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仔桂

江仔桂——学名鳜鱼,又名鲈桂,是我国长江流域特有鱼种,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鲈形目。桂鱼肉质丰厚坚实,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肉刺少,可补五脏、益脾胃、充气胃、疗虚损。烹制方法:过桥、清蒸。

桂林漓江江边景点介绍 - 桂林漓江的景色介绍

1. 桂林漓江的景色介绍

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思想国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

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现在,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的风景区已经形成。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大桂林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踏来,流连忘返。

2. 桂林漓江主要景点

九马画山,两江四湖,象鼻山

3. 桂林漓江风景区百科

在兴安县境,自溶江镇河口,接古运河灵渠,为漓江发源地。

漓江全长45公里,分两段:上段长33.5公里,河面平均宽度160米。自小溶江村起,流经峡背、岩头、三街、富丘渡、渡头、双潭、崔家圩、三岔尾;先后纳白云江、潞江、淦江、瀑布水、三百源、甘棠江诸水,沿下秦至大面圩流入桂林市。

下段11.5公里,河面平均宽度220米,均卵石夹沙泥河底。自大圩镇上力脚村再人县境, 经敢兴、大圩镇至南村,纳黄沙河、涧沙河、潮田河3水,南流至清水潭受古东水,出桂林市郊、下阳朔县。

漓江阳朔段两岸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岩溶峰林地貌,也是广西最美丽的河段。从近阳朔县境的潜经村开始,漓江进入峡谷地段,蜿蜒予丛山之中,河谷深切400米。漓江不但河谷深,且河床比降大,平均为千分之四,形成许多滩、洲、峡、矶。县境内漓江有滩38个。

两岸有29个宽度不一的泛滥小平原和河漫滩,面积为2397亩,土层厚且质地松软,有机质丰富,酸碱度适中,自然肥力很高。河滩主要分布在董家巷、新码头、解放桥、象山、漓江桥、白果树村、吴家里、王家里、柘木镇及小龙门村附近河段。枯水期河滩水深一般不足1米,滩长一般在500~1000米,其中以吴家里滩为最长,达1970米。

河床上的深潭主要分布在白石潭、泗洲湾、木龙渡、伏波山、九娘码头、象山、南溪山、净瓶山、胡子岩、龙门村、马家坊等附近。河段深潭处枯水时水深在6米以上, 最深处是净瓶山潭,水深达14米以上,其次是南溪山和马家坊,水深在12米以上。

4. 桂林漓江的美景

桂林山水甲天下,属漓江最美。漓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水清山秀,很不错的旅游地方。

5. 桂林漓江的景色介绍英语

Guilin is in the north of Guangxi.The population in the city of Guilin is more than six hundred thousand.There are famous and beautiful sceneries in Guilin.If you come to Guilin,you will know how clear the water is and how green the hills are.Every year many tourists come to Guilin for a visit.You can take a boat to see the scenes of the Li River.You can also visit the scenic spots in the city on free buses.You will enjoy yourself if you go to Guilin.桂林在广西的 部,市区人口是60多万.桂林有著名而美丽的风景.如果你来到桂林,你将知道那里的水是多么的清,那里的山是多么的绿.每年许多游客来这里参观.你可以乘游船看漓江风光,也可乘免费公车参观市区各景点.如果你来桂林,你一定会玩得愉快.

6. 桂林漓江的景点介绍

时间安排的足够的话就租竹排几个精华的景点游玩一下,如果时间比较赶的话最好报导游然后从阳朔直接回桂林有人一路讲解比较好,因为阳朔距离桂林还是有164公里,几个小时的水路的漓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为支流桂江上游河段的通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传统意义上的漓江起点为桂江源头越城岭猫儿山,现代水文定义为兴安县溶江镇灵渠口,终点为平乐三江口。漓江上游河段为大溶江,下游河段为传统名称的桂江。灵渠河口为桂江大溶江段和漓江段的分界点,荔浦河、恭城河口为漓江段和桂江段的分界点。漓江段全长164公里。沿江河床多为水质卵石,泥沙量小,水质清澈,两岸多为岩溶地貌。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桂林山水就在漓江上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

人们到桂林游漓江,主要是从桂林乘船顺流而下至阳朔这83千米的水程。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

沿途主要景点有象鼻山、穿山、斗鸡山、精品上,净瓶山、磨盘山、冠山 、绣山、 仙人推磨、画山、黄山倒影、螺蛳山、碧连峰,书童山等。这里的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

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各有其姿,变化万千。

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象浮动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这时的山水就更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7. 桂林山水的漓江简介

漓江的地表径流来源于流域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在雨洪时地表水向地下水渗透。低水和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槽,形成漓江的径流过程;漓江在桂林水文站断面处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0.3亿立方年内各月径流分配与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相似。

其中3到8月径流量占全年的百分之77、5,5到6月占百分之37、7,为全年高值期,12月至翌年1月占百分之4、5,为径流量低值期。

8. 桂林漓江风景介绍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风景美如画。桂林山水甲天下,洞奇、水秀、山清、石美,千百年来陶醉无数文人墨客。区内胜景繁多,以一江(漓江)、两洞(芦笛岩、七星岩)、三山(独秀峰、伏波山、叠彩山)最为秀美。漓江山清水秀,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

绿水青山是我家,大家不要破坏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9. 桂林漓江风光中的著名景点

桂林新八景:

一是叠彩风洞吹来凉凉的清风——叠彩和风。

二是壶山下桃花盛开像赤霞染红山麓的——壶山赤霞。

三是南溪山下雨过后的景色——南溪新霁。

四是仙鹤洞附近紫岚萦绕的景象——北岫紫岚

五是七星山以东群山之上夏天彩云浮动时的景象——五岭夏云。

六是桃花江秋天的夜景——阳江秋月。

七是榕湖北岸榕荫的景色——榕城古荫。

八是王城独秀峰的景色——独秀奇峰。

桂林的老八景:桂岭晴岚(铁峰山,鹦鹉山,观音山一带的雨后景色。訾洲烟雨(象鼻山对面的訾家洲)。东渡春澜。西峰夕照(桂林西山)。尧山冬雪。舜洞熏风(虞山的韶音洞)。清碧上方 (开元寺古迹)。栖霞真境(七星岩)

10. 桂林漓江著名的景色

春天:春风、春雨、新芽,小草、嫩叶、青蛙、燕子、

夏天:百舸争流、游泳圈、游泳帽

秋天:香蕉林、枯黄、香蕉

冬天:翠绿、带子、蜿蜒盘旋

春天,原野上的春色,把漓江打扮得更美丽。绵绵细雨,增加了漓江的水量,催开了两岸鲜艳的野花。随着气候的转暖,来漓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漓江像一条友谊的带子把祖国和世界人民连在一起了。

夏天,连接的水更清了。人们有的在江中游泳,有的在江中划船,有的玩水球,漓江洗去人们的疲劳,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秋天,桂花开了,漓江两岸飘着醉人的花香。我们放学后,荡着小舟在漓江上游玩。那两岸的清蜂分明地站在我们面前,同学兴奋地抢着划船。

冬天,漓江因为旱季到来水变浅了,但还是那么绿。江畔的柑橘已经挂满了累累果实,人们开始紧张地收获果实,人们开始紧张地收获。

漓江一年四季都是很好。我喝漓江的水长大,一定要把漓江建设得更加美好。

桂林平乐桂江:梦幻桂江,​令你恍如置身天河梦境!

黄金水道通两粤

闻名遐迩的漓江,自北向南悠悠而行,在古城昭州平乐县城与清清荔江、悠悠茶江交汇,江水顿时变得丰盈,江面豁然开阔,从而形成了桂北另一名江——桂江。

桂江,又称府江、抚江。史载:“府江,上接漓水,下达梧州……”她始于平乐县城北端三江汇合处,它上可溯桂林,出荆湘;下可达梧州,至广州,入南海,素有“两粤通衢”“黄金水道”的美誉。全程437公里,其中流经平乐境内75公里,常年水位89.6米,河面宽187米。她穿行于桂林特有的喀斯特地貌之中,两岸峰峦叠起、山奇石怪,滩急峡深,潭深水碧。大自然的鬼斧神刀,造就了桂江沿江两岸许多奇妙无比的自然风景:五龙抢珠、孔雀开屏、奇峰伴螺、飞凤上山……会让人进入童话般境界;梦乡游僧、少妇求佛、慈母戏婴、美女照镜……将令你浮想连翩。

(“两粤通衢”石刻)

昭州古城、昭山点翠、令公庙、长滩古镇、鼓锣峡峭壁上的“两粤通衢”石刻,历史的点点痕迹不禁令你心绪横飞,回到那久远的过去:鼓锣峡、镰刀湾、算盘洲,特别是两岸绿树成荫,翠竹丛丛,构筑了桂江百里绿堤的美丽画面,还有溢满瑶族风情的“油麻市”广运、黄龙小圩,让人流连忘返……山、水、城相映相辉, 构成了桂江景区独特的风景;两千年深厚的文化积淀赋予了桂江丰富的人文内涵。

(梦幻桂江)

据平乐县志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曾以桂江为依托,拥兵南征,前锋直达南海。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历代中央政府视桂江为岭南重要交通命脉,设官吏,掌管桂江航运行政事务。特别是明朝政府,为了抗击倭寇,扩大桂江军输能量,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命抚台千户刘杙(这字要造字,电脑打不出来,应该是左“木”右边“戈”) ,把总李芳率工匠开凿河道,历经艰难险阻,于1586年3月竣工,自小苍板至龙头矶、广运堡至铜盆冲,全长200余华里,排除了江里无数暗石险礁,为明代调运兵员军粮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后代商船顺利通行立下了不朽功绩。

(老照片:古时扬帆中的桂江行船)

从此,滔滔桂江,自北向南,通畅地穿越437公里崇山峻岭,到达梧州与西江汇合,流向广东入南海,真正成为桂北通往广东走向世界各地的一条“千年黄金水道”。特别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至八十年代后期。桂江航运业发展到了高峰期,仅平乐航运公司就有船舶522艘,11434吨位,南下北上的船舶把古老的桂江搅得生机勃勃,使之成为拉动桂江两岸经济发展的大动脉,造福桂江两岸人民。

江岸边千年古城

走进桂江,让人领略岭南奇丽风光,也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深遂的古南越文化遗风。在漓江、荔江、茶江三江汇合处,矗立着一座古城——平乐县城。平乐,三国时建县,唐时始为昭州,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据史料记载, 平乐最早的古县城,位于桂江的源头荔江、漓江的交汇处糖榨村,建于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至唐武德八年(625年),共计300多年历史。

(老照片:行政官员、地方豪绅等刚走下桂江边码头

得三江汇流之利,承桂江丰盈之水,平乐极尽了桂北南部之繁华。在舟辑交通的年代,平乐县城商贾如云,经济勃兴,城市地位也一次次升格。至唐朝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县治迁往今县城之地,行政级别也由过去的“县”先后升格为“州”、“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平乐尚是“专署”所在地。

千古怡人的平乐名胜

桂江,是一条风景美丽,名胜古迹繁多的江河。在“三江”汇合处,有一座小山叫“昭山”,昭山不大,独立于水中,且方正如官印,又名印山。史载:印山秀丽,周围群山蜿蜒,如神龙戏珠。山腰有一石,“中立不倚”傲然其中,水面上有“钓鳌矶”,为古人垂钓之所在。其顶古有印山亭,相传有一道人晚眺此亭后,书串无直题,墨迹宛然,始知为八仙中的吕洞宾至此所作:“谁道凭虚不可楼,波心一点柱中流;鱼游过影知空相,人到擎云动远眸。隔断红尘飞不到,回旋青气望来收;江天寂寞难穷目,烟火渔灯乱客愁。”

(印山亭及“中立不倚”石刻)

后来因失修,终于坍塌。到明朝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平乐知府唐复在山上修竹苍翠处,修了四柱一檐的亭子,名为“点翠亭”。由于昭山立于“三江”汇合的独特位置,山形如官印,为历代官府和文人骚客所钟爱。于是,当地人便在山上建一亭,称为“印山亭”,许多名人流连于山中亭外,或观景或题字,或吟诗做赋,寄情于此。那时,每逢春秋节庆日,平乐府文武官员便手拿佳肴、杯筷,相约乘船到此,饮酒娱乐,观览风景,甚是热闹。特别是在昭山面向县城的那面,有一“中立不倚”的石刻,借昭山的独特个性,咏喻平乐人“为官之道”和“做人哲理”。从此,昭山更富于灵性,被世人誉为“桂江第一景”。

(令公庙)

昭山旁边,是平乐著名的“令公庙”。令公庙曾称印山寺,历史上是平乐最大的佛事活动胜地和历代府官要员祭祀山川社稷的主要地方。传说,唐朝初定,佛教勃兴。始安郡(湖南永州)高僧云游至桂州(今桂林),止于昭州(平乐)。见漓乐二水汇合处虎踞龙盘,文脉之象迭显,遂四方募化,建寺于此,名曰“印山寺”。“印山寺”后改名为“令公庙”,主要源于唐大将李靖之典故。

据平乐县志记载,武德八年,公元618年,唐建都唐皇李渊命李靖到桂州(桂林)任岭南抚慰大使检校桂州大总管府。李靖上任后,对所属置地今平乐、荔浦钟山阳朔等县进行考察,最后认为平乐在军事上极具战略要地,应升格为府台治地,唐皇准奏把平乐设为“乐州”府。后来,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又把县治迁往今县城之地。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乐州更名为昭州,商贸更加繁荣。李靖官拜右仆射兼中书令,人称李令公。后人念李靖有功于邑,塑其像置于寺中祭祀,于是印山寺又称为令公庙。由于时间久远,令公庙历经沧桑,几度兴废,海外驰名,如今仍是,香客络绎不绝,香烟鼎盛。

感应泉

此外,在桂江之滨还保存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如宋代的感应泉、清代粤东会馆,明清时期的骑楼式半边街古民居、平乐古渡和许许多多古码头……留连于古城昭州,不仅让你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变迁,还能独享历史上许多名人的故事和那脍炙人口的美丽诗句。立于凤凰山之巅,看汹涌澎湃的三江之水,仿佛看到当年唐朝著名征南大将军陶英、李梁率8万精兵从中原滚滚而来,从此开始了昭州的第一次大规模中原移民,形成了南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第一次大交融。

徜徉于桂江两岸,漫步在昭州的湘桂古道,就让你不禁想起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在昭州任职时“桂水春犹早,昭州日正西;虎当官道斗,猿上驿楼啼……”的古城旧事;放舟于碧水悠悠的桂江之上,你会深深地爱上这一方山水,一草一木,就如宋代诗人梅挚笔下的《十爱亭》里写的一样:“我爱昭州水,湘漓共一源;来无泥滓污,去有棹歌喧……”

桂江自古至今就是一条不平静的江河。

(长滩镰刀弯风光)

千百年来,桂江默默地流淌着,滋润了两岸沃土,也承载了太多的历史重负。她见证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兴衰,也见证了轰轰烈烈的中国革命。当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中轰然倒塌后中国又陷入军伐割据的混乱之中。为实现祖国的统一伟人孙中山对着地图反复研究,最后决定在桂林组建北伐大本营自己沿江而上于民国十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进入桂江。二十六日,船队驶过马峡、险峻的鼓锣峡、丛林峡后于下午突破了金峡的恶浪冲出了白浪滩的阻挠到达了时有“小梧州”之称的长滩乡。

走进街道狭长,民风古朴的长滩古镇,望着夕阳下闪着金光的桂江,孙中山先生手中的文明棍划了一个大圆弧,兴奋地对随行的人们说:“水秀、山峻,好地方啊!” 当晚,他在长滩古镇上住了一宿,并在那里对当地群众发表了演说,号召广大民众团结奋发,推翻军阀统治,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

凤凰山下的古文庙)

27日,孙中山先生抵达平乐县城,与先到达平乐专程迎接他的北伐大本营参谋长李烈钧下榻平乐公园的“峥嵘楼”,并在凤凰山下的古文庙里对欢迎他的地方官员及群众发表了著名的《广西应开辟道路》的演说,号召广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开辟公路,发展经济。次日,孙中山先生一行乘船离开平乐时,据传,孙先生还特意叫随从副官装了一壶桂江水作为饮用,给桂江留下了一段美丽的佳话。

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成为湘桂大会战的抗日大本营,桂北地区南部的平乐和昭平等地变成了桂北抗日的大后方。1944年,日军侵入广西,桂林沦陷,随着中共广西省工委的下迁,特别是昭平县黄姚古镇四面皆山,易守难攻,被定为敌后根据地。于是,桂江担负连接抗战大本营和大后方的重任。那时,大批爱国人士从桂林顺桂江而下到黄姚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其中有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驹、欧阳予倩、梁漱溟等文化名人。这些中国近代史上文化名人的到来,并留下许许多多足迹和经世之作,进一步提升了桂江的文化品味……

独具特色的桂江饮食

“平乐古城因水而兴,无论是城市格局,还是民居的建筑模式,甚至老百姓日常生活,都与水息息相联。在平乐县城,饮食文化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突出″水″饮食文化。平乐临水,渔业资源丰富。桂江集中了漓江、荔江、茶江及下游西江之物产,鱼类品种达数百之多。因而,长期以来,形成了以鱼为主的独到的烹调技术。目前,在平乐,以“鱼”为主要品牌的餐馆就有数十家,这些餐馆或停于江边,或游弋于江上,可让宾客一边把酒临风,一边畅游两岸风景,心旷神怡,食欲大开。

(平乐“十八酿”)

这样餐馆经营的是桂江的名贵鱼种,烹调手法传统、独特,吸引了南来北往的食客前来一饱口福。除四大家鱼外,最著名的还有桂花鱼、剑骨鱼、花鳝、沙鳖、泥鳖、刨鱼、黄角丁、毛骨鱼、马尾骨、弄水骨、乌草、乌鲤、杆鱼、竹鱼、哈巴狗鱼、急滩石头鱼等50多种名贵独特鱼种。业主根据不同鱼种,分别采取蒸、焖、炒、烫、炸、干封、煲汤或刺生,形成了上百种花样吃法。

平乐素有“无菜不酿”的说法。“酿”就是在各种菜里放入用糯米或者肉和配料做成的馅,使之具有多种菜味,百吃不腻,颇具特色。平乐的“酿”特多,酒宴上少不了“菜酿”。一般的有辣椒酿、苦瓜酿、节瓜酿、丝瓜酿、瓜花酿、南瓜酿、茄子酿等瓜类酿,还有各种青菜类的酿叫″菜包″。除此之外,最有特色的是一些精细类的″酿菜″。如螺丝酿、豆芽酿、竹笋酿、蒜酿等,这种细小的菜,酿起来虽然费功夫,但做成后小巧玲珑,既是一道美食,又是一个食品中艺术品,让人耳目一新,食欲顿开,回味无穷。

平乐油茶

平乐的早点也很丰富,主要是喝油茶送糕点,或吃米粉。这些糕点有用糯米做成的各种糕粑,味道有咸有甜,如“叶子粑”、油炸粑、熟粉粑粽粑、假粽等。特别是假粽,这是炎是有的的独创。它是以大蒜叶、糯米、花生、猪肉、香油等为主料做成。做出的假粽香味浓郁,口感非常好。每逢节日,水上人家家家户户都在船上捣大蒜做假粽,桂江上捣蒜之声,如鼓如歌,整个江面飘溢着诱人香气,形成桂江的一道独特风景。

走进平乐县城,总能在这些古色古香的遗址和平民生活中,找到桂江独特的文化印痕。

天上桂江入梦来

桂江,集三江之水,落差高,水流急,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新中国成立后,桂江再次显示其无穷魅力。早在建国初期,各级党委、政府就把桂江丰富的水资源开发成电力资源,造福于人类,纳入了发展规划之中。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前苏联专家就深入桂江作实地探测,想在桂江河段的巴江口一带建造一个大型水电站。

(巴江电站)

然而,随着中苏两国关系发生巨大的变化,前苏联撤走所有驻中国专家,并带走一切图纸,巴江电站成了平乐人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想圆的梦。1958年12月28日,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同志来到了平乐,他听取了在桂江巴江口测量修电站的苏联专家要撤走的汇报后激动地说“桂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别人搬不走,我们迟早要在桂江修大型电站!”

(巴江口电站开工仪式)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在经历40余年的沧桑变迁之后,桂江终于迎来了开山机器的轰隆声。2003年12月,总投资7.01亿元,装机容量9.7万千瓦的巴江电站破土动工了。经过三年多的奋战,三台机组已全部发电。水电站建成后,每年可提供4.276亿千瓦时的电量,不仅能满足平乐县工农业和居民用电,还可以有效缓解桂林、贺州两市的供电紧张局面,并通过大电网将电力输送到广东,加入国家实施的“西电东送”计划项目。同时,巴江电站蓄水后,渠化坝址至平乐50多公里的河道,桂江出现了“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色。

(泛舟桂江上,宛若仙境中)

如今,当你乘一叶轻舟,从平乐县城出发,顺江而下至巴江口电站,那百里水乡,清波荡漾;两岸粗犷雄奇的群山、翠竹绿树倒影江面上;茫茫水面上,白云飘浮,水鸟翻飞……桂江旖旎风光,将令你恍如置身天河梦境!

来源:陶彩忠 韦强

桂林两江四湖景区-桂林 桂林一江四湖景区简介

1. 桂林一江四湖景区简介

10公里。

两江四湖是指由漓江、桃花江两条江与杉湖、榕湖、桂湖、木龙湖四个湖泊构成的环城水系,自古是桂林城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998年,桂林市政府投资数十亿元启动改造景区,在江湖两岸遍植桂花、榕树、银杏、雪松、水杉、木兰、棕榈等名树,绿化面积上万平方米,是城市的开放式公园绿化带。此外,水面上架有名桥19座,岸边的名楼、名塔、名亭、名古迹数十座。江湖烟波淼淼,岸畔绿柳依依,山光水色莫不令人感慨万千。特别到了晚上,灯火璀璨,若虚若幻,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是市民们茶余饭后散步的首选。

两江四湖徒步路线如此受欢迎的原因还在于,整条路线是围绕市中心走一圈,市民或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任何一个地方开始,也可以随时结束该徒步路线。如果您不曾参加过徒步运动,也没有专业的徒步装备,那就请从这里开始吧。

线路性质:漫步逛景轻松游

徒步线路:古南门——迎宾桥——丽泽桥——观漪桥——宝贤桥——溪清桥——宝积桥——北门桥——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叠彩山正门路口——伏波山——解放桥——象鼻山北门——文昌桥——南门桥——西门桥——春天湖船闸——丽君桥——古榕双桥——阳桥新华书店——日月双塔——知音台——王正功铜像——阳桥——古南门。

徒步行程:10公里。

2. 桂林游一江四湖

桂林最经典的自然山水景观“三山两洞一条江”是桂林山水精华的代表. 三山:独秀峰、伏波山、叠彩山 两洞:芦笛岩、七星岩一江:漓江桂林旅游国家级AAAA景区: 1 桂林象山景区 桂林市区 2 桂林七星景区 桂林市区 3 桂林芦笛景区 桂林市区 4 两江四湖景区 桂林市区 5 独秀峰王城景区 桂林市区 6 穿山公园 桂林市区 7 愚自乐园景区 桂林市郊 8 冠岩景区 灵川县 9 古东森林瀑布 灵川县 10 银子岩景区 荔浦县 11 荔浦丰鱼岩 荔浦县 12 世外桃源景区 阳朔县

3. 桂林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

两江四湖景区,是指由漓江(市区部分)、桃花江、木龙湖、桂湖、榕湖、杉湖构成的环城风景带。

风景带已开发三个主题景区,即:以木龙古渡、古城墙为主景,宝积山、叠彩山等为背景、体现城市文化的木龙古水道景区;以山林自然野趣为特色的桂湖景区;以体现“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山水城市空间特征为特色的榕、杉湖景区,通过重塑临水地段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再现山水城的水系!

一、广西桂林两江四湖简介:

由于年代久远,一些湖塘已经填没。 为了再现当年桂林“水城”的繁荣景象,并恢复桂林宋代水上游的城市游览模式,桂林“两江四湖”工程的构想,最早是桂林市政府于1998年9月18日提出来的。

经过建设者们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桂林“两江四湖”于2002年6月2日上午实现了通航。南宋著名 诗词家刘克庄咏叹桂林“千山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梦想,从此成为现实。

1998年9月18日,中共桂林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建设桂林市环城水系的构想,把桂林市中心区的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贯通,即“两江四湖”工程。工程自1999年8月23日正式启动,2002年5月2日,通水并试航成功,于2002年6月2日,两江四湖一期工程竣工并正式通航。

二、门票价格:夜游两江四湖:成人190元,儿童125元。

三、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宜

四、类 型:自然景区

4. 桂林两江四湖景区简介

据说当时护城河被称为阳塘,水面面积达200多亩,呈葫芦状,几乎可 游览桂林城所有的名胜古迹。如今阳桥,当因阳塘而得名。

杉湖、榕湖开凿至今,孕育了无数人才,留下不少古迹。晚清“杉湖十子”的补杉楼、著名词人王半塘的故居、桂林山水画家罗辰的“芙蓉池馆”及民国年间著名教育家马君武故居都曾座落在榕湖和杉湖的湖畔。

5. 桂林两江四湖美景

把桂林市中心区的漓江、桃花江、杉湖、榕湖、桂湖、木龙湖贯通,形成环城游览水系,即“两江四湖”工程。

6. 桂林两江四湖景区怎么游览

晚上很漂亮,白天一般。白天到现场感觉落差好大,两江四湖风景一般。给游客提供一些实用信息:

1)两江四湖无需门票,晚上很漂亮,晚上沿着两江四湖散散步还是很漂亮的。

2)两江四湖游船价格昂贵,现场个人感觉游船有点破旧,开的速度也是蛮快的。如果想乘坐游船游览两江四湖,可以通过百度旅游或者携程网预订,能省不少钱。

3)两江四湖旁边就是象鼻山风景区,还有正阳街。可以乘坐桂林公交10路,11路到阳桥站或者七星公园,然后步行即可到达。和漓江自然山水游不同的是,两江四湖环城水系游突出了桂林作为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内涵,通过环城水系恢复、沟通,使原先一大批如舍利塔(唐代)、宋城墙、李济深故居、叶挺将军被囚处等被湮没、遗忘的重要文物古迹得到修缮、保护和挖掘,桂林深厚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山水、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两江四湖环城水系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7. 桂林两江四湖景区是哪两江四湖?

两江四湖是指由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漓江、桃花江所构成的桂林环城水系,是桂林城市中心最优美的环城风景带。

水上游览桂林兴于唐代、盛于宋代,当时桂林城中,湖塘密布,水系发达,乘一叶小舟可尽览城中风景名胜。如今,桂林两江四湖环城水系重现昔日兴盛,形成了一条与威尼斯媲美的环城水系,堪称中国一绝。乘船游览两江四湖成为中外游客游览新桂林城的首选方式。

8. 桂林一江四湖景区图片

有区别的。游览一江四湖的路线是日游,而两江四湖游览是夜游。两者在船型上面来说是一样的,都是豪华船。但是游览的看点有很大区别,日游的看点是鲜明的四湖景色和素颜的绿水青山,更是可以在船上看到象山。而夜游看得就是灯光装饰下的桂林夜景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演出,两者都有自己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