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火腿

属赣西萍乡之特产,山村所特有,以皮薄、脚细、精多、肥少、肉质鲜嫩的土猪作原料,继承农村传统工艺,通过腌、熏、焙三个环节精制而成,不含半点化学成份。素以色、香、味、形俱佳而著称。该品肉色红润,香味浓郁,是农民渊源悠久招待贵宾,庆贺佳节的上等肴品。

云南千年白族村,因一条火腿而出名,比丽江更有韵味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西北部山谷之中,有一个白族最古老的村寨名叫诺邓古村,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舌尖上的中国》曾在这里拍摄,让诺邓火腿名扬四海,也让这座古老的村落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古村的民居建筑依山而建,保留着滇西地区最古老、最集中、最完整的明清时期古建筑群,民居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风貌。数百户人家主要分布在村中的山洼和西北阳坡上,诺邓至今很多人家都养马,从这些马匹身上,依稀可见从前马帮的影子。

想进村子就要踏着千年的石板路向上攀登,随着视野的开阔,这座千年古村的绝世美景就显现于眼前。

走进村庄,向上望去,民居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依次有龙王庙、古江西会馆、万寿宫,古榕树、黄姓家族的“题名访”和玉皇阁前的“棂星门”等古建筑群、古牌坊等。古村内的牌坊是滇西现存最大的古木牌访。村中高大的古黄连木,树高达三四十米,最古老的树龄已有800多年。奇花异草、古庙、古牌坊、古井、古街、古道,隐謐如世外桃源

古村中巷子很窄小,路上的青石板被磨得发亮,两边都是传统的土坯房,辅以木质结构。村中有几间客栈可以提供住宿,如果你带的行李太重,这里有马匹来帮你托运,只是要收取一点费用。村子不大,很安静,只闻鸟雀鸣,没有喧嚣声。

站在高处,错落有序的民居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远处是黛色的高山,近处是浓郁的绿树,耳畔是清脆的鸟鸣,一下子就恍如隔世般。

云龙自古以来以出产优质井盐闻名,这其中 “诺邓井”最出名。历经唐、宋、元、明、清几代王朝,诺邓这口盐井已经存在了2300多年。

诺邓井盐因盐质优良、味道纯正而远近闻名,以至盐商情愿加价竞争收购,使诺邓井盐一度成为滇西茶马古道上流通互市的一种重要商品。据了解,明朝在全国设置了7个“盐课提举司”,诺邓是其中之一,盐课提举司的衙门旧址到现在还完整地保留在村子里。

村里的最大的宅子就是盐司了,现如今变成了诺邓古镇的博物馆,讲诉着古村和盐井的发展历史。

有着千年历史的诺邓天然盐井,造就了诺邓火腿所独具的美味。这里家家户户腌制火腿,每家的味道都有其独特味道。

大山的理论很质朴,哪里有好的盐巴,才能产好的火腿。诺邓火腿,其渊源已达千年之久,自从汉代诺邓开发盐井以来,当地人取料当地特有小体型黑毛猪,加上诺盐来腌制火腿,由于诺盐品质好,渗透力强,一般的盐可以腌透过六层肉,而诺盐可以腌透七层,使得腌制的火腿入味醇厚,味道均匀,而且诺盐含钾,对人体维持电解质的平衡,以及神经和肌肉的健康有很重要的意义。

来诺邓一定要登上山顶的玉皇阁,在这里你才能感受到千年古刹的灵魂。这里古木参天,花香四溢,巍峨雄伟的殿宇楼阁错落有致,庄严肃穆,气势磅礴。

诺邓玉皇阁道教建筑群包括了玉皇阁大殿弥勒殿,关帝庙,孔庙,棂星门等,都是清代庙宇建筑。边走边看,一边探寻古寺深厚的历史文化,一边感叹古人的巧夺天工。

这么美丽的一个地方,怎么过去呢?我们可以到大理高速客运站坐车,买去云龙县的车票,坐三个多小时的车,到达云龙县,云龙县距离诺邓古村还有六七公里,再从云龙县坐当地三轮车到诺邓古村。

也可以自驾过去,但路上一定要小心,放羊的当地人任由羊在公路上溜达,如果不小心碰了他的羊,或是羊不小心碰了你的车,嘿嘿……。诺邓古村离大理160多公里,中间可以左转上山去太极图看看。

云南处处皆美景,相比热门的丽江、大理等,这里人就比较少了,而且,这么美的地方,大家可以慢慢的欣赏这里的景色。来诺邓古村让我们细细感受马帮文化曾经的辉煌。

河南长葛一村:全村人只卖一样“小吃”!百年前就火遍许昌、尉氏

“147刘合集,258上大马,369洧川走,逢5逢10,古桥南席。”在古桥镇刘李村,这句顺口溜流传了上百年。

短短20字,刘李人就把周边村镇的集会一个不落地总结了遍。刘李人也靠着本村特有的绝活儿“炒凉粉”,兢兢业业赶了100多年“集”。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刘李村85%的村民都在制作凉粉。村里人每天早上四五点出发,挑着扁担,带上两三盆凉粉,你赶这村会,他赶那庄儿集。当时在周边村镇中,刘李凉粉拥有全年龄段的粉丝群体,每户每年能卖30000多斤凉粉

刘李的凉粉从不批发,全部自产、自炒、自销,也从未愁过销路。如果家里人手足够,刘李人可以做到全年356天,天天赶会。

100多年来,长葛周边只要有集会的地方都能见到刘李人,他们靠着保质保量的“炒凉粉”总能迅速打响自己的品牌,占领这个市场。

刘李人靠着这个绝活发家致富,如今这些“手艺人”又被大家冠以全新的称号——“美食家”。

刘李人到底有啥绝活儿能把凉粉做到百年之久?刘李的凉粉为啥“嫩好吃”?上周,小编特意来到古桥镇刘李村一探究竟。

(文章第一段顺口溜的“刘合集”位于开封尉氏县,“大马乡”位于尉氏西部,“洧川镇”位于开封市。)

刘李凉粉两大“怪”:出嫁的闺女不能挂“刘李凉粉”牌子,凉粉只供应本村一家超市

在那个普遍贫穷的年代,做凉粉就是刘李人赖以生存的“穷生意”,“刘李凉粉”在十里八乡也是响当当的,村里老人们把家乡名誉看得比命还重要。

在 1959年至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这一特殊时期,刘李村没有饿死一个人,刘李的男丁没有一个光棍,邻村的单身姑娘争着往刘李嫁。

刘李村收红薯的老照片。

这一时期,家家户户缺粮、缺红薯,为节省成本,村里一些人就开始使用便宜的玉米淀粉代替红薯淀粉,炒出来的凉粉质量差,一碰就碎,根本搓不到碗里。

同村几位老大爷发现后当场就不愿意了,白天围着凉粉摊儿,晚上堵在家门口:“你这是要断了刘李的活路啊,红薯再贵,咱也不能降低凉粉质量。如果继续这样做,摊位上写有‘刘李凉粉’的招牌直接拿走,咱庄儿老一辈积攒下的这点儿好名声不能毁你手里。”

对于村里“刘李炒凉粉”品牌的使用,即使从刘李嫁出去的闺女也不能用刘李的牌子。村里老人告诉小编:“如果炒凉粉卖得好,那是正常!淀粉掺假卖得不好,就是砸刘李的招牌。卖凉粉时你可以说你是刘李的徒弟或刘李的闺女,从刘李学出来的手艺,但不能说你是刘李的人卖刘李的凉粉。”

在凉粉供应方面,刘李凉粉只供应本村一家超市,其他超市不供应。

“其他超市一斤凉粉不到2元,但 李的凉粉每斤成本3元,不懂行的朋友肯定哪个便宜买哪个。为保证出售的凉粉品质统一,我们的凉粉只在村东头儿超市出售。来这里买凉粉的朋友都是行家,凉粉供不应求。”在刘李村做了一辈子凉粉,今年76岁的本小在老大爷介绍。

不买现成的“芡粉”,100年来坚持自种、自磨、自制、自炒、自卖!

美食从来不只是食物本身的味道,往往还蕴含着“美食家”独有的人情味。

刘李凉粉百年不变的口感,对原料“淀粉”近乎苛刻的追求,使刘李凉粉的需求量持续扩大。

为保证凉粉品质,刘李人一百多年来一直坚持老一辈们制定的老规矩。他们自己种红薯,自己拉磨、自己磨粉、自己打凉粉,做好的凉粉拿到庙会上自己炒着卖。

自制红薯淀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本村土地的红薯产量已不能满足持续增长的凉粉销量,刘李人开始对外收购红薯。每年10月份,整车整车的红薯从四面八方运往刘李村。

个大、皮红的“徐薯18号”。

“我们只收‘红薯’不收‘芡粉’,而且红薯品种只选‘徐薯18号’。”本小在大爷介绍说,“‘徐薯18号’从60年代一直沿用至今,这种红薯磨出来的芡粉少但质量好,打出来的凉粉、粉条劲道,炒出来的凉粉软弹好吃。”

红薯的质量就是凉粉的生命,为挑选中意的红薯,刘李人会亲自到红薯地挖几颗红薯现场鉴定,达到刘李标准后才会继续合作。交易确定后,在工人大批量挖红薯时,刘李人还会在一旁守着,所有红薯只能出自他们认可的红薯地。

本小在老大爷告诉小编,高淀粉红薯每100斤能比“徐薯18号”多出5斤淀粉,刘李村每年需要购买10万斤红薯,如果全部采用高淀粉红薯,村民每年能多赚15万元。但是,刘李人不会为了提高利润而去降低标准,今年你偷精耍滑,明年恁家的粉条、凉粉立马滞销。

“即使徐薯出芡少俺也得买,因为只有好东西才能有销路!”

本小在16岁开始做凉粉,凭借世代传承下来的老手艺,他娶妻生子盖房子,前几年还买了一辆低速小汽车

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高品质,让刘李人在摆摊儿时面子倍儿足!

“我对俺村的凉粉有绝对信心!只要有刘李人出摊儿的庙会,其他凉粉摊儿都卖不过我们。”谈及此事,本小在满脸写着“骄傲”。

庙会上,有些老客户本想随便挑家凉粉吃,眼看刚刚交过钱,发现本大爷后会特意再来买一碗。不少住在县城的人每年都会回老家赶会,为的就是吃口刘李炒凉粉。

刘李凉粉纯天然无添加,近几年虽然庙会数量在减少,但刘李凉粉的销量却一直增加。周边县、市的公园美食街开张时,会邀请刘李人去摆摊儿炒凉粉,不仅不用掏摊位费,主办方还会额外补贴一部分劳务费。

为啥刘李村会种红薯卖凉粉?“还不是因为穷!”

“周边那么多村子,为啥只有刘李村种红薯卖凉 ?”

“还不是因为穷!”本小在说,“说来也怪,刘李的土地大部分都是半沙地,营养成分少种植小麦产量低,但它适合种红薯。在这附近,只有刘李是半沙地,过了刘李就是老土地。”

老土地紧实度高,土壤密集,土地容易结块变硬,适合小麦、玉米的生长,不利于红薯生长。半沙地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昼夜温差大,虽然土壤肥力差,但不会出现土壤结块等现象,有利于薯块的形成与膨大。早年间,刘李村基本没有其他庄稼,80%都在种植红薯。

100多年前,土地是庄稼人的唯一收入来源,虽然做红薯芡粉费时费力,但穷怕了的刘李人牢牢把握住了这个翻身机会。

那时候人穷,买不起牛、驴等家畜,抬水、推磨都得让家里孩子来帮忙。

本小在七八岁时开始帮父母洗红薯,再大点负责红薯切块,十三岁开始帮忙挑水、推石磨。

“石磨就是石头磨石头,接触面全是倒沟,小孩儿不提劲儿根本推不动。半个磨400斤重,俩人推磨转个一圈儿两圈儿还能接受,整晌推肯定受不了。”五十年代初,刘李村的孩子基本不上学,他们要么帮着家里推磨,要么帮着挑水。从早干到晚,累了坐椅子歇会,困了就靠墙睡会。

图为刘李村现存为数不多的石磨之一。据村里老人回忆,1964年以后村里开始升级电动石磨。电动石磨就是在原先石磨的基础上绑一个皮带,通过皮带传动带动石磨。为保护电机,村里人专门在石磨与电机之间修堵墙,防止电机沾水损坏。

60多年前安装木柄的石洞依旧明显。

虽然做凉粉确实能挣到钱,但与去工厂打工相比,在家做凉粉实在太辛苦、太圈(juan)人。截至目前,刘李村愿意做凉粉的人家只剩4户,大多数村民只进行季节性的粉条加工。

刘李村也形成了一定规律的“红薯产业链”。每年10月份红薯成熟后,村里外出打工的青壮年都会回到村里,帮父母加工粉条,过完年继续外出打工。临近过年,来刘李村买粉条的货车需要排队进村。

虽然村里制作凉粉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但本小在从不担心手艺失传的问题。“人们对食品健康越来越重视,我们村的凉粉味好、质优,肯定能在小吃界开辟一番天地。”本小在说,我们村世代与凉粉、粉条打交道,全村80%的年轻人都能独立打凉粉,刘李品质已在年青一代生根发芽!刘李的精神、刘李的品质还会继续传承下去。”

来自今日长葛

一部热剧《闯关东》,带火了一个古村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背井离乡闯关东的故事,以主人公朱开山的复杂、坎坷的一生为线索,其中穿插了朱开山的三个性格迥异、命运不同的儿子在关东路上遇到的种种磨难和考验。在苦难之下,朱家父子、兄弟、夫妻之间所产生的悲欢离合的故事。这部剧也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部电视剧,提到这部剧就让人不得不关注它的拍摄地朱家峪了,一个年代久远,历史悠久的古村落。

朱家峪

家峪,位于济南章丘市官庄乡明水城东南五公里处,距济南市区约45公里。据专家考证出土陶器,朱家峪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在此建村居住,距今3800年以上。据传,战国时期便有庐于此,原名城角峪,朱氏于明洪武初年入村,因朱氏与皇帝朱元璋同宗,复更名朱家峪。自明初至今,虽经六百余年沧桑,仍较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古桥、古道、古祠、古庙、古宅、古校、古泉、古哨等建筑格局。四面青峰隐隐,溪中碧水悠悠;长白、胡山诸峰拱卫映带如画;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风景名胜资源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和学者。朱家峪大小古建筑近200处,大小石桥99座,井泉66处,自然景观100余处。这里,自然环境优雅,文化底蕴丰厚。被专家誉为“齐鲁第一村,江北聚落标本。”

朱家峪

朱家峪古村为梯形聚落,上下盘道,高地参差,错落有致,该村三面环山,北临齐鲁世博精品园,南接胡山,西连胡山森林公园,村南头,文峰独秀,庄北首,文昌阁楼,笔架山依偎着村西首,东崖下,清泉长流,村四周尚有九山不露头,这风光此处独有。走进朱家峪村,潺潺的小溪,排排的古桥,叠叠的石屋,袅袅的炊烟,古色古香的村庄让你流连忘返。

朱家峪

礼门,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朱家峪自古以来十分重视儒教。旧时,当官者没到礼门前便下马,下轿,步行入村,以示做官放架子,视百姓为衣食父母,故得名“礼门”。游人可以登上礼门顶部,可迎旭瞻霞,一看山乡之秀美,深秋季节,或赏漫山霜叶,大雪过后,玉树琼枝,群山玉峰,更招人留恋。

礼门

双轨义道,山石铺就的古道中央,嵌有两溜大块青石,形似铁路,村民们形象地称其为“双轨”古道。“双轨”不为好看,而有其独特的用途。早年村里就规定,走路必须靠右行,两股道自然也分成了上下行,这与今天的交通规则不谋而合。

双轨义道

文昌阁,始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原名危阁连云,考魁星楼碑志,系山阴朱霞所设计、创建。下筑阁洞上建文阁,形象古雅壮观,南北两侧阁洞上面正中处都砌有一块铭文巨石,上撰阴文的"文昌阁"三个大字。文昌阁内供奉的是文曲星君,主宰读书人功名禄位, 文昌阁左右有两童,分别名为“天聋”“地哑”,以示“知者不能言,言者不得知”之意,即天机不可泄露。此景点名曰“危阁连云”。历经风霜数载,未修复一次,依然保持原貌。

文昌阁

山阴小学,由文昌阁西侧台阶登上阁楼,沿东侧台阶下至一院落中,院落共四进,内有展览馆若干,展出有朱家峪的出土文物、旧时生活生产用具、人文照片等,走出院门见一“ 山阴小学碑志”的石碑,方知这里原来就是山阴小学旧址。 山阴小学由章丘教育先师朱连厚先生募捐筹措资金,民国三十年(1941年)兴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竣工,先后由毕资杰、张子源等任校长,曾为社会培养出大量人才。

山阴小学

朱氏家祠,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复修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铁将军把门,未能入内。祠门铁质推拉式,正上方嵌有黑色“七星图”。据说这是文运标志。在此门最顶部,匀称设有五个大白球状之物,名曰“五元相生”吉祥图,象征人丁兴旺。再往前的朱氏北楼,此楼建于嘉庆初年,距今二百余年,依然十分坚固,楼体木质,沿屋内木梯可上二楼。北楼西院是清代的一处私塾。

朱氏家祠

“鲜儿”家,路旁一奇石,上书“曲径通幽”,岔路东侧为上坡路,西侧为平路,选东侧行进。一路上坡,过几处断壁残垣,遇一古槐拦路,古槐旁的高台 上就是“鲜儿”家,——电视剧《闯关东 》拍摄地之一,现改为 山东 菜馆。

“鲜儿”家

坛井七折,又名坛井七孔桥,位于旧村东南首,文峰山东北脚下。井水系文峰山下潜流涌出,甘甜适口,从未干涸。坛井口小、肚大,状若坛。在坛井北、东、南三面,建有七座小桥,纵横交错,曲折相连。坛井与七桥,相依为伴。

坛井七折

魁星楼,该楼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与文昌阁同为浙江绍兴人朱霞所设计,并与文昌阁南北遥遥相对。魁星楼内供奉的是魁星,即北斗星君是文神,主宰读书人文章的兴衰,亦有文星点状元之说。魁星点状元, 文昌主仕途,两庙遥相呼应,内涵融为一体,这种互应式的道教建筑,在全国也属罕见。在清朝魁星楼南侧的文峰山顶,还有一座三层高的建筑,也叫魁星楼,是官庄乡政府投资新建 ,一层供奉魁星,二至三层供奉福禄寿安四神。登新楼顶层远眺,四周景色尽收眼底,古村朱家峪的布局一览无余。文峰山拔地而起,外形独特,形如金字塔,有文峰独秀之称。

魁星楼

观音像,2002年后新建,大乘菩萨之一,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为世人祭拜。

观音像

康熙立交桥,坛井处向西北前行,会见一石砌拱桥,桥的上下均可供以行人、通车,十分方便,过桥洞十米,西侧又一类似石桥,此两桥就是村中的立交古桥,又称康熙立交桥,东桥建于康熙九年(1670年),西桥建于康熙二十七年,均历经风雨三百余年,仍在发挥其功效,且坚固原样,被专家誉为“现代历交桥的雏形”。

康熙立交桥

朱家峪女子学校,据碑文记载,当时设立一个班,二十多人,在当时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环境下,能率先提倡女子教育,的确很难能可贵,影响深远。现在改成了一个小卖部了。

朱开山旧宅,西桥上方北侧有一石碑,书“闯关东拍摄地”,再往北的一处院落门匾上写着“朱开山旧宅”,院内共分三进,房屋有新有旧。历史上是否真有朱开山其人,笔者无从考证,能够肯定的一点是,通过闯关东 ,通过朱开山,火了朱家峪,使得这个原本小有名气的村庄变成炙手可热的旅游区,给朱氏后人带来了殷实的旅游收入,景区内大大小小的饭店足有二十余家,路旁卖煎饼、野菜、纪念品的村民更是数不胜数,假若史上真有朱开山,其泉下能够有知,也足以欣慰了。

朱开山旧宅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有《水浒》、《东方商人》等30余部影视剧在此拍摄,而真正让朱家裕被更多人熟知的当属2008年与观众见面的年代大戏《闯关东》,该剧一经播出后,迅速在全国掀起了一股“闯关东”的热潮,剧中所诠释的“山东精神”让《闯关东》成为了近年来鲁剧的经典之作。在该剧热播的同时,也给朱家峪村这个百年古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村内路旁大娘们做的煎饼可以试试,手工的小煎饼,挺好吃的,其他东西包括各个农家乐价格也都不贵,民风淳朴,非常适合大众前来游玩。

煎饼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