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刻纸

刻纸是流传于金坛地区的一种颇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美术品种,生成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明清时期,当地百姓为驱鬼祛邪、祈福迎祥,即有在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贴挂门笺、喜笺、花笺及喜娃、寿星、钟馗等图案和花鸟虫鱼窗花之习俗。清末,一批老艺人且将灯笼、龙灯等手工制作技艺与刀剪各式镂刻图案技法结合起来,并逐渐在金坛乡村流行,代代相传。

金坛刻纸的工艺主要由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组成。无论幅面大小,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都按照剪纸艺术的规律和要求去做,这样,即使金坛刻纸具有清晰完整的构图和造型,又保持其整体线条间的互相连接。因为刀刻时稍有不慎就会使整幅(叠)作品前功尽弃。如借用微雕技艺刻制的作品《争艳》中的孔雀尾翎刀刻1万2千多根线条,如此纤细线条,刀刻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又如《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物披风细刻2万多刀,艺术效果极为逼真,生动展现了人物披风的丝绸质感美和飘拂的动态美。

较之于外域的传统剪纸,金坛刻纸具有作品幅式灵活、刻制手法多样、表现细腻丰富和构图精细繁茂等艺术特点。在形式上,金坛刻纸既采用民间剪纸的斗方、团花、中堂、四条屏等,同时又吸纳现代审美形式,在具体手法上,一般传统剪纸大都采用单色,而金坛刻纸常采用填彩、点彩、衬彩等综合手法,表现细腻、丰富而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金坛刻纸艺人善于学习和借鉴众家艺术手法之长,并将其自然地运用到创作之中,如作品《村童》中的大树刻制很有江南剪纸细腻的特点,而刻画儿童则汲取了北方民间剪纸粗犷的长处,此作品融粗犷于细腻之中,对比强烈,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情趣;《四合院》和《捕鱼图》则采用大俯视的方法,构图明快,为传统剪刻纸所少见;《采菱图》和《渔乡风情》组画运用版画方式刻制,刀法简练有力,黑白分明,-出现代审美取向和品味。

剪刻纸的基础材料是纸张,传统剪法纸张大都是单一的,而金坛刻纸常参用漆纸、宣纸、碳化纸、植绒纸等,特别是吹塑纸的运用,刻出的效果颇好。如《假日荷塘》用漆纸刻制,优点是挺拔、牢固,适合填彩;《窗台四君子》采用宣纸、土纸和衬纸制作,作品具有人文气息;《水仙》、《牵牛》、《月季》、《荷花》等用的是吹塑纸,镂空填彩,具有光泽和立体感,装饰性很强。纸材运用的创新,使刻纸技法也随之出新。如用叠层法刻成的《归》,用镂空法刻成的《水仙》,用填彩、点彩法刻制成的《江南抗日之春》,都是纸材创新的结果。

经历代传承和发展,金坛刻纸已积累了600多个品种,其作品数以万计。在国内外展览、比赛中入选、获奖和在多种报刊上公开发表以及被国内外美术馆收藏的刻纸作品逾千件。金坛刻纸艺人多次应邀赴国外和港澳台进行现场表演,并被当地新闻媒体宣传介绍,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93年12月,金坛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刻纸之乡”。-化部批准,2008年9月,“第五届(中国·金坛)国际剪纸艺术展”在金坛举办,艺术展征集和展出海内外的剪刻作品1500多件,来自美国、德国、荷兰、瑞士、韩国、日本、墨西哥等国及港澳台地区的300多名剪刻纸艺术家和专家学者以及数十家新闻媒体汇聚“江东福地”研讨、交流,使金坛刻纸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海内外媒体纷纷关注金坛刻纸,盛赞“千姿百态人堪颂,皆是金坛神手来”。无疑,金坛刻纸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增进海内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出了特殊的价值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