分混合后,移栽时进行窝施或沟施。
  (二)播种
  1、选用良种:宜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特别要首选脱毒马铃薯。
  2、适时播种:春季种植,一般在晚霜前一个月左右,外界温度稳定在5℃以上即可播种。以种植商品薯为目的地方,以不受晚霜为害为原则,争取适时早播,提早上市,具体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小气候条件具体确定。
  3、种薯处理:为防止种薯带菌传染,在播前最好用0.3~0.5%的福尔马林浸泡20~30分钟,取出后用塑料袋或密闭容器密封6小时左右,或用0.5%的硫酸铜溶液浸泡2小时进行消毒。播种时为防止因种薯休眠期未过而推迟出苗,可用2~3ppm的赤霉素溶液浸泡5~10分钟,或用0.5%的石灰水浸泡1~2小时打破休眠。
  4、播种密度和深度:马铃薯多数是与玉米进行二套二分带种植,一般以亩播3000~3200株为宜,行距1~1.2尺,窝距7~8寸。最好选用20~25克的小整薯播种,若种薯过大应切块种植,切块大小掌握在20~25克,并做好切口消毒,保持播种量在60~80公斤。纯作时,亩种植密度保持在3600~4200株,播种量100公斤左右。播种深度以10~15厘米为宜,适宜的播种深度,可防止冻伤或晒伤薯块,增加结薯层次,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三)田间管理
  1、中耕培土:在去除田间杂草的同时,可加厚土层,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块茎生长的土壤范围,地下根茎增多,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作用。一般应在4月中下旬、5月至6月上旬各进行一次中耕培土。在马铃薯生长前期进行中耕培土,可提高土温,促进发芽生长;中后期中耕培土可增强土壤通透性,利于块茎膨大。
  2、合理追肥:马铃薯生长速度较快,除了施足底肥外,还要注意追肥,促进健壮生长。一般追肥2次,结合中耕培土进行。第一次以氮肥为主,亩施尿素10公斤,也可亩用25担左右人粪尿,每担对尿素100克浇施。第二次以磷、钾肥为主,亩施磷肥20~25公斤,钾肥5~10公斤(或草木灰100公斤)。
  3、打花及疏枝:马铃薯的分枝性较强,若栽植过密或氮肥过多,生长过旺和密度过大,会影响地下部分发育,应及时进行疏枝,去除病枝、弱枝,增强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在花蕾形成期,及时摘除花蕾,避免养分消耗,促进养分集中供应块茎,增强产量。
  4、防治病虫害:为害马铃薯较重的病虫害主要有晚疫病、病毒病、块茎蛾和蚜虫,要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进行综合防治,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用药防治等。移栽后20天左右,亩用尿素15~20公斤对清粪水淋施;在蕾苔期,亩施尿素10~15公斤,氯化钾5~10公斤,用移栽器打孔穴施;在初花期和盛花期,每亩各用0.5~1公斤尿素、0.15~0.2公斤磷酸二氢钾、0.15~0.2公斤硼砂对水45~6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
  病虫害防治措施:苗期前(开盘前)应重点防治蚜虫、菜青虫、潜叶蝇、霜霉病,蕾薹期应重点防治霜霉病,初花期重点防治菌核病,结荚期注意防治蚜虫。用药时,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四)适时收获
  终花后30天左右,当全株三分之二的角果呈黄绿色,主花序基部角果呈枇杷色,种皮呈黑褐色或黄色时,为适宜收获期,即“八成熟、十成收”,应及时收获。

如何种植马铃薯?

先是催芽,放在温暖有光照并潮湿的地方,使其长出绿色的芽,待芽冒出芽眼时,选一个口径20厘米的大瓦盆,埋住马铃薯就可以了,不能埋太深,以防止腐烂,然后每个月施一次稀薄的饼肥水,增加光照,但不能暴晒,记得要保持湿润。

土豆是怎么种植的呢?

1首先把土豆按切成块,保证每块上至少有一个芽
2最好是种在疏松、含腐殖质丰富的土壤里
3看来你也不是农村的,不用每天浇水,保持土壤疏松湿润就可以了,水呢最好 存放几天的水,或者是一些营养丰富的水.
4等土豆苗长出来了,可以买些肥料,适当施肥.

土豆人工怎么盖地膜

可以做三膜甚至四膜覆盖。

  三(四)膜:地膜+小拱棚+大拱棚(+钢架大棚)

  马铃薯地膜覆盖种植主要在二作区春作栽培和北方干旱地区,二作区春天种植是为了提早上市采取地膜覆盖栽培等方法,因早春气温低,种植马铃薯覆盖地膜主要就是提高地温,能达到早出苗、早结薯、早上市的目的。

  在北方干旱地区种植马铃薯覆盖地膜,主要原因是内蒙中西部、河北坝上和甘肃等地年降雨量仅100-400毫米,而且年际间和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年蒸发量却高达1900-2500毫米,该地区马铃薯生长最大的障碍就是干旱。

  实验证明种植马铃薯地膜覆盖可减少地面蒸腾,最大限度地利用地下水分,抑制杂草生长,提高地温,减少风蚀侵害,从而增加马铃薯产量,提高马铃薯价格

  ,保证农民收入。

  促成马铃薯早熟覆盖种植的高效方法

  后面绿丰合作社有专门介绍,更多马铃薯种植技术敬请登录绿丰合作社观看。

土豆种植需要什么条件啊

世界各地土豆的栽培技术因地 理气候条件不同而异。主要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为避免切刀传染病毒 (纺锤块茎、X和S花叶病毒)和环腐病,应选用直径为 3~3.5厘米的健康种薯进行整薯播种。马铃薯最易感染病害,真菌病有晚疫病、疮痂病、早疫病。细菌病有环腐病、青枯病。病毒病有花叶病、卷叶病、类病毒病以及支原体病害等。虫害有块茎蛾、线虫、地老虎和蛴螬等。大部分栽培品种是通过杂交育种选育成的。鉴于普通栽培种马铃薯品种资源的贫乏,近年来尤其重视综合马铃薯的近缘栽培种,包括普通栽培种及二倍体栽培种的染色体组,以利于选育高产、高抗和高淀粉、高蛋白质含量的新品种。选育途径主要有:①利用产生 2n配子的二倍体杂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②利用新型栽培品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马铃薯产量高,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 开花和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如遇干旱,每亩每次灌水15~20吨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马铃薯一般在亩产1330~1650千克的情况下约吸收氮6.65~11.65千克,磷酸2.8~3.3千克和氧化钾9.3~15.3千克。马铃薯虽能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pH5.5~6.0)黑土最为理想。密度每亩保苗不能少于4000株。 从美国引进的大西洋土豆,产量高,品质佳,收益显著。其种植技术是: 1.播前准备 深翻土地24厘米~2 5厘米, 再整平。若播前墒情不足,应提前10天灌水补墒。 2.肥料配制 提前20天左右按每亩300千克~500千克厩肥均匀加入25千克~50千 克碳酸氢铵在向阳处密封堆好,充分腐熟后混匀,深翻土地时施入并翻入土壤。 3.种薯播前处理 ①消毒。每亩用种120千克,原种用瑞毒霉400倍~500倍液喷湿。 ②切块。 将每个种薯切成8块以上。因其顶端优势,尽量在顶端有芽眼处多切块,然后用10毫克/千克赤霉素1包加水10千克浸种5分钟或加水75千克喷洒种块. ③催芽。将薯 块平放在适墒净土上, 使薯芽向上,上铺2厘米土再平放一层种薯,反复3层~4层后再上铺5厘米厚土,堆放在背阳处,用农膜盖严,15天后即可播种。 上述工作一般应在元月中旬前做好,因土豆在膨大期如外界温度超过25℃,块茎则停止生长,秧蔓则生长旺盛,所以必须有90天~100天的适宜生长期,播种不宜推迟。 4.播种要求 按行距70厘米、 株距20厘米开沟向一边翻土,沟深6厘米~8厘米, 放种薯时使薯芽向上,然后覆土起垄高10厘米~15厘米。压实后覆上地膜,在芽顶膜后,破膜覆土。 5.田间管理 当苗长3片~5片叶时注意防治蚜虫。显蕾初期和盛花期各追肥1次, 一般施瑞毒霉500倍液加尿素或磷酸二氢钾1%加膨大素。薯块膨大期注意加强田间灌水,以提高产量。 6.及时收获 6月中旬土豆品质最佳, 应及时收获 . 摘自:2002年第11期《农村实用科技》 病虫害防治 土豆的病害主要是晚疫病,防治措施,首先,严格检疫,不从病区调种;第二,要做好种薯处理,实行整薯整种,需要切块的,要注意切刀消毒;第三,在生长期,如发现有晚疫病发病植株,应及时喷药防治,可用5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每7天1次,连喷3--4次。 土豆的虫害主要是蚜虫、28星瓢虫和地下害虫,主要防治方法有:蚜虫防治用40%氧化乐果800倍液或10%蚜虱一遍净(蚍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进行防治;28星瓢虫用80%敌百虫500倍液或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发现成虫即开始防治;地下害虫主要是蝼蛄、蛴螬和地老虎,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500克加水溶化后和炒熟的棉仔饼或菜仔饼或麦麸20公斤拌匀作毒饵,于傍晚撒在幼苗根的附近地面诱杀,或用辛硫磷颗粒剂812粉,随播种施入土壤进行防治。 马铃薯又叫土豆,地豆等,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秘鲁和智利一带。十六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人从南美洲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践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十九世纪初期,俄国彼得大帝游历欧洲时,以重金买了一袋马铃薯,种在宫廷花园里,后来逐渐发展到民间种植。

马铃薯的种植方法

一、选地。原则要求是不易受旱,遇雨能排,忌用涝洼地。不能选用前作为茄科作物或块根作物的地块。   二、种薯处理。提前10~15天进行。先拣出烂病薯块。   1、切块。切块前先整薯用0.1-0.15%高锰酸钾液浸种10分钟,然后将大种薯纵切数块,每块重30~40克,带芽眼2个以上,小于50克薯种不切块。   2、防病消毒。切薯刀要注意消毒,切后用草木灰蘸切口,种薯切后可用链霉素或多菌灵喷雾消毒,然后摆好凉干切口变硬至结疤。病烂薯要剔除。   3、催芽。一般采用沙床催芽,注意控制沙的湿度,以底层不见水渗出为度。催芽后的种薯,特别要注意轻拿轻放,小心搬运,尽量避免碰断种芽。   三、整地。收割晚稻时,尽量贴地收割,不留禾茬。收割晚稻后立即进行整地,只需分畦开沟,不用翻耕畦面。畦面宽1.6米,每畦一边开条深沟,沟宽35厘米,深20厘米,作工作行兼排水沟;另一边开一条浅沟,沟宽30厘米,深7厘米作工作行。种前粗略开好田边沟和深沟,浅沟留待种后再开。   四、种植。种植前放跑马水湿润薯地。按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边行离沟20厘米的规格摆放种薯,种薯芽眼向下或侧向,切口面不要向下。亩播种薯4500个左右,可用碎泥薄盖种薯。摆种后亩用氮磷钾均为15%的硫酸钾复合肥60~75公斤,一次性作基肥均匀撒施于种薯旁的行间四周面上,有条件的可加施腐熟厩肥或土杂肥,注意使用仔猪粪要充分腐熟,且不能接触种薯。   五、稻草覆盖。种后在畦面上全面铺盖稻草7~8公分,每亩用稻草750公斤(即每亩马铃薯用2亩左右的禾秆)。覆盖厚度以畦面不透光为度。注意稻草要覆盖均匀,并盖到畦边两侧。稻草覆盖结束后,开浅沟及清深沟,并用泥土将稻草压若干个点;不必将畦面均匀压盖及压泥过多。然后淋洒定植定草水,以稻草湿润为度,一般要求淋洒2-3天。   六、田间管理。   1、种前遇旱泥土干燥发白,可灌水淹湿后排干水,或人工淋湿泥后再种,也可在种后当天淋湿稻草及泥土(必须是当天),出苗期有部分苗被稻草缠绕,可用木条拔开稻草,加快出苗速度。生育期间一般不再施肥,如遇久晴无雨,要及时灌沟水渗透湿润,但遇阴雨天气要注意清沟沥排水。   2、病虫害主要是晚疫病、茎腐病、蚜虫、地老虎等,可使用代森锰锌、百菌清、托布津、瑞毒霉、大功臣、农地乐等农药防治。   七、预防霜冻。在霜害到来前一天的傍晚,可用草木灰撒施叶面或用禾杆草覆盖或烧草堆熏烟。   八、收获。无需用铲挖薯,部分只需拨开稻草就能拣薯,部分需用竹签轻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