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大刀耳叶

功夫大刀耳叶是天地一味的一道闽菜系,猪耳由于又软又脆,但师傅却能将它横面剖成薄如蝉翼的一片片,再细心地铺砌成有如千层花瓣的花朵,单是切和砌这两道工序,已花了不少功夫和心思,再配上特别调制的调料,吃起来爽脆之余,满口麻辣留香,无穷风味毕现于齿间。

秀出非凡功夫 圆梦科幻武林 “体验真功夫·我就是大侠”功夫特技挑战赛火热上演

嵩山少林尽展武林风采,功夫圣地彰显科技神韵。7月27日,2019“体验真功夫·我就是大侠”功夫特技挑战赛在素有“功夫圣地”之称的嵩山少林景区火热上演。当功夫遇上时空静止,碰撞出电影大片中才有的视觉震撼。现场全景拍摄互动,吸引众多前来游玩的游客目光,纷纷加入到这场创意功夫特技挑战赛之中,体验功夫的别样魅力,感受好莱坞电影特效的奇妙瞬间,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炫酷功夫大片!

“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处把你传扬,精湛的武艺举世无双。”中国武术静若伏虎,动若飞龙;功夫高手百步穿杨,踏雪无痕;江湖豪杰利剑在手,侠义在心!多少人儿时的武侠梦想,是披星戴月,沿着前人的足迹阔步前行;是叱咤江湖,在武林中留下自己的飒爽英姿;是行侠仗义,用一腔热血去感悟世间的繁华。

秀出真功夫,我们都是主角。参与挑战的游客们,纷纷展现自身的“独门绝技”。在嵩山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将时间凝固,把画面定格,用真功夫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科幻武侠世界。嵩山少林景区引进最新360°环拍技术,定格精彩瞬间,为前来游玩的游客带来了无比炫酷的视觉体验,为他们的嵩山少林之行留下令人震撼的武术科幻大片。小朋友们的欢乐武动表现出的呆萌可爱,在慢镜头下越发显得天真烂漫,给挑战赛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满腔热情的外国友人用实力演绎出了对功夫的独到见解,为挑战赛带来国际色彩的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

2019“体验真功夫·我就是大侠”功夫特技挑战赛用“黑科技”带领游客亲身体验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感受了互动创意拍摄系统的神奇,享受了电影特效带来的视觉震撼。8月10日,嵩山少林继续绽放异彩,“勇闯少林夺宝行”2019嵩山少林武林大会英雄闯关赛即将开启,潜心修炼数十载,证明你盖世武功的机会到了,层层关卡,等你来玩!

2021首届崛围山红叶节在窦大夫祠盛大开幕

为进一步提升崛围山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崛围红叶”文化品牌,推动崛围山及周边文物保护开发传承工作和旅游业发展,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崛围山博物馆)以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目标,于2021年10月18日上午10:00,在窦大夫祠门前广场举行“唐风晋韵锦绣太原一2021首届崛围红叶节”开幕式。

窦大夫祠位于二龙山脚下,汾河水畔,得天独厚的风景让这里更显幽静。窦大夫祠整个建筑为砖、木、石结构,大部门建筑为元代重建,其中烈石寒泉更是古晋阳八景之一。古老的建筑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痕迹,现代的我们也感应着历史故事的声音。

烈石山脚下,有丰富的岩溶水。上世纪50年代,随处可见泉水涌溢,有如十几口大锅之水沸腾开滚一般,这就是著名的烈石寒泉。各处的山石隙中也流出股股清泉,景色壮观,令人神往。

据悉,现场还请到了太原市书法家协会的书法老师用丹青书写豪情,用笔锋传颂真意;曲艺演出弘扬了传统国粹,也为开幕式增添了色彩;还有精彩绝伦的旗袍秀,丰富了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延续历史文脉。

本次活动旨在“以节为媒、宣传崛围、打造品牌、保护文物、发展旅游”,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推动崛围山文化和旅游发展。

冼夫人造像惊现河南?原来冼夫人有这么大功绩!

最新一期河南卫视《华豫之门》鉴宝节目1月3日晚播出,22岁的河南漯河农民张鑫带着一尊铜像来到节目,请专家帮忙鉴定造像到底是谁?是真是假?有多大价值?专家给出的答案让在场观众惊奇,这既不是穆桂英,也不是花木兰,而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巾帼英雄第一人”——岭南圣母冼夫人。

铜像原是曾就读黄埔军校的爷爷留存

《华豫之门》是一档河南卫视播出的鉴宝节目,带来铜像的张鑫来自河南漯河,从事厨师行业,父亲是农民。张鑫说这个造像是他爷爷留下来的。

“一般造像都是佛祖、菩萨或者是关公之类的,但是这个从来没见过,也不知道是什么。”张鑫讲起鉴宝缘由,去年在家里打扫卫生的时候,他从床底下发现这尊铜像。他说是爷爷留存下来的,“爷爷从黄埔军校毕业。”

主持人说:“确实很少见!”

这尊造像塑造的人物究竟是谁?

在张鑫和在场主持人一脸茫然的时候,佛像、铜炉鉴定专家北郊出来鉴定了。

北郊先来一阵感慨:“这尊造像和我们常见的不太一样!”

“一聊到民族英雄,特别是女英雄,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花木兰、穆桂英,其实这些女英雄多数通过武侠小说改编塑造出来的形象。”北郊说。

接着,北郊揭秘这尊造像是谁。

北郊说,这尊造像塑造的女英雄名叫冼夫人,是广东地区非常著名的一位巾帼英雄。名叫冼英。她是从年轻的时候就非常厉害,会领兵打仗,而且是女中豪杰。

北郊接着介绍,冼夫人出生在南北朝时期,当时隋朝平定岭南的时候,冼夫人为了民族统一,配合隋朝把当时地方的暴乱给平定了,因此在那个时候封她为谯国夫人。后来历代皇帝对她都有追封,曾封她为“岭南圣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对她也有一个很高的评价,称她为中国的巾帼英雄第一人。所以冼夫人获得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北郊说。

造像是哪个年代的?有多大价值?

既然上了鉴宝节目,张鑫期望这尊造像能值10万元。

北郊继续他的分析,说:“这尊造像整体是一个筑造工艺,没有加刀修饰,它的铜质是水红铜质,完全符合我们明代晚期的这种特征,包括表面刷了一层漆金,而且这个漆金的质感也是出现了亚光这种状态,有自然剥落的感觉,也符合老的造像特征。”

综合这些特征,北郊给出了鉴定结果——明代晚期岭南地区的冼太夫人雕像,真品无疑!

北郊同时也认为,这尊造像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北郊建议说,如果这尊造像能被岭南的一些博物馆收成,对它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归宿。

那么这样一个造像怎么估价?现场专家也给出了一个数字——40万。

《华豫之门》专家团成员、艺术品司法鉴定陪审员赵光讲了他的看法:“不同区域的文化留下不同种类的藏品。这尊冼夫人造像,如果放在北方,20万可能不好出手;如果把它放到广东,40万都成了保守价!”

赵光补充说:“这种藏品只有在它的属地,它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的体现。”

最后,张鑫获得了《华豫之门》的真品证书。

延伸:冼夫人影响力知多少?

你可能以为冼夫人的影响力只在广东,其实不然。

冼夫人不是神话,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伟大女性。冼夫人一生经历梁、陈、隋三代,作为岭南地区领袖,她毕生竭力维持国家安定和民族融合,极大促进了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冼夫人的另一大历史功绩,就是收复海南并维护南海的安全与稳定,如今在海南供奉冼夫人的庙宇有300多座,冼夫人文化节已成为当地纪念冼夫人最大规模的活动。此外,在广西,不少民众也崇尚冼夫人文化。

冼夫人“婆家”原来在辽宁。冼夫人的夫君冯宝是辽宁北燕皇室后裔,祖籍为辽宁省朝阳市。冯冼通婚,成为汉俚民族融合的里程碑。冯冼两大家族齐心协力,传播中原先进文化,共同为岭南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近年来,在各方的推动下,关于冯冼家族的风云故事在辽宁乃至全国为越来越多人所熟知,断裂的千年历史也得以被钩沉、续补。

据《隋书·谯国夫人传》记载,冼夫人晚年如此告诫子孙:“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对国家、对民族、对百姓的“好心”,既是冼夫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茂名这座城市独特的灵魂。近年来,茂名提炼出了“好心精神”,并逐渐打造成为了城市精神。

如今冼夫人的精神感召随着华人的足迹远至南洋各国。目前,全球冼夫人庙有2000多座,冼夫人已成为东南亚华人华侨与当地老百姓认同、崇尚、信仰的巾帼英雄,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新纽带。上世纪60年代,在高州等地发掘出不少如波斯币、昆仑奴铜像等舶来品,也是当时粤西与东南亚海外贸易密切的有力物证。

2018年12月25日,茂名首次全市统筹举行冼夫人纪念活动,为期6天的首届“好心茂名”冼夫人文化周上演了41场文化惠民活动。

来源:河南卫视、南方+、高州广视

免责声明

本文所有内容已标明来源,若未明确标明来源,则均来自网络。本公众号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其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小编会第一时间作删除处理。

●为发掘冯冼文化,霞洞举办「古冯家村与冯冼后裔墓葬群座谈会」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