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古小米

托古乡位于黑龙江省肇州县东南部,为松嫩平原腹地,距县城13公里,东靠朝阳乡,南与肇源县接壤,西临肇州镇,北和丰乐镇相连。托古乡处于中高纬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显著。全年有效积温平均为2800℃,最高年份可达3100℃,日照时数平均为2900小时,无霜期较长,每年都在130天以上,属温和农业气候带,对玉米、大豆、谷子等传统作物生长极为有利。

地质土壤方面,耕地较为平整,土地肥沃,土质油黑,主要土类是黑钙土,占耕地面积的98%以上,成土过程主要有腐植质积累和钙质聚积,附加上草甸化过程,黑土层为40厘米—60厘米,土壤质地好,潜在肥力比较高,施肥见效快,适宜于种植多种作物,盛产粮食和瓜菜,尤以谷子、玉米、大豆品质最好。

水利资源方面,全乡有水库4座,平均库容量在2000立方米以上,除供农民种地用水外,还可以发展渔业生产。全乡尚有机电井219眼,喷灌设备178套,基本能够满足春种用水和大田灌溉。境内雨量较为充沛,年降水量平均在450毫米左右,年降水量大致变化在300—700毫米之间,各月降水量变化在2—130毫米之间。

品质荣誉

托古小米主产区是大沟村,这里是典型的沙土地,最适宜种植谷类作物,产出的小米粒大色黄,味美醇香。“托古小米”在辽、吉、黑三省及松花江两岸久负盛名。1999年采用“托古小米”这个金字招牌建起了禾鑫农产品经销有限公司,有5000吨的小米加工生产线,并以大沟村为中心建起了无公害、有机谷子生产基地。现“托古小米”,走上了绿色(有机)食品发展的道路,并以其高贵的身份跻身于东北小米的名品之列。

生产情况

托古乡是远近闻名的精致米加工之乡,而托古小米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建立了地产品牌,眼下又到了谷子收获的季节,“托古小米”秉承着:严把关、重生产的宗旨,全力投入到小米的加工生产中。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托古小米依托托古乡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自己的品牌农业,今年,“托古小米”农业合作社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投资2000万元,引进先进谷子加工设备一台,建设绿色谷子生产基地15000亩,使合作社农户达到了1500多户。针对农户托古小米通过采取统一供种、统一供肥和建立全程技术服务网络等方法,全力保障小米原材料的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谷子回收后,再经过统一的加工、包装,最后统一销售。

现如今的托古小米通过了国家AA级绿色食品标识认证,不仅与沃尔玛、新玛特等大型超市签订了购销合同,直接进入超市进行销售,同时也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成为了人民大会堂的接待米。随着托古小米知名度的提高,产值也不断提高,不仅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得当地农民的稳产增收,同时也成为了富民强乡的支柱产业。

地理标志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黑龙江省肇州县托古小米专业合作社会申请对“托古小米”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农业部决定于2012年8月3日准予登记。

地域范围

托古小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托古乡、朝阳乡、朝阳沟镇、丰乐镇、肇州镇、永胜乡、二井镇、双发乡等八个乡镇。地域保护面积186176公顷,生产面积9670公顷。托古小米年总产量2756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特性:托古小米色泽深黄、米粒圆润口感极佳,饭香浓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蒸制后产品粘着力强,具有较好的粘聚性,不易散。煮制后产品表现出黏度高,颗粒状态好,是老年人、儿童、孕产妇之营养佳品。 (2)外在感官特征:“托古小米”色泽深黄、米粒圆润,成粥后色泽鲜亮、味醇清香。 (3)内在品质指标:托古小米营养丰富,其中粗蛋白含量大于10%,粗脂肪含量大于1.5%,淀粉含量大于71%,胶稠度大于125mm;碱消值大于4.3级;每100克托古小米维生素B1含量大于0.15毫克、铁含量大于3.5毫克,钙含量大于6.5毫克。粗纤维含量小于1%。维生素的含量亦较丰富,而粗纤维的含量又是几种主要粮食作物中最低的。为产妇、幼儿及老人的滋补佳品。 (4)安全要求:托古小米严格按照《无公害小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产地环境符合NY5332-2006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产品符合NY5305—2006无公害食品小杂粮标准要求。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羌乡古寨牟托景区游客中心 牟托羌寨海拔多少米

1. 牟托羌寨海拔多少米

不要门票,免费参观游玩,进入里面的时候一定要按秩序的走,身份证带上,不要乱摘树枝和果树,一定要收道德讲纪律

2. 羌乡古寨牟托景区图片

中国古羌城主要由中国羌族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羌文化广场、羌王官寨、羌文化主题酒店、演艺中心、萨朗广场、羌圣山、炎帝广场、水西路、金龟寨等景观及特色建筑组成。

其中中国羌族博物馆拥有近万件珍贵文物藏品,是羌族悠久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的实证。是目前全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世界唯一的羌文化最大核心展示地。

景点:中国羌族博物馆、羌王官寨、羌乡古寨

桃坪羌寨

桃坪羌寨位于理县杂谷脑河畔桃坪乡。桃坪历史悠久,据史料记截,寨子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西汉时即在此设广柔县,桃坪作为县辖隘口和防御重区便已存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桃坪羌寨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建筑群,享有“天然空调”美名。其完善的地下水网、四通八达的通道和碉楼合一的迷宫式建筑艺术,被中外学者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神迷的东方古堡”。

景点:新羌寨、古羌寨、杨家大院(电影杀生取景地)等

坪头羌寨

坪头寨是茂县较为富裕的村寨之一,羌风浓郁、风光秀美、生态和谐的“水风羌寨”,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羌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村庄的房屋“依山居止”沿袭了羌族传统建筑风格,村内流水潺潺,小巷通幽,栈道连接着房前屋后。

羌寨一直保留着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文化,民风古朴、风情浓郁,四时田园风光美不胜收,置身其中,就会经历一次贴近自然、回归本质、亲密文化的体验。

充满传说的药沟、驴子坪、金龟包、天马山、龙池等景点围绕在四周,风光旖旎,既是风景区,又是羌城、远山近水的观赏点,更是眺望九顶山的理想之地。

景点:坪头羌寨、商周石棺等

增头羌寨

增头寨,又称增头村,位于杂谷脑河岸以北。整个寨子由上寨、小寨、下寨合而为一,构筑在大山深处的一片开阔斜坡上。

上寨最为古老,因防御外敌,曾经碉楼林立,在选址上尤为考究。前临峡谷深渊,是一夫挡万夫的战略要塞;后依大山,翻越即可达黑水、茂县境内,可谓后有退路。

曾经刺破青天的碉楼群雄姿只剩下了散乱孤立在瑟瑟山风中的残垣断壁,用它未经旅游作秀的残肢败体向寻古探奇的人们诉说着山寨古老的往事,成为存世不多的羌族古老民居活化石。

西窝羌寨

西窝羌寨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最古老,规模面积最大,常住人口最多,羌文化保存最完整,自然风光最美,近三百年来唯一没有重建的老羌寨。爬上观景台可看羌寨全景,幽幽的峡谷,高高的山峦,茂密的森林,村寨像散落的珍珠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走进西窝羌寨,可登高望远,整个羌寨尽收眼底,羌寨景色美不胜收。

萝卜寨

萝卜寨村位于阿坝州汶川县雁门乡境内岷江南岸海拔2000多米的高半山台地上,为冰水堆积的阶坡台地,地势平缓、宽阔,是岷江大峡谷高半山最大的平地。

是鸟瞰岷江大峡谷风光最理想的场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被誉为“云朵上的街市、古羌王的遗都”。萝卜寨村是纯粹的羌族聚居村寨,村民全部是羌族。

休溪羌寨

在大山深处海拔2600多米的高山上,散落着一些古老的房屋,它就是休溪羌寨,藏 在群山之间,干净得像一副美好的画卷。羌人对家园的爱护近乎虔诚,无论是穿过寨子的车道,还是寨子间的小巷,全部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里环境清新,山明水秀,没有城市的雾霾,没有夹杂着尾气的空气,随意逛逛也是一种享受。“夬儒”为羌语音译,是这边独有的传统民间习俗,每到农历二月二这一天,当地老百姓便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开启这一年的春耕生产。

白石羌寨

甘清寨远远望去,一片黄褐色的石屋顺着陡峭的山势依坡而上,或高或低,错落有致,其间碉堡林立,气势不凡,依山而建的村寨,远看是层层叠叠,紧密相连的敞间和晒台,形成了视觉丰富的景观。

吉娜羌寨

吉娜羌寨,原名猫儿石村,新羌寨起名“吉娜”,是羌族传说中最美丽女神的名字,寓意为“最美好”“最极品”。隶属擂鼓镇,是到老北川县城必经之地。5.12地震,寨子里90%的房屋倒塌。而后吉娜羌寨成为地震后最早建成的羌族寨子。地震后重新修建的院落,仍然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幽邃伟岸的碉楼傲然挺立,碉楼外墙淡雅素洁,房顶上,白石兀立,插着各式羌字旗。家家户户大门上方披着羌红,挂着羊头骨。篝火广场上,用青石垒砌的两座10多层的灰白色碉楼,成了苍山绿水间一道美丽夺目的风景。

黑虎羌寨

黑虎羌寨位于茂县西北的群山之中,顺道九环线西行21公里,拐道7公里进山谷即到。坐落在岷江河谷的群山峻岭之中,独特的建筑、留存的历史遗址和浓郁的羌族民风民俗组成了一道民俗风景。

现保留有较完好的9个四角、八角、十二角形石碉,它仍保持了当年风烟滚滚的御敌气势,碉楼大多建于宽不足10米的垂直山脊上,碉下有石垒民居与之相连接,是古代羌民重要的防御建筑群

其"依山居止,累石为室"的建筑风格和"原汁原味"的羌族生活风貌,是领略羌寨风情,研究古羌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牟托羌寨

牟托羌寨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县南新镇西南十公里岷江边上的一个羌族山寨。羌寨四周依山傍水,岷江河穿西而过。紧靠213国道,环境清幽,是著名的“水果之乡”,是到九寨黄龙的必经之地。

牟托羌寨历史文化悠久,寨内至今仍保存着清朝道光年间土司的公德碑及村规民约,战国中后期古老的石棺葬文物220件,古老的羌族村寨遗址、土司官寨,500多年前的木香村,有天然溶洞,天然瀑布群多处。

建筑以体现羌民族特色为格调,果树成荫,小桥泉水穿门而过,民族风情和自然资源浓厚。

景点:碉楼、石砌庄房、溜索、索桥和栈道等

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翠绿,依山而建的羌寨依偎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来这里我们可以远离都市的喧嚣,举目眺望,欣赏着山谷里的青草与野花,近距离接受阳光的洗礼,做几日“闲人”,悠闲自在。

3. 牟托羌寨在哪里

我觉得是假的,因为很多人去景区玩都是一两次,就算买到假货又不能跑大遥远的地方去退,所以很多人都是自己认了。景区那些小摊贩就是抓住顾客这点心理。诚心为你解答,给个好评吧亲,谢谢啦

4. 牟呢沟海拔高度

黄龙路上的雪山是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m。

黄龙风景名胜区因沟中有许多彩池,随着周围景色变化和阳光照射角度变化变幻出五彩的颜色,被誉为"人间瑶池"。由黄龙沟、丹云峡、牟尼沟、雪宝鼎、雪山梁、红星岩,西沟等景区组成,主景区黄龙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下,面临涪江源流,长7.5千米,宽1.5千米。

黄龙风景名胜区以彩 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也有说法在此基础上加上滩流、古寺、民俗称为"七绝"。

5. 牟托羌寨多少钱门票

牟托古羌寨景区的门票价格为80元每人,1.2米以下儿童及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进入。古羌寨景区以其独特而精湛的建筑术而著称世,其中尤以碉楼、石砌庄房、索桥和栈道等最为有名。而碉楼、石砌庄房、索桥和栈道在牟托羌寨更是尤为经典。这里有遥远绚丽的民族的绚丽风情;这里正好搜寻羌族古老遗风;这里可以赏析羌文化民间艺术;这里可以品尝醇厚的陈年醡酒;这里有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6. 阿坝牟托羌寨

北京2021国庆节免费景点:北京373家公园免费

北京市373个公园国庆节当天免费免票,按正常时间开放,供广大市民和游客游览。包括北京植物园、香山公园、圆明园、地坛公园、龙潭公园、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占全市公园总数的96%。据统计,373家公园中有40余家是收费公园,10月1日免费,10月2日起恢复正常。

济南2014国庆节免费景点:4大景区国庆节当天免费开放

2021年国庆节当天,济南市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大明湖景区、千佛山风景区、动物园、植物园免费开放,但是因为公园容纳量有限,客流量饱和时,将限制入园,而且此次免费活动不包括趵突泉及五龙潭公园景区。

宜昌2021国庆节免费景点:三峡大坝对中国游客免费。从9月25日开始,三峡大坝对中国游客免费,免收门票包括了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华人和华侨。外国人仍需购买每张105元的门票。免费包括坛子岭园区、185观景园区、截流纪念园,景区单日上限4万人。

湖南2021国庆节免费景点:长沙橘子洲景区取消收费从今年6月1日开始,长沙市包括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等在内的所有城市公园全费开放。这次实行免费入园的是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麓山景区、南郊公园、天心阁景区、晓园公园、王陵公园、紫凤公园、桂花公园。

天津2021国庆节免费景点:茂县三大景点门票全免2014年国庆节起,茂县境内两大景区松坪沟、中国古羌城和三个羌寨坪头、甘青、牟托,在10月1日到10月30日期间,对特定人群推出“爱国游”、“孝老游”、“关爱游”三大门票全免活动。

7. 牟尼沟海拔多少米高

九寨沟五彩池海拔3900米,是黄龙景点最高处,是位于黄龙最上端的钙化彩池群,共有693个钙池,宛如五彩珍珠镶嵌在原始森林中,被誉为“人间瑶池”。五彩池的周围的山峰有海拔5588米高的岷山主峰雪宝鼎巍然屹立在眼前。五彩池南麓,景区由黄龙沟、丹云峡、牟尼沟、雪宝顶、雪山粱、红星岩,西沟等山峰组成,以彩池、滩流、雪山、峡谷、森林瀑布“五绝”著称于世。

8. 牟尼沟的海拔

黄龙景区最高海拔3576米,最低海拔3000米,平均海拔在3300米左右,景区观景途中上山栈道台阶较多,应缓步步行循序渐进至各景点最为舒适,建议游玩时间为四个小时。请尽量避免在景区内剧烈运动,如出现高反情况,请不要惊慌,景区内沿途设有吸氧房,可至吸氧房吸氧休息片刻。

门票

黄龙景区:旺季(4月1日-11月15日)170元/人,红岩关索道上行80元/人,下行40元/人。

牟尼沟景区:扎嘎瀑布70元/人;二道海70元/人,套票100元/人。

交通

公共交通路线推荐

汽车:成都茶店子车站-松潘县,每日7:30、9:30、11:30/12:30发车(实际发车时间以汽车站时刻表为准),抵达松潘后包车前往景区。

自驾行程推荐

1.成都-汶川-茂县-松潘-黄龙景区-牟尼沟景区-原路返回

2.成都-绵阳-平武 -黄龙景区-牟尼沟景区-原路返回或者参考第一条线路返回

山西藏着一座袖珍古堡,面积很小地道却有上万米,是北方小故宫

这里是小薯的旅行流浪馆,跟我一起看世界。

山西真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人杰地灵之地,都说地下文物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拥有的文物数量可是全国之最,但似乎比起北京、陕西,大家对于山西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平遥古城佛教名山五台山等。不过总有人能发现山西独特之处,山西因为地形原因,以前的人大多都住在窑洞里,后来演化出了古堡,在山西可是还有著名的十大民间古堡。

说到古堡,很多人都会想到西方国家的城堡,古堡也因此成为古典浪漫的代名词,不过在中国其实也隐藏着相当多的古堡,而存量最大、分布最密集、品质最高的古堡都集中在山西这个省份。就比如山西有名的张壁古堡,来头可不小,不仅是中国十大魅力名镇,还被称为北方的小故宫,在这座古堡中,可是隐藏了很多珍稀的文物古迹。

张壁古堡又称张壁村,位于山西介休龙凤镇,是我国现存最完好的古代袖珍城堡,面积很小,只有0.12平,但却集军事、农耕、商作、民族、宗教、民居、民俗历史文化为一体。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集中了许多文物古迹,特别是北朝古地道、可汗庙、琉璃碑等,都是全国罕见的稀世珍宝,而张壁古堡整个村子地面布局和天上的二十八星宿相对应,所以还被称为中国星象第一村。

张壁古堡的选址非常讲究,位于介休盆地的东南三面沟壑,南高北低。因为古堡曾作为军事要塞,所以有一个堡中有堡的连环设计。走进古堡后,你会发现里面的路特别复杂,主道七拐八拐的,每条道都会通往各个充满特色的小巷和民居。如果没有熟人带路,走进去很容易就迷路,甚至还很难原路返回。

比起古堡,更难走的还要数它的地下迷宫,张壁地道全长有一万多米,在古代是可以屯兵万人。在这条地道中,有屯兵洞、粮仓将军窑、马厩等,上下有三层,是攻防兼备的古地道,堪称是地上地下双城子。如果是友方进入地道,走起来还算非常容易,但要是敌人进入这复杂的地道,就找不到北,因为这条神奇的地道,也让张壁古堡成为易守难攻之地。

更为神奇的是,地道的出口遍布了全村,有的是在民居中,有的是在古井中,有的甚至一路延伸到村外的悬崖峭壁。地下地道和地面上的堡墙、街巷、院落、民居一起构成有效的防御体系。曾经的地道是古堡坚固的防御体系,而如今则成为游客游览古堡最大的亮点,大家都有着探究地道秘密的好奇心。

如今这座古堡完整地保留下来,还成为了许多综艺节目的取景地,比如《爸爸去哪儿》就曾来这取过景。而至于它的来历,一直以来都有很多说法,很多人都说它是为刘武周抵御李世民的征讨而建,一开始也没有建得那么复杂,而是经过后期的修缮,才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神奇模样。那么你去过张壁古堡吗?你还见识过中国哪些神奇的古堡吗?欢迎留言并发表你的看法。

襄阳北街:全国最长仿古步行街 百家小吃店绵延860米

湖北日报数字传媒》官方帐号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通讯员 龚良杰 唐姗姗 张德惠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中灿

北连古城墙,南接昭明台

这是全国最长的仿古步行街——襄阳北街,导航地图上也叫襄阳古城。它坐落在襄阳城中心十字街之北,滨江临水。

最吸引人的,是这860米长的老街汇聚了100多家餐饮小吃,算上周边巷道里的摊点小铺,数量还要翻一番。极目新闻记者曾数次到访这里,平日从下午4时左右开始热闹,而节假日的人山人海则从清晨开启。

白天的襄阳北街十分热闹

860米古街餐饮小吃占一半

青石板路、朱门青瓦、飞檐走阁……走进襄阳北街,如同穿越了时空。它虽定位为商业文化步行街,却以鄂西北地区仿明清时期的建筑群为主。据了解,襄阳北街自唐宋以来,就是襄阳城的中心街区。水运是古代主要的运输方式,襄阳北街紧靠汉江,繁荣毋庸置疑。

长860米,宽12米,北街上的商店鳞次栉比。有服装店、鞋店、杂货店,也有茶楼、艺术品店、书画店等,但更多的是小吃店。北街古城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余贵军介绍,北街主街有约250家商铺,餐饮小吃副食店加在一起达120家以上。

国庆首日,一群来自江南的老年游客在一家襄阳牛肉面馆前,商量着买几碗牛肉面。原来,他们6个老朋友结伴自驾游玩,最大的76岁,最小的64岁。最年长的罗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9月25日从杭州出发,第一站是安徽安庆第二站到达湖北红安,第三站就是襄阳。

“襄阳是历史上的古都,有襄阳王,有刘备、诸葛亮,还有很多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襄阳,所以有生之年一定要来看看。”罗先生说,他们到襄阳首先来北街,一定要尝尝襄阳牛肉面。接下来他们还要去神农架,再向宁夏进发 。

襄阳特产红糖饼吃出幸福味

北街的餐饮小吃种类丰富,包罗万象。本地拥有30年历史的昭明李记红糖饼店,在北街的店面很不起眼,只有七八平方米,却是老襄阳人的心头爱。

只见老板李勇将擀好的红糖饼放在铁板上烙几分钟,饼子充气一般膨胀起来,继续烙,再进烤炉。两三分钟后,饼壳焦黄,敲起来发出“梆梆”的响声。烤好的红糖饼中间是空心的,红糖均匀地贴附在内壁上,散发出麦面和红糖特有的芳香,吃到嘴里,焦脆甜香。

红糖饼原来叫糖锅烙。襄阳过小年有“拜灶王吃糖锅烙”的习俗。“以前一年到头,也就逢年过节家里才做这个,或到街上买几个。”从几十公里外赶来排队买红糖饼的刘奶奶感叹,以前吃红糖饼舍不得大口吃,都是一小块一小块掰下来含着吃,“现在日子好了,红糖饼成了日常小吃,嘴馋的时候吃两个,回忆小时候的味道,特幸福。”

李勇夫妻每天会和两三大桶面,卖近300个饼,从早忙到晚,供不应求。“近年来襄阳旅游发展起来了,北街更热闹了,不少外地人来买红糖饼,甚至带到全国各地。”李勇说,“现在红糖饼也是襄阳美食的一张名片了,我们想把红糖饼技艺传下去,让更多人品尝襄阳传统味道。”

红糖饼

游客打卡北街最年长小吃店

北街34号,一家招牌名为“小笼汤包”的店门前,早早排起长队。据了解,这家店在北街的年龄最长。

和丈夫从广东飞回老家襄阳的贾女士,点了两笼汤包、两碗猪肝汤。她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家店从1998年起就一直在北街,店里的猪肝汤和汤包几乎伴随了她的整个学生时代,“汤包不大,一口一个,配上猪肝汤,吃完浑身暖洋洋。”

这家汤包店也是网友一致票选的网红店。有网友说:“我特别爱这家的汤包,不是那种调料堆出来的鲜味,而是肉汁精心烹煮出来的淡淡鲜美,入口很舒服。”

排在北街人气前三的,还有一家酱香饼店。极目新闻记者每次去,门前总是排长队。

与一般的酱香饼不同,先在案板上抹油,再把面揉筋道,拿擀面杖一点一点把面团擀开。面厚薄均匀,提起来可以透光,这是师傅擀面的标准。

擀完面,慢慢把面卷在擀面杖上,等到锅里油冒青烟,再把面片一点点下锅,用木夹子把面片堆出裙边褶皱,慢慢油煎。堪比纸薄的饼,逐渐染上一层金黄,翻面刷上浓郁的黄豆酱,等香味层层渗透。随后豪放地撒一把小葱花,饼子的油香、黄豆酱的咸香一下被点燃。据说,这家饼的精髓就在于面够薄,只有0.6毫米厚。

游客小李是河南人,今年考到武汉一所院校读书,趁这个假期和同学一起来襄阳游玩。她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在网上做了攻略,专程来这家酱香饼店打卡,“外表香辣酥脆,中间软软的,加上黄豆酱,真是特别美味。排 真是值得的。”

酱香饼

81岁老翁细数沧桑变迁

81岁的高明根是地道的襄阳北街人,如今每天还要在北街上溜达好几趟。他以前就住现今的昭明台旁边,随着城市变迁,他家也只是挪了100米,“离点不离片”。

他记忆中,小时候的北街很窄。房与房离得近,路是青石板,两边铺鹅卵石,独轮推车总能轧出一道深深的车辙。当时昭明台以北只有一家小卖部,老公社墙边有一个杨麻子诊所,3层楼,是片区最高的。北街城外就是码头,边上有一家黄酒馆。后来抗战爆发,昭明台被炸毁,再后来新中国成立,政府开始修缮。

现在,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端临汉门,也叫小北门,是襄阳古城墙大门。夜晚华灯初上,可以吹着江风,遥望灯火通明的古城。最南端则是昭明台,旁边有鼓楼商场等商业体。

据《襄阳府志·古迹》记载:“昭明台,在郡城中央,其迹甚古。”因南北朝时梁武帝之子萧统(梁朝文学家,病逝后谥为昭明太子)出生于襄阳,并在此读书,故名昭明台。

抗战期间,襄阳城被日军侵占,昭明台的楼遭破坏。1954年,当地政府在台上建了两间房,作为市图书馆。1973年夏季,昭明台东南角塌陷,为保行人安全,昭明台被拆除。1991年当地政府修复北街时,决定重建昭明台。

已故黄鹤楼设计者、著名设计大师向欣然,将昭明台设计为高台基重檐歇山顶式三层阁楼。楼上的“昭明台”匾额则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新建的昭明台高34米,台基上按魏晋风格建造了3层阁楼,雄伟壮观,成为襄阳北街标志性建筑。

1991年,为举行第一届诸葛亮文化节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会议,襄阳市政府决定将北街改建为仿明清建筑风格、全国最长的仿古步行街。

据悉,北街每座单体建筑之间都有一堵高出屋檐1米多的隔墙,叫风火墙。如果发生火灾,这堵墙就会阻止火势蔓延。北街的改造体现了鄂西北建筑质朴、厚重之中见清秀的地方特色,和北京琉璃厂、南京夫子庙开封宋城一条街风格截然不同。

来源: 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