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野生蕨菜

天然野生蕨菜

镜泊湖山区茂密的大森林里,生长着红松、黄波萝等珍贵的树木,在森林的边缘及荒坡、野地上,还生长着一百多种野生蔬菜,山蕨菜是其中的佳品.

蕨菜,是一种草本植物,俗称"龙头菜",又誉为"吉祥菜",当地人叫它"猫爪子"菜。蕨菜幼嫩的苗是食用部份。它的幼小而尖,卷曲地向内弯抱着,形似猫爪状,呈青绿色,成熟后便伸开。叶柄黄褐色,可达一至二尺长;根状茎在地下横生,外面长一层黑褐色茸毛,内含大量优质淀粉,可提制蕨粉。

蕨菜营养丰富,除含淀粉、脂肪、蛋白质外,还含有维生素A、C和磷、钙等,每百克中含胡罗卜素1.68毫克、维生素丙35毫克。它幼嫩的叶茎,是别具风味的野菜佳品,炒食、煮汤、炝拌、盐渍,清淡鲜美。用热水略烫一下就可鲜食,也可晒成干菜或用盐渍长期保鲜。

据史料记载:"蕨,出生时,卷曲状如儿拳,长则宽展如雉尾,高三、四尺,茎嫩时无叶,采来加以热汤,去其涎滑,晒干做蔬,味甘滑,肉煮甚美。姜醋拌食亦佳。"从唐朝开始,人们就喜欢食用蕨菜,现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古代的一些著名诗人赞它:"山童新采蕨芽肥"、"石暄蕨芽紫"

......清朝时,蕨菜也被列为贡品,每年选择"茎色青紫,肥润"的蕨菜,晒后,贡奉朝廷。

蕨菜还有一寂药用价值。它含有野樱甙、紫云英甙、蕨甙、蕨素、琥珀酸、生物碱等化学成份,可治疗风湿关节炎、痢疾、咳血等病,外敷还可治疗湿疹和蛇虫咬伤。

镜泊山区的蕨菜,分布广,产量高,不受农药、化肥的影响,菜质优良,叶茎肥嫩、肉厚,味道鲜美。

天然野生映山红旅游景点 野生映山红生长在哪些地方?

1. 野生映山红生长在哪些地方?

映山红,学名杜鹃,汉中人称毛鹃。秦岭巴山在春秋两季,满山红粉白各色竞相吐艳,满山遍野是花的海洋,杜鹃花的盛会。

映山红野生品种经改良后,现在汉中各县区普遍作为绿化美化的首选植物。映山红载置筒单,管理粗放,病虫害较少,并且是多年生植物,载种成活率高。而春秋季能相继绽放,花期较长,十分招人喜爱。所以映山红改良品种早已在汉中栽种并为人们安居乐业锦上添花。

汉中人爱杜鹃,种杜鹃,观赏杜鹃

因为秦巴气候和纬度适宜各种植物和花卉,映山红在陕南各地己成为景观的首选品种,

2. 野生映山红价值

价值几何?

3. 野生映山红一般长在什么地方

鉴定野生映山红:开花的寿命较长

4. 野生映山红如何栽培

野生映山红的适应能力强,对土壤不挑。但人工养殖的时候还是建议配制疏松,透气,富含腐殖质且呈酸性的土壤。可在园土里掺杂腐殖土,河沙。喜温暖环境,最好将温度稳定在12到25度之间,夏冬要控温。平时要放在光线处,让它多晒太阳。夏天的强光烈日要挡住。此外,注意浇水量。虽然喜欢湿润的土壤,但惧怕积水。

5. 映山红生长在哪个地区

杜鹃。

杜鹃花喜欢酸性土壤,不喜欢钙质土壤,因此常把杜鹃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物。

杜鹃花喜欢湿润、凉爽、通风半阴的地方,不耐热又不耐寒。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2~25℃。夏季温度不能超过35℃,否则植株会进入半休眠状态。所以夏季应防晒遮阴,冬季应保暖防寒。

杜鹃花生长需要阳光,但忌烈日暴晒,适宜生长在光照不强散射光充足的地方。

6. 映山红生长在什么地方

映山红在我国的湖北麻城市、河南洛阳信阳、山东五莲山、栖霞牙山、安徽黄山泾县、广西桂林、云南宣威均有分布,麻城市因杜鹃花旅游资源丰富,故将此作为其市花。因此有“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之称。

杜鹃,别称映山红、山石榴等。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属于落叶灌木,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分枝多而纤细,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

7. 野生映山红的生长环境

答案是:映山红南方不仅可以种,而且基本上都是生长在南方!

映山红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我国南方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福建、台湾、江西、浙江、安徽、江苏、湖南、广西、广东、湖北、四川、云南等省、自治区。

映山红喜欢凉爽、湿润、通风好的环境,不耐高温,也不耐寒,适应它们生长的温度是12~25摄氏度之间。

8. 映山红产于什么地方

是贵州珍酒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映山红酱酒质是很好的,比较丰满,粘稠度适中,酒线绵长,酒花绵密,映山红酱酒是贵州珍酒酒业有限公司新推出的嫡系产品,品质口感可以对标珍五,也是大曲坤沙酱香型白酒,纯粮固态法酿造,口感柔和绵顺,酱香优雅细腻,喝起来顺口顺喉,非常舒服。

9. 野生映山红种类

西玛杜鹃花是园艺师利用多种中国野生杜鹃、映山红杂交选育而来的园艺观赏品种,具有植株低矮、花色灿烂、花期长的优点。

西玛杜鹃品种众多,株形矮状,树冠紧密,分枝多,分枝多呈半开张形,易造型,花色丰富多彩,有红、白、花蝴蝶、国旗红等,花形复杂,多数为重瓣、复瓣和半重瓣,花开时极为艳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10. 野生映山红分布省份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马樱花、山石榴、山枇杷等。其花或白 红,或黄或紫,叠锦堆秀,艳美缤纷。

“闲折两枝间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杜鹃花有“花中西施”的美名,连白居易都赞它“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杜鹃花我国品种最多

杜鹃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分为常绿杜鹃与落叶杜鹃两大类,依花期不同又分为春鹃和夏鹃。

我国的杜鹃花闻名于世,与报春花、龙胆花共享“三大高山花卉”的盛誉,有著名的云锦杜鹃、石岩杜鹃、毛白杜鹃、黄杜鹃、锦绣杜鹃等。放眼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杜鹃花能在种类、数量上与中国的相匹敌。江西、安徽、贵州将杜鹃定为省花,而将其定为市花的城市更有七八个。

在国外,杜鹃花也受宠,英国皇室植物园中就有一个庞大的杜鹃园,号称“杜鹃花世界中心”;日本和美国也有不少杜鹃山;尼泊尔还把它尊为国花。

据统计,全世界有杜鹃花850多种,我国就有650余种,而仅云南省就有400多种。云南以滇西高山地区分布的种类最为丰富,尤其是在海拔2400米-4000米的高山冷湿地带,多种常绿杜鹃如黄杯杜鹃、白雪杜鹃、团花杜鹃、宽种杜鹃等,常形成密集的杜鹃花灌木丛,甚至有连绵10多公里的杜鹃花“花海”的奇观。

11. 映山红是野生的吗

杜鹃花在南方被称为映山红,北方也叫它金达莱。东北杜鹃花是紫色的,其叶含芳香油及香豆素等,可用提芳香油,调制香精。杜鹃绽放不久,山杏就盛开了,高约五六米,花海在街路两侧满眼争春。3天至5天后,单瓣的小桃红开放,属灌木,山杏和小桃红花期相仿,配在一起观赏十分漂亮,那时俯视仰视满树皆花,有种满目春色的惬意。

灵秀梁野“氧”天然 养生福地客流连

梁野山瀑布

四月的武平,春暖花开,生机勃勃。蒙蒙细雨中的梁野山,显得尤为神秘而灵秀,高山上迎风而立的古母石在云中若隐若现,白云下流出的汩汩清泉,在奇丽深涧幽谷中造就了一道道奇特飞瀑。

在依水而建、沿山蜿蜒而上的梁野山栈道上,众多游客徜徉其中,近距离感受春雨中大自然清新空气和飞瀑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流连忘返。

武平县文体旅游局提供的数据,2019年一季度,梁野山景区共接待游客43.59万人次,同比增长28.57%;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41.3万人次,同比增长28.7%,实现旅游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28.6%。

龙头引领 打造“康养会客厅”

武平是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抓起、亲自主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林改17年,武平的山更绿了,林更密了,生态环境更美了。

近年来,武平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闽粤赣城市群“清新养生后花园”为目标,以梁野山创国家5A级景区为龙头,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休闲养老苗木花卉、林下经济等绿色生态产业,将秀美的森林景观与独特的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紧密融合,构建起生态旅游大框架,全力打造“康养会客厅”,先后荣获“全国天然氧吧”“全国生态旅游大县”“全国首批国民休闲旅游胜地”“全国十佳生态旅游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等称号,“来武平·我氧你”的城市主题口号愈发响亮。

根据市委提出的“五基地六产业七景区”的产业布局,武平县加快推进梁野山生态旅游区建设,以梁野山5A创建工作为抓手,完善基础设施,增设休闲体验项目,丰富游客体验,完善旅游功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提升景区品质,使梁野山成为武平旅游龙头引擎。重点实施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景区综合服务提升、云礤溪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仙女湖水上乐园、梁野山林下经济观光园、梁野山森林研学基地、阿米养生木屋度假村等项目,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以上。

聚集聚力 撬动全域旅游发展

走进武平城厢镇尧禄村,映入眼帘的是别样的村庄景象:错落有致的居民楼,墙体上绘有优美的山水景色、农耕劳作场景,亦有栩栩如生的农畜。“桃花盛开的季节,每天有近千人上山观赏桃花和3D墙绘。”尧禄村党支部书记钟兰英说。

尧禄是环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梁野山生态景区的五村之一,近年来,武平发挥梁野山生态优势,实施环山五村联动发展,环梁野山的这“五朵金花”正逐渐成为游客们的新宠。

武平充分发挥梁野山龙头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挖掘整合景区周边区域资源,通过实施兴贤坊传统文化街区、千鹭湖湿地公园二期、“五朵金花”乡村旅游示范项目、捷文森林特色小镇、客家牌匾博物馆、箩斗坑蝴蝶谷生态休闲项目、客都汇文化创意产业园、兴贤坊客家民宿等项目,提炼打造特色各异的景区景点,丰富旅游业态,以聚合的力量撬动环梁野山生态旅游区的全面发展,致力把武平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的后花园和重要旅游目的地。

深度融合 推动“+旅游”发展

在梁野山下云礤村四季果园里,返乡创业青年钟文正在查看猕猴桃的长势。随着梁野山景区的深入开发,云礤村这几年森林旅游蓬勃发展,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为此,县乡村三级因势利导,积极培育“森林人家”,引导发展集吃、住、采摘为一体的生态健康休闲游,让许多村民实实在在尝到了“农旅”联姻的甜头。

武平大力推动“+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通过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植入旅游元素,大力发展乡村观光、林下休闲、园中采摘、田上农耕、农家消费等旅游业态,促进“农业+旅游”融合。同时,通过挖掘武平历史文化资源,发挥武平生态优势,加快“文化+旅游”发展,打造“养生+旅游”品牌,探索“研学+旅游”融合;持续打造环梁野山中国体育旅游自行车精品线路,开发环梁野山半程马拉松赛、自行车爬坡赛、登山徒步赛等新兴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建设自驾游露营基地、房车基地、户外运动基地,推动“体育+旅游”发展。

农村山上的野生蕨菜到底能不能吃?

农村山上野生蕨菜到底能不能吃?

在我们村里,每到春天的时候,山上的蕨菜就可以采摘来吃了,蕨菜是我们这里饭店的特色野菜,在饭店菜牌上不是叫蕨菜的,而是叫“龙须菜”,这个名字听起来让人觉得确实高大尚一点,很多人都喜欢吃,每年这个时候城里人也开着小车来我们村上采摘蕨菜,所以造成供不应求,蕨菜在农村集市上卖的价格高达15元/斤以上。

可是有专家说蕨菜有致癌物质,不能吃。那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我们农村农民吃这些野生蕨菜已经经历过好几代人了,我暂时没有听过有人吃野生蕨菜导致死亡的。所以我也上网查了一下资料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资料显示说蕨菜确实含有致癌物质的,这种物质叫原蕨苷,吃多了会导致身体不适,会增加食道癌,胃癌的几率的。

不过蕨菜上的致癌物质“原蕨苷”经过高温会大大减少的,平时我们农民采摘蕨菜回来都是煮开水焯过蕨菜的,然后还要用冷水浸泡一天以上才可以煮来吃的,这些致癌物质会大量减少,所以我们吃了后对我们身体伤害也就减小了。

我们平时无论吃什么,吃多都会对身体不好,这叫适得其反。蕨菜也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的,有促进我们肠胃蠕动的功效。所以平时我们吃少量蕨菜也是可以的。

农村山上的野生蕨菜到底能不能吃?

野生蕨菜,在吉林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在长白山一带。每年每到蕨菜上市的季节,市场上就会出现很多售卖蕨菜的人,都是在深山老林里一点点的采出来的,但是很好卖,也挺受市场欢迎的。

蕨菜,是蕨类植物。表皮纤维素含量比较好,如果采摘之后不及时处理,可能一下午的时间整个植株就会全部纤维化、老化,基本就不能吃了。所以,采摘之后要么用开水焯一下冻起来,或者是用咸盐腌渍处理一下,防止蕨菜的纤维化。蕨菜一般生长在比较自然的天然森林里,并且是远离人烟的原始森林,不会有污染的存在。并且,蕨菜中的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含量是比较高的。

而对于说蕨菜能不能吃,主要还是这两年出现的蕨菜致癌的传闻。我个人认为没什么大问题的,毕竟蕨菜只是野菜,一年也吃不了几次,即便是真的有致癌物质,也不会摄入太高的。而且,在我们吉林南部山区都有吃鲜蕨菜或者处理过的蕨菜的习惯,吃了多少年,也没有听说吃蕨菜得癌症的情况啊。最重要的是蕨菜的采摘期就那么几天,大概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一年里也就有半个月吃蕨菜的时间。能吃多少呢?

所以,我个人认为吃蕨菜还是比较好的,没什么不妥。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各地在编教师的到手工资是多少钱?

不同的地区教师的工资收入都不一样,因为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没有可比性。而同一地区,在编教师工资由于入职年限和职称岗位级别的不一样,工资收入水平存在悬殊。

一、不同地区同一级别和年限教师工资有悬殊。坐标我的老家苏区,那边的老师工资最近几年有较快的增长,30年左右教龄,评聘上了八级岗位的教师(扣除 险一金后)是4300元左右,山区学校有补助500左右,加起来有4800元左右吧。但内地的绩效工资,生活补贴,目标考核奖等与沿海地区的学校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每个月能到手的工资是6K上下。

而在千里之外,我任教的学校,同级别的教师比这个水平高一些。

坐标广东珠三角地级市镇区学校,小学。以本校最高工资的张老师为例:入职30年,岗位八级,薪级31级。

下图是这个月的打卡工资:统发工资6K+基础性绩效工资3K多一点。

下图是到学期结束才发到手的奖励性绩效3K多一点,很多人都拿不到全额,一年发两次。

去年年前发了一笔两万多的目标考核奖。

二、同一学校不同级别和年限教师工资有悬殊。以上就是我校最高工资的张老师的到手可支配工资,但这个数据只有参考,不能代表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我们学校,中级八级,薪级31级的教师数量只占百分之二十左右。估计全校教师的每月到手的平均工资要比这少2K左右。

三、教师工资增长可期待。2018年1月20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实现与当地公务员收入同步调整,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可以这么说,如果这个长效联动机制能够得到落实的话,可有效解决教师工资事实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问题和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

你那里的到手工资有多少?可以说说吗?

这个问题其实有点难回答,因为各地的教师工资其实是不统一的。虽然说教师是事业单位,吃皇粮的,但其实各地之间的工资差别还是很大的。相对来说沿海发达城市的工资比中西部地区的要高,不过有些偏远地区的拿到手的工资也很高,因为有津贴补助,像西藏新疆地区。

教师的工资分为三个部分,财政工资、绩效工资和奖金。财政工资由地方统一发放,发到工资卡上,工资的多少与地方财政收入有关。像有些地方就有十三个月工资,和各种福利补贴。绩效工资就相当于能力的体现。奖金是学校发的,有的学校有,有的学校没有。下面来看一下全国各地在编老师的工资水平,有小学,初中,高中老师,数据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准确,但也八九不离十。

河北唐山市小学班主任,入职三年,学历研究生,小一职称专技10级。班主任教语数两科,班主任费300一个月,每月到手4500元。年底有第十三个月工资,冬季取暖费每月1200元,发四个月。两年一调标,涨工资根据职称浮动。同时差不多每年都会再滚动个一百来块钱吧。如果地方财政充足,年底会发精神文明将9600元。如果学校是市直属学校会多一个目标奖14000。每学年工会会发两桶油。学校每学期发一条毛巾,一块香皂,一提卫生纸。寒暑假带薪。公积金年金,物业补助等都不差一般水平。

再如西南地区的三线城市,工作三年,国家级重点高中。财政工资2000+,绩效工资1000+ 扣除五险一 金,到手每月2000+,高中周末和寒暑假学校会统一补课,课时费另算。年终奖30000+。以及平时大大小小的监考费阅卷费等年入到手70000左右,平均下来一个月也就5000块钱。

再看看陕西小学教师,教龄27年,小学高级,学校主任,月到手6000元,取暖费,高温补贴,再无其他收入。学校新来的老师,每月2000+,规规矩矩地当老师教书育人,社会地位有提升,生活水平也就温饱,离小康还差点。

山西运城市县城某小学班主任,研究生学历,二年级数学,班主任费350块,一个月全部工资5000多一点,和语文老师包班管50人,扣五险一金和绩效工资,到手三千出头,绩效工资半年发一次,学期按考核分数和班里成绩扣钱,感觉活不下去,打算晚上出去摆小吃摊了。

杭州中心城区某中学,月收到手加各种福利平均到手6000块,寒暑假只有基本工资3000+。年底发25000,一年没有100000,公积金4000多,吃饭食堂每个月补助400,福利挺好的,第一年很满意。

三角的都不太低。除了广州教师待遇和物价不成正比以外,深圳工资不用质疑是第一名的最高,高中教师年薪200000起,虽然比起深圳的房价还是有点心酸。 除了这两个一线城市以外,珠三角其他的的顺德珠海中山南海,工资都还过得去。这其中珠海应该最高因为有特区补贴。南海的高中教师年薪也差不多接近20000,虽然可能工作辛苦一点。

顺德中小学差距不太大,新老师来说,乡村小学一个月实打实发到手也有7000+,重点高中可能再多一两千,班主任啊高三啊资历老的就再多些。顺德比较特别的是代课老师一个月扣了社保公积金也有将近6000的工资,可能是生二胎的多,临聘需求比较大…… 中山市很大,具体下面的普通中小学不清楚,但是重点高中新教师一个月到手近10000是有的。

各地教师的工资水平相差其实还是很大的,但也基本符合大城市教师工资高,小城市教师工资相对降低的情况。同时你所在的学校是否重点学校也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