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

别 名:山花椒、五梅子。 来 原: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 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成熟干燥果实。 植物形态 : 落叶木质藤本,长达 8米,茎皮灰褐色,皮孔明显,小枝褐色,稍具棱角。叶互生,柄细长;叶片薄而带膜质;卵形、阔倒卵形以至阔长椭圆形,长5—11厘米,宽3—7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阔楔形至圆形,边缘有小齿芽,上面绿色,下面淡黄色,有芳香。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具长梗,花被6—9,椭圆形,雄蕊5,基部合生;雌花花被6—9,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在花托上,子房倒梨形,无花柱,受粉后花托逐渐延长成穗状。浆果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呈深红色,内含种子1—2枚。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态分布 : 生于阳坡杂木林中,缠绕在其他植物上。本溪各县区均有分布。 品质标志 : 以紫红色、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泽者为佳。 采集时间 : 霜降后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摘。 产地加工 : 筛净灰屑,除去杂质,置蒸笼内蒸透,取出晒干。 性状鉴别 :干燥果实略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毫米。外皮鲜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显油润,有不整齐的皱缩。果肉柔软,常数个粘连一起;内含种子1—2枚,肾形,棕黄色,有光泽,坚硬,种仁白色。果肉气微弱而特殊,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而苦。 化学成分 : 果实含挥发油约 3%,其中有多量的倍半蒈烯(sesquicarene)、β2一甜没药烯(β2—Bisabolene)、β—花柏烯(β—Chamigrene)及衣兰烯(а—Ylangene)等。干果中含柠檬酸12%,苹果酸10%,及少量酒石酸。尚含有单糖类、树脂等。种子含脂肪油约33%,其非皂化部分含有强壮剂的有效成分五味子素(Schizandrin)约0.12%,还含γ—、ε—、ρ—五味子素,伪γ—五味子素(Pseudo—γ—schizandrin),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zandrin)及五味子醇(Schizandrol)。还含挥发油约1.6%,主要成分为柠檬醛(Citral)。此外,还含叶绿素,甾醇,维生素C、E,树脂,鞣质及少量糖类。 药理作用 : (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在适当剂量时,对不同水平的中枢神经系统(如脊髓蛙的屈肌反射、脊髓反射、大脑等)均有兴奋作用;对健康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所进行的反射性反应也均有兴奋与强壮作用;能改善人的智力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如以健康青年男子作对象,在5分钟内穿线入针、听发电报的次数和错误数,或以长距离赛跑作指标,五味子素5—10毫克对这些需要紧张注意力、精细协调的动作以及体力运动均有改善作用。用条件反射或脑电图亦证明北五味子能加强兴奋过程,但弱于咖啡因;也能加强抑制过程,增大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促进二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平衡,提高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剂量过大,则出现保护性抑制乃至中毒现象(运动兴奋、失眠、呼吸困难等)。对受放射线照射过的实验性神经官能症的犬,所用的剂量应比未受照射的小,方能对条件反射起改善作用。他对后者的治疗作用优于人参。用其石油醚提取物(含五味子素10—80%)给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对胆碱能神经系统有显著作用,小剂量能增强烟碱—受体的作用(增强烟碱的惊厥及抗利尿),而对毒章碱—受体作用较弱;大剂量对二者皆可阻断。他增强利血平的某些作用,又增加动物的活动性,在脑电图上也呈现兴奋作用,即由高幅慢波转成觉醒波。其醚提取物与巴比妥有协同作用。 (2)对呼吸的影响 五味子素对呼吸有兴奋作用。煎剂(100%浓度、PH值为2.6—3.2)0.1—0.5毫升/千克静脉注射,对清醒及麻醉家兔的呼吸有兴奋作用(频率增加、振幅加大);对麻醉犬、猫也能兴奋呼吸;对吗啡抑制呼吸的作用则有拮抗作用。据分析,此作用乃直接兴奋呼吸中枢的结果。煎剂的酸性经中和后,作用减弱。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治疗剂量时对血压无显著影响。制剂与实验方法不同,结果不同。水、稀醇的浸出液对麻醉动物静脉注射,引起降压,中和其酸度后,降压作用很弱(肌肉注射)。果实的醇提取物可使人的手指血管扩张。有人认为北五味子有助于心脏活动,对动物心脏有某些强心作用,对不正常的血压有调整作用,对循环衰竭者,升高血压作用颇为显著。 (4)对子宫的作用 对家兔离体及在体子宫(未妊娠、妊娠或产后)平滑肌具有兴奋作用,主要为节律性收缩加强,对紧张力无显著影响,不产生挛缩,亦不升高血压,与麦角类不同。北五味子酊对滞产妇的阵缩微弱,甚至过期妊娠都有加强分娩活动的作用,如分娩活动已自然发生,效果可更好。 (5)对代谢的影响 能影响糖代谢,促进肝糖元异生,加快肝糖元分解,使脑、肝及肌肉组织中果糖及葡萄糖的磷酸化过程加强;可提高血糖及血乳酸的水平。但也有报告对血糖无影响的。对离体组织(如脑、肝、肾等)呼吸或氧消耗的报告不一致,有报告能增加氧消耗,也有报告降低的。他能促进胃肠道吸收P的32次方,并增加其在肝、肾、肺、心、脾、胰及脑中的蓄积;能短暂的增强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在对兔的葡萄糖耐量试验中,其提取物能改善机体对糖的利用。还能使幼鼠的胸腺萎缩,故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 (6)其他作用 可提高正常人和眼病患者的视力以及扩大视野;对听力也有良好影响,还可提高皮肤感受器的辨别力。对胃液分泌有调节作用,在带有胆囊瘘管的犬身上,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对其抗菌作用(痢疾、绿脓杆菌等)曾有报告,但由于其酸度颇强,尚需进一步分析。对小鼠有镇咳(氨水气雾法)、祛痰(酚红法)作用;从醚提取物中制得的二种结晶(熔点各为120—122℃,126—129℃)对小鼠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健康人口服2—3克(相当生药11.8—17.7克),对血压、呼吸及心率无明显影响。 北五味子与人参相似,具有“适应原”样作用,虽较其他同类药如刺五加、人参作用较弱,但其毒性亦较轻。他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在适当剂量时,能延长大鼠的游泳时间,能对抗睾丸酮减轻大鼠肾上腺重量的作用,及阻止氢化考的松引起的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单用或与酸枣仁合用均能提高烫伤小鼠的存活率,延长存活时间;二者配伍还能推迟大鼠烧伤休克的发生及延长存活时间;并能减轻小鼠烧伤局部的水肿。 性味归经 : 温,酸。入肺、肾二经。 功效主治 : 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舌尖上的山西风味——五台豆腐丸子这么吃

五台县于山西省境东北部,隶属于山西忻州市,说到五台大家第一想到的肯定是五台山,但是五台的美食也有很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发一下菜谱,宣传一下,五台不只有台蘑豆腐也是无敌好吃。

忻州的豆腐很有名,以瓷实著称。一般做豆腐一斤黄豆出4、5斤豆腐,而五台的豆腐只出到二斤半!买块豆腐回家不用塑料袋装,报纸一裹,夹在自行车后架子上就驮回去了,可见有多结实。要是赶上冬天的时候开车回家,经常会带些豆腐作为土特产

豆腐丸

五台的豆腐是浆水豆腐。豆腐丸子以豆腐为原料,先将豆腐捏碎,揉制,团团,成型,以糖上色,入油锅炸制,外焦里嫩后,以汤菜炖煮,入味而食。也当做烩菜原料加以烹制,是年节家家必备的传统美食。

五台烩菜,肉、豆腐、粉条、土豆、白菜和豆腐丸子,名符其实的烩。

因为制作费时费工,街面上能买到加工好的半成品。五台的豆腐丸子、烧豆腐可算是当地的美食,当年阎锡山宴请蒋介石就是这道豆腐丸子。

下面就为大家附上豆腐丸子的做法。

- 准备食材 -

卤水豆腐 1斤

水 1小碗

盐 5kg

花椒粉 5kg

大料粉 2kg

姜末 2kg

碱面 1kg

- 步骤 -

1.先把豆腐弄碎,越细越好,加一点水,当地人都是按经验做的所以调料没办法特别精确,按自己的口味来就可以了,碱面只要一点点就可以了,它主要的作用是会让丸子变蓬松。

2.用手搓成丸子

3.蒸上10分钟

4.在蒸丸子的时候,可以一边炸豆腐,在炸豆腐和丸子以前都要在由炒白糖加水做成的欠(( . )我们这就这么叫),或者蜜蜂加水也可以,泡一泡。

5.炸成金黄色,发硬就可以了

长沙河西必吃的家常菜馆,五味茄子,软烂凤爪,5星推荐!

那天在一个美食论坛上看到一个美食推荐,这家店叫火候轩,美食论坛将火候轩列为榜首,被吃货们誉为“年度最不可辜负美食之首”!那得有多好吃啊,必须得去打个卡。

这家店主打湘味家常菜,主要讲究一个新鲜,每天的食材,每天采购,当天卖完。

给大家看一下,色香味俱全的五味茄子,一端上桌,就食欲大开,咽了一下口水!

以前只吃过三味茄子,第一次看到这个五味茄子,五味茄子卖相特别好看,分别是肉酱,黑芝麻,咸蛋黄,花生碎,葱花五个味道的茄子,感觉还是很不错,特别喜欢肉酱、花生碎和咸蛋黄!超级香。这道菜我觉得我可以在家仿着做。

火候轩大厨传承下来的老配方,不仅味道鲜美、独居湘菜的特色,而且分量足、配料佳有助于四季养生

推荐指数:五颗星

推荐美食:五味茄子 , 凤爪,手抓香酥羊排 , 砂锅酱汁淮山 , 签签牛肉

人均消费:50元

地址岳麓区岳华路与杜鹃路交汇处,枫林美景小区外面。

凤爪软烂入味,是我爱的菜,听说在店里一直都是销量排前,满满的胶原蛋白,女生一般都喜欢吃。

还有好多想吃的,但是人少,点多了吃不完啊。

店面看起来没有很高大上,也没有很吸引人,但是店内还挺大的。

装修是我还比较喜欢的风格。有很多陶瓷装饰盘和瓶子。

备注:如果你不是湖南人,不喜欢吃油多,酱油多,盐多的重口味湘菜,不建议去哦!

另外苋菜叶子也味道调的不错。

我去的这家店是火候轩岳华店,他们家还有很多其它门店,家常口味再进行一些创新,口味还不错。推荐给大家,作为居家宴请餐厅。

(美食推荐只推荐自己吃过,味道自己认为还可以的餐厅)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哦!

更多美味食谱,探店美食推荐,请关注 !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收藏、评论、分享一下哟!

如果你也是超级“小厨娘”、“小吃货”,那就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吧!

往期美食推荐:

藠头与剁辣椒拌一拌,腌制7天,就是超级下饭的湖南酸辣藠头了!

这是长沙最好吃的面包!虽然很贵,但是真的好吃又健康!

这家常德牛肉米粉店,上过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美味又正宗!

五味十字周边景点 - 西安五味十字在哪里

1. 西安五味十字在哪里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位于西安市莲湖区五味什字48号。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简称西安电大)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采用广播电视、文字和音像教材、计算机网络等多种现代化媒体进行远程教育的综合性开放大学,是全国44所省级电大之一。

西安电大创建于1979年10月26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西安市教育局主管,业务上接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指导。学校经过发展已形成了由4个直属学院,7个直属分校、5个郊县级分校,18个工作站、

2. 西安五味巷指的是哪里

便宜的是五味什字停车位:共23个,4元/小时;

太阳庙街停车位:共27个,4元/小时;

南院门停车位:共94个,4元/小时;

大车家巷停车位:共56个,4元/小时;

以上这几个就是粉巷最便宜了的停车位了,其它停车位都是6元一小时,像粉巷东段北侧的粉巷停车位(编号:1-01-0-0148)就是6元。

3. 西安五味十字在哪里卖

著名秦腔演员孙存蝶在《拾黄金》里表演一个叫花子拾到黄金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原发地就在西安的洒金桥。现在的洒金桥并没有桥,而是一条长约800米的看似不起眼的小街,它北起莲湖路老关庙十字,宽约5米,向南延伸进入回坊后,收窄至不到4米,然后通向大麦市街。历史上洒金桥几易其名,先后用过大桥街、铁炉坊、前卫路、老关庙等名称,但只有洒金桥这个名称最恰当地说出了这条街与黄金的不解之缘。

冰窖巷

《明清西安词典》介绍,冰窖巷是明清西安城巷名,在原唐代长安皇城内鸿胪客馆处,唐末改建新城后,逐渐形成居民坊巷。因是明代秦藩王宫和清代满族官僚夏季藏冰的地方而得名。这条巷子的北面,就有当时官府藏冰的冰窖。冰窖就是在地面挖掘不深的沟道,冬季凿冰储入,周围铺垫锯木等隔热物质,以备夏季取冰消暑 。那时每到严寒的冬季,官府就开始组织人力采冰藏冰,到了来年夏季,大约是在端午节前后,则开窖用冰,这叫冬藏夏用。

炮房街

炮房街名字乍听上去便觉得很火爆。据《明清西安词典》记载,相传明代炮房街上多开有纸炮作坊,街道便因此得名。不过,炮房街的“火爆”已经是过去的事儿,如今那里虽地处闹市,却略显僻静,以居民区为主,对比昔日,倒有些名不副实了。

五味十字

元代时这里因药店密集,故十字口与今天的南广济街统称为药市街。明清时,也因这里药店集中,比较著名的药店有藻露堂,复元成、树仁堂、万年堂等。后来人们以中药之甘、辛、酸、苦、咸五味而称五味什字。

粉巷

粉巷仅有329米长,而它的名字却为西安人所熟知。粉巷这个名字的来历也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个说以前粉巷是西安城的粮食一条街。据说街道上撒满厚厚的粉面,由此得名。

第二种说法是粉巷是以卖胭脂得名,也就是现在的化妆品一条街,离的很远就能闻到浓浓的胭脂味道。

最后一种是说粉巷是当初皇上选妃子的街道,因为西安是当年的国都,每年粉巷都住满了进城等待被选的妃子,她们的身上有好闻的胭脂粉味道。最后一种说法是说粉巷以前的确是选妃子的地方,到后来演变成各式青楼。

炭市街

西安市炭市街位于东大街中段北侧,北至西一路。清中叶西安生活供热始由南山薪木转变为北山煤炭,当时此街只是一个堆放煤炭的无名小巷,后因出售煤炭、盐碱、副食店铺居多,得名炭市街。

骡马市

骡马市街市的形成应是在明万历末期,明《西安府城图》 记载,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的时候,到处是牲畜交易市场,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文献,据此推算,骡马市这条古老街道的名称。

到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中浣舆图馆测绘的《清西安府图》中,骡马市已赫然为“骡马市大街”。其时之骡马市大街,南北走向,北接口东门大街,南抵东木头市街,长360多米,宽达30多米,街道两旁栽有拴牲口的木桩,还有骡马店,为远路客商栓养牲。

书院门

西安人通常所说的“书院门”,指的是从碑林到关中书院门口的一条步行街,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明万历七年间,学者冯从吾,今长安县人,因与阉党斗争失利,辞官归里,在宝庆寺讲学。后辟新址,在街北侧建立关中书院,学生常至千人,为著名学府。后为阉党所迫,书院毁冯从吾在此坐两百日而死。明末清初又作了大规模修建。现为西安师范学校,遗址保存完好。此街因在书院门前而得名。

东木头市

东起东厅门,西至南大街,长890米。此街宋代时称菜市,金时称草场。明时这里成为府城的木头市、枋板市,故更名为木头市。明末,因其与聚居木器作坊的西木头市相对,改称为东木头市。

端履门

叫端履门却已经没有门,但是它的起源却是因为门。明朝初年,秦王朱樉在西安城内建秦王府。这个秦王府,就是现今省政府所在地。进入秦王府的正门,首先得经过一个牌楼,在这个牌楼前,各位官员在此正冠端履,听候召唤。久而久之,首先官人们,其次百姓们,就把这个牌楼叫做端履门,牌楼早在清朝初期就没有了。

清朝建立后,在全国大城镇建设满城,西安满城的面积占城内面积的42%左右,囊括了今天北大街以东、东大街以北的位置,端履门作为西安满城的南城墙的一道门。后来辛亥革命爆发,满城被拆除,故端履门只剩一名号了。但地名却一直叫了下来,直到今天。

看完这些,是不是感觉有些街巷名还真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些街巷都富有西安味道,是咱们大西安的特色,赶紧收藏吧!

4. 西安五味十字属于哪个区

西安市第6中学更好些。

西安市第六中学坐落在古城西安钟楼西南侧的五味什字大街。学校始建于1937年,现为陕西省重点中学。先后被授予“全国德育先进校”、“陕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实验学校”、“西安市德育十佳学校”、“西安市文明单位”、“教育质量评估成绩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

5. 西安市五味十字在哪

洒金桥

著名秦腔演员孙存蝶在《拾黄金》里表演一个叫花子拾到黄金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原发地就在西安的洒金桥。现在的洒金桥并没有桥,而是一条长约800米的看似不起眼的小街,它北起莲湖路老关庙十字,宽约5米,向南延伸进入回坊后,收窄至不到4米,然后通向大麦市街。历史上洒金桥几易其名,先后用过大桥街、铁炉坊、前卫路、老关庙等名称,但只有洒金桥这个名称最恰当地说出了这条街与黄金的不解之缘。

冰窖巷

《明清西安词典》介绍,冰窖巷是明清西安城巷名,在原唐代长安皇城内鸿胪客馆处,唐末改建新城后,逐渐形成居民坊巷。因是明代秦藩王宫和清代满族官僚夏季藏冰的地方而得名。这条巷子的北面,就有当时官府藏冰的冰窖。冰窖就是在地面挖掘不深的沟道,冬季凿冰储入,周围铺垫锯木等隔热物质,以备夏季取冰消暑 。那时每到严寒的冬季,官府就开始组织人力采冰藏冰,到了来年夏季,大约是在端午节前后,则开窖用冰,这叫冬藏夏用。

炮房街

炮房街名字乍听上去便觉得很火爆 据《明清西安词典》记载,相传明代炮房街上多开有纸炮作坊,街道便因此得名。不过,炮房街的“火爆”已经是过去的事儿,如今那里虽地处闹市,却略显僻静,以居民区为主,对比昔日,倒有些名不副实了。

五味十字

元代时这里因药店密集,故十字口与今天的南广济街统称为药市街。明清时,也因这里药店集中,比较著名的药店有藻露堂,复元成、树仁堂、万年堂等。后来人们以中药之甘、辛、酸、苦、咸五味而称五味什字。

粉巷

粉巷仅有329米长,而它的名字却为西安人所熟知。粉巷这个名字的来历也有几种不同的说法:第一个说以前粉巷是西安城的粮食一条街。据说街道上撒满厚厚的粉面,由此得名。第二种说法是粉巷是以卖胭脂得名,也就是现在的化妆品一条街,离的很远就能闻到浓浓的胭脂味道。最后一种是说粉巷是当初皇上选妃子的街道,因为西安是当年的国都,每年粉巷都住满了进城等待被选的妃子,她们的身上有好闻的胭脂粉味道。最后一种说法是说粉巷以前的确是选妃子的地方,到后来演变成各式青楼。

炭市街

西安市炭市街位于东大街中段北侧,北至西一路。清中叶西安生活供热始由南山薪木转变为北山煤炭,当时此街只是一个堆放煤炭的无名小巷,后因出售煤炭、盐碱、副食店铺居多,得名炭市街。

骡马市

骡马市街市的形成应是在明万历末期,明《西安府城图》有记载,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的时候,到处是牲畜交易市场,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文献,据此推算,骡马市这条古老街道的名称。到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中浣舆图馆测绘的《清西安府图》中,骡马市已赫然为“骡马市大街”。其时之骡马市大街,南北走向,北接口东门大街,南抵东木头市街,长360多米,宽达30多米,街道两旁栽有拴牲口的木桩,还有骡马店,为远路客商栓养牲。

书院门

西安人通常所说的“书院门”,指的是从碑林到关中书院门口的一条步行街,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明万历七年间,学者冯从吾,今长安县人,因与阉党斗争失利,辞官归里,在宝庆寺讲学。后辟新址,在街北侧建立关中书院,学生常至千人,为著名学府。后为阉党所迫,书院毁冯从吾在此坐两百日而死。明末清初又作了大规模修建。现为西安师范学校,遗址保存完好。此街因在书院门前而得名。

东木头市

东起东厅门,西至南大街,长890米。此街宋代时称菜市,金时称草场。明时这里成为府城的木头市、枋板市,故更名为木头市。明末,因其与聚居木器作坊的西木头市相对,改称为东木头市。

端履门

叫端履门却已经没有门,但是它的起源却是因为门。明朝初年,秦王朱樉在西安城内建秦王府。这个秦王府,就是现今省政府所在地。进入秦王府的正门,首先得经过一个牌楼,在这个牌楼前,各位官员在此正冠端履,听候召唤。久而久之,首先官人们,其次百姓们,就把这个牌楼叫做端履门,牌楼早在清朝初期就没有了。清朝建立后,在全国大城镇建设满城,西安满城的面积占城内面积的42%左右,囊括了今天北大街以东、东大街以北的位置,端履门作为西安满城的南城墙的一道门。后来辛亥革命爆发,满城被拆除,故端履门只剩一名号了。但地名却一直叫了下来,直到今天。

6. 西安五味十字在哪里有卖

1.洒金桥

洒金桥并没有桥,而是一条长约800米的看似不起眼的小街,它北起莲湖路老关庙十字,宽约5米,向南延伸进入回坊后,收窄至不到4米,然后通向大麦市街。 史上洒金桥几易其名,先后用过大桥街、铁炉坊、前卫路、老关庙等名称,但只有洒金桥这个名称最恰当地说出了这条街与黄金的不解之缘。

2.冰窖巷

冰窖巷是明清西安城巷名,在原唐代长安皇城内鸿胪客馆处,唐末改建新城后,逐渐形成居民坊巷。因是明代秦藩王宫和清代满族官僚夏季藏冰的地方而得名。这条巷子的北面,就有当时官府藏冰的冰窖。冰窖就是在地面挖掘不深的沟道,冬季凿冰储入,周围铺垫锯木等隔热物质,以备夏季取冰消暑 。那时每到严寒的冬季,官府就开始组织人力采冰藏冰,到了来年夏季,大约是在端午节前后,则开窖用冰,这叫冬藏夏用。

3.炮房街

炮房街名字乍听上去便觉得很火爆。据《明清西安词典》记载,相传明代炮房街上多开有纸炮作坊,街道便因此得名。不过,炮房街的“火爆”已经是过去的事儿,如今那里虽地处闹市,却略显僻静,以居民区为主,对比昔日,倒有些名不副实了。

4.五味十字

元代时这里因药店密集,故十字口与今天的南广济街统称为药市街。明清时,也因这里药店集中,比较著名的药店有藻露堂,复元成、树仁堂、万年堂等。后来人们以中药之甘、辛、酸、苦、咸五味而称五味什字。

5.粉巷

粉巷仅有329米长,而它的名字却为西安人所熟知。粉巷这个名字的来历也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个说以前粉巷是西安城的粮食一条街。据说街道上撒满厚厚的粉面,由此得名。

第二种说法是粉巷是以卖胭脂得名,也就是现在的化妆品一条街,离的很远就能闻到浓浓的胭脂味道。

6.炭市街

西安市炭市街位于东大街中段北侧,北至西一路。清中叶西安生活供热始由南山薪木转变为北山煤炭,当时此街只是一个堆放煤炭的无名小巷,后因出售煤炭、盐碱、副食店铺居多,得名炭市街。

7.骡马市

骡马市大街,南北走向,北接口东门大街,南抵东木头市街,长360多米,宽达30多米,街道两旁栽有拴牲口的木桩,还有骡马店,为远路客商栓养牲。

8.书院门

西安人通常所说的“书院门”,指的是从碑林到关中书院门口的一条步行街,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明万历七年间,学者冯从吾,今长安县人,因与阉党斗争失利,辞官归里,在宝庆寺讲学。后辟新址,在街北侧建立关中书院,学生常至千人,为著名学府。后为阉党所迫,书院毁冯从吾在此坐两百日而死。明末清初又作了大规模修建。现为西安师范学校,遗址保存完好。此街因在书院门前而得名。

9.东木头市

东起东厅门,西至南大街,长890米。此街宋代时称菜市,金时称草场。明时这里成为府城的木头市、枋板市,故更名为木头市。明末,因其与聚居木器作坊的西木头市相对,改称为东木头市。

10.端履门

叫端履门却已经没有门,但是它的起源却是因为门。明朝初年,秦王朱樉在西安城内建秦王府。这个秦王府,就是现今省政府所在地。进入秦王府的正门,首先得经过一个牌楼,在这个牌楼前,各位官员在此正冠端履,听候召唤。久而久之,首先官人们,其次百姓们,就把这个牌楼叫做端履门,牌楼早在清朝初期就没有了。

清朝建立后,在全国大城镇建设满城,西安满城的面积占城内面积的42%左右,囊括了今天北大街以东、东大街以北的位置,端履门作为西安满城的南城墙的一道门。后来辛亥革命爆发,满城被拆除,故端履门只剩一名号了。但地名却一直叫了下来,直到今天。

7. 五味十字位置

有个通宵营业的餐厅。去吃夜宵很方 便,主要是味道独特。地方在五味十字的西安绿荷餐厅。

8. 西安五味十字附近美食

凤起路。

位于西湖区,是目前杭州最繁华的商业街,东接江干,西邻西湖,长近四公里。

五味什字路。

提到“五味什字”,很多老西安人都会惊呼:这是一个“神奇”的地名。不少在附近生活工作多年的市民会说:“就是南广济街上五味什字小学那个十字路口。”如果你更正“五味什字是一条路”的话,他还会嘴一撇争论着,“不是不是,就是那个十字路口,没问题。”

未央路。

位于城北,是西安城市南北中轴线北端。南起莲湖区龙首原坡接北关正街,北至草滩镇接西铜一级公路,中与二环北路、三环北路、绕城高速公路、凤城路相交。长12公里,均宽40米,沥青路面。

9. 西安五味十字的由来

西安五味巷应该在朱雀门里边的五味十字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