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火烧

肉火烧含馅似饺子,皮干焦酥脆,皮薄陷多,外酥里绵,鲜香味浓,轻咬一口,油水便滋溢而出。 另外火烧的馅,也是很有讲究的。要在头一天晚上将肉腌制好才能使用。因此肉火烧只能在早上和中午才供应。 做肉火烧的鏊子很特别,上下都封口,只有在侧面有一个开口,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其受热的均匀。在这样一个半封闭的空间里,利用高温肉火烧里的肥肉才会流出油。才会有如此的美味。

作为一名吃货你不能错过的乡村美食:泗水火烧

这个大妈一天擀五百多个饼!

干净,干练,快乐。

把最普通的活计,

做成了最好的活计。

鲁南地区,方圆百里,只有泗水县这个地界内的人,才把馅饼叫做火烧。顾名思义,火烧只是半截话儿,没说完,等吃到了,才知道,火烧就是火烧成的馅饼。泗水的火烧与大多数火烧不同的是并不是圆形,而是近长方形,这也与当地的“菜盒子饼”(即馅饼)形状有关。不知是这地界的人嘴拙,话少,还是因为接近孔子儒学文化的影响,千百年来,深思熟虑,惜字如金,多一字不如少一字,直接就喊了:火烧。泗水火烧手巴掌大小,皮薄馅多,外酥里绵,鲜香味浓,轻咬一口,油水便滋溢而出。

泗水火烧以面粉、新鲜猪肉、香葱、香菜、花生油等为原料。使用特制面粉,通过经验丰富的师傅将面和至劲道再经多种工艺制馅料,通过做成馅饼,在特制火炉中烘烤至表面金黄。火烧外皮用面皮如折信封一般将馅料包好,在上层鏊子中不断翻面烘烤,然后放置在圆筒状烤炉中用苹果木制作的木炭烘烤片刻,至皮色略显金黄时翻面再次烘烤,火烧变得鼓鼓的,外酥里嫩。食用时需注意不要被火烧内的热气烫伤。

三星堆千问千答(35)• 大禹治水——火烧水泼凿龙口

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问: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保瓶口是李冰父子开凿的?

答:非也。三星堆及其它遗物表明宝瓶口乃大禹火烧水泼开凿而成。

大禹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分别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河道挖深,称为“深挖滩”;飞沙堰建设时将堰作低,称为“低作堰”;宝瓶口是通过火烧、水浇的方式人工开凿玉垒山而形成,使之能够控制最终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

都江堰水利工程从修建完成至今,几千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千府之国”。

(都江堰水利工程分流示意图)

1、三星堆遗址出土遗物

三星堆遗址一、二号坑出土大量禹鑿龙门的治水工具,且以玄玉居多。

大禹治水时,疏通水道的最主要工具当是凿、斧、锛、斤等。

大禹治水成功后,帝舜锡其玄圭,告厥成功,并禅位于他。所以,玄玉圭、凿、斧、锛、斤等是禹建功得天下的标志物(或图腾标志),它们既是禹创造丰功伟业的利器,也是其组织的标志和象征。这些纪念物是区别于“他王”的特殊物品,是古人标新立异的表达方式。

故三星堆遗址的玄玉(水色玉)圭、凿、斧、锛、斤等,之所以存在且数量众多,并被后人当作圣物置于宗庙之内来崇拜、纪念和祭祀,其根本原因就是它们——因禹而成宝。

2、其它物证——夏朝祭天之壁

① 壁上人物外形特征与三星堆出土人物像相同;

② 所刻内容及壁之含义:帝禹鑿石、运石;告禹功成于天。

(注:三星堆内容丰富、信息庞杂,将分篇介绍、穿插发布,欲完整了解,请参阅上下篇章。)

衡水美食 | 景县传统小吃——蒸火烧

火烧衡水景县一带的民间传统风味小吃。它是以面粉、鸡蛋、大葱或者茴香、韭菜等为原料,经过和面、发酵、调馅、擀饼、整形、上屉蒸制等工序制作而成。它既不是节令食品也不是多么高档的食物,仅是纯粹的农家主食,虽然流传不广,但至今仍然有人会做,并且非常好吃。

饼类食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的品种花样很多名称各异,有大饼、馅饼、煎饼、烧饼、火烧等名字,烹饪技法多以烤烙为主。蒸火烧属于饼类蒸制食品,具有松软暄香、夹馅、味美等特点,是颇受老人孩子欢迎的一种特色食品。在生活中人们通常并不严格区分烧饼和火烧,其实烧饼和火烧是有区别的,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烧饼是烤熟的小的发面饼,表面多有芝麻;火烧则是表面没有芝麻的烧饼。蒸火烧就是表面没有任何装饰的一种发面食品,像蛋糕一样,又厚又软,有人戏称它为“搭鼻梁子的蒸火烧”,因为蒸火烧的厚度一般会超过小孩子的嘴和鼻梁子的距离。

衡水民间蒸制面类食品的历史可谓悠久。用白面、棒子面、小米面、黄米面、江米面、高粱米面等蒸出来的花样品种有几十种之多,尤其是用白面蒸制的食品更是数不胜数。民间巧妇可以用白面精工制作出半圆形、长圆形、上圆下方形、塔形、陀形、饼形等花样食品。蒸火烧不受节令的影响,四季皆宜。春天,不等埋在地里的阳阳葱(音)长出绿叶,人们便拔出来,洗净,准备蒸火烧的馅料。蒸火烧要先和面,后调馅儿。和面没有定数,一般是根据家里人口多少,蒸锅大小,笼屉层数来掌握数量。这里按照一个笼屉蒸一个火烧来说明,先将酵子用温水泡开,普通面粉加酵子,用清水和匀,面的软硬度要和的比蒸馒头用的软,比蒸包子用的硬。

和面讲究“三光”。三光说得是,面光、手光、盆光。面团和好要揉的光亮有劲,手上盆上都不粘面,然后在面团表皮撒上点水或者用白色纯棉湿布盖上防止皴皮,再用盖垫将面盆盖好发面。发面的时间适当延长使面团蜂窝更加蓬松,用调好的碱水中和酸碱度,用手掌加腕力搓揉排出面团中的气体,揉至海绵一样均匀,面团膨胀柔软,手感光滑有弹性,闻起来既没有酸味又没有碱味只有淡淡的麦香的时候用刀切成两块,擀成两张约一公分厚的面饼(面饼直径要小于蒸屉直径两寸,这样方便蒸汽沿四周上来,如果饼擀的和笼屉一般大,那样就不容易蒸熟),备用。

将阳阳葱切末剁碎加姜末、香油、盐、五香粉、面酱等调料调匀。俗话说“蒸咸煮淡”,蒸火烧调馅口味稍重一些,因为火烧的皮厚,口味谈了火烧不香。调好馅不等阳阳葱塌蔫便用筷子拨放到底饼上,四周高中间低,磕四五个鸡蛋在碗里,不用搅拌将蛋清蛋黄同时倒在馅上,迅速盖上另一张圆饼四周摁严防止蛋汁外溢,齐边儿整形,轻轻捧起放在铺好屉布的蒸箅上,开锅后,蒸30分钟就可以下屉出锅了。制作时如果菜馅少放不进那么多的鸡蛋,可以少放,喜欢吃馅多的,可以把饼皮擀得薄一些。农家饭菜就是这样并无一定之规,随心所欲,怎么做都可以。另外可将底饼放在一个大的汤盘中使其四周翘起,这样容易操作,能多放几个鸡蛋。刚出锅的蒸火烧,中间圆鼓鼓的,像个气蛤蟆,馅香味由于蒸汽的缘故比饺子还浓郁。吃时切成四角或者六角,趁热吃口感最好。

“大饼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阳阳葱只有春天才有,春天过后,想吃蒸火烧可以换别的馅料,如韭菜、西葫芦等,那又是另一番滋味。到了秋天吃茴香馅的火烧往馅里搁上点碱面,熟后菜色更绿更鲜,香味会更浓。中秋节的晚上,正是秋忙,庄户人家的许多人都在地里忙着秋收,月亮升起之后,忙完一天的活儿人们才舍得回家,推开院门,满院氤氲的都着是茴香馅儿蒸火烧的香味儿,那香味儿直透肺腑,一天的劳累都随香气飘散,迈着愉快的脚步走进家中,银色的月光洒满庭院。庄稼人情感朴实,虽然没有举杯邀明月的诗情画意,但吃月饼,蒸火烧,节日的气息还是非常浓郁的。吃一块蒸火烧饭菜都有了,就着新鲜的棒子面粥,别提多香了。最高兴的还是孩子们。小孩子最喜欢到姥姥家吃妗子蒸的搭鼻梁子火烧,就算是长大到了大城市,都不会忘记家乡的蒸火烧。

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传统的民俗的多元化的生活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就拿做饭来说,人们从烧柴到烧煤,从烧煤到烧液化气,从烧液化气到烧电,现在,人们大多都使用同样的厨具做饭,什么电磁炉、微波炉、电压力锅、豆浆机等几乎家家一样,厨具的统一使饭菜趋向单元化,传统小吃有的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好在四五十岁的景县人们还有会蒸火烧的,还可以让我们有机会一饱口福。喜欢,就来景县尝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