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利苹果番茄

恒利苹果番茄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正式发布《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包括粮油、蔬菜、果品、茶叶及其他5大类741个产品和1000家生产单位。化德县恒利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恒利苹果番茄榜上有名。

1、如何照料番茄果实 2、如何是番茄花结果 3、种番茄要哪些条件 4、除了无土栽培,还可以用什么栽培

一般在秧苗定植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要掌握正确的定植方法。一般是先根据不同作物的株行距开穴或开沟,然后栽植、覆土,并适当压紧、浇水,待水全部渗下去后,间隔几小时,再覆上细干土。这样既能充分保水,又能使干土吸收太阳热力,增加地温,利于根系恢复生长。栽植应选晴天进行,以利于气温和地温的提高,利于缓苗。同时还要根据不同作物确定适宜的栽植深度,一般以子叶下为宜,瓜类不超过1.5厘米。

二是要确定合适的定发展棚室番茄栽培和发展其它棚室蔬菜栽培一样,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

经济条件是首先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棚室本身的投入少则每亩地两三千元,多则八、九千元,要发展棚室栽培必须量力而行。

种植制度的规划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农区的单季番茄,还是菜区的多作蔬菜、种植制度均应合理规划,以期达到有限的投入,较高的产出(效益)。特别是番茄采收后期的套作和接茬模式。长江以北地区棚室的主要作用是增温保温,所以无论是分散修建,还是连片建设均应注意选择避风向阳、易保温增温、气温变化幅度较小的小气候区,如连片建筑物的南边,或连片林带、村庄、山丘等寒风障碍物的南侧。

合理、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以达到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可持续性,可以选用当地生产的竹木材料做棚室的骨架和搭架材料,发展畜禽养殖业、注意尽量使用有机肥和土壤的培肥;注意粮菜轮作、水旱轮作、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持排灌的畅通。

规模化和专业化是取得的宏观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 植密度。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单产,栽植密度还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1)作物种类、品种、熟性不同,栽植密度不同。(2)要考虑作物的整枝、搭架方式,如番茄单干整枝应比双干整枝密些。(3)土壤肥力,肥力低的土壤除应多施肥外,还应考虑适当密植。技术介绍如下。 一、建造有机生态型系统 1.选择地块地块选朝北向阳、东西走向的日光节能温室。 2.建造栽培槽在温室内按南北走向建栽培槽,宽48厘米,长依温室的跨度而定,槽距80厘米 。槽底铺0.1毫米厚、80厘米宽的聚乙烯膜,膜上铺5厘米厚,直径0.5~1厘米大小的废炉渣,炉渣上铺1层废旧编织袋,上面再铺1层12~13厘米的栽培基质。 3.配制基质栽培基质按1份废炉渣加1份腐熟沤好的木渣配合而成。每亩地大约用基质3 2立方米。然后在每立方米基质中加消毒的颗粒鸡粪10公斤和蛭石复合肥1公斤,并喷施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均匀后,填满栽培槽。 4.滴灌带每个栽培槽中按南北走向铺设2条滴灌带,温室走廊边铺总管带,与槽内的滴灌带连接,接好后上面平铺塑料薄膜,并支拱。 二、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选用中果型、桔红色,无限生长型的荷兰温室专用番茄品种卡鲁索。 2.育苗 10月上旬育苗,采用穴盘育苗法。穴盘选用韩国生产的72孔黑色塑料育苗盘。将混配基质装入孔内,待水渗下后,把催过芽并露有白尖的种子,平放在孔内的基质上,上覆1 厘米蛭石。在一般育苗温度下,2天出苗3天出齐。 3.定植 苗龄25天即可定植,11月上旬定植,株距30厘米,每栽培槽栽2行,亩定植株数1 9 00株。 4.管理 定植后20天内不追肥,以后每10~15天追1次。每槽追施2.75公斤消毒颗粒鸡粪和0.35公斤蛭石复合肥,混合后施。温湿度管理同一般栽培管理。 5.采收从定植到采收一般2个半月,8月底结束。 三、应用无土栽培的好处 1.产量高,效益好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实 番茄15 000公斤,商品果率97%,亩收入19 130元,扣除无土栽培设施费1 000元,纯收入1 8130元。 2.品质优,病害少这样栽培的番茄品质好,节约用水50%,从而降低了湿度,减少了病害。生产过程中仅防治性的喷2次无公害杀菌剂,室内的空气和水质不受污染;施用肥料以有机肥为主。生产的番茄经中国农科院蔬菜专家鉴定达到了国家A级标准。 3.加快生长发育采用无土栽培不需分苗,苗龄25天即可定植,与有土栽培的60天苗龄相比,可提前上市1个月,而且同样的时间内,无土栽培可留10穗果,有土栽培只留7穗果,明显出现早衰。

水培番茄黄瓜的成本与利润

无土栽培技术介绍及其好处
  无土栽培之所以能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是因为这种新的栽培技术与常规土壤比较有许多优点。
  (一)产量高、品质好
  无土栽培能充分发挥作物的生产潜力,与土壤栽培相比,产量可以成倍或几十倍地提高,如表1所示。
  表1 无土栽培与土栽培产量比较
  作物 土壤栽培(公斤.公顷-1) 无土栽培(公斤.公顷-1) 无土栽培/土壤栽培产量比率
  土豆 18180 174990 9.6
  黄瓜 7972.5 31815 4.3
  番茄 10502.5~24997.5 150000~750000 12~30
  从上表看出无土栽培的增产潜力是很高的。意大利栽培茄子,土培为每公顷33625公斤,无土栽培则达8600公斤.公顷-1 ,增加1.5倍,奥地利的维也纳,有一座蔬菜工厂,每平方米的面积可生产1吨蔬菜。日本筑波科学城有一株水培番茄,自1980年播种后一直生长不衰,成了一棵番茄树,结了上万个果实。一株厚皮甜瓜(无土栽培)结果近百个,而土栽培每株仅能结瓜1-2个。我国的试验也不例外,山东农业大学邢禹贤等的试验,无土栽培西瓜单产量达4.75公斤,而土培只有2.6公斤。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1986年黄瓜无土栽培,结瓜1个月统计,108株的平均单株产量就达1.9公斤左右,一般土培是达不到的。
  无土栽培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例如番茄的外观、形状和颜色好,维生素C的含量可增加30%,矿物质含量增加近一倍。
  花卉无土栽培也有成效。香石竹的香味变得浓郁、花期长,开花数多。单株开花数为9朵,土培只有5朵。无土栽培时香石竹裂萼率仅8%,而土培高达90%,明显提高了商品品质。
  (二)节约水分和养分
  土壤种植时灌溉的水分、养分大量流失、渗漏、浪费很多;无土栽培可以避免养分水分的流失和渗漏,充分被作物吸收和利用。意大利的试验结果,说明了此问题(表2)。
  表2 无土栽培与土栽培的耗水比较
  方式 水分消耗 茄子产量(公斤) 产量:水
  土壤 5250 13.05 1:400
  水培 2000 21.50 1:93
  气培 1000 34.20 1:29
  上表说明土壤栽培不仅产量低,而且消耗水分很多。
  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在北京地区秋季进行大棚黄瓜无土栽培试验,自7月30日播种至9月14日,共计46天,浇水(营养液)共21.7立方米。若进行土培,46天中至少浇水5-6次,需用50-60立方米的水,统计结果,节水率为50-66.7%。节水效果非常明显,是发展节水型农业的有效措施之一。
  无土栽培不但省水,而且省肥,一般统计认为土栽培养分损失比率约50%左右,我国农村由于科学施肥技术水分低,肥料利用率更低,仅30-40%,一半多的养分都损失了,在土壤中肥料溶解和被植物吸收利的过程很复杂,不仅有很多损失,而且各种营养元素的损失不同,使土壤溶液中各元素间很难维持平衡。而无土栽培中,作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是人为配制成营养液施用的,不仅不会损失,而且保持平衡,根据作物种类以及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科学地供应养分,所以作物生长发育健壮,生长势强,增产潜力可充分发挥出来。
  (三)清洁卫生
  无土栽培施用的是无机肥料,没有臭味,也不需要堆肥场地。土栽培施有机肥,肥料分解发酵,产生臭味污染环境,还会使很多害虫的卵孳生,危害作物,无土栽培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尤其室内种花,更要求清洁卫生,一些高级旅馆或宾馆,过去施用有机花肥,污染环境,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无土养花便迎刃而解。
  (四)省 省工、易于管理
  无土栽培不需要中耕、翻地、锄草等作业,省力省工。浇水追肥同时解决,由供液系统定时定量供给,管理十分方便。土培浇水时,要一个个地开和堵畦口,是一项劳动强度很大的作业,无土栽培则只需开启和关闭供液系统的阀门,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一些发达国家,已进入微电脑控制时代,供液及营养液成分的调控,完全用计算机控制,几乎与工业生产的方式相似。
  (五)避免土壤连作障碍
  设施栽培中,土壤极少受自然雨水的淋溶,水分养分运动方向是自下而上。土壤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使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由土壤下层移向表层,常年累月、年复一年,土壤表层积聚了很多盐分,对作物有危害作用。尤其是设施栽培中的温室栽培,一经建设好,就不易搬动,土壤盐分积聚后,以及多年栽培相同作物,造成土壤养分平衡,发生连作障碍,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万不得已情况下,只能用耗工费力的”客土”方法解决。而应用无土栽培后,特别是采用水培,则从根本上解决了此问题。土传病害也是设施栽培的难点,土壤消毒,不仅困难而且消耗大量能源,成本可观,且难以消毒彻底。若用药剂消毒既缺乏高效药品,同时药剂有害成分的残留还危害健康,污染环境。无土栽培则是避免或从根本上杜绝土传病害的有效方法。
  (六)不受地区限制、充分利用空间
  无土栽培使作物彻底脱离了土壤环境,因而也就摆脱了土地的约束。耕地被认为是有限的、最宝贵的、又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尤其对一些耕地缺乏的地区和国家,无土栽培就更有特殊意义。无土栽培进入生领域后,地球上许多沙漠、荒原或难以耕种的地区,都可采用无土栽培方法加以利用。例如在中东和墨西哥,人们在海滨沙滩上建立起了很多塑料温室,与海水淡化系统相结合,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新鲜蔬菜,成为沙漠中的绿洲,这为解决地球上许多贫瘠地区人民生活的困难,带来了福音。
  此外,无土栽培还不受空间限制,可以利用城市楼房的平面屋顶种菜种花,无形中扩大了栽培面积。据1986年的卫星测定,北京市就有平面屋顶16000多亩,如果充分利用起来,可以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七)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无土栽培使农业生产摆脱了自然环境的制约,可以按照人的意志进行生产,所以是一种受控农业的生产方式。较大程度地按数量化指标进行耕作,有利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从而逐步走向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目前在奥地利、荷兰、苏联、美国、日本等都有水培”工厂”,是现代化农业的标志。我国航空工业进出口公司,曾在1986年引进了日本的无土栽培设备,也建立了一座小型的水增工厂,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反映出人们对这一新技术的兴趣。

  番茄无土栽培实用新技术
  番茄生根能力强,茎的任何部位只要接触到湿润的种植床,10 d以内就能长出新根来,所以番茄最适于无土栽培。
  番茄属于喜强光的植物,如果光照不足,就需要进行人工补光。水培番茄以直接播种为好,这样既节省移植时间,又减少根系损伤。如果没有足够的面积,也可以先在发芽箱内育苗,以后再将幼苗移植到水培床上。
  移植初期,营养液与种植床面的空气间隙不能过大(2 cm左右为宜),这样可以促使幼根尽快伸入营养液中。因为无土栽培的番茄生长旺盛,所以行距应为50 cm,株距应为50~60 cm。番茄适于使用凡尔赛营养液(见下表)。当生长最旺盛时,要加原营养液(1 000 k 加入1 kg营养剂)。番茄以白天气温20~30 ℃,夜间15~20 ℃时生长最好,日夜温差不宜超过10 ℃。各种常规的栽培措施,如打杈、结扎、使用生长激素等,都可以在无土栽培中应用。
  凡尔赛营养液配方(各种化合物在1 L水中的克数)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硝酸钾 0.568硝酸钙 0.710磷酸铵 0.142硫酸镁 0.284氯化铁 0.112 碘化钾 0.002 84硼 酸 0.000 56硫酸锌 0.000 56硫酸锰 0.000 56
  总计 1.816 总计 0.004 52

  番茄无土栽培的好处
  番茄是温室和大棚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由于土壤容易传染病害,积累盐分,存在产量日趋下降问题。实践证明:无土栽培番茄是提高产量,保证高产稳产极好的方法。

  番茄常识
  番茄为茄科番茄属的草本植物。番茄起源中心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带。18世纪中叶始作食用栽培。我国的番茄从欧洲或东南亚传人。到20世纪初,城市郊区始有栽培食用。50年代初迅速发展,成为主要果菜之一。番茄除春、秋露地栽培外,加以塑料大棚和温室等保护地栽培,可以周年生产和供应。番茄既可作为蔬菜,又可作为水果食用,还可加工制成番茄酱、番茄汁等罐藏制品,出口创汇。

  神奇番茄树

  4月20日,在山东省寿光市第五届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上,一株神奇的番茄树吸引了许多参观者。该番茄树是用营养液无土栽培而成,累计年产量可达4000公斤。

  日本筑波科学城有一株水培番茄,自1980年播种后一直生长不衰,成了一棵番茄树,结了上万个果实。

如何种植植物?(果树,如番茄,葡萄等)

葡萄常用的肥料有哪些?主要含何种元素?我国葡萄园常用的肥料有有机肥和无机肥两大类:(1) 有机肥料:包括圈肥、厩肥、禽肥、饼肥、堆肥、人粪尿、土杂肥、绿肥等。此类肥料含有机质多,营养元素比较完全,故称“完全肥料”。多数有机肥要通过微生物分解才能吸收,因此属迟效性的,宜作基肥。有机肥料中,饼肥肥交最高,鸡粪次之,人粪尿腐熟后肥效快,可作追肥用。有机肥不仅能供应葡萄植株生长发发育的营养元素、生长激素,而且可以不断增加土壤肥力,为土壤微生物活动创造物质基础,对改良土壤结构起重要作用。(2) 无机肥料:也称化肥。具有成分单纯、含量高、易溶于水、根系吸收快等特点,故称“速效性肥料”。此类肥料于生长期追肥,作为有机肥料的补充,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扦插繁殖方法

1.普通扦插繁殖方法

(1)不催根扦插(露地扦插育苗) 春季将贮藏的枝条从沟中取出后,先在室内用清水浸泡6-8小时,然后进行剪截。一般把枝条分别剪成有2-3芽的插条。插条一般长20厘米左右,节间长的品种每个插条上只留1-2个芽。剪插条时上端在芽上部1厘米处平剪,下端在芽的下面斜剪,剪口呈“马耳状”(剪口距芽眼近时易生根)。插条上部的芽眼要充实饱满,扦插后如第一芽眼受损害,第二芽眼即可萌发,这样有利于提高扦插成活率。

育苗地应选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同时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头年秋季土壤深翻30-40厘米,结合深翻每666.7平方米施有机肥料3000-5000千克,并进行冬灌。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耙地保墒。扦插分平畦扦插、高畦扦与垄插,平畦主要用于较干旱的地区,以利灌溉;高畦与垄插主要用于土壤较为潮湿的地区,以便能及时排水和防止畦面过分潮湿。无论平畦扦插或高畦扦插,在扦插前要做好苗床。苗床大小应根据地块形状决定,一般畦宽1米,长8-10米,扦插株距12-15厘米,行距30-40厘米,每畦内插3-4行。扦插时,插条斜插于土中,地面露一芽眼,要使芽眼处于插条背上方,这样抽生的新梢端直。垄插时,垄宽约30厘米,高15厘米,垄距50-60厘米,株距12-15厘米,插条全部斜插于垄上。插后在垄沟内灌水,若有条件采用覆盖地膜后扦插效果更好。无论采用哪种扦插方法,扦插时必须注意插条上端不能露出地表太长,同时要防止胡插和避免品种混杂。

扦插时间以当地的土温(15-20厘米处)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华北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但华北北部4月中旬才可进行露地扦插育苗。

葡萄扦插后到产生新根前这一阶段一定要防止土壤干旱,一般10天左右浇1次水。黏重土壤浇水次数要少,如果浇水过多,土壤过湿,地温降低,土壤通气不良也影响插条生根。插条生根后要加强肥水管理。7月上中旬苗木进入迅速生长阶段,这时应追施速效肥料2-3次。为了使枝条充分成熟,7月下旬至8月应停止或减少灌水施肥,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进行主梢、副梢摘心,以保证苗木生长健壮,促进加粗生长。苗木生长期间,要及时中耕锄草,改良土壤通气条件,促进根系生长。

露地扦插是最简单的一种育苗方法,成本低,易推广,但若管理不当,扦插成活率低、出苗率低。另外,露地扦插,苗木生长期较短,苗木质量相对也较差。一般露地扦插每666.7平方米扦插6000-7000根插条,成苗率在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