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肉烧饼

淄川肉烧饼又薄又圆,两面金黄,其中一面撒满芝麻粒,饼内带有肉馅丁,吃起来筋道耐嚼,满口醇香。

淄川人做肉烧饼的器具很特殊。除了常见的案板外,还有两样东西是外地见不到的。一是特制的烤炉。一只大大的铁皮箱子,里面贴上厚厚的耐火土,炉膛的上面是一张铁板(也有用大铁锅的)。下面是烧得旺旺的木炭。二是做烧饼用的钵盂,一种特制的瓷器,光滑明亮,呈褐色,像一只放大了的鹅卵石,放在水盆里。做烧饼的面,和得柔软筋道。揪成一个个馒头大小的剂子,包好肉馅后,放在抹了油的光滑的钵盂上,用手沾着水向四面抻展,转眼间,就成了一个又薄又圆的饼。里面的肉馅也随之散开,形成不规则的肉丁。抓把芝麻,撒在饼上,然后把饼翻过来,放在一个扁平的大笤帚上,“啪”地一声,用力贴在炉内的铁板上,一会的工夫,烧饼就慢慢地鼓起了气泡。大约五分钟左右,烧饼就熟了。这时,左手拿铁箅子接住,右手拿小铁铲轻轻一铲,烧饼就掉了下来。刚出炉的烧饼外酥里嫩,香气四溢。咬一口,肉的醇香,芝麻的浓香加上面的麦香糅合在一起,直往你味蕾里钻。让你忍不住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

淄川肉烧饼因它独特的加工工艺和醇香的味道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冀州美食,冀州人吃烧饼时,还常常在饼子里面夹上猪肉、驴肉等

冀州区,隶属于河北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市西南部,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冀州是汉地九州之一,在我国绵长的历史中,曾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传说远在四千年之前,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轩辕氏黄帝在征服蚩尤炎帝两个部落之后,定居晋南,依山川大势,“割地布九州”。在唐尧时,洪水为害,淹没九州。大禹又“随山浚川”“疆理天下,奠九州而正五服”。《禹贡》称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冀州驴肉,冀州的驴肉远近闻名,各种名号林林总总,曹记、白记、岳记、郝记等等,灿若繁星,味道都非常不错,就不一一介绍了

吊炉烧饼,冀州吊炉烧饼的形状为圆形,其特别之处在于,正面中间鼓高隆起,像似汽车前面的大灯,中间是空的,底面为平形,四周比较硬一点儿。冀州人吃烧饼时,还常常在饼子里面夹上猪肉、驴肉、熏肠等。

煎灯盏,二月初二日,俗称“龙抬头”的日子。家家户户煎“灯盏儿”吃。“灯盏儿”用黍子面做成窝头蒸熟,再用油煎、炸。

大饼卷肉,就是烙的大饼卷着熏菜吃。熏菜是熏后的熟猪肉。配鸡蛋汤、小米粥等稀食。

肉龙,就是用发酵的白面,裹上用油拌好的猪肉馅后,如同蒸馒头一样蒸熟。配鸡蛋汤、小米粥等稀食。

冀州焖杂面冀州焖杂面主要食材是杂面、肉、豆角。杂面,是绿豆或者黄豆等其他豆类磨成的面。焖杂面要用羊肉或者猪肉,最好是羊肉,焖杂面没有肉,口感会比较差。焖杂面的辅材,是食用油(最好加些羊腥油)、盐、酱油、姜、蒜八角、花椒、葱、香菜等要注意,焖杂面忌加醋,加醋会涩。

冀州焖饼冀州焖饼是河北省传统的面食小吃。色泽黄亮,筋道松软,不粘不连,滋味香醇。每年二月二,冀州人有吃焖饼的习俗,象征着烙干大田不生虫。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冀州焖饼色泽黄亮,筋道松软,不粘不连,滋味香醇。焖饼的种类很多,有素焖、肉焖(肥肉为大炒焖、瘦肉为小炒焖)、黄菜焖饼(即鸡蛋焖饼)、鸳鸯焖饼(一盘中有两个花样)等几种。

竹林寺,乃河北衡水市冀州区古城的四大名寺之一。因其四面环水,夏秋时节有时出现海市蜃楼幻景而又名“悬空寺”。竹林寺是衡水著名景点之一,衡水除了竹林寺还有宝云塔和衡水湖也是非常不错的旅游景点。

川菜里的毛氏红烧肉怎么做?

首先 毛氏红烧肉不是川菜 是湖南的湘菜

毛氏红烧肉的正宗做法

做起来却比较讲究,首先,“红烧肉”的原料应是选用半瘦半肥的猪肉,切成匀称的切状,把五层三花的肚腩肉用冰糖八角桂皮先蒸再炸后入锅放豆豉作料, 再用上等酱油加少量的糖烧制而成. 色泽呈金黄, 因“毛氏红烧肉”属于特色湘菜,在烧制过程中加入了少许辣椒,所以味道甜中带咸、咸中有辣、甜而不腻.
原料:带皮五花腩750克,豆豉10克,葱头10克,生姜10克,八角1个,桂皮2克、蒜子10克,整干辣椒10克,肉汤1000克,精盐5克,味精1克,老抽2克,糖色3克,腐乳汁2克,冰糖、绍酒少许。
正宗毛氏红烧肉制法:

(1)五花腩加清水煮沸捞出,洗净,滤干,改成五寸见方的大块,与八角、桂皮、姜、冰糖一起放入碗中上笼蒸八成熟,改刀成5厘米见方的块。
(2)将炒锅置火上烧热至六成热时,将肉放入锅内小火炸出香味成焦黄色时捞出控干油。
(3)锅内烧油50克,分别下入豆豉、葱头、生姜、八角、桂皮、整干辣椒炒香,然后下入肉块,加入肉汤,下精盐,味精、糖色、老抽、腐乳汁用小火慢慢煨1个小时。
(4)至肉酥烂时,下蒜子稍煨,收汁撒少许葱花即可出锅。

正宗毛氏红烧肉技术要点:
1在油里面氽肉的火要小否则瘦肉会发硬。
2煨肉的火候也是不要太大,以前小后大的火候为宜。
3 尽量不放酱油,以糖色和老抽定色。

湘菜毛氏红烧肉怎么做?

用料
主料:带皮五花肉(1000克)
调料:香葱(50克) 、姜(50克) 、 生抽(30克)、老抽(5克)、单晶冰糖(20克) 、盐(5克)、 纯正红糖(非赤砂糖)(50克)、调料酒(20克),水(500克)。
制作工序
虽说这红烧肉的用料相当简单,整个制作工序却有些复杂,而且比较浪费时间,但正所谓“慢工出细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若没有这么多时间耗下去,这苏式红烧肉的味道可不正宗!小标题上的这些数字,也正代表了各个烹制过程所花的时间,加在一起竟有两个多小时呢。

制作材料(11张)
料酒浸——15分钟
将五花肉洗净后,切成两块麻将牌大小的正方形,注意肉不要切得太小,太小了易缩易碎,但也不能太大,太大了不易煮酥,吃起来也不方便。切完后,放置于砂锅内,加入半杯料酒,并用冷水浸没,这样可以浸去毛细血管中的血水,料酒则易于肉纤维吸收,去除腥味,一般浸十五分钟左右即可。
大火煮——30分钟
将浸完的五花肉略微冲洗一下后,便要用大火煮。这时非常讲究水的放入量,要一次放好,不要烧干了,再加水,就算万一真的要加水,记得要加开水。一般而言,以水浸没肉,并高起两寸以上为宜。
锅中加了水,就点火,火要开到最大,同时放入山楂干,可以起到让肉质膨松的作用,更容易烧酥。若没有山楂干,放半勺醋也可。大约五六分钟后,水就开了,继续煮上五六分钟,随着肉块的翻滚,水面上会浮起一层黑红色的杂质。这层杂质是烧熟的血水,要用汤勺小心地去掉,砂锅边上粘着的杂质,也要去除干净。
小火炖——60分钟
用大火滚煮约半小时之后,可以改用小火炖,火的大小以水面不沸为准,炖的时间较长,至少要一个小时,目的是为了让肉质酥嫩。红烧肉之所以好吃,要的也就是这个慢功夫。
铁锅收汁——30分钟
当肉烧得用筷子轻戳可陷入时,换到铁炒锅里烧,注意这时肉质已非常酥嫩,要轻拿轻放,然后要放入酱油。这放酱油也颇有学问,一般酱油分 为老抽和生抽,老抽其实是放了焦糖的,色深容易上色,适合用来烧红烧肉,而生抽则是色淡味咸,不能用。
上色时的火要比刚才炖的时候大一点,但也不能开得太大,因为这时肉已经很酥烂了,火一大肉容易煮碎。这样开着锅盖煮上半个小时之后,放入冰糖,汤水就会慢慢地厚起来,这一过程叫做“收汁”。“收汁”的时候可以轻轻地翻动肉块,这样着色较均匀。再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儿,等到汤水变得更加稠厚,有油亮泛起来时,这道经典的红烧肉也就烧好了。 苏式红烧肉,当然源自苏州;苏州人烧菜,“做人家”佐料,著色并不厉害,但“浓油赤酱”四个字,是一定要用来形容苏式红烧肉的。肥而不腻、酥而不碎、甜而不粘、浓而不咸,这就是苏式红烧肉的特色。
肉要五花肉,苏州人叫做“肋条肉”,肉要洗净,切成麻将牌大小正方形的块,肉不要切得太小,太小易缩易碎,没有卖相了。切完后,用冷水浸没,水中放半杯料酒。放在水中浸,可以浸去毛细血管中的血水;水中加酒易于肉纤维吸收,去除肉腥。肉不宜多浸,多浸则鲜味尽失,一般浸十五分钟左右即可。
红烧肉一菜,水最讲究。水要一次放好,不要烧干了,万一真的要加水,切记要加开水。找一个大锅,把肉再洗一遍后放入,水要浸没肉,并高起两寸以上,点火,火要开到最大,水中再放料酒,并且放半调羹醋。放醋可以让肉质膨松,更容易烧酥。
大约五六分钟后,水就开了,继续煮上五六分钟,随著肉块的翻滚,水面上会浮起一层黑红色的杂质,这层杂质是烧熟的血水,把这些杂质去掉。
用大火滚煮半小时左右,可以改用小火,火的大小以水面不沸为准,叫做“焐”。焐呢,要焐至少一个小时,焐得时间越长,越好吃。红烧肉,切忌旺火急烧,要的,就是这个慢功夫。
肉要烧得用筷轻戳可通,然后换到铁炒锅里,开著盖子烧。这时,要放酱油了,酱油放得太早,肉沾到盐份便烧不酥,放得太晚,只有外层的肉被染上色,不能入味。火呢,要比刚才“焐”的时候大一点,但也不用开得极大,因为现在肉已烂了,火开得太大,会把肉煮碎。
这样,再煮上半个小时,锅里的水就差不多了,此时,我们要放糖了。糖,要敢放,要舍得放。糖的数量,大约一斤肉一两糖,糖最好用冰糖,冰糖甜度高,味纯,透明度也高,乃是烧这道菜的关键。
放糖的时候,火要开大,放入糖后,汤水会慢慢地厚起来,可以轻轻地翻动肉块,如果怕自己水平不行,担心把肉块翻破的坏,可以用勺子将汤水陷起,再浇下去。糖放入后,汤水很快就可以收干,等到汤水变得更加稠,有油亮泛起来,这道菜就烧好了,汤不用烧得太干,红烧肉汤拌饭,乃是天下极品。
这便是正宗的苏式红烧肉,除酒、醋、酱油和糖之外,全无其它调料佐料,是谓原汁原味。
正宗红烧肉的做法
肉要五花肉。两斤至三斤为佳。
洗净,切块,肉不要切得太小.切完后,冷水浸没,放半杯料酒。浸十五分钟左右即可。 (这样可以去血水和腥气)
水要一次放好,不要烧干了,我们要找一个大锅,把肉再洗一遍后放入,水没肉,高起两寸以上。
点大火,水中放料酒,放醋(自己随便放啊,我放的多点,这样肉烂的快)。
水开后,撇去浮沫。
大火煮半小时左右,改用小火,火的大小以水面不沸为准,小火焐1.5——2小时,直到肉可用筷子戳透,轻轻戳。(这时候肉的样子象水晶样,很好看的,特别肉皮,看着很漂亮,哈哈~~)
换到铁炒锅里,敞 。放老抽,总之浓点的酱油,用比刚才小火略大的火,(这时候可以+菜,不+菜也好吃的,看自己口味了,我老公喜欢土豆,呵呵,若切的大,这时候放,若切的小,等10几分钟放。)
半小时后+糖,原来的作者是+的冰糖,我+的红糖,大约2斤肉1-2两糖,看自己口味了,原作者是苏州人,所以+的多。
大火收水,收得差不多了的时候,起锅,那叫一个舒服!
注意:我以前做红烧肉是先爆了肉,把肥油搞出来再烧,烧出来实在不敢恭维,现在做的肉啊,,谁都喜欢,而且只需要4个作料:酱油,料酒,醋,糖。我都是买最好的作料,因为自己笨,不知道什么好,所以以最贵的为准,哈哈~~请大家不要放其他香料了,放了味道就不醇厚了。:)切记切记。
毛氏红烧肉的正宗做法
首先,“红烧肉”的原料应是选用半瘦半肥的猪肉,切成匀称的切状,把五层三花的肚腩肉用冰糖八角桂皮先蒸再炸后入锅放豆豉作料, 再用上等酱油加少量的糖烧制而成. 色泽呈金黄,因“毛氏红烧肉”属于特色湘菜,在烧制过程中加入了少许辣椒,所以味道甜中带咸、咸中有辣、甜而不腻.
原料:
带皮五花腩750克,豆豉10克,葱头10克,生姜10克,八角1个,桂皮2克、蒜子10克,整干辣椒10克,肉汤1000克,精盐5克,味精1克,老抽2克,糖色3克,腐乳汁2克,冰糖、绍酒少许。
家常简单制法:
(1)五花腩加清水煮沸捞出,洗净,滤干,改成五寸见方的大块,与八角、桂皮、姜、冰糖一起放入碗中上笼蒸八成熟,改刀成5厘米见方的块。
(2)将炒锅置火上烧热至六成热时,将肉放入锅内小火炸出香味成焦黄色时捞出控干油。
(3)锅内烧油50克,分别下入豆豉、葱头、生姜、八角、桂皮、整干辣椒炒香,然后下入肉块,加入肉汤,下精盐,味精、糖色、老抽、腐乳汁用小火慢慢煨1个小时。
(4)至肉酥烂时,下蒜子稍煨,收汁撒少许葱花即可出锅。
1.五花肉500克 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
2.锅中油温偏低时,放大料(也就是八角)+桂皮炒出香味,之后大火放肉肉炒到肉肉变白后继续炒2分钟。
3.加老抽+盐+糖(糖可提鲜,少量即可),炒5分钟上色入味。
4.加开水(一定是开水!!!)稍漠过肉肉,放几片姜片和枣(没有可不放),小火炖40分钟,水不够时要加点。
5.40分钟后开盖,大火收汤,肉肉会裹上很好看的颜色!
技术要点:
1在油里面氽肉的火要小否则瘦肉会发硬。
2煨肉的火候也是不要太大,以前小后大的火候为宜。
3.尽量不放酱油,以糖色和老

品说山东淄博最好吃的美食烧饼

俗话说:“要想吃好饭,围着淄博转。”山东省淄博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是齐文化的发祥地、世界足球起源地;是春秋霸主齐国的故都,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物产丰富。淄博地区盛产陶瓷琉璃煤炭汇聚了四面八方的人才,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下面个大家介绍一下淄博特色美食:烧饼

一、博山蕉庄烧饼

在山东淄博地区,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蕉庄烧饼的身影,从路边摊到加盟店,处处都排着长队。制作蕉庄烧饼的烤炉是用黄泥与砖砌成,炉内上方和左右有陶瓷瓦缸(俗称吊炉),火就在炉内下方,炉内燃烧的是锯末,现在大多用无烟的木炭,也有用汽油桶制作的,也有用电烤箱做的,制作方法五花八门,但烤出的味道都不错,面点师傅把面剂蘸上水,在瓷婆婆上把面剂按成薄饼,在薄饼上撒上白芝麻,将不带芝麻的那一面用笤帚往锅上用力一贴,老师傅都用手贴,烧饼就借着热量贴在了炉壁上。一会儿的功夫,烧饼就在炉子里慢慢地鼓了起来,五分钟左右用炝子和铁篓取出,香喷喷黄灿灿的烧饼就做好了,看着就有食欲。

博山焦庄烧饼是淄博人最常吃的一种早餐,皮薄馅多、外酥里软、香味浓郁。轻轻地嚼一口,满口的肉香味,再来一碗博山油粉,一碟博山酸咸菜。风卷残云一般下肚,真的很好吃。

二、淄川肉烧饼

淄川肉烧饼,有着一千多年历史,淄川肉烧是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的一种汉族传统美食,具有饼皮香酥、肉香浓郁等特点。主料是面粉,配料有猪肉、大葱、芝麻、酱油、盐等。淄川肉烧饼制作首先将和好的面撮成馒头大小一块包上肉馅,然后在面板上揉一揉,接着放到一个光滑的凸形瓷器上,用手沾着水压得更加薄一些,这时往早已铺好密密一层脱皮芝麻的板子上一沾,一个直径20多厘米的烧饼就放进炉内烤。烤炉的直径约有一米多,里面是燃烧的锯末,无烟,无火焰,火上方约50厘米是一块铁板,用笤帚将不带芝麻的那一面往板上用力一贴,6分钟左右一个又大又香的淄川肉烧饼就出炉了。

刚出炉的烧饼即有芝麻和面的香味,更有肉馅的鲜味。并且因肉馅的原因,它一边酥嫩,一边较软吃起来口感不错,再来一碗紫菜蛋花汤,撒一小把虾皮,一个大肉烧饼,一顿美味早餐吃得有滋有味。

三、周村烧饼

明朝时期,山东省淄博市周村是有名的丝绸之乡,人称:“旱码头。”这里贾商会集,各种地方小吃在这里应时而生。一种名为胡饼炉的烘烤设备传入山东周村,饮食店的师傅们根据胡饼薄香脆的特点,用上贴烘烤胡饼的方法,创造出了周村酥烧饼。

周村烧饼特点,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似纸片,吃起来,入口一嚼即碎,满口芝麻香,越嚼越香,回味无穷。

以上是淄博人常吃的三种美食烧饼,他们各有各的特色,博山蕉庄烧饼火遍淄博大街小巷,成为淄博人喜爱的早餐之一。淄川大肉烧饼,因为肉多馅香,味道独特也是淄博人喜爱的一种美味早餐。周村烧饼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零食,成为走亲访友相互馈赠的礼品。全国各地来淄博旅游的朋友,一定要尝一尝淄博烧饼也不虚此行!“要想吃好饭,围着淄博转。”想饱口舌之福,那就围着淄博转吧!淄博还有很多美食等着你去品尝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