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石雕

2008年6月,嘉祥石雕登上了国家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古嘉祥“家家闻锤响,户户操钎忙”。千年以来,中国嘉祥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嘉祥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得以一直屹立在中国石雕文化的巅峰。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各类石雕艺术品从这里,输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中国,每年产出的青石雕艺术品中,有80%以上来自于嘉祥。1996年嘉祥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石雕之乡”。 嘉祥石雕雕艺精湛,风格奇异,是历代官府向朝廷进献之贡品。新时代的嘉祥石雕艺人对传统的石雕工艺进行了继承、发展与创新,吸收了木雕、玉雕等技术之长,运用高科技手段,以当地盛产的天青石为主原料,辅以大理石、汉白玉等名石珍品,雕刻成千姿百态的现代工艺品。主要以雕刻龙亭龙柱、琼楼玉阁、飞禽走兽、人物花草及仿古器皿为擅长,在保持与发扬传统雕塑艺术之精华的基础上,又赋予了现代雕塑的时代气息,在海内外享有“巧夺天工”、“石破天惊”之盛誉。如今,石雕作品已形成十大系列,近千个品种,灿若繁星,遍及海内外。大型孔子雕像已出口日本足利市和泗水町,此像谓之“世界石雕人物之最”。陈列在湖南桃花源风景区桃川宫前的十大龙柱、安徽合肥瑶海公园的七仙女群雕、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风雨同舟纪念碑、国家财政部门前的巨雕,以及山东曲阜孔庙60平方米的大型壁画“孔子事迹图”等,均系嘉祥石雕的现代典型之作,无不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赞誉。

走进汉画像石刻馆了解嘉祥石雕的悠久历史

旅游必去山东嘉祥石雕文化旅游区

近日从中国山东石雕之旅创4A工程指挥部传来消息,据国家旅游局介绍,依照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经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初评,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山东嘉祥石雕文化旅游区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的要求,正式评为嘉祥石雕文化旅游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山东嘉祥石雕文化旅游区是将石雕博物馆、千丝岩石的石雕公园和山东嘉祥石雕城等几个旅游元素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多节点、组合型的旅游景区,是一条以石雕文化为灵魂的旅游线路。这种景区模式,在山东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首创。山东嘉祥石雕文化旅游区4A的成功创建是嘉祥县旅游从单纯的山水游向文化知识性旅游转变的一个华美的转身,是提升嘉祥县旅游品牌的需要,也是弘扬“三乡文化”的需要,对促进嘉祥县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山东省嘉祥县石雕文化广场布满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的石雕作品,既有出自嘉祥能工巧匠的得意之作,又有国内外其他著名石雕之乡的精品佳作,还有琳琅满目的奇石异材,各种加工器械,一场石雕艺术大戏正在上演。这是该县举办的第五届石雕艺术节。近年来,该县把文化创意融入石雕产业,嘉祥石雕加工实现由资源产业向文化产业、高附加值产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规范管理、产业提升转变。

嘉祥石雕是北派石雕艺术的主要代表之一,以当地盛产的天青石为主要雕刻原料,辅以大理石花岗石汉白玉等名石珍玉,雕工精细,品种繁多。产品以龙亭龙柱、琼楼玉阁、大型牌坊、人物花草、飞禽走兽、仿古器皿为主。技法主要有圆雕、浮雕、线雕、平雕四类,在海内外享有“巧夺天工”、“石破天惊”之盛誉。1996年,嘉祥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石雕之乡”。而在嘉祥是一家知名的石雕雕塑企业,拥有雕塑一级资质。专业制作各种石栏杆,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优越。

自2004年起,嘉祥县连续四年举办了四届石雕艺术节,对外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现已成为知名的节庆品牌,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节庆活动期间,国内外知名客商云集祥城,“曾子故里”、“石雕之乡”等文化品牌进一步打响;四届石雕艺术节累计签约合同、协议项目130多个,投资额超过200亿元。本届石雕艺术节期间,又签约了20个总投资13.87亿元的合作项目。

围绕做大做强、做精做特石雕产业,嘉祥县成立了占地近千亩的石雕城,规划建设了高标准的石雕文化产业园,打造集艺术交流、工艺研讨、产品展示、市场贸易/于一体的综合型石雕园区。聘请国内知名雕塑专家担任顾问,采取远程指导、技术入股、在嘉祥设立创作工作室等形式,创新理念,开发精品,提升了嘉祥石雕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

嘉祥石雕广场景点做文怎么写

现在弘扬国学孝道,可以主要写写嘉祥石雕公园的孝文化墙-----

嘉祥石雕公园浮雕孝文化墙简介

 

    作者:刘亚

     前言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最基本的的道德规范之一。提倡孝道,弘扬孝德,对当今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嘉祥是宗圣曾子的故里,曾子著《孝经》,倡孝道,孝传天下,人所共仰,因此亦被世人奉为“孝圣”。嘉祥是孝文化的发祥地,更应该继承和发扬孝的传统美德。嘉祥县委、县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作出了在全县实施孝德工程、打造“中国孝城”的决定。为推进“中国孝城”的建设,特建立此孝文化墙。

本孝文化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孝道历史,主要有《孝道的形成与发展》《武氏墓群石刻中的孝故事》两部分,意在用嘉祥的史迹展示中华孝文化源远流长。二是孝道内涵,主要选取《孔子论孝》《孝经》《曾子二十四孝行》古代《二十四孝》《劝孝良言》等内容,力求告诉人们什么是孝和怎样行孝。三是孝德建设,主要介绍嘉祥的孝德实践和孝城建设,以及中国孝城歌、嘉祥县敬老爱老公约等内容,意在激励和引导嘉祥人,弘扬孝德,践行孝道。

中华孝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继承传统孝文化之精华并赋予孝以时代的新内涵。让我们同心同德,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弘扬孝文化,为传承文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打造孝城而努力奋斗!

                第一部分   孝道历史展示区

孝道的形成与发展

远古至西周:孝观念形成时期

女娲与伏羲像(嘉祥汉画像石)

中国的孝观念起源很早,甲骨文就有“孝”字。孝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血缘亲情,一是祖先崇拜。女娲、伏羲是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图像人首蛇尾,是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图像中间还有一个活泼的儿童,这是一幅温馨的家庭亲情图画。这既体现了祖先崇拜,又体现了血缘亲情。

碧霞元君像(嘉祥青山寺泰山行宫)

碧霞元君也称泰山娘娘,传说是殷商始祖契的母亲简狄,是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过去人们往往把母亲作为血缘亲情的代表。嘉祥青山寺中,不仅有泰山行宫中的碧霞元君,还有子母殿中的送子娘娘,以及原来白玉宫中的白娘子,配殿中的麦王奶奶、桃花娘子等女神塑像,是亲情的象征。

惠济公像(嘉祥青山寺惠济公庙)

嘉祥青山济公庙是西周诸侯小国焦国的宗庙,惠济公即焦国始君。周武王克商,封神农之后于焦。商周时代祖先崇拜已经发展为一种祭祀文化。从天子到诸侯国到大夫都设有宗庙,用以纪念祖先。惠济公庙是全国现存极少的西周诸侯宗庙,是祖先崇拜和祭祀文化的象征。

春秋战国:孝道形成时期

曾子像(嘉祥曾庙)

曾子(前505―前435),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孔子的著名弟子,以孝著称,注重修身,被后世尊为“宗圣”。孔子把孝纳入他的仁学体系,极大地丰富了孝的思想。曾子继承并发扬孔子的孝思想,撰写了《孝经》、《本孝》、《立孝》、《大孝》和《事父母》等文章,构建了孝的理论体系,使孝成为儒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涌泉井图(嘉祥曾庙)

曾子还积极躬行孝道。他照料父母“昏定晨省”,奉养“父母必有酒肉”,敬重父母“不过胜母之闾”,关心父母“不离亲一夕宿于外”。父母去世后,“每读丧礼,泣下沾襟”。古籍说:“曾参行孝,枯井生泉”。嘉祥曾庙有涌泉井 即由此而来。嘉祥曾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耘瓜台(南武城遗址)

曾子故里南武城,在今嘉祥县满硐乡阿城村北,现存有城东墙,残长100多米。文物部门考证,此城最晚不会晚于春秋早期。阿城是武城的音转。南武城北郊有耘瓜台,传为曾子耘瓜误断其根处,其台有二,南台约五亩,北台约三亩,20世纪70年代尚在,后被村民夷为平地。

汉代至清:孝治天下时期。

奉老图(嘉祥武氏墓群石刻)

从西汉开始,封建统治者推行以孝治天下。采取一整套爱老敬老措施:汉文帝时赐天下老人粮、帛。汉武帝时规定,家有九十岁以上老人者,可让其服役的子孙回家养老。汉宣帝规定,有祖父母、父母丧事者,免除徭役。还建立三老制度,以尊养老人。以后封建统治者多有沿袭。

任官图(嘉祥武氏墓群石刻)

察举孝廉是两汉的主要选官制度,就是按“孝”“廉”的标准选拔官吏。汉武帝时开始实行,令凡两千石以上官吏必须察举孝廉。以后形成制度,魏晋以后逐渐废弃。嘉祥武氏墓群石刻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墓主人武梁、武开明、武荣都是通过察举孝廉而进入官场的。

金日敬母图(嘉祥武氏墓群石刻)

从汉代开始,封建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特别重视孝道教化。对孝行突出者给以奖励,对不孝者处以刑罚,并注重孝道宣传。金日碑是匈奴人,因他效忠汉朝,其母死后,武帝下诏将其母的像画在甘泉宫,金日碑每到甘泉宫必拜母亲画像。这表明孝道教化已普及到大汉帝国的各个民族。

武氏墓群石刻中的孝故事

   韩伯榆被母笞

出自武梁祠后壁画像。韩伯榆年少时很调皮,常被母亲鞭打,可是从不哭。后来母亲年老了,再次打他,他却痛哭流涕。母亲问他原因,他说:“过去母亲打时很疼,现在母亲打的不疼了,我想这是母亲健康不如从前了,所以哭了。”

刑渠哺父

出自武梁祠后壁画像。刑渠的父亲年老后,牙齿脱落,不能嚼烂食物,身体虚弱。刑渠就先把食物嚼烂,再给父亲吃。由于他悉心照料,父亲身体越来越好,活到百岁才去世。

三州孝人

出自武梁祠东壁画像。来自不同州的三个流浪汉,在交往中感情加深,愿结为家庭不在过流浪生活。两个年轻的认年长者为父,就像对待亲父亲一样孝顺。

义浆羊公

出自武梁祠东壁画像。羊公是个非常孝顺的人。父亲死后埋葬在无终山。羊公怀念父母,就在父母的坟墓旁盖房安家。无终山高八十里,无水流经过,羊公就掘井取水,每天义务为过路人提供茶水。

魏汤报父仇

出自武梁祠东壁画像。魏汤从小失去母亲,对父亲很孝顺。父亲年老后受到一恶少的欺凌,魏汤怕父亲受苦就向恶少下跪,求恶少放过父亲。父亲去世后,魏汤立志报父仇。

赵徇五岁知孝敬

出自武梁祠东壁画像。赵徇天性孝顺,五六岁时就知道把好吃的东西让给父亲吃。如果父亲外出散步,他就等父亲回来一起吃饭。过了不长时间,父亲去世,他就居住在父亲墓旁,为父亲守墓。

原谷妙语救祖父

出自武梁祠东壁画像。原谷的祖父年老体弱,原谷的父母认为是个累赘,要把他埋掉。原谷尾随其父,待要埋祖父时原谷拉起抬祖父的担架就走。父亲问原因,原谷说:“我把它放好,等你老时再用它埋你。”父亲醒悟过来,又把原谷的祖父接回家,好好奉养。

              第二部分   孝道内容展示区

孔子论孝

入孝出弟,爱众亲仁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 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三年无改父之道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学而》)

事亲以礼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犬马皆有养,不敬何以别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孝亲色难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