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寒富苹果

新农寒富苹果,辽宁省新民市特产。新农村乡素有“辽宁省寒富苹果产业第一乡”的美称,新农寒富苹果,果实酸甜可口、芳香扑鼻、风味优美,富含糖、酸、果胶、钙、铁、磷以及多种维生素;耐贮性极强,在一般土窖内贮藏8个月,不皱皮,不变质。

新农村乡是新民地区最早栽植寒富苹果的乡镇,从2002年发展寒富苹果开始,至今已有十余年,此项目一直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沈阳农业大学李怀玉教授也多次来到新农村乡对寒富苹果的栽植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乡政府始终把发展寒富苹果产业作为新农地区的富民产业,新农村乡8个村都已种植寒富苹果,种植面积已达到3万亩,占全乡坡耕地面积的60%,已成立了7个寒富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新浓香”牌商标,并被辽宁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批准为“寒富苹果”出口基地。新农寒富苹果通过了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认定和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

新农寒富苹果产地范围为辽宁省新民市新农地区新农乡村、周坨子镇、公主屯镇、大柳屯镇现辖行政区域。

平顶山市卫东区:林茂果香富农家 生态修复添新景

大河网讯(记者 蔡长伟 通讯员 古国凡 何洋)初夏时节,不需门票的山顶公园、岳家森林公园、东湖公园等地游人如织;万亩石榴花开红似火,映红了金牛山,景区饭店顾客盈门,池塘边的垂钓者舒心欢笑……这是平顶山卫东区生态修复带来的新气象。

东区辖区内有落凫山、金牛山、马棚山、张寨山、焦赞山等5座荒山,山区面积5.1万亩,还有平煤一矿、八矿、十矿、十二矿四座现代化大型煤矿。过去,随着厂矿企业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荒山乱石杂草丛生,市郊更是风吹满天黑,污水四处流,处处是煤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为了变荒山为人青山、富山;变矸石山为“花果山”。

近年来,卫东区委、区政府在全区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先后累计投入1.6亿元,绿化荒山,劈石铺路,垒石堰,造良田;对煤场,渣场,停车场采取清运,拉土、覆盖、植绿的办法治理,逐步形成了山顶用材林,女叶贞树戴帽,山中石榴树、杏树、核桃树缠腰,松柏种遍一脉四岭八景点的生态旅游框架,实现了山山通公路、山头与山头相连,大部分景点已具备休闲、娱乐条件。使昔日乱石磊磊、荒草凄凉的万亩荒山披上了绿装。矸石山上种草、植树、修廊,昔日的“黑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万亩树林似长龙锁住了煤尘风沙,带来了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给当地农民带来了财富,全区森林覆盖率由过去不足2%,提高到34%。

“绿化荒山暖人心,石榴也能变成金”。上徐村农民赵孩夫妇,一边在石榴园旁卖石榴酒,一边给花落坐果的石榴打药治虫。近年来,赵孩响应荒山修复号召,上山承包了50亩石榴园。由于科学管理,石榴连年丰收,亩产值1.5万元,他还又把石榴进行深加工,酿造成石榴酒卖。

焦赞山东坡上的林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群锋更是心潮难平:“过去这里是个200多亩大的煤堆场,晴天煤尘飞扬,雨天,黑水横流。前年,光华路街道程庄村对煤场进行综合治理,清运煤堆、拉土填沟、平整煤场,栽上了油桃、潘桃树。今年已挂果,近日来不少顾客前来观光摘果品尝,要是过去,真不敢想啊!”

变废为宝,挖塘种藕养鱼,造田种粮、栽果树,循环发展,是该区生态修复的又一特点。由于煤矿长期开采,使卫东区2万亩土地沦为塌陷地,处处污水横流,一片沼泽,难以生存,不同程度破了土地资源

近年来,该区综合利用塌 陷地,发展循环农村经济,制定了土地复垦规划,采取了“一疏二平三改造”等方法,积极实现塌陷地、废弃地复垦改造。经过不懈努力,复垦土地3000余亩。辛北村、辛南村塌陷区经过复垦后,建成鱼塘10个、藕塘8个,水面157亩,造地500亩,年创复垦保耕面积300亩,建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种、养、加一条龙的综合农业生产基地。东工人镇街道东湖公园,原来是个200多亩煤区塌陷地,经过治理、绿化、硬化、美化、亮化,如今满塘清澈见底,荷花飘香、鱼欢跳跃,不少市民在此休闲、纳凉,还在这文化广场上跳舞、健身。

生态修复和生态旅游的开发,给当地农民插上了致富的翅膀,他们在各个景区开果园、开饭店、建庄园、做买卖、生意红红火火,尝到了生态修复的甜头。2019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77元,比2018年增长9.3%。

“我们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走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卫东区委书记王迎波说。

黄土高原上的芳香“玫瑰”:富县有机苹果走出产业发展新路径

核心提示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 李璟 发自陕西富县

秋来鄜州,红果飘香。

位于北纬36度的陕西延安富县,地处世界上公认的苹果生长优生带,高海拔、厚土层、温度适中、降雨适中、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仰赖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让富县“延安苹果”成为消费者吃得放心的“平安果”“营养果”“幸福果”,也成为当地农户脱贫增收的“致富果”。

国庆前夕,在富县高塬果业专业合作社(简称高塬合作社)苹果生产基地,合作社总经理孔建军召集了几位合伙人,积极探讨今年即将成熟上市的有机苹果产品营销方案。

“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化经营”,作为富县目前唯一一家专做有机苹果的专业合作社,高塬合作社打造的有机苹果“产业后整理”模式,打开了更多高端化市场,也为延安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出一条新的发展方向。

“高塬玫瑰”有机苹果。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摄

长江商报公益联盟与孔建军(中)的高塬玫瑰签订合作协议。

精益求精 践行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2020年大年初一,是中国人最期待、最喜庆、最热闹的日子,但处于疫情中心的湖北武汉正在经受磨难。远在千里之外的孔建军看着手机里、电视上播放的武汉的情景,心里难受极了。

当晚,陆续看到全国各地医疗队伍驰援武汉的新闻,孔建军眼前一亮,“我是不是也能做点什么?”他立即拿起手机,给富县县委办公室主任李宏柱发了条短信,说想给武汉捐2000箱苹果。

在县乡政府的积极努力下,2月10日,孔建军终于收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发来的防疫物资接收函。然而由于疫情严重,物流运输成了大难题。孔建军通过四方联系,从山西找来一辆大货车,花了1万多元车费,才终于将苹果发往武汉。“比平时贵了一倍,但特殊时期,帮人心切,顾不了这么多。”

2月17日,高塬合作社捐赠的2000箱、12吨苹果顺利抵达同济医院,成为富县第三批驰援武汉的爱心苹果。

疫情期间高塬合作社捐赠的“高塬玫瑰”有机苹果送达武汉。 受访者供图

“祝福武汉‘苹’安。”孔建军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合作社发起捐赠活动时,农户们积极响应,也不要工钱。就连村里回家过年的大学生,也跟着一箱箱搬苹果,特别能吃苦。让医护人员能吃上富县的苹果,感受到富县人民的温暖,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人人都觉得值。“企业就应该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19年前,30岁的孔建军和他的父辈一样,在9亩果园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同的是,脑筋活泛的他还做起了“苹果经纪人”,每年苹果采摘时,他就在各个村镇跑前跑后,忙着替乡亲们和果商“牵线搭桥”。 读诗书、热爱历史、崇拜路遥,勤奋好学的孔建军不甘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

“仅凭果农一人之力是无法对抗市场的,一定要把他们联合起来,从生产到销售统一规范,共同规避市场风险。”带着这样的思想理念,2008年,孔建军创立了高塬合作社。谁知这年苹果销售市场遭遇“滑铁卢”,收购价从国庆节前的每斤1.8元猛跌至1.3元。

但富县茶坊镇伏龙村的果农张延峰找到孔建军,坚持要以1.8元的价格卖给他,执拗的很,不肯松口。早闻张延峰的苹果全村第一,于是孔建军去他的果园转了一圈,顿时眼前一亮:大小均匀、色泽鲜亮、口感清甜,绝对的好苹果,不愁卖,全要了!

“只有好苹果才经得起市场的挑选!”升华了经营理念的孔建军,拉上张延峰当上合伙人,一同钻研种植技术,让苹果卖出好价。

2011年,合作社投建2000亩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始生产绿色苹果。谁知孔建军去超市一看,“绿色认证”随处可见。“我一定要做更好的、更难的,因为有难度才有高度。”

2012年,在多番考察和细心钻研后,孔建军决定做有机苹果,并在伏龙村建设了1000亩有机苹果基地。

有机苹果是目前苹果生产的最高层次,其生产管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难度十分大。但孔建军认为,富县当时36万亩苹果,有机苹果为数不多,这1000亩有机苹果做成了,卖出去,反响一定好。

但做有机苹果确实不容易。在种植过程中,因为不允许用农药和化肥,难度非常大,农户也不接受,不敢轻易尝试。因技术操作不当,第一年就失败了,苹果受了虫害。但孔建军并不气馁,免了农户的农资费用,第二年从头再来,继续尝试、研究、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孔建军的精心经营下,伏龙村的1000亩有机苹果做成了,于2016年获取了有机证书,并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响。2017年,合作社又在茶坊镇羌村油坊塬小组新建1000亩有机苹果基地,预计今年可获取证书,帖标销售。去年,全村共产153万斤有机苹果,总价700多万元。“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百强示范社”、“陕西省果业优秀合作组织”……在合作社苹果生产基地的会议室里,长江商报记者看到,十几面奖牌挂满了合作社荣誉墙。

但“野心勃勃”的孔建军不满足于此。

“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我们要把它和产品结合起来。”他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正在伏龙村大面积种植花草,改善环境,要把有机生产基地打造成一个公园。在周边建网球场、篮球场,为乡村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吸引更多的高端消费人群来此消费,让他们不光能吃上健康美味的有机苹果,还能到农村来观光休闲旅游。“通过打造乡村旅游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乡村振兴这盘棋做大,我们要开好局。这也是今后富县县域经济农业企业发展的方向所指。”

品牌意识 先进经营理念的核心

国庆节长假刚过,伏龙村苹果已经开始大面积采收,10月下旬左右第一批有机苹果就要在市场亮相了。

走进高塬合作社苹果生产基地加工厂,“定位中产消费”“聚力铸造品牌”两行标语格外醒目。工厂里,4.0苹果智能选果线轰轰隆隆,一颗颗红彤彤的苹果在传送带上完成清洗、烘干、称重、筛选等步骤后,被包装成“高塬玫瑰”,进入 冷库储藏。

高塬合作社去年投产的4.0智能选果线。

“高塬玫瑰”是孔建军为生产的有机苹果打造的一个品牌。他认为,有机苹果瞄准的市场是中产消费群体,他们对产品的品质和文化元素追求更高,因此在品牌建设、包装设计方面,一定要符合定位。

“农业的发展方向就是打造品牌农业、赢得更大市场。”孔建军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当年自己在西北大学读自考时,品牌意识就已经在脑海里形成。后来在市场的摸爬滚打中,他更深刻地认识到,把农业和品牌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精准、快速地找到优质客户。

孔建军说,有机农业不光是一种产品,而是一种更高追求的生活方式。高塬玫瑰严格按照苹果生长周期采摘,含糖量一般在16%左右,不是光甜,而是甜酸度刚好。苹果如果太甜,吃起来会很腻,而甜中带酸,才能更体会出苹果的果香,口感更好。因此高塬玫瑰十分受南方沿海一带城市欢迎,而这些城市一般中高档消费群体也比较集中。

另一方面,要卖好产品,就一定要打造企业文化,而品牌就最能突出这些。比如市面上的有机苹果,有的确实是好产品,但是很多人都不相信是真的,也不敢买。但像高塬玫瑰这样,不仅取得有机认证,还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只要客户一提到是“高塬玫瑰”,就知道是有机苹果。客户购买后,觉得产品好,能回头,这样品牌和企业文化就都成功了。

孔建军认为,中国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主要原因就是现在农产品的结构有问题。普通的、低端的农产品太多,已经饱和过剩,卖不出去;高端的农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但供应不足。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对生活品质要求提高了,消费能力也提高了,优品优价才是更多人所向往和追求的。“一定要把这种过剩的局面扭转过来,让高端的消费市场有产品消费。”

孔建军告诉记者,加工厂这套4.0智能选果线,是为响应延安市政府苹果产业后整理政策,去年投入162万元刚刚建成的。智能选果线分拣,既能保证苹果在大小、重量、色泽和含糖量上保持最大程度的一致性,还能识别霉心病,这是人工分拣无法实现的。经选果线选出的优质苹果,可以提高苹果单价,再加上品牌包装,从“论斤”发展到“论个”卖,让苹果效益有了质的飞跃。

同样,精细化的作业带来的收益也远高于传统企业。2018年,“高塬玫瑰”品牌在北上广深等地的高端市场一炮而红,20万斤有机苹果卖出160万的高价。在去年广东和陕西联合举办的“南果北上 北果南下”系列活动中,富县县长李彦侠直播带货,将高塬玫瑰带到广东推介,短短三分钟就卖出了五六百箱。在孔建军看来,这是市场和政府对品牌和产品的肯定。

孔建军坦言,今年的新冠疫情给苹果销售市场带来不小影响。但他相信,高品质的保证,依然会让高塬玫瑰站稳市场。

“疫情让高塬玫瑰和武汉结下了缘分。”孔建军告诉记者,下一步,他想把富县有机苹果和“高塬玫瑰”品牌推向华中市场,武汉是首选之地。在同等条件下,高塬玫瑰愿意在价格上给武汉一定的优惠,以感谢英雄的城市和人民。他说,长江商报关注的是资本市场,而资本市场里的中高端消费人群,正是高 玫瑰一直以来正在追逐的消费市场。“借助长江商报公益联盟平台,希望高塬玫瑰能更快融入消费市场,我们也会更加努力把产品做好。”

学无止境 产业升级步伐永不停歇

玫瑰花好看,需要绿叶的衬托。孔建军说,“高塬玫瑰”能在黄土高原绽放,他的好搭档张延峰功不可没。“我是学营销做市场的,主要负责卖好苹果,但苹果的种植、和农户的衔接,主要靠老张。”

张延峰在基地担任生产队长职务,也是高塬合作社合伙人之一。在他的果园里,长江商报记者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

密密麻麻的苹果树,整齐划一地成纵列排开,像极了在操场上身着统一校服、排队做广播体操的学生。每列果树之间的距离虽然隔得很开,有差不多3米左右,但每行果树之间的距离却十分小,仅1米出头。

“这是我去年整的矮化密植有机苹果园,现在已经挂果子了,明年这个时候,就能看到成效了。”48岁的张延峰是土生土长的伏龙村人,祖祖辈辈以务农为生。

早些年,家里以种粮食和烤烟为主,但因作物产量低,只能勉强维持温饱。1989年,从学校毕业回到家的张延峰开始种植苹果,随着富县整体苹果产业的发展,家里的经济条件也逐渐开始好转。

和孔建军一样,张延峰也是个“爱折腾”的人。30年的苹果种植经验,成为他最宝贵的财富。

有一年,张延峰到延安洛川县参加了一次苹果种植培训,学到了不少东西,回家后立马将园子里的果树进行了一番“整顿”。第二年,改良的果树开始挂果,产量高了近一倍。不仅如此,因为苹果改良后质量也变好了,卖的价钱也更高,足足增加了8000多元的收入,这让他高兴坏了。

张延峰意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自我增值,才能种出更好的苹果。这几年,他开始到处参加培训学习,乐此不彼。哪里的科技局有好讲座了,哪里的产业园又有新技术了,哪里就有老张的身影。

三年前,张延峰在咸阳市杨凌区的一次培训上,学到了矮化密植栽培技术。随后,他到矮化技术开展较成熟的地方进行了好几次实地考察,终于下定决心亲自尝试一下。

去年4月,张延峰流转了10亩地,全部用来开展矮化密植有机苹果栽培,投入了将近10万元。

“乔化种植的树,光合产物用到苹果里不到50%,但矮化密植模式可以达到75%。”这个看起来皮肤黝黑、话少朴实的农民,说起专业理论知识来却头头是道。他告诉记者,矮化密植,意味着果树种植密度更大,产量更高,不仅能省地、省水、省肥,还尤其省人工。

一直以来,人工成本在苹果种植生产成本中占比都是最高的,几乎超过六成,而且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但矮化密植技术通过全程机械化操作和水肥一体自动化灌溉,可以节省约90%人工成本,一个农户就可以管理50亩地。不仅如此,如今矮化密植技术已经实现了1年栽培,2年挂果,3年丰产的高效运营,比乔化种植要少一两年,降低了风险。而树势矮化,集约栽培,便于通风和光照,生产的苹果含糖量高,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苹果的质量。

矮化密植果园今年已挂果。

“过去一亩地年产最高不过6000斤,矮化后能有8000到10000斤,为啥不改进呢?”张延峰说,人要学习,要进步,种苹果当然也一样。明年矮化苹果丰产后,他就将自己原有的8亩乔化果树全部铲掉,也改为矮化密植。

不仅自己干、自己学,张延峰还带着 村里的其他果农一起干、一起学。他总是将自己在外学到的新技术、新知识,带回村里给农户进行培训。因为苹果种得好,远近闻名,连其他村的农户都经常来找他取经。而张延峰的带头示范作用,更是孔建军和合作社最大的定心丸。

孔建军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富县苹果乔化稀植有30多年历史了,是时候需要更新换代了,伏龙村1000亩的有机苹果也正面临着这个生产瓶颈。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出现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问题,从而导致果园用工成本上涨、生产成本上升、经营效益下滑。

“产业的吸引力在减弱,已成为苹果产业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之一。”孔建军说,有的农户可能现在不理解,好好的乔化果园,为什么要铲掉挖掉改矮化。但有张延峰带头示范,等农户们看到他矮化后的效益后,思想也会改变。未来伏龙村1000亩有机苹果,都将转化成矮化密植。“产业转化升级是农业发展必然趋势,中国要发展现代化农业,必然要依靠机械化,这也是包括有机苹果在内的延安苹果新的发展方向。”

有机苹果 敲开果农致富幸福门

9月23日下午2点,富县茶坊镇伏龙村果园里一片繁忙。十来个农户扛着梯子,挎着篮子,哼着小曲,穿梭在硕果累累的苹果园中。恰逢中国农民丰收节,果园里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农户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藏不住内心丰收的喜悦。

这天,是60岁的伏龙村村民张智峰家种的5亩苹果拆纸袋的日子,邻居王改香、张五栓等人都来给他帮忙。到明天,就该张智峰家去帮他们了。农忙时间,四邻八舍之间轮着互相帮忙,不仅能节约不少人工成本,还能增添几分邻里感情。

拆下纸袋的黄苹果,再过十来天就变红了,到时候农户们就能摘果子大丰收了。不过王改香告诉长江商报记者,今年苹果受了冻,产量略有下降。“不影响果子的质量的,到时候熟了一样好吃,好吃就能卖好价!”

爬上一米多高的梯子,她麻溜地从树上扯下一个个黄色纸袋,只是在够树顶的几个纸袋时有些吃力。一位邻居打趣道:“再过几年就摘不动了咋办?”王改香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合作社之前培训说以后改用机械化,到时候人也轻松了,收入也高了,不愁!

张智峰说,自己已经种了30多年苹果,但以前不懂种植技术,种的苹果个头小、产量低,根本卖不出价,每年只有几千元收入。加入高塬合作社后,不仅定期享受合作社开展的田间培训,还有技术员专门给他指导种植技术,苹果质量明显提升。后来在合作社的推动下,村里都改种了有机苹果,品质和卖相更好了,卖价也更高了。不仅如此,合作社收苹果的价比客商价要高,这几年,家里的收入蹭蹭直涨。

孔建军在苹果园查看即将成熟的苹果。

“有机苹果生产基地的建设,也离不开这些农户。”孔建军说,合作社作为生产的组织者,主要功能就是把农户们组织起来进行有机苹果的生产。高塬合作社每年都会对农户进行大量的培训,他们不懂,就手把手教,让他们认识有机苹果,知道种植有机苹果益处,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实施生产工作。

在组织农资方面,农业投入品都是靠合作社为农户组织回来,价格比市场低,品质也有保障,这也是合作社的优势。一直以来,高塬合作社向农户收购的苹果比普通客商价格高,一方面调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方面保障农民的正常收入,有利于农户脱贫攻坚走向小康。“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首要就是产业兴旺,我们把有机苹果做起来,就等于是把这第一产业做起来了,然后再带动加工业乃至就业。”

走进高塬合作社苹果生产基地,大门口合作社的标牌旁,还竖着一块“就业扶贫基地”的标牌。这几年来,高塬合作社在打造品牌、发展企业的同时,还吸收了161户贫困户,开展产业帮扶,带领大家一起脱贫攻坚。2019年,伏龙村人均纯收入达12000元。今年,除6户兜底户外,32户贫困户已经全部实现脱贫。

苹果摘完了,卖完了,农户还可以到苹果基地加工厂来干活,又有了工资性收入。在4.0智能选果线上,女工负责包装,一天100元;男工负责包装和搬运,一天120元。孔建军说,每年10到12月是丰收期,如果一家两口子都来工作,3个月就能挣一两万。

高标准生产,按照分级销售的模式进行分装,也有利于分级销售。精品果论个卖,商品果走了高端路线,次果走低端市场,剩下的苹果就走了果汁厂,平均下来,比以往传统销售模式卖的更多了,果农收入也提高了。

基地里,还有个库存量200万斤的气调库,大大延长了苹果的销售期。有了合作社兜底销售,果农再也不愁苹果卖不出去了。

孔建军说,通过多年的实际经营经验,他总结出了苹果产业后整理的六大核心理念,即“分批采收、分级销售、智能选果、冷藏冷运、网上销售、品牌营销”,目的就是让苹果卖出好价钱,实现农民收入倍增。

和高塬合作社一样,目前富县上百家企业、合作社,都在按照苹果产业后整理的思路营销苹果,努力实现优果优价。苹果产业后整理,不仅让传统单一的生产销售模式向高科技、精细化迈进,也打开了更多高端化市场,让“延安苹果”这一品牌逐步走向世界,为果农和企业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截至目前,延安全市的智能选果线达到100条以上,冷气库存量达到140万吨以上,鲜果加工转化能力40万吨,以智能选果线、冷气库为标志的后整理现代化装备体系基本形成。

长江商报新闻APP

长江驱动力 经济风向标

独家深度推荐:

陕西煤业投资隆基股份四年赚超百亿 拟30亿加码主业未来三年将分红120亿

君正系双轮驱动投资华泰保险6年赚42亿 杜江涛夫妇受益蚂蚁上市财富劲增225亿

中国宝武三重组亿吨钢铁巨无霸起航 或实控8家A股公司2019年盈利近200亿

均瑶健康“迟到”20年上市成乳酸菌第一股 王均金家族实控四家A股公司年盈利28亿

新能源车今年销量或达110万辆 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终将同赛道“竞跑”

TOD模式2.0时代武汉样本 267公里在建地铁沿线商业规模待起

武汉四大商业体两家易主转型形成新格局 汉商集团一个月投入9.7亿并购强化大健康

绿地控股时隔五年160亿开启二次混改 多元化格局下“引资源” 谋求战略协同

民生银行换帅:中行系高迎欣接任董事长 洪崎执掌六年资产规模翻倍至近7万亿

贵州茅台1.83万亿市值成A股“一哥” 业绩稳健增长产品需求已趋多元化

完美世界回A四年市值增长253亿 3200余人从事游戏研发坚持内容为王

光大集团384亿受让光大银行股权或推整体上市 手握13家上市公司总资产逾5万亿

中国太保及长江电力推进GDR发行 A+G上市公司 将添至三家

中国核电上市五年经营现金净流入千亿 新增5000亿度核能发电减少煤耗1.5亿吨

紫金矿业39亿收购加码铜资源储备 上市12年累计派发现金红利230亿

国泰君安拟21亿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 授予价格“五折优惠”设置多维度考核机制

福耀玻璃客户囊括全球前二十汽车厂商 累计派现174亿为股权融资总额24倍

中远海运集团重组三年综合运力世界居首 10家上市公司完成股权激励全覆盖

旭辉集团低溢价高权益拿地助业绩增长 成立东南区域集团冲刺500亿目标

海信系启动混改引战投优化治理 旗下两上市公司单日市值增长近27亿

小熊电器上市后市值增长百亿 一季度净利逆势增逾80%

南京银行近半年获南京高科4.4亿增持 连续十年业绩增逾10%不良率仅0.89%

贵州茅台全年盈利412亿拟分红214亿 市值破1.56万亿再创历史新高

东风汽车集团100%控股东风雷诺 或与雷诺集团合作开发智能网联汽车

蓝思科技倚靠华为特斯拉双龙头客户 一季度净利8.8亿连续三季度创同期新高

新消费:百货业"云购物"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按下加速键

李保芳执掌茅台21月削减826家经销商 万亿市值巨头开启“高卫东时代”

平安银行净利增逾13%创转型新高 “大零售大对公”均衡格局逐步形成

现在化肥农药,工钱都涨,苹果价不涨,烟台苹果果农挣钱吗?

今年过年以后,包括山东烟台、山西运城、陕西甘肃的苹果价格都一路下跌,由原来的2块多钱降到了现在的1元左右。最近有陕西果农说他们的库存苹果有的已经降到了4毛多钱,除去2毛多的冷库费,只能落下2毛多点的收入,眼看着是赔了。冷库苹果

果农们一边发愁卖不起价的苹果,一边还在作务着今年的果树。苹果树萌芽后,果农的活越来越多了,最近就是疏果。听山东果农讲今年疏果请人的话,一天也得150元,因为疏果是个技术活,疏对了一次就办事,疏不对园主还得后续处理。可是今年疏果的时候找不到人工,明显这投资就又加大了。

5月底春梢停长,果农要控旺,下肥,做的事太多,但肥料还是要买。今年的肥料价格相比去年是涨了一些,为了秋季结果好,肥料也不敢少下。可是果农去年的苹果也没卖下个好价钱,投资买肥料时就心里犯难,谁知道今年的苹果能卖个啥价钱呀。我在运城就看到果农犯愁,有的果树一颗能套300多个袋,有的能套100来个袋,这个差距主要还是来自疏花疏果,还有树体本身的好坏,果农心里凉凉的。施肥打药上就很不经心了。

苹果疏果

作为一个农资人,我认为当下出现苹果价低,肥料工钱价高的情况,打击果农种植积极性的问题非常严重。但是从种植的角度和市场的角度来看,我有以下3方面的看法,与果农沟通:

1、苹果价低非常罕见,质量仍需保证

今年苹果价格非常低,而且低得能叫人怀疑人生。本来过年以后2月份苹果还能卖到2元/斤左右,结果到3月份以后直线掉价,到现在的1元左右,以至于更低。这一定是市场因素决定的,一是普通苹果太多,采购商按质收购,二是4月份底以后各式应季水果上市,市民转吃应季水果的多,三是果农期望价涨,但市场越跌信心不足,干脆不卖赌一把。

从今年的苹果价格趋势来看,是近10年来最低的,去年即使受到了倒春寒和冰雹影响,产量也没有降低,高质量的苹果略少,大众化的苹果过多。而且在冷库中的苹果有果农夹杂着质次苹果,使收购商不敢冒然收购,形成了非常低的相互信任度。

苹果套袋

2、肥料人工价高也有原因,农民应把握树体营养平衡

今年的肥料价高也是比较明显的,主要来源于尿素价格的猛涨和一铵二铵的国际市场价格抬头,虽然钾肥与往年变化不大,但也因为氮磷价涨有跟涨心态,造成过年以来肥料价格过高的情况发生。但我作为一个农资销售者来看,好些企业的价格还是涨幅不太明显的,主要在于年前原材料备货较足,没有形成年后剧烈跟涨的情况。

果农认为肥料价高,与果价形成明显对比,认为市场对果农不太重视,这种情绪不应该有。在当前一些水溶性肥料,调节剂类产品价格还是基本维持在一个可控的价格情况下的。让果农不明白的是苹果降价了,但为啥肥料不降呢?这就是我之前几次讲过的,肥料的价格是与农产品价格有关,但不是绝对相关,它只与煤炭天然气磷矿粉钾矿粉、国际市场有关,果农应该正确看待肥料价涨。

而人工难雇,的确也是当下果农比较忧愁的,一是人少一定日工钱上涨,二是做工质量堪忧,让果农心寒。这是当下农村的实际,所以说与托管等合作也许是将来果农的作务方向之一。

查看苹果春梢是否停长

3、苹果管理是整体性全生育期的,不能掉进果价高才高投入的误区

咱们说经营果园一定要看得远,只有作务好当下,才能再看果价。有的果农看到当前果价不好,就偷工少肥,即使秋季下果后价格不行,自己也 少投资了,亏损不大,有这种思想的果农,到时候即使果价好了,你也一定卖不下好价钱,因为果质就一般,吃亏的就一定是自己了。

我们提倡经营果园要全方位地、全生育期地投入,每一项工作都不能马虎。特别是秋施肥,有的果农下了果,秋施肥不根据地力情况及时施用有机肥料,到了开春一看价格不行,又不想多施肥了。现在春梢停长,又该施肥了,心里有火气,也不想正常管理,那么,您这一圈下来,长下的果质量一定不太好,到时候亏的那肯定是自己了。所以我们不能看果价进行管理,既然经营了果园,就一定全方位地进行管理,价格是市场说了算的,咱现在又预估不了秋季的价格,埋头种下好质量的果子了,再去看价格也不晚。

农民卖冷库苹果

当下果农确实遇到了困难,对于果树管理有想法,对于市场有看法。其中一些人对种果树都失去信心了。不管怎么样,我认为既然今年还要种,那就管理好,该投资的投资,一身怨气,自己也工作不顺心。种果树需要个好心态,不可能年年都是这样的价低状态吧。烟台苹果久负盛名。但凡是水果都随行就市,国家不订价,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调节。刚上市价格高,随着市场数量增加,竞争激烈,价格趋降。消费者不管你投了多少成本,只认物美价廉。

现在全国东西南北山区,裁种苹果面积大幅增加,竞争激烈,只能从降低投入成本,提高质量,扩大品种,增加产量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