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羊肉

 呼伦贝尔草原地处亚洲中部的蒙古高原,是世界著名的高原牧场,草原上均为多年生草本优质牧草,无污染,营养丰富,这个草原所产的羊肉无膻味,肉质鲜嫩可口。 目前,呼伦贝尔羊肉远销北京、上海、天津等国内各大城市。

呼伦贝尔烀羊肉做法?

烀羊肉的方法步骤:

1.先把羊肉用清水洗净,然后再浸泡2个小时。

2.再换清水,放入羊肉,再加入各种自已喜欢的调料(加入几块桔子皮,再放一小把绿豆,这样可以去掉腥膻味),大火烧水,以小火煮,约需40来分钟。(判断是否煮熟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需要用筷子一刺,如果能轻松刺透,则已经熟透,否则即不熟。)

3.将煮熟的羊肉捞出放凉。以后吃的时候随时切一些,再放入羊肉汤中加热一下即可。

烀羊肉是一道经典的做法,羊肉的营养价值较高,富含微量元素于蛋白质,是补充身体能量的重要肉食,多吃羊肉能够强身健体。

我今天介绍一种百姓最常见烀羊肉做法。

第一步:先将买来的羊肉泡入冷水中,大约浸泡半小时左右,目地是将羊肉内的血水泡出。

第二步:将泡好的羊肉放入锅中,注入没过羊肉的冷水,然后一边加热一边撇出泛起的血沫。

第三步将焯水的羊肉放入温水中清洗后,再次放入锅中,水开后,沿锅边倒入适量料酒(或者啤酒),煮2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注意煮的时候,全程不盖锅,同时除料酒外任何佐料不放,吃的时候可以沾我们当地韭菜花酱,也可参入腐乳汁,非常美味,这一烀法是当地蒙族老乡经常使用的,你学会了吗?

呼伦贝尔白煮羊肉正宗做法?

白煮羊肉正宗做法,也是草地传统手把肉吧:准备一口大铁锅,加上清水点火加温。这时,逮住一只羊宰杀,三下五除二,只需十来分钟完事儿,分解羊白条放入锅里开煮。撇去血沫,四十分钟左右捞出开吃。佐料就是咸盐面,有条件时准备点儿韭菜花红方白方沾着吃。啧啧,香!那个草地手把肉特有的香味,别提多美了。

呼伦贝尔 手扒肉正宗做法?

手扒肉:蒙古语称“布和力麻哈”,是呼伦贝尔蒙古草原、鄂温克、达翰尔、鄂伦春等游牧、狩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手扒肉是即用手扒着吃肉之意。羊、牛、马、骆驼等牲畜及狍兽类的肉均可烹制手扒肉吃,但通常所讲的手扒肉多指手把羊肉而言。 手扒肉是草原牧民最常用和最喜欢的餐食,也是他们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常年似乎已形成这样一种概念,即到草原观光旅游不吃一顿手扒肉就算没完全领略草原食俗风味和情趣,虚此一行。牧民不用手扒肉招待客人,就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心意。因此,用手扒羊肉款待远方客人,在蒙古族几乎已成为一种定规。

  制作方法

  将羊按各关节带骨分割成数块,放入不加盐和其它佐料的白水锅内,用大火保持原汁原味,适当控制火候。只要肉已变色,即可食用。肉鲜而不膻,肥而不腻,易于消化。

  吃法

  一手攥着,一手用蒙古刀切割着吃。没有什么调料,只有一碗盐水可以蘸蘸。这样的吃法要有一点技巧。蒙古人能将骨上的肉剔得非常干净,吃完,只剩下一块雪白的骨头,连一丝肉都留不下。咱们吃了,总要留下一些筋头把脑。蒙古人一看就知道:这人不是一个牧民。

呼伦贝尔野韭菜花做法?

呼伦贝尔野韭菜花酱制作方法:

1、呼伦贝尔草原的野韭菜为纯野生自然生长的韭菜,每年在七月末,八月初盛开,所以要在野韭菜开花的时候去采摘!

2、先把韭菜花放在阳光充足、通风处晾晒,晒跑韭菜花上的小虫子。再用清水把韭菜花清洗几遍,控干水份。

3、用铰刀把韭菜花绞成酱,放入盐搅拌均匀,韭菜花和盐的比例为10:1.然后把绞好的韭菜花酱装在容器里,美味的韭菜花酱就做成了!

4、装好的韭菜花酱要放在低温遮光处保存 ,也可放入冰箱冷冻或冷藏。

呼伦贝尔的野生韭菜花是草原给予人民的一大特产,用于腌制,蘸食羊肉,火锅料,炒鸡蛋等美食。做法有多种,采摘后,应该在平坦,干净地面铺平进行晾晒,用于韭菜花中小虫子爬出,然后进行摘选,把老枝等摘掉后进行清洗,晾干后进行剁碎,最后用盐腌制,数天后即可食用。也可用搅肉机进行粉碎。

内地的朋友,吃过呼伦贝尔的牛羊肉吗?

还真吃过,绝对好吃。相较于其他地方的羊肉,呼伦贝尔大草原产的羊肉肉质鲜美,入口嫩滑,而且最重要的是几乎没有多数人讨厌的膻味。呼伦贝尔美丽的大草原,牛羊肉鲜美味道还不膻。美丽的内蒙古在向您召唤!走吧,朋友!我们一起去草原。

有幸在2019年6月去呼伦贝尔觅食了一波,我想说:内蒙的羊肉好吃太多了,鲜香而不膻,同行的一个极度不爱吃羊肉的女孩都爱上了那边的羊肉,可想而知它有多好吃!

刚到海拉尔的早上,一碗温暖全身的羊肉汤

在黑山头Get到了吃羊排的最佳方法终于等到我心心念念的羊排了,烤全羊人太少吃不到,怎么也得品尝一下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羊排吧。

餐厅环境很一般,服务员先给我们来了点餐前小吃:虾片,记得小时候经常吃,味道不错。

我们的3.6斤大羊排和蘸酱菜一会就上来了,这时提前预定提前烤的,在切割的过程中发现这头羊很肥,段哥说:肥油多的吃起来香,但我更想要瘦肉多点的。

「烤羊排」原味吃起来炭火气十足,外焦里嫩,焦的部分甚至有点脆,这就是炭烤的好处,但是跟我之前预想的一样有点腻,越吃越腻,这时候一定要蘸着特有的酱料「鸡蛋酱」「芝麻孜然花生面」,这还不够,一定要配合蘸酱菜,这样才能去除许多油腻味。

「蘸酱菜」是为了解腻点的,事实证明确实没点错,里面有比较特色的草原野菜婆婆丁(大概是这个名字),吃起来很苦,哈哈

【Get吃羊排小知识】

1.很多餐厅味了省时省事,已经很少用炭火烤制,他们用油先炸一遍再烤,但是这样风味欠佳,如何分辨是否都用炭火烤制,就看这个羊排是否烤制均匀,表皮是否有烤焦烤黑的地方。

2.肋条只有1cm左右时,这只羊一定是小羊,这样的羊肉嫩。

3.吃之前会给你一个小刀,一定要沿着肋条空隙去割,这样才完整。

4.如何吃肋条,先撕开,再把软骨和硬骨关节处掰开,再把烤制焦脆的软膜撕下来,这样吃完肋条非常完整,吃的非常干净,不浪费。

有点难以接受的羊粪手把肉

上午玩的着实有点疯狂,肚子有点受不了,彷佛在说:你玩好了,我呢?恰恰这个时候段哥说:我们中午去吃特色的手扒肉,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

手扒肉是内蒙古的特色美食,段哥说你只知道手扒肉,不知道手扒肉的全套吃法,一定要有羊肝、血肠和羊肚吧,我说:确实不知。

所以我们点了手扒肉+羊肝+羊肚+血肠,最特色的部分是烧柴后加入羊粪,以保证火候的稳定,这样煮出来的食材会软硬适中。

手扒肉太大,需要用小刀割下来,蘸着芝麻酱+辣椒+腐乳调成大大的蘸料来一口,第一感觉有点难咬,没有把握好火候,不过羊肉膻味已去,肉质还算不错,可惜不脱骨,难咬,不可多吃,一般。

羊肝比较软弹,本身味道较重,蘸料吃还阔以

羊肚入口劲道,膻味全无,非常不错

血肠看起来是不是难以下肚,吃的时候一定要用小刀扎几个小孔,当油脂流出,这时就可以吃了,用小刀割一块下来,蘸着蘸料,入口竟是如此软绵,嗯?不对,中间有一些小颗粒,段哥说:这是姜和香菜,专门用来去除羊血的膻味,口感很棒,软绵弹脆,令人难以忘怀,可惜吃多了还是有点腻的慌。

【tips】趁热吃,放凉了就会难以下口,这边饮食偏油腻,注意适量食用。

【价格】人均80元

如果你是一个特别喜欢吃羊肉的人,那么一定要去一次呼伦贝尔,这里风吹草地见牛羊,很多饮食中也都包含羊肉,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同草原儿女一样骑马射箭,还 以想他们一样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麻烦大家点赞+留言哦,谢谢大家了!

呼伦贝尔草原羊肉:做强品牌走绿色发展之路

一直以来,内蒙古被誉为“羊肉之都”,素有“中国羊肉看内蒙”的行业地位。有关数据显示,内蒙古羊肉产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仅2017年全国羊肉产能467.5万吨,其中内蒙古羊肉约104.1万吨,占到全国的23%。内蒙古羊肉因其肉质鲜美、品质出众,曾被外交部部长王毅称赞“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掉”。

呼伦贝尔市作为内蒙古优质肉羊重要产区,呼伦贝尔草原羊肉更是在国内久负盛名。如今,呼伦贝尔市不仅是内蒙古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优势区”,更是通过实施品牌战略计划把呼伦贝尔草原羊肉打造成了一块金字招牌。

“以草定畜”15亩草养一只羊

肉羊产业是呼伦贝尔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呼伦贝尔农牧业的支柱产业,目前畜牧业结构呈现出“一羊独大”的局面。草原羊肉既是呼伦贝尔羊肉的王牌,又是呼伦贝尔羊肉的“精华”。

呼伦贝尔市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草原羊肉卓越的品质。呼伦贝尔羊主要分布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呼伦贝尔羊具有体大、早熟、耐寒易牧、抗逆性强等特点。呼伦贝尔羊体格强壮、结构匀称、四肢结实,大腿肌肉丰满

据介绍,“呼伦贝尔羊”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已经成为当地优质羊种,它们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生态放养,每天行走十几公里,采食草原优质牧草,因此呼伦贝尔草原羊肉肉质鲜美、无膻味,高蛋白、低脂肪,瘦肉率高,肌间脂肪分布均匀,富含人体所需氨基酸和脂肪酸,其干物质的含量最高可达51.97%,比一般羊肉高4.59%。为了保证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生态平衡,呼伦贝尔草原羊的养殖以草原生态为底线,“以草定畜”,平均15亩草养一只羊。再加上呼伦贝尔草原羊一年只生一胎,一胎多产一羔,每年羔羊出栏不足200万只,因此草原羊肉由于产量有限而更显珍贵。

品草原羊肉成为“美食旅游”新宠

“呼伦贝尔大草原,白云朵朵飘在飘在我心间;呼伦贝尔大草原,我的心爱我的思恋……”说到草原,你第一时间会想到那儿?呼伦贝尔大草原绝对是答案的榜首。

呼伦贝尔大草原素有“北国碧玉”之称,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占80%,地域辽阔,它犹如一幅巨大的绿色画卷,无边无际。这里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生长着碱草、针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国”之称。每逢盛夏,草原上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微风吹来,牧草飘动,处处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国现存最丰美的优良牧场,因为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所以又有“最纯净的草原”之说。作为一片没有任何污染的净土,它不仅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出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也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食”是旅游业的六大要素之一。很多游客来到某地旅游,往往要寻找当地的特色美食品尝,离开时也会特意带上当地特色农畜产品。同时,地方特色美食也逐渐成为构成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重要因素,“美食旅游”成为热潮,更多人愿意为了品尝地方美食开启一场旅行

呼伦贝尔市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城市”之一,因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人文资源以及重要口岸城市的区位优势而中外闻名,而高知名度的城市品牌往往是农畜产品强有力的背书。呼伦贝尔草原羊肉品牌背靠呼伦贝尔城市这张大名片,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知。现如今,消费者饮食结构发生转变,禽肉类的消费在饮食消费中的权重逐渐提高,羊肉的消费也逐渐突破地域性、季节性限制,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消费者对饮食的要求提高,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高消费人群追求生态、野生畜产品(如散养土鸡、野生鱼蟹等),愿意为高品质买单。呼伦贝尔草原羊肉就是要抓住这一契机,把草原游牧放养的好羊肉推向消费者,而以绿色生态、肉质美味、营养丰富而著称的呼伦贝尔草原羊也更容易得到消费者青睐。

呼伦贝尔旅游资源富集,民族风情浓郁淳朴,历史遗迹众多,是国家旅游局认定的中国六大重点旅游开发区之一,也是国家级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区。2017年,呼伦贝尔以3529元的人均旅游消费稳坐第一宝座。由此可见,慕名前来呼伦贝尔的游客大多是高消费人群,他们追求品质生活,向往大草原风情,而这些高端游客拥有消费高端羊肉产品的意愿和能力,是呼伦贝尔草原羊肉的目标消费者和品牌传播者。因此,叫响呼伦贝尔羊肉等特色农畜产品品牌、铸就地方美食文化影响力,不仅能为旅游餐饮注入无限活力,也能带动旅游商品市场的升级。同时,探索农旅融合、牧旅融合的新业态也是拉动旅游消费、扩大旅游影响力的有效途径。草原牧区通过“草牧业+牧户游”发展模式,将畜牧业生产经营、畜产品品牌建设与草原休闲体验旅游结合起来,拓展草牧业多种功能,促进草原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脱贫致富的新引擎。

草原羊肉品牌建设势在必行

“呼伦贝尔草原羊肉品牌拥有市场突围的潜力,而品牌建设作为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的有效抓手,又是呼伦贝尔草原羊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同时,作为呼伦贝尔农畜产品的代表,草原羊肉的品牌打造是呼伦贝尔农牧业品牌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呼伦贝尔农牧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到。

目前,国内消费已经从实现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农产品市场也进入消费升级阶段,消费者对吃的要求,从“吃 饱”向“吃得好”“吃的安全”“吃得健康营养”转变,人们在享受商品物质功能的同时,还要求追求文化和精神享受,因此农畜产品品牌消费蔚然成风。

2018年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明确提出,品牌强农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路径,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举措。呼伦贝尔草原羊肉品牌的打造,可充分彰显草原文化和民族文化,推动呼伦贝尔的印象由草原名城向历史文化名城转变;同时在探索农旅融合、牧旅融合的新业态方面也是拉动旅游消费、扩大旅游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更可释放牧区畜产品价值,提升产品溢价能力,构建“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共赢局面。

据介绍,在“品质消费”、“品牌消费”的消费潮流和“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等国家战略背景之下,呼伦贝尔草原羊肉品牌建设势在必行,下一步将坚持以呼伦贝尔草原羊肉区域公用品牌为抓手,铸就呼伦贝尔草原羊肉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优质羊肉与高端市场的有效对接,助推草原生态经济的良性发展。

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因为农畜产品生长环境的独特性和历史文脉的传承性,往往是一方文化的最佳代言人。地域文化是农畜产品品牌的根基,农牧业品牌打造要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技艺、乡风民俗美丽乡村建设等深度融合,肩负起传承与弘扬地域文化的使命。呼伦贝尔草原羊肉品牌打造,以草原文化和民族文化为利器,塑造品牌个性,并以草原羊肉品牌为媒推介广博的本土文化,推动呼伦贝尔的印象由草原名城向历史文化名城转变。与此同时,农畜产品品牌建设,也是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品牌担保品质、优价激励优质”的正向机制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更合理配置,催生新业态、发展新模式、拓展新领域、创造新需求,推进乡村产业兴旺,助力农牧业转型升级。对于草原牧区而言,发挥草原天然绿色优势,打造高端畜产品品牌,是遵循“两山”理念发展生态高效牧业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