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马铃薯

黑龙江省克山县,是马铃薯之乡。全县地貌类型主要地形为丘陵漫岗平原。境内整体趋势东北部地势高,丘陵起伏;西南部地势低,波状起伏,漫川漫岗。克山县土壤为淋溶黑钙土,松软肥沃,腐殖质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素有“黑土明珠”之称,pH值6.8-7.0之间,有机质含量4.0%,速效氮80-150ppm,速效磷14-30ppm,速效钾在150ppm以上。土壤地貌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

境内有5条河流:讷莫尔河、乌裕尔河、润津河、鳌龙沟、泰西河,这些河流夏季蓄水充足、无污染,有利于开发为灌溉用水。

克山县地处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属中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2709.9小时,年均气温1.1℃,≥10℃的有效积温2500℃,全年无霜期125天,年均降雨量550毫米,集中在6-8月份,正值土豆块茎膨大需水多的时期。以上气候特点适宜土豆生长所需的喜冷凉、长日照、膨大块茎水肥需求量大的生理特性。

克山马铃薯主要品种为黑丰、黄麻子等,以其个头大,口感好,淀粉含量高的优特点,深受广大食用者的喜爱,成为众多蔬菜批发、零售商的首选。

地域范围

克山县自然条件优越,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齐齐哈尔东北部,为小兴安岭伸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处东经125°10′57″-126°8′18″、北纬47°50′51″-48°33′47″,海拔198.7米-381.7米,地形为丘陵漫岗平原。总土地面积31.4万公顷,耕地面积20.2万公顷。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克山县范围内15个乡镇中的10个乡镇,分别为古城镇、双河乡、河南乡、河北乡、向华乡、古北乡、北联镇、曙光乡、北兴镇、克山镇,共辖80个行政村,地域保护面积20万公顷,其中马铃薯生产面积2.7万公顷,总产量80万吨。

2自然生态环境

(1)土壤地貌情况:全县地貌类型主要地形为丘陵漫岗平原。境内整体趋势东北部地势高,丘陵起伏;西南部地势低,波状起伏,漫川漫岗。克山县土壤为淋溶黑钙土,松软肥沃,腐殖质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素有“黑土明珠”之称,pH值6.8-7.0之间,有机质含量4.0%,速效氮80-150ppm,速效磷14-30ppm,速效钾在150ppm以上。土壤地貌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

(2)水文情况:境内为典型的丘陵漫岗地区,全境地表径流与地下水总量4.11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2.44亿立方米。境内有5条河流:讷莫尔河、乌裕尔河、润津河、鳌龙沟、泰西河,这些河流夏季蓄水充足、无污染,有利于开发为灌溉用水。

(3)气候情况:克山县地处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属中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2709.9小时,年均气温1.1℃,≥10℃的有效积温2500℃,全年无霜期125天,年均降雨量550毫米,集中在6-8月份,正值马铃薯块茎膨大需水多的时期。以上气候特点适宜马铃薯生长所需的喜冷凉、长日照、膨大块茎水肥需求量大的生理特性。

(4)人文历史情况:克山县马铃薯生产始于清末,大约有100年历史,农村家家有种植马铃薯的经验。由于自然条件优越,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建国后经过3次品种大更换,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因而自60年代以来,始终是全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和商品薯集散地,2005年中国马铃薯年会克山县是唯一的参观现场,位于克山境内的“黑龙江省马铃薯改良中心”也晋升为“全国马铃薯改良中心”。近年来克山县不断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形成以林带网格为单位的连片规模种植,形成统种分收的栽培模式,栽培水平大大提高。

生产技术要求

(1)地块选择:实行三茬以上轮作,以豆类、麦类、玉米、等为前茬,选择有深翻基础、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适宜的pH值5.0~7,小麦、玉米茬较为适宜,大豆、杂粮茬次之,忌用甜菜茬,禁忌与茄科作物连作。

(2)品种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当地主栽品种,在选用脱毒种薯的基础上,根据用途进行选择品种。克山县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品种以克新1、克新2、克新4、克新12等品种为主,品种较少,多为商品薯,优质加工类型品种较少。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新的优良品种先后被推广,克字号系列品种已经发展到20多个,而且品种特征多样;同时还引进了早大白、大西洋等一些优良的外来品种。

(3)主要技术控制:在严格的地块、品种选择的基础上,普遍推广应用脱毒种薯技术;普遍推广土壤深耕深松技术;普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遍应用大垄栽培技术;普遍使用无公害肥料和农药,农家肥要经过无公害处理;种、管、收实现全程机械化。

(4)产品收获:待地上部茎叶全部由绿变黄、块茎停止膨大后,根据鲜薯上市或交售、贮藏时间适期收获。收获前一周杀秧,收获的鲜薯先要充分摊晾,待薯皮木栓化后方可运输、贮藏。

(5)生产记录要求:对生产地点,土壤耕作茬口,所使用农机具,所施用肥料名称、施肥方式、施肥时间、施肥量,施用农药名称、施药方式和施药时间,收获、仓储、销售等项目的日期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薯型圆形或椭圆形,表皮麻纹、黄皮黄肉或白皮白肉,芽眼较浅,适宜鲜食菜用。煮食时,香味四溢,口感香而滑润,风味独特,烹菜时香味散于屋内,口感较好,不宜断裂,克山县马铃薯营养齐全,是全国马铃薯的代表,享誉国内外。

(2)内在品质指标:克山马铃薯尤以淀粉、蛋白质、铁、维生素C、B1和B2的含量为丰富。淀粉含量一般在17%左右,干物质一般21.5%左右。2500g鲜马铃薯含有蛋白质42g、脂肪15.5g、糖类615g、热量2770cal、粗纤维31g、矿物质1586.5g、维生素452.05mg。

(3)安全要求:保护环境使基地符合国家生产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条件:环境质量达到NY5010-2002标准,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薯芋类蔬菜NY5221-2005标准。建立环境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在基地方圆5公里和上风向20公里范围内新建有污染源的工矿企业,防止工业“三废”污染基地;设立环境保护标志牌;标志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场粪水要经过无害化处理,施用的农家肥必须经高温发酵腐熟,确保无害。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包装:在包装方式上采用箱式包装和袋式包装两种。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克山马铃薯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对不起,张北没有土豆、没有马铃薯、我们只吃山药!

点上面微观张北免费订阅

微观张北

张北最具影响力的自媒体以及吃喝玩乐指南

热文.美食.优惠.便民.推广.活动.品牌

合作电话:13171666955

微观张北随时看,生活百事一点通!

山药,是坝上人对马铃薯的亲切称呼。

“我从没见过一个人这么爱吃马铃薯!”

这是别人对一个张北人的评价

大概没有人比张北人更钟爱山药

一谈起山药,小编就控制不住自己

列了一张单子,上面有十几种山药的吃法

整山药

这种吃法不对山药的外形做任何改变

最清纯的做法是放到清水里煮(蒸),

煮熟蘸酱面子、盐、等直接食用

同理还可以用炉子烤整个山药,烤到皮都焦了,

如果是小山药也可以煮熟再炸,佐料是很关键的

花山药,因为淀粉含量高,蒸着蒸着就会炸开

路上一个大铁桶烤出来的山药最好吃了,冬天捧着一个尤其幸福

山药小的话可以直接油炸小土豆,也可以蒸熟磨成泥再团成小团炸

冻板板山药

张北特有的一种吃法,将冻了土豆经过解冻、挤压,

里面的淀粉基本上都流失了,

剩下的多是一些纤维类的东西,营养极低了,

虽然卖相不好看,但吃了它绝对不会增加糖分,

对血糖高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保健食品。

张北多长寿的老人,或许跟常吃冻板板山药有关吧。

山药块

将上药切块,可以和许多菜搭配,熬炖出好吃的菜

山药熬茄子,香死老爷子

山药炖牛肉,香的口水流

山药片

任何一种山药形态都可以和任何一种做法排列组合

山药切成薄片,可以炒、炸、煮汤、烤

烧烤摊必备:“老板,烤几串土豆片一盘毛豆!”

炒山药片

山药丝

山药界的又一大家族

同样也可以炸、炒、煎

加不同的料炒就是不同的菜

尖椒山药丝、胡萝卜山药丝、韭菜山药丝、山药丝香芹…

尖椒炒山药丝

凉拌山药丝

干煸山药丝

好吃!外焦里嫩,好吃满分!

醋溜山药丝,又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山药栋栋,将山药切丝伴其他佐料做成陷卷入莜面切段蒸熟,

真的忍不住要流口水了!

将山药打碎所做的美食

熬山药泥

山药烙饼

山药鱼

山药丸子

山药餽儡

山药磨擦擦

山药糕

火锅吃烧烤吃香锅吃所有

只要有山药这个选项

必点

直到很久以后的一天,他问:

“坝上为什么都这么爱吃山药?”

我,回答不出

来源:坝上娱乐

山西一县是中国马铃薯之乡,境内一景点有世界上最大石刻“寿”字

马铃薯是我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并且喜闻乐见的蔬菜,它还有一个俗称叫做“土豆”,日常生活中人们更愿意叫它“土豆”,因为叫起来亲切且没有距离感,但是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山西境内,土豆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山药蛋”,这一名称比土豆更土,也更有乡土气息。

相信山西土生土长的父老乡亲都听说过“山药蛋派”这一文学流派吧,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其中尤其是以赵树理为代表,他的小说《小二黑结婚》是反对封建思想,赞扬自由恋爱的一把长矛。

所以“山药蛋”在山西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农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菜肴,尤其是山西人爱吃的大锅菜、烩菜中土豆占据着重要的成分。那么既然山药蛋在山西如此的受欢迎,那么大家知道它的主产地在那里吗?它就是山西的岚县

岚县位于山西省境中部西侧,隶属于吕梁市,我们都知道吕梁地区崇山峻岭,丘陵山地较多,地势蜿蜒,而岚县的地形地貌是吕梁市的典型案例,他甚至被称为“天上云间”。

岚县地形复杂,境内支离破碎,地形多样,丘陵、山地、平川、谷地应有尽有,但是山地丘陵占到了85%,而盆地的占比却很少,只有一块地形平坦的岚河盆地,是吕梁山上的“小平原”,但是境内水资源丰富,岚县境内有两座小型水库,分别是岚城水库和蛤蟆神水库,再加上土豆性喜冷凉,不耐高温,与岚县高海拔气温较低非常吻合,所以岚县的马铃薯产量非常的高,称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要说岚县最著名的景点,那一定就是位于县城西二十二公里的白龙山了,白龙山古名“大万山”,因主峰下有白龙庙而得名,白龙山历史悠久,自古为“岚阳八景”之首,境内神龟望日、龙门伏虎、醉仙卧石等都非常的神奇壮丽,而且白龙山上还有一处世界之最,那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寿”字,是由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赵朴初老先生题写的。

岚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风情民俗多彩多样,街头文艺有上明龙灯、旱船、高跷、狮子舞等,戏剧有道情、秧歌、晋剧,每年过年或者节庆日,当地张灯结彩,社火活动丰富多彩,非常热闹,如果你想真正的体验一下山西人最喜闻乐见的土豆,你就来岚县旅游吧!

怎麽种植马铃薯

(一)选地施肥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翻犁碎土,平整后进行栽培。马铃薯在生长前期和中期需肥量较大,为保证正常生长发育,必须重施底肥,一般 亩施农家肥2500~300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15公斤(或草木灰100~200公斤),充分混合后,移栽时进行窝施或沟施。
  (二)播种
  1、选用良种:宜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特别要首选脱毒马铃薯。
  2、适时播种:春季种植,一般在晚霜前一个月左右,外界温度稳定在5℃以上即可播种。以种植商品薯为目的地方,以不受晚霜为害为原则,争取适时早播,提早上市,具体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小气候条件具体确定。
  3、种薯处理:为防止种薯带菌传染,在播前最好用0.3~0.5%的福尔马林浸泡20~30分钟,取出后用塑料袋或密闭容器密封6小时左右,或用0.5%的硫酸铜溶液浸泡2小时进行消毒。播种时为防止因种薯休眠期未过而推迟出苗,可用2~3ppm的赤霉素溶液浸泡5~10分钟,或用0.5%的石灰水浸泡1~2小时打破休眠。
  4、播种密度和深度:马铃薯多数是与玉米进行二套二分带种植,一般以亩播3000~3200株为宜,行距1~1.2尺,窝距7~8寸。最好选用20~25克的小整薯播种,若种薯过大应切块种植,切块大小掌握在20~25克,并做好切口消毒,保持播种量在60~80公斤。纯作时,亩种植密度保持在3600~4200株,播种量100公斤左右。播种深度以10~15厘米为宜,适宜的播种深度,可防止冻伤或晒伤薯块,增加结薯层次,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三)田间管理
  1、中耕培土:在去除田间杂草的同时,可加厚土层,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块茎生长的土壤范围,地下根茎增多,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作用。一般应在4月中下旬、5月至6月上旬各进行一次中耕培土。在马铃薯生长前期进行中耕培土,可提高土温,促进发芽生长;中后期中耕培土可增强土壤通透性,利于块茎膨大。
  2、合理追肥:马铃薯生长速度较快,除了施足底肥外,还要注意追肥,促进健壮生长。一般追肥2次,结合中耕培土进行。第一次以氮肥为主,亩施尿素10公斤,也可亩用25担左右人粪尿,每担对尿素100克浇施。第二次以磷、钾肥为主,亩施磷肥20~25公斤,钾肥5~10公斤(或草木灰100公斤)。
  3、打花及疏枝:马铃薯的分枝性较强,若栽植过密或氮肥过多,生长过旺和密度过大,会影响地下部分发育,应及时进行疏枝,去除病枝、弱枝,增强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在花蕾形成期,及时摘除花蕾,避免养分消耗,促进养分集中供应块茎,增强产量。
  4、防治病虫害:为害马铃薯较重的病虫害主要有晚疫病、病毒病、块茎蛾和蚜虫,要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进行综合防治,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用药防治等。移栽后20天左右,亩用尿素15~20公斤对清粪水淋施;在蕾苔期,亩施尿素10~15公斤,氯化钾5~10公斤,用移栽器打孔穴施;在初花期和盛花期,每亩各用0.5~1公斤尿素、0.15~0.2公斤磷酸二氢钾、0.15~0.2公斤硼砂对水45~6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
  病虫害防治措施:苗期前(开盘前)应重点防治蚜虫、菜青虫、潜叶蝇、霜霉病,蕾薹期应重点防治霜霉病,初花期重点防治菌核病,结荚期注意防治蚜虫。用药时,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四)适时收获
  终花后30天左右,当全株三分之二的角果呈黄绿色,主花序基部角果呈枇杷色,种皮呈黑褐色或黄色时,为适宜收获期,即“八成熟、十成收”,应及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