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酥枣

酥枣是东昌传统名吃,由一位浙江潘姓老艺人创制于清代,迄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潘家最早是道光年间从浙江迁徙到聊城的,在老城里报本堂落户,由于聊城盛产枣,就摸索出了生产酥枣的手艺,但是酥枣主要是给达官贵人吃(小老百姓在当时吃不起)。潘家最早是给海源阁的创始人杨以增家族做酥枣贡品,经过几代的传承,这门手艺保存到了现在,一直是手工制作。

酥枣系采用聊城特产圆铃大枣为原料,经过浸泡、冲洗、晾晒、透核、烘干等工艺精制而成。食之香酥甘甜,口味独特,早在清代就畅销大江南北。该枣富含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糖分,还含有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物质,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出几十倍,维生素B含量居百果之冠。具养血补肝、补中益气、滋阴暖胃之功效。经常食用,对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高血压等均有显著疗效。酥枣创始人的四世孙潘世江,严格按祖传工艺,采用先进的设备制作酥枣,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可保存半年,远销济南、青岛、北京、天津等地。

还原历史真实的武门潘氏

武松本想回清河老家看哥哥,却误在景阳岗上打死了老虎,知县赏给了他个刑警队长,算是体面官家人物,大户人家巴结请酒应酬了多日,不想在阳谷县自个管辖的街面上碰见了哥哥,喜悦自不在话下。

嫂嫂潘氏字金莲,原是清河县大户人家丫环,本不解风情,只因生得貌美,惹得“大户家主动火”,“纠她缠她”,她不肯依从才一气之下告诉了主母,本是一番好意要化解家庭矛盾,促使家庭和谐的办法。不曾想主母嫉妒其生得美而招惹了家里那老骚,不怨家主行为人不检点也就罢了,还任家主把自已嫁了矮丑的武大,潘氏算是有苦无处说,家主也算是对她的不从行为得到报复。这迎合了美女需潜规方能出头的通俗,施耐庵前文是这么描述的,后写潘氏嫌武大人物“猥琐不会风流”或是情节需要,若写一美男则事有不同,只是写到潘氏“为头的爱偷汉子”与前在大户人家做丫环尚且不从,又何来“爱偷”一词,施公没概括得明白,仅这简单的交待是自相矛盾的。

阳谷紫石街是县黄金地段,武大在此赁屋而居,他有他的自信,一来其炊饼货真价实,买卖童叟无欺,算是良心商家,生意利润定也不低,否则就不能在黄金街段生存,更不能让潘氏住得安乐稳当,从这点看武大人物虽丑智商并不低,他总结了在清河县的经验教训,住在是棚户区是治安混乱之地,否则就不会有那些“奸诈浮浪子弟常来家薅恼”。治安要比清河县住宅好得多,娶一貌美老婆又有“纨绔”子弟上门搭讪,闲话也就多了起,浮言闲语自然也多,此时的潘金莲尚是洁身自好,施耐庵也只从别人传言中而说“爱偷汉子”,无真赁实据当不得真。寡妇门前是非多,美貌女子的回头率本就高,爱美之心人自古皆有之,这怪不得潘金莲貌美。

潘金莲最大改变是武松,武松若不回来或许兄嫂夫妻二人也能终身到老,一来武大有经济基础,二来即是凭屋而居也是繁华地段,基本可以满足潘氏的生活品质,有炊饼铺子生意可做,也算是生意人家,住宅也是二层阁楼,属于“偏富”的一类人物。潘氏虽不算贵妇,也是家中“大奶奶”,只因见武松英雄,人物也齐整,情商不低,与武大相比天上地下。从武松言语中可以看出一二。潘氏嫂嫂初见武松,叉手向前“叔叔万福”,武松没问自个嫂嫂好是不好,只说“嫂嫂请坐”,打量过是不必说了,然后才拜见了嫂嫂,潘氏请武松“楼上去坐”。天下大雪,武松归来,武大生意未归,潘氏独自在阁楼里暖酒与他吃,且各自吃了“三四杯”,古有“花为春搏士,酒乃色媒人”之说,武松该知其理,且兄长不在家,与嫂独处一室烤火暖酒,是极不正常行径,不合“礼、义”。书中是说藩氏用“风话”撩拨,撩拨的程度只差得一步,武松不可不知,虽说最后武松是“生气”离去,不如说是良心发现。武松之情商在调戏“母夜叉”孙二娘时说“包子里鸟毛”。惹恼了母夜叉,武松假装中毒是“仰躺着”,孙二娘见他个子大提是提不动,只能躬身弯腰来抱,武松“就势抱住那妇人”,“就势”二字说明其深知动作要点,这些动作武松是熟悉的,这一切是武松算计好了的,不是“毛头小伙”慌手慌脚行径。可见武松非施耐庵写的那样干净,难道武松仅仅因天气太冷而与嫂独处一室“暖酒”取暖。就算是为取暖,两人在言语中撩拨了许久,武松真是铁石心肠就值得怀疑,事虽未成,但经此一事已拱动潘金莲的本就寂寞的春心,何况武大个矮貌丑又不懂“风情”。一发而不可收拾,女人动了心是犯了大忌,再要静也就静不下来。

西门庆药材商家,放今天也是“老板中的大款”,富自不必说,生得风流倜傥,本是“百花丛中的招讨使”,身手也不错,比之武松虽差点,但其富和人物可不是武松能比的,武松只是江湖上混的前阵人物,女人爱“坏”也爱“钞”,是生理需要也是生活品位的需要,武松充其量只能满足一样。西门庆是黑社会混白了的人,黑白两道都行得通,手中钱又可通神,“家中本有几个”并且都“不吃醋”的,这是钱和地位在任性。同现今官场商场某些人大致相同。郓哥是走乡窜街的小贩,为俩小钱充饥果腹人物,为求西门官人买梨赏些小钱,因王婆的阻止,才一气之下调唆武大去抓奸,如王婆知息事宁人当无事发生,郓哥也不会去教唆武大,西门庆惶惊之下为逃身不合踢了武大一脚,毒杀武大是王婆主意,潘金莲算是因为爱慌不择路冲昏了头脑,若不是忌惮有武松,武大也不至于被毒杀。

人,走错一步就是万丈深渊,追求幸福本是人之常情,西门官人仗着财力、势力,为所欲为,心内无律法道义,贪一时之快活,想把美色尽收床帏之中,潘氏慕色,应了深院怨妇的病态,女人的虚荣不是天生的,都是在长期不能滿足的怨恨中逐步演变而来的,某一个层次得不到满足,思虑就进了死胡洞,又没李清照那样的文才,可以把相思柔肠融入诗中词中而得以释放,怨女只多走的是这步,才有了让人闲笔的“浪、淫”之说词,所以,女人首先应自立,有自已的交往圈子,排遣也好,疯癫也好,要出去走走,人见的多了,就不会死守那份寂寞的心而进入感情的死胡洞,武松是劝了哥哥晚出早归,预感到事态该会发生,却没能拿出更好的规避方法,也忽略了人性的需求和贪婪,最终害了老实巴结的亲哥,只知道好勇斗狠,虽手刃了仇人,自已也丟了锦绣前程而落草为寇,为一虚伪的宋江捉马提刀,岂不疼哉?

历史任意谈原创投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作者:苗凤花黄

天河 | 棠下风物:闹中取静的慕隐潘公祠,见证棠东潘氏族人不忘祖德

棠东是一条拥有多个姓氏的村,有宗祠流传下来的大姓有五个:潘、李、苏、梁、钟。大大小小的宗祠分布在村里,铭记着先祖之德。有的祠堂位于主干道旁,人气旺盛,是村民日常活动的聚集地;有的祠堂藏在隐蔽的位置,如果是不熟悉路的外人,将很难发现它的身影。今天,小e要给大家介绍的慕隐潘公祠就属于后者。

建筑:岭南传统式,小巧而精美

慕隐潘公祠位于天河区棠下街道棠东丰上街37号,面阔三间,深两进,是典型的广府祠堂。它坐东向西,长22米,宽13米,面积为286平方米。

站在祠堂前,可看到门楣上书着“慕隐潘公祠”五个大字,一幅对联蕴含着美好意蕴:积德贻福荫,庆和聚泰祥。祠堂的的头门为敞楹式,檐下有木雕石雕装饰构件,雕饰精美。建筑风格为岭南传统式,具有灰塑墀头、雀替、木雕梁架等价值要素。

正门

迈入祠堂,两扇古朴的雕花木门起了阻隔作用,绕过它,才能看到祠堂内部的真容。祠堂整体建筑用青砖砌成,檐下墙壁顶端绘有精美壁画,有荔枝等岭南佳果,有脍炙人口的唐诗,有竹林七贤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壁画

祠堂的天井中种植着桂花植物,将祠堂衬托得愈发素朴。祠堂正厅中央挂着书有“积庆堂”三个字的牌匾,正厅两侧的柱子上自上至下书写了数幅对联。

正厅积庆堂

来源:建宗祠铭记祖德

据《棠东村志》记载,慕隐潘公祠是丰乐社梅溪房的祖祠。大约明朝洪武年间,棠下潘氏基祖南岳迁上社后,因不忘父亲的功劳,尊之为棠下潘氏始祖,其本人被后人称为二世祖。“南岳生二子,长子祖立,字兰溪,居下街;次子祖道,字梅溪,居上街。兰溪的玄孙尔昌、尔政、尔旺(七世)从上社分迁丰乐(即今棠东丰乐社),居下街。梅溪的来孙慕隐(八世)也从上社迁丰乐,居上街。

为了不忘祖德,棠东潘氏的子孙建有兰溪祠堂和梅溪祠堂(即慕隐祠堂)。棠东兰溪潘公祠位于大塘边街10号,每年元宵节大摆筵席,宗亲族人、兄弟老表欢聚一堂,共贺佳节。位于丰乐上街的慕隐潘公祠位置更隐蔽,面积较小。

经历:建于清代,2013历经重修

据相关部门考证,慕隐潘公祠始建于清代。《棠东村志》记载,慕隐潘公祠建国后曾作过生产队队址。重修前为民工住所,残破不堪。2013年,该祠堂重修。祠堂中的《重修慕隐潘公祠碑记》上写道:“祖祠曾香灯延旺,福荫后人,然岁月蹉跎,日久欠修,至墙残瓦缺,瑰宝蒙尘。幸时逢盛世,国泰民安,后辈殷实,族人怀念亲恩,发起重修,得族内宗亲及热心人士鼎力支持,慷慨解囊,资助美举,即成祖祠重现昔日光彩……”

重修前的慕隐潘公祠破败不堪

从祠堂门前贴的拜年贴可以看出,新春时节,有来自石牌、珠村、贝岗、程界村等兄弟老表村的醒狮队前来恭祝新禧。重修后的慕隐潘公祠成为村民娱乐室。如今,几乎每天下午都有人聚在祠堂里聊聊天、打打牌,消磨时光。据一位常在此娱乐的街坊介绍,祠堂每天下午一点半左右开门,开至下午五六点。祠堂闹中取静,身处其中,便隔绝了主干道的喧嚣。

门前的拜年帖

如今的慕隐潘公祠已成为村民娱乐室

你还知道慕隐潘公祠的哪些故事?欢迎留言和大家分享。

【图文记者 焦何结】

【编辑 楚韵】

来源:微社区e家通金雁棠下(微信号:xxsbejttx)

留住我们的根——唐村潘氏家祠纪行

阳光正好,微风不噪。当我们一行来到潘氏家祠前,热闹的人们忽然安静了下来。

正午的阳光照着田野中这座略显孤单的单进院落,红墙灰瓦,木雕花棂。院里面古柏虬劲的枝杈,趁着初春湛蓝的天空,安静、慵懒。刚刚还在车内调笑喧哗的人们为什么忽然安静了?我想,应是门楼上镌刻的“潘氏家祠”四个字。我们炎黄子孙,不论如何流离迁徙,都要聚族而居。同姓子孙、同宗同源,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我们都是长在家族大树上的枝蔓枝杈,一代又一代,生息繁衍。我们的表记,就是我们的姓氏,是我们身体里流淌的血缘血亲。

我们走进的,不是一座普通古院落,而是一个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一个枝繁叶茂大家族的根。面对这样一座建筑,我们怎能不收去浮躁喧闹,心情一紧。

据《元和姓篡》和潘氏家祠里的碑文记载,周文王姬昌十五子毕公高,西周初年被封在毕地建立毕国。毕公高封邑四子季孙于潘地,其子孙后代就以封邑命氏为潘,季孙被尊为潘氏始祖。从季孙生、葬都在河南荥阳,潘氏后裔便以“荥阳世家”等明其根系渊源,西晋末年,潘氏38世孙潘伯民随晋元帝南渡,迁至浙江吴兴。明洪武初年(公元1369年),潘伯祥自浙江迁居邹邑西南唐村定居,成为邹邑潘氏始祖。伯祥公裔孙至今已繁衍了23代,仅邹城境内就有安平、潘庄、岳庄、后万村、乔庄、中唐、北安上等30多个村庄居有潘氏后裔,嗣裔甚众。这个家族大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当年的伯祥公,为何从风物秀美的江浙,迁来孔孟之乡的邹邑,我们不得而知。闻讯赶来给我们讲解的中唐村潘氏族长,以“可能犯了事”一言略过,言外之意或许是不得以而为之。不管怎样,一个人,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故土,大树一样连根被拔起,辗转至千里之外的土壤生活下去,需要非凡的勇气。吴侬软语、秀丽山水,故乡的一切都甩在身后,我仿佛看到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披星戴月翻山涉水。直到有一天,我们脚下这片的土地上,或许是一个晓风拂畅的黎明、或许是一个暮色苍茫的黄昏,远行的游子卸下疲惫的行囊,苍白的脸上露出一抹微笑——从此,这片土壤里就有了一支潘姓血脉默默扎根、生长。

伯祥公慧眼独具,他没有选错。唐村因当年唐王李世民在此驻扎而得名,北接凫山,东邻峄山,望云河穿越而过。虽不比江浙秀美,却也物产富饶,风景独秀。何况这里是孔孟先贤故里,礼仪教化之邦,民风淳朴敦厚。当年伯祥公的吴侬软语有没有演化为邹鲁方言,我们当然无从知道。倒是热情给我们讲解的潘氏族长,侃侃而谈,已是标准的“邹普”了。

643年的风雨,当年这支单薄的潘氏血脉已成为今天的家族大树,已是孔孟之乡土生土长的土族居民了。唯有家祠大殿上悬挂的“荥阳世家”、“浙水家风”两块挂匾,提醒着潘姓子弟姓氏的起源,始祖的迁徙。他们绵延的根脉。

从“荥阳世家”到“浙水家风,再到邹邑乡里,地理上跨越大半个中国,完整的画出一个家族迁徙的轨迹。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季孙,明洪武年间的伯祥,再到现今的2012。三千年的历史,时间跨度之长,想想都让人发晕。再想想这还只是季孙潘氏后裔里微不足道的一支,一如我们仰望星空时,璀璨夜空里渺小的微尘。还有张、王、李、赵——百家姓里其他众姓氏,时间地理纵横交错,纹脉层层叠叠。这一切聚合起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再联想到自己年近不惑,面对愈来愈近的衰老脚步,时有呼天抢地之怆,不禁哑然失笑了。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只是一粒砂。

家祠约一亩见方。除了进门的照壁,供奉始祖的大殿,小院东西两侧几乎被石碑占满了。最里面的明万历碑已经风化,边缘上的刻字几近漫失,不易辨认了。倒是民国18年的“合族公立”的碑刻,详细记载了家祠的渊源,庙基林地占地尺寸等情况。

潘氏家祠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为纪念明洪武年间迁居邹邑的潘氏始祖潘伯祥而建,经光绪三十一年和民国二十四年两次大修多次小修。据潘氏族长介绍,上世纪60年代,家祠又因“文革”影响,人为破坏严重,加之八十年代采煤塌陷,地基下沉,家祠院墙倒塌,岌岌可危。我们看到修正一新的潘氏家祠,乃是2005年初,潘氏族间自发公议,集族众合力整体修复的。家祠如一位敦厚老者,泯然一笑间,已历三百年风雨沧桑。

大殿正前两侧新立的八块石碑,是潘氏各支派的世系名录。我用手指轻轻划过光滑的碑面;前门五支枣庄峄城,后门长支,后门二支——一个个族间子弟的名字,在我指尖跳过。他们有的已经安眠于祖先的林地,有的还正在为生活打拼。像当年的伯祥公一样,他们或许会有迁徙,那么在遥远的异地,他们也会为成为新的家族史。姓氏的火炬,随着贲张的血脉,一代一代薪火相传,从亘古传向更遥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