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

产品名称: 黄花梨

产品产地: 湖州安吉

产品季节: 6月份成熟,7、8月份的黄花梨口感最好。

产品特性: 味甜、汁多、肉质细脆。

产品成分: 含有糖、苹果酸、柠檬酸、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烟酸、胡萝卜素及无机盐等。

产品功效: 有润肺涼心、消痰、止咳、降火、清心之功效。黄花梨亦称“降压木”,《本草纲目》中叫降香,其木屑泡水可降血压、血脂,做枕头可舒筋活血。

产品简介: 黄花梨学名降香黄檀,安吉县黄花梨主产区位于风景区灵峰山脚下,总面积5000亩,2000年总产量达750万公斤。主产区气候适宜、污染少、产品质量优。全村种植黄花梨面积4000余亩,其中重点大户面积230亩以上,全村2004年砂梨总产量达400余万公斤,黄花梨是明清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由于其色泽黄润、材质细密、纹理柔美、香气泌人而备受明清匠人宠爱,特别是明清盛世的文人、仕大夫之族对家具的审美情趣更使得这一时期的黄花梨家具卓而不群,无论从艺术审美、还是人工学的角度来看都无可挑剔,可称为世界家具艺术中的珍品。

产品典故: 《德安之窗•义门典故》载:“陈兢,德安义门人。南唐时,为谏议大夫。入宋,年逾六旬,不乐仕途,继为义门陈氏第九任家长。……淳化四年(993),宋太宗知陈氏孝义昭著,宣陈兢入朝”。陈兢进京入殿后,受朝廷超规格的礼遇,太宗亲自召见,赐“至公无私”御匾,封“雪岩处士”,赠锦帛器币,遣侍臣裴愈送返。“临行之际,赐一鸽持归,和酒众尝,全家共知天味”。逾数日,太宋亲驾义门,赐一梨,兢独食之,寓“永不分离”之意。这个记述,其内容与诸史众谱一致。陈兢“公则无私,无私方可义聚”的名言,和“世代好合(鸽),永不分离(梨)”的典故,广为流传,时至今日。由此论断,陈兢入朝盛事发生在宋太宗淳化四年即公元993年。

禄市黄花梨旅游景点 禄市黄花梨基地

1. 禄市黄花梨基地

黄花梨。广安蜜梨品种众多,但最出名最好吃的是黄花梨。广安黄花梨是华蓥市的支柱产业,享有盛名。黄花梨基地位于广安华蓥市禄市镇华蓥山。整个山势近十公里全是黄花梨,由广安欧阳农业集团开发,栽种优质黄花蜜梨。具有个头大,水份足,糖份高等特点。入口即化,清甜爽口。


2. 华蓥禄市黄花梨基地

四川省广安市必玩的景点:华蓥山黄花梨、肖溪古镇、邓小平故居等。

华蓥山黄花梨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华蓥市禄市镇国家级科技示范园区梨业园内,距华蓥市区8公里,隶属华蓥山黄花梨公司。该公司是由1999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三八绿色奖章获得者欧阳晓玲创办的大型农业企业。示范点内有观光梨业园区3000余亩,苗木花卉生产基地500余亩。

邓小平故居座落在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的邓家老院子,为普通农家三合院,占地800余平方米,有大小房屋17间,穿抖木质结构,青瓦粉壁,古朴典雅,庭院绿树成荫,翠竹掩映。 故居正房大门上方悬挂着江泽民主席题写的“邓小平同志故居”金字横匾。

肖溪镇原名肖家场。据《广安州新志》载,古谓龙凤州。传说有龙凤飞翔而得名。当年“湖广填四川”时,有肖姓移民在此建房落户,设店经商。


3. 海南黄花梨种植基地

云南有海南黄花梨树。

海南黄花梨生长需要全年温暖的气候,已经亚热带气候,还有纬度要求,而且要有全天充足的阳光照射。海南正好具备这个特点,海南黄花梨生长周期长,只有多年的阳光和高温才能使其生长加快。

种植条件主要是地形,气候,湿度,土壤,海南黄花梨树种为阳性树种,低海拔的平原或丘陵地区,海拔600m以下的荒山荒地和采伐地的阳坡、半阳坡,常年气温较高,干湿季明显,土壤为褐色砖红壤和赤红壤等土壤类型。


4. 海南黄花梨基地在哪里

海南鹦哥岭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野生降香黄檀也就是黄花梨树林,位于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阳镇。在鹦哥岭下的一条河道,收购商黄老板正从水里面偷运一棵黄花梨树,上岸后他们迅速把树干锯断,装进了一辆越野车里。这位黄老板说,之所以要从河道偷运是因为他们砍的是一棵野生黄花梨。


5. 海南黄花梨种植基地在哪里

黄花梨不适宜在浙江种植,黄花梨的主要产地是中国海南、广东、福建。

黄花梨为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胸径可达80厘米。树皮灰色或灰白色,常生于陡坡、岩石裸露、干旱瘠薄的地方、喜光,定植后两三年即可开花。黄花梨的纹理为斜纹理,如皱纹、波浪纹或交错纹理,其材面中常产生由色素分布不均而形成的黑色条纹,这些条纹会形成各种美丽的图案。

黄花梨的边材灰黄褐色或浅黄褐色,与心材区别明显。心材红褐色至深红褐色,有深浅不均匀的黑色条纹。木材有光泽、有香气。木材纹理斜或交错,结构细而匀,甚重甚硬,强度高。现在,除海南以外,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贵州等地均有引种。


6. 黄花梨种植基地

黄花梨在广西是能种植的。特别是桂南地区,在丘陵地区大量种植黄花梨。

黄花梨的生长温度年平均温23--25℃。北回归线经过广西中部,广西气温适合黄花梨生长。

黄花梨的原产地是中国海南岛吊罗山尖峰岭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主要分布于越南,缅甸,及中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等地。


7. 罗甸黄花梨种植基地

吉他质量的鉴别要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与经验,越高级的吉他 ,其间的质量级差就越小,鉴别起来难度就越大。下面介绍一般的鉴别方法:

1、从材料的优劣来鉴别,面板高级琴选用纹理顺直、年轮宽度为1—2毫米的云杉或鱼鳞杉单板制作,只用二块对拼,拼缝在中间,材料色泽要均匀、白净、无节疤、裂纹、虫眼、黑筋等疵病。中级琴常用纹理比较顺直的松木或松木胶合板制作。普及琴是用椴木胶合板或材质相同的优质胶合板制作。侧板和背板,高级琴采用优质的黑桃木、玫瑰木、红木等单板或胶合板制作。尤其是纹理对称,花纹美丽的更具价值。中级琴常用槭木、红木等单板或胶合板材料创作,稍有花纹,材质不及高级琴精细,但无疵点。普及琴用优质椴木、槭木、桦木胶合板制作。指板弦码高级琴采用乌本、红木、玫瑰木、花梨木等优质木材制作。中级琴用红木、花梨木、香红木或材质相似的硬质木材制作。普级琴用槭木、枫木、桦木等木材制作。

2、从工艺水平来鉴别选购者容易看出越高级的琴,工艺越精细,几乎找不出瑕疵。高级琴的造型优美,四周线条流畅,木质花纹美丽,镶线精致,琴身表面平整光滑,油漆明净,色泽均匀,各种配件配合协调,有彩色罗甸或象牙装饰镶嵌。中级琴的造型与高级琴十分相近,但工艺较简单些,琴身背板中缝和四边有简单的嵌线,木质花纹比较稀少,但表面仍很平整光滑,工艺较精细。普级琴一般没有嵌线,但有画线或喷花以提高其艺术性。油漆采用喷漆,同高级琴相比琴身的光滑度较差些。

3、从音质来鉴别这是最难的一项,音质是比较抽象的主观感受,它同周围环境反射物、演奏者的技巧、调弦的准确性和听觉等有关,要综合评估,这里仅作一般性叙述。 高级琴的音色无论高、中、低各音区都比较统一谐和,高音明亮丽清晰,中音华丽、柔和,低音浑厚有力度,强音时有坚实感,音质纯净、无杂音,发音灵敏宏亮,轻弹时易出音,余音较长,传远性好,整个音域音阶准确。中级琴音色比较统一,发音较灵敏宏亮,音阶准确而无杂音普级琴的音阶准确,发音响亮,无明显杂音。

4、质量检查方法与要求无论高级、中教和普级吉他均应达到以下一些要求:琴头中线与琴箱中线应成一直线。琴柄不应向前倾或后仰,指板水平线与面板水平线平行。琴柄与共鸣箱结合处,古典吉他应在第十二品处,民谣欧吉他处在第十四品处。胶合密缝、端正。古典吉他的指板应平直光滑,民谣古他的指板要呈弧形。同样也应光滑,无碰弦现象。弦轴安装位置要正确,要左右对称,松紧适度转动调节灵活。共鸣箱边线和音孔周围、指板权两边等处应顺滑无毛刺粗糙感。指板、弦码、共鸣稍内外的胶合应牢固密缝、端正,无脱胶开裂观象。画线或嵌线、银嵌饰品应平整、均匀、清晰、美观。弦枕与弦码应对正指板,六条弦的间距要均匀。琴弦与指板的高度要适当,手感要良好。琴弦与指板的高度应符合以下标准:在第一品为1一1。5毫米,第十二品为4—4.5毫米(第6弦放宽至4.5--5.5毫米)。钢弦比尼龙弦应低些。琴弦校到标准音后,检查各音阶应准确、和弦协和,张力均匀、手感舒适。不允许有碰品和杂音。左手捏住琴颈与弦,用右手食指第二关节轻叩面板和背板,声音应坚实,有共鸣音。应无类脱胶松散杂音。


8. 海南黄花梨加工基地

海南的黄花梨木最好。

黄花梨,别名:海南黄檀、海南黄花梨、花梨。蝶形花科,黄檀属,为豆科植物。原产地中国海南岛吊罗山尖峰岭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多生长在吊罗山海拔100米左右阳光充足的地方。

因其成材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黄花梨木与紫檀木、鸡翅木、铁力木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木。始终位列四大名木之一,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黄花梨河南能种植吗?

关注我【浅谈植物】,更多关于植物方面的问题,欢迎一起交流学习。首先“黄花梨”这个名字很不规范,具有记载的文献资料,“黄花梨”这个名字没有出现过,现在通常把“降香”泛指为黄花梨,这个也不准确,目前在红木市场把越南黄檀也称黄花梨。

在《海南植物志》将“海南黄花梨”收录名为降香檀;《中国热带及亚热带木材》收录名为“降香黄檀”;《中国植物志》收录正式确定名为降香。

如果把“黄花梨”当做黄檀属的植物来看,其中一些种在河南可以种植,如果把“黄花梨”仅当降香植物来看,河南肯定不能种植。

降香为热带植物,在海南仅自然分布于中部和南部地区,而河南省地处温带及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生长适宜气温达不到降香的要求。这一先决条件,直接限制了降香植物的引种栽培。

目前在海南,降香的野生数量越来越少,呼吁大家要保护好珍贵树种。

你想培育一个‘河南黄花梨’新品种啊?那就试试吧。别看海南与河南只有一字之差,但两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可差远了。

黄花梨生长所需条件要求比较高,年平均气温需在20摄氏度以上,需大量的降雨满足其生长(年降水量1500毫米以)。在间歇期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内虽然不需大量的雨水,但也要有一定的水份供应并且要求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以上些条件河南省都不具备。首先气候上河南省年平均气温大概在12——15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15摄氏度,这个温度能把黄花梨冻的透心凉,习惯于生活在热带的黄花梨恐怕适应不了。再从降水量上看,河南省年平均降水量(约600毫米)不及海南一半,拿什么供养黄花梨的生长所需?所以在自然条件下在河南省种植黄花梨的成功希望非常渺茫。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换,只要有决心。在河南省模拟海南的地理、气候建立人造大棚,运来海南的土壤,请来海南黄花梨种植专家,采用微机控制,种上海南的黄花梨,有可能能种植成功。

治疗梨树轮纹病用什么药?黄花梨怎么防轮纹病?

梨轮纹病也被人们称之为粗皮病、水烂,是我囯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很多梨园中,枝干的发病率达到100%,很容易影响农户的经济收益。在我国,梨轮纹病的分布地区和范围很广,包括江苏、安徽和辽宁等20多个省份,南方的梨树发病率更高。一旦果树出现了梨轮纹病,树干和果实成长将会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危及叶片。当枝干发病之后,将会导致树势早衰、果实糜烂等现象。梨轮纹病除了对梨树产生危害之外,还会为害苹果树、杏树等。因此,种植者需要在该病防治上提高重视程度。

梨轮纹病的主要发病症状枝干受害

当枝干受害之后,将会在周围出现褐色突起的斑点,以椭圆形为主,并以皮孔为中心,直径大约在5~15mm。另外,斑点的质地十分坚硬,突起处类似于瘤状,随着木栓层生成,随着时间的延续,病斑的周围会渐渐隆起,边缘部位上也会出现裂缝,而且还会渐渐加深,构成一个凹陷的囻圈。到了第2年之后,病斑上还会出现很多黑色的小颗粒,并分生成孢子器,扩展面积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最终出现轮纹形态。如果果树上的病斑十分密集,树皮表面也会变得更加粗糙,因此该病也被人们称之为粗皮病,这些病斑一般可以陷入果树的表皮内侧甚至还会到达木质部分。

果实和叶片受害

梨轮纹病主要是在果实的成熟期发病,刚开始会在果实的表面形成一些水渍状斑点,颜色为褐色,随后逐渐扩大,形成大量的囻斑,还会出现明显的同心轮纹。在发病后期,斑点内部会出现明显的黑色小颗粒,这也是前面提到的分生孢子器,最终导致果实表面溃烂。通常情况下,果实在发病十几天左右便全部溃烂,还会溢出茶褐色的黏液,最后,腐烂的果实开始干缩,演变成深黑色的僵果。叶片同样也会受到梨轮纹病的影响,进而形成具备同心轮纹的大病斑,该病斑在外观上并不规则,有时近似圆形,还有时能够出现轮纹。如果叶片之中的病斑过多,将会出现叶片的干枯和脱落现象,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

发生规律梨轮纹病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等形式附着在病枝上度过冬季,并在雨水的带动下渗透到枝干,如果气温达到了28°C,相对湿度超过60%,孢子便会形成。第1年的分生孢子器形成的很少,但会在第2年和第3年开始大量出现,到了第4年之后,分生孢子器的分生能力开始削弱。梨轮纹病可以通过苗木运输实现远距离传播,而且在阴雨、阴湿等气候条件下,病害的传播速度将会变得更快,甚至衍生出流行病害。以华北地区为例,分生孢子器将会在4月下旬开始少量地散发分生孢子,5~6月份最多,之后便逐漸减少。当孢子发芽之后,会经过皮孔侵入到枝干之中,在24之后完全侵入,经过半个月时间便会形成新的病斑。如果果树的生长时间处于5~9年之间,病枝干之中形成的孢子数量也会很少,如果达到13年以上,孢子便不会出现。在果实感染之后,其症状将会展示的极为明显,而且该种症状一直能够延续到采收工作结束。如果被感染的幼果没有在第一时间内发病,等到成熟期之后,其自身活力也会下降,并不断向树枝的各处蔓延。梨轮纹病的病菌可以在树干组织之中成活4~6年,各个品种之间的发病情况也存在很强的差异性,一般来说,中国梨的发病较轻,日本梨的发病会较重。

梨轮纹病主要的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工作

在梨轮纹病传播和发病过程中,其病菌类型以弱寄生菌为主,如果树体的生活力十分旺盛,发病率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在果树种植和管理上,应该做到合理施肥,重点 氬肥进行合理控制,增施有机肥、钙肥、微量元素肥料等等。此外,还要重视修剪工作,将果树上的枯枝、密枝等去除。果树的成长维护还应该减轻果树枝干的负担量,控制结果量,这样不仅可以让果树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枝干的发病率也会降低,在抑制病菌数量的同时,避免果实总产量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在幼苗培育过程中,人们还应该做好检查工作,将发病严重的幼苗剔除,避免对其他幼苗产生影响。

病菌清除

为了防治梨轮纹病,种植人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是将枝干病斑刮除干净。在树木发芽之前,需要将枝干上的轮纹病菌进行集中处理,避免病菌数量的持续扩大。其次,做好枝干用药。在果树的休眠期期间,可以喷铲除性药剂,将枝干表面的病菌杀死,降低果园整体的菌类数量。常用的淸除药剂主要有wP100倍液、40%的石硫合剂结晶(30~40倍液)等等。最后,还要做好枯枝的清理工作,清理和修剪落地枝干,不能将这些枝干作为围墙篱笆的建设材料,更不要使用带皮木棍作为顶柱。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果园周围其他树木枯枝的清理,避免病毒范围进一步扩张。

生长期适时喷药

在喷药时间的控制上,主要集中在落花时的10天左右,也就是5月上旬开始,截止时间为果实膨大时期,也就是8月中上旬。喷药时间可以根据具体的病情情况来决定,药剂的残留期也要根据降雨情况来判断。在果树成长的早期阶段,药物保护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是在重病果园之中,可以采取提前喷药措施,或者是连续喷药若干次。在南方,一般重病果园的喷药次数应超过5次,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上旬、6月上旬、7月上旬和8月上旬和中旬,轻症果园可以适当减少喷药次数。如果是在特殊年份之中,喷药次数应保持在5~6次,并在8月下旬加喷1次。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药物需要进行交替使用,否则会对果树产生伤害,如有杋磷杀菌剂和波尔多液的交替使用。除此之外常用药剂还包括50%的多菌灵、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等。

轮纹病又称梨轮纹褐腐病、粗皮病、瘤皮病等,是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梨树种植区普遍发生,常常导致梨树减产约25%,严重时能够达到80%以上。本文为大家详细总结了梨树轮纹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1、发病症状

此病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也能为害叶片,以果实受害最重。

1.1 枝干发病症状 枝干发病后以皮孔为中心,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暗褐色疣状病斑,质地坚硬。初期病斑隆起呈瘤状,后周缘逐渐下陷成为一个凹陷的圆圈,边缘龟裂与健康组织之间形成一道环沟。第2年病斑中间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最后病组织翘起,许多病斑连在一起,表面十分粗糙,故有疣瘤皮病之称。此疣状物7月开始出现, 8~9月为盛期,病斑老化后其直径为1~10 mm,高度1~5 mm。

1.2 果实发病症状 果实发病多在近成熟期,多以皮孔为中心,呈水渍状向外扩展,初期浅褐色,后变成红褐色病斑,有明显的红褐色至黑褐色同心轮纹。病部组织软腐,中部皮层下产生黑褐色菌丝团,并产生散乱突起的小黑粒点,使病部呈灰黑色。在气温较高时,病斑扩展速度很快,几天之内可使整个果实软化腐烂,流出茶褐汁液,并散发出酸臭的气味,病果逐渐干缩变成黑色的僵果。

1.3 叶片发病症状 叶片发病,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后变为灰白色,并长出黑色小粒点。

2、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病部越冬,第2年梨树发芽时继续扩展侵害梨树枝干。一般华北梨 越冬后的分生孢子器在4月中下旬开始散发少量的分生孢子,5月至6月上旬较多,以后孢子数量逐渐减少。分生孢子器内的分生孢子在下雨时滋出,经雨水飞溅或流淌而传播到其他部位,引起初次侵染。孢子传播的范围一般不超过10 m,但在刮大风时可传播20 m远。孢子发芽后从皮孔侵入,15~20 d后形成新病斑。

分生孢子器的产孢能力可维持10年左右,但产孢能力不同:在新病斑上当年很少形成分生孢子器,要在第2~3年才大量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第4年产生分生孢子器的产孢能力又减弱,5~9年生的病枝干形成孢子极少,13年以上的病枝干不形成孢子。

落花后10 d左右的幼果即可受病菌侵染,病原侵入后在果皮附近组织内潜伏。果实未成熟,菌丝发育受到抑制,外表不表现症状。果实成熟或采收后症状陆续出现。果实染病以在32~36℃时腐烂最快,经5 d即全部腐烂。

北方梨树枝干上的老病斑一般在4月上中旬开始扩展,以4月下旬至5月扩展速度较快,6月扩展速度较慢,7~8月基本停止扩展,9~10月又继续扩展,11月以后停止扩展。4月下旬至5月,梨树正值开花后的幼果期,树体内营养大量消耗,抗病性降低,可能是病斑扩展快的主要原因。

品种间抗病力有明显差异,主要与品种的皮孔主组织结构有关。气候因素与发病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气温在20℃以上,相对湿度在75%以上或降雨量达10 mm时,或连续下雨3~4 d,孢子大量散布,病害传播很快。肥料不足,树势弱,虫害重,发病重。

3、防治方法

3.1 检疫防治 新建果园时,应进行苗木检验,防止病害传入。苗木出圃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防止病害传到新区。

3.2 栽培防治 秋末冬初清除病源。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修剪、疏花、疏果,幼树修剪时忌用病树枝干做支架;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一般每株结果树施土杂肥200 kg,氮肥1.5~2 kg,磷钾肥2.5 kg。疏果后用纸袋将果实套上,可基本防止轮纹病的为害。旧报纸袋或羊皮纸袋均可较长时期的保护果实不受侵染。田间发现病果后及时摘除并深埋。

3.3 药剂防治 冬剪后在病组织上喷涂杀菌剂,并进行全园树干涂白。套袋前先喷1次菌立灭2号或1∶2∶200倍波尔多液。病斑刮净后,涂抹甲基托布津油膏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即50%甲基托布津WP 2份加豆油5份;或用多菌灵油膏,即50%多菌灵WP 2份加豆油3份。另外,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涂抹也有较好效果。发芽前喷1次0.3%~0.5%五氯酚钠和3~5波美度石硫合剂混合液或单用石硫合剂,可杀死部分越冬病原,减少分生孢子的形成量。如果先刮老树皮和病斑再喷药则效果更好。

轮纹菌对果实的侵染期很长,生长期适时喷药保护相当重要,目前以锌铜波尔多液为主,喷药的时间是从落花后10 d左右开始,到果实膨大结束为止。常用药剂还有菌立灭2号800~1 000倍液、30%绿得保JG 300~500倍液、40%多菌灵悬剂1 000倍液加40%霜疫灵WP 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WP 1 500倍加40%霜疫灵WP 600倍液等。喷药的时间是从落花后10 d左右开始,到果实膨大结束为止。因为梨轮纹病病原菌借风雨传播,所以雨前雨后及时喷药,能有效减少病原菌的侵染。在果实成熟前期宜选择内吸性强的杀菌剂,如50%敌菌丹WP或90%乙磷铝WP等,以便杀死果实皮下潜伏的病原菌。

实际喷药时,应注意轮纹病菌主要从果实皮孔侵入,而果实表面的皮孔密度较高。因此,喷药是否均匀,能否对果实提供全面而严密的保护,就成为防治成败的关键之一。

梨果采收后应在温度0~5℃的条件下贮藏,低温可基本控制轮纹病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