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绣

是洛阳传统的工艺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以纻麻布等纺织品为主要原料,在有关药物的配合下,用特殊的技术织成。主要图案包括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山水、园林等。特点是色彩鲜明、工艺精巧。

陕西商洛绣屏公园旅游 商洛翠屏山公园

1. 商洛翠屏山公园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经商洛市旅游资源开发管理评价委员会组织验收评定,柞水县终南山寨景区和山阳县翠屏山景区达到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现予公告。

2. 达州翠屏山公园

今年春节之前就可以完成通车。

3. 璧山秀湖公园

璧山八景浮雕墙。 要领略璧山悠久历史文化,璧山八景浮雕和地雕群不可忽略。璧山八景浮雕位于公园天子桥旁,根据八幅反映璧山清代景象的图画雕刻而成,画卷栩栩如生。地雕群位于隐帝流光坊后方,展现唐、宋、元、明时期,璧山儒士名流的生平业绩。 在秀湖公园细品由地雕群、璧山八景浮雕、璧画墙组成的浮雕群,足可感受璧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4. 达川区翠屏山公园

四川达州颇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元九登高

达州元九登高节这一传统已沿袭千年,每年正月初九,数十万人倾城出游,这一壮观景象在全国也属罕见。相传公元815年,元稹(779年~831年,唐代诗人,世称元九)贬谪通州(今达州)任司马,初到任时,通州:“人稀地僻、蛇虫当道”,元稹励精图治,清正廉洁,政绩斐然,为当地百姓干了不少好事。公元818年,元稹调任河南,民众便于正月初九元稹离任当天,全城父老登上城南翠屏山和城北凤凰山,万民送别,依依不舍。达州从此留下了“元九”登高的传统习俗。每年元月初九这一天,达城万人空巷,男女老幼竞往城外登山,登高远望,纪念这位好官,而且风雨无阻,不达山顶决不罢休,一直延续今日。人们借此登高眺远,祭天祈福,期待一扫去岁颓势,迎来新年万事畅达。当代达州籍著名诗人梁上泉有这样的诗句:达州原是古通州,山自青青水自流;元九登高怀元九,诗魂常伴凤凰游。“元九”登高节已在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商标局注册,成为达州的城市文化节日品牌。

石桥火龙

达州石桥火龙闹春已延续千年。整个活动贯穿了请龙、龙点睛、龙请水、烧火龙、送龙等民俗风情,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特别是到了元宵节晚上,数条火龙游街走巷穿梭,居民家家用硝磺、柴碳等原料配制成烟花,尽情地对火龙燃放,使之火花四溅,让人喝彩不已。火龙用竹篾做成龙的躯体,再裱上白纸,涂上颜色,绘上鳞、角、爪,龙首、龙尾长达数十米,浑然一体。然后用硫磺、白硝、木炭制成的火药,做成“土火箭”,还有吐珠、转花、大犁等不同式样的烟花,安装在龙的全身。一条火龙由十来个赤膊青年手擎,加上鼓乐手、擎鳖鱼、小龙虾、鳖、金鱼等人,队伍达几十人。经过几百年来艺人不断地研究改进,如今火龙由原来丈把长,发展到现在最长可达30多米长。

5. 南充翠屏山公园

宜宾翠屏山公园,是全国第二大人造森林公园,在公园半山腰有一条健身步道,是市区市民健身的好去处,这条健身步道大约有六公里左右。近些年,翠屏山公园加强了对车辆的管理,禁止机动车上山,整个公园成为市健身活动的场所,每天都有近万人进入公园健身。

6. 商洛翠屏山公园在哪里

2021年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40周年,今年3月12日也是第43个植树节。40多年来,陕西省累计参加义务植树4亿人次,年均植树6000万株,为国土增绿作出更大贡献。

  为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全国绿化委员会于2017年启动了“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工作,陕西成为全国首批四个试点省份之一。

目 ,陕西省已有10万余人通过“陕西全民义务植树网”履行植树义务,“码上植树”“云端尽责”渐成新风尚,初步形成了义务植树“实体参与”和“网络参与”两翼发展新格局。

为带动群众足不出户履行植树义务,陕西建设了商洛市山阳·翠屏山森林公园和陕西省苗木繁育中心两个“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40多年里,年均植树6000万株。

  2021年全省计划完成造林种草511.66万亩,今年春季要完成全年任务的60%以上,推动全省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将开启生态空间绿色革命新征程,向“深绿色”进军。

7. 商洛莲湖公园美景

没有多少米,走路也就不到半个小时,看你跑的是那条路了一般是在1.5-2.5公里之间,也就是3000m-4000m之间吧!

莲湖公园商业步行街位于商洛市内莲湖公园之东南角,中心街与迎宾大道交汇处,南邻丹江景观公园,与商洛北新街商圈、工农路商圈左右逢源,据守商业黄金三角区。

中文名

莲湖公园

位于

商洛市内莲湖公园之东南角

占地面积

11946平方米

建筑面积

约3.1万平方米

8. 洛阳翠屏山森林公园

元稹,字微之,诗人,与白居易合称“元白”,世居洛阳生于长安。唐贞元九年(793年)明经及第,接着,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名列第一,授予左拾遗之职,后又任监察御史。

元和五年(810年),因得罪内廷大臣,元稹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直到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才奉召从唐州入京都。

元稹本以为清苦无聊的贬谪生活就可以结束了,可以回京城施展抱负了,于是一路春风得意马蹄疾,诗如泉涌。归途中,他作了《桐花诗》及《西归绝句》等十二首诗。其中有句云:“春来爱有归乡梦,一半犹疑梦里行”、“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可是,新生活都还没有来得及开始,仅仅三个月不到,他再次遭贬为通州司马。他无可奈何,于当年三月“一身骑马向通州。”更让人没曾想的是,四年后,即至元和十四年(819年)春,他再由通州司马迁虢掳州长史,乘船从万县出川。

可见,元稹在通州当了四年的司马。唐代通州为今四川达州市附近,治所通川县即今达县区。那时的通州仍被视为蛮荒之地,遭贬的官员经常“送”到那里去。

当时元稹由于愁病在身,于三月末出京,一路走走歇歇,加上蜀道艰险,直到闰六月才抵达通州。

刚到通州时,他的心情坏到了极点,《酬乐天雨后见忆》中云:“雨滑危梁性命愁,差池一步一生休。黄泉便是通州郡,渐入深泥渐到州”。还向好友白居易讲了通州的恶劣环境和自己痛苦抑郁的心境,《叙诗寄乐天书》云:“通之地,湿热卑褊,人士稀少,近荒札死亡过半,邑无吏,市无货,百姓茹草木,刺史以下,计粒而食。大有虎蛇蟆虺之患,小有蟆蚋浮尘蜘蛛虫各蜂之类,皆能钻啮肌肤,使人疮疒有。夏多阴霪,秋为痢疟,地无医巫药石,万里病者,有百死一生之虑。”

犹如游走于人间地狱,他在《进诗状》中长叹:“夫何以仆之命不厚也如此!智不足也又如此,其所诣之忧险又复如此!”

没多久,元稹就染上了瘴、疟病,差点死去,后又病疟二年。为此,白居易在《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中,用了两句诗对元稹当时的处境作了概括:“通州海内恓惶地,司马人间冗长官”。

司马一职,原是地方刺史官属下掌管军事的副职,中唐时期的司马,仅为承旧制、设备员,且多以处置由京官迁谪外地的人,已成一种冗员散职的性质。白居 易在《江州司马厅记》中,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通俗易懂地描述了“司马”一职,道:“凡仕久资高,髦昏软弱不任事而时不忍弃者实莅之。……刺史、守土臣、不可远观游,群吏、执事官,不敢自暇佚;惟司马绰绰,可以从容于山水诗酒间……州民康,非司马功,郡政坏,非司马罪,无言责、无事忧。”

换句话说,当时的司马仅为居位享禄、无权无责的不治民闲官。遭贬的官员成为司马后,不可能在任上有所作为,多数是游荡于山水诗酒之间。

元稹在任上难以施展拳脚,有所作为,也难以像白居易那样“从容”。他将自己的命运和严峻的政治局势联系起来,顿感前途渺茫,那些当官前的憧憬几乎幻灭。如他在《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写道:“残灯无焰影憧憧,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但是,不得不说在通州这段时间,元稹写出了他人生中最辉煌,最有代表性的诗作,以及诗歌理论。如今还可以见到元稹在通州所作的诗歌,共计有180多首,约占其现存全部诗作的五分之一。

在通州任司马期间,元稹利用手中仅存的一点权力,发动、组织通州的民众,开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乃劝州人,大课芟銍”。在古代,粮食增长了,人口就增长;粮食不足,人口就很难增长。元稹所作的这件事对通州民众的利益很大。

其次,针对当地的一些风俗陋习,如生病不看医生,找巫师等,元稹开始引导教育他们,如利用祭神为由,让老百姓逐渐改变固化的价值观。

再次,为了调整不合时宜的政策规定,元稹还将这些政策进行整理简化,让老百姓能够自发去遵守这些根据他们实际情况而量身自定的政策。

在《告舍竹山神文》中,他写道:“今天子斩三叛之明年,通民毕赋,用其闲余,夹津而南,开山三十里,为来年农耕张本.自十月季旬,周甲癸而功半就”。

据说,元稹曾亲自监修了一座并不雄伟的“戛云亭”,至今还孤立于洲河岸的翠屏山顶,可惜的是早已被树木荒草以及民居所掩埋。

9. 陕西翠屏山森林公园

翠屏山,四川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宜宾市城区西部,海拔504.5米。

洛南通:​胜日寻春锦绣地

吴淑娟/文 洛南通/发

岁在辛丑,时在暮春。清明时节,阴云层层,春雨潇潇。众人挂幡烧纸祭祖忙,全然不为雨所阻。二日,云消雨霁,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暖阳明媚。我们携女游于锦绣大地。

锦绣大地者,位于汉字故里仓颉造字之西也。坐车而去,未至,遥见路旁车如长龙,两龙并驾,不见首尾。一起下车者数十人,身着艳装的俏女俊男,或携幼游玩的辣妈奶爸。

锦绣广场上,游人如星,观景赏花的,放风筝的,骑马的,坐花坛边晒太阳的……皆神色怡然,乐哉悠哉。西边广场,千百棵古槐,适逢春雨,发芽吐翠,欣欣向荣。树高八尺,欲与蓝天试比高。路南是渔业养殖场,只见水阔廊长,碧波荡漾,有数十垂钓者围在岸边,正在钓鱼

吴淑娟/文 洛南通/发

穿过大厅,进入锦绣花海。天空高远,大地广阔,沃野千顷,花海百亩,良田层层,树木郁郁。 突然有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轻松欢快之感,心情一下子愉快兴奋起来了。这儿没有密密高楼遮挡,无车水马龙的拥挤堵塞,也无闹市里商贩的叫卖吵杂声。有着漠漠良田飞白鹭、艳艳花海舞黄蝶的美景,有着阵阵花香,悠悠歌声。

逆溪而上,流水潺潺,桃花夭夭,梨花皎皎。游客络绎不绝,有携老扶幼散步赏花的,有骑车观景休闲的,有三三两两拍照留念的,还有坐着观光车上塬兜风的,也有在游乐场玩耍的。我们正在观赏郁金香花,突然听人喊,快看,旗袍美女们来了。回头望去,一群走旗袍秀的美女们迎面而来,个个婷婷玉立,娉娉袅袅,既像三月风,又似四月柳。她们走过溪边,穿过花门,漫步山水间。她们好像与花比美,实在分不出那个更艳,那个更美。

吴淑娟/文 洛南通/发

清明节前后,正是郁金香花开之季。沿溪两岸的各色郁金香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远看像披在丘陵坡塬间的一匹匹五色绣锦,鲜艳夺目,溢香流彩。一游客问道:“花似绣锦,此乃锦绣大地得名之由来吗?” 我答曰:“应是也。”

花儿大部分正在盛开,红的似火,粉的如面,黄的流金,白的素雅。灯盏似的花儿绽放在绿叶之上,露出纤细的嫩黄的花蕊,招惹得蜜蜂蝴蝶飞来飞去,不停地嗡嗡歌唱;有的含苞欲放,饱胀地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才刚冒出花骨朵,探头探脑地四处张望,一脸好奇惊喜的表情。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花香、青草香、阳光味,混成了醉人的春酿。

一条小溪,自北向南潺潺流淌。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小荷露尖,蜻蜓斜飞。小溪里,一窝一窝的小蝌蚪,黑黝黝的。一个个挺着大大的脑袋,在水中游来游去。岸边早有孩童,在溪边抓蝌蚪。女儿也加入到了捉蝌蚪的行列中,一双小手,在水中与蝌蚪追逐,偶得一只,兴奋地手舞足蹈。呼其前行,却浑然不理,全处在与蝌蚪的玩乐之中。

吴淑娟/文 洛南通/发

在亭子中休息片刻后,我们漫步走到塬上。极目远眺,云蒙山青青,洛河水滔滔。良田千顷,树木丛生。农人们正在地里忙着起垄种玉米,或锄草种豆。村庄里宁静详和,道路平展,屋舍俨然,黛瓦白墙,翠竹红桃。真有世外桃源之感。

这时候,夫从鱼塘钓鱼而归。说,今日收获满满,鱼肥椿芽嫩。女儿高兴地说,晚饭就吃椿芽炒鱼片。我说:“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今天尽有了。而去年今日,我们还被疫情困在家里呀。” 夫说:“国泰才能民安呀。”

吴淑娟/文 洛南通/发

城市地标▏▏洛阳博物馆(老馆):满腹藏“锦绣”默然处闹市

建筑名片

洛阳博物馆始建于1958年,原址位于关林,馆名为我国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所题。  

1974年5月,位于西工区中州中路北侧的洛阳博物馆(老馆)落成。其主展馆为攒尖、盝(lù)顶、双阕式仿古建筑,正面为三层。洛阳博物馆(老馆)外观设计庄重典雅、质朴大方,在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中有较大的影响。

1

“洛阳博物馆(老馆)”之建筑

传统建筑 庄重大方

西工区中州中路北侧、王城公园以东的闹市区,有一处琉璃瓦镶嵌的仿古建筑群,它就是落成于1974年5月的洛阳博物馆(老馆)主展馆。  

在建筑布局上,洛阳博物馆(老馆)主展馆采用了传统建筑的对称手法,立面上以四角攒尖顶为中心,下配以四柱牌坊,正立面有重檐效果,牌坊两侧是简化了的双阙,突出了入口。为了配合结构设计,建筑两肩还采用简化了的檐口作为陪衬,雄伟壮观,典雅凝重,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而且,在色彩设计上,主展馆以洛阳唐三彩为基调,即采用黄色的三彩琉璃瓦和绿色檐口,具有明显的三彩工艺的效果。 

“洛阳博物馆(老馆)主展馆庄重典雅、质朴大方。”洛阳博物馆原陈列部主任苏健说,主展馆很好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又具有浓郁的时代精神,在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中影响很大,堪称我市一座“文化地标”。

2

“洛阳博物馆(老馆)”之迁址

展室简陋 筹建新馆

洛阳博物馆始建于1958年,原址位于关林,馆名为我国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所题。作为全国重点博物馆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大市洛阳的综合性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1972年,为驳斥国际上“文化大革命破坏文物”的舆论,洛阳博物馆在王城公园东侧花房举办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洛阳出土文物展览”,展出精品文物数百件,大批外宾慕名而来。但是,由于场地是临时屋棚,极其简陋,很不适宜作为文物展览的展室。当时,一位苏联驻华使节在参观完展览后说:“与我们豪华的博物馆相比,这个展馆简直连工地的临时工棚都不如。” 

“鉴于此,时任洛阳市革命委员会领导决心筹建新的洛阳博物馆大楼。”苏健说,他奉命起草筹建新洛阳博物馆的报告。接到任务后,苏健把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古都洛阳的历史地位以及苏联大使如何“数落”洛阳都写进报告中。 

报告很快被批复,首期经费25万元,后来又追加到38万元。

3

“洛阳博物馆(老馆)”之征地

大年三十 赴郑“批地”

经费解决了,但土地又成了难题。“当时,洛阳市只有5亩的土地审批权,显然不够。”苏健说,为此,他们只得向省建委“求援”。  

那天,正是大年三十,苏健及同事蔡运章奉命至郑州办理征地手续。当他们赶到郑州时已是下午六点,省建委工作人员早已下班。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便心急火燎地跑到省建委负责审批土地工作的主任家中。“那天是除夕夜,还下着鹅毛大雪,人家正张罗着过年。”苏健回忆说,说明情况后,人家看他们很急,便签了字。拿到批文后,苏健他们连夜乘火车赶回洛阳。  

次日一大早,苏健又赶到西工区洛北乡西小屯村,与同事米士诫一起在雪地里丈量出土地15亩,确定了馆址。

4

“洛阳博物馆(老馆)”之建成

首办展览 举国关注

洛阳博物馆(老馆)由洛阳规划建筑设计院设计。在原设计中,其平面为“口”字形,边长120米,主展馆为攒尖、盝顶、双阕式仿古建筑,正面为三层。 

“设计方案确定后,交河南省第三建筑公司(现河南省第六建筑公司)承建。”苏健说,在建设过程中,一些琉璃构件是从北京琉璃厂购买的,由本馆职工亲自搬运装卸。但是由于经费不足,最后只完成整个设计方案的1/4,即“口”字形的南边。  

1974年5月,洛阳博物馆(老馆)主展馆落成。同时,筹备一年多的“洛阳历史文物陈列展”也正式推出。这次展览,共展出文物1700多件,集洛阳历史文物之精粹,内容丰富,在河南乃至全国都受到关注。

2007年11月,占地300亩、总投资4亿元的洛阳博物馆新馆在新区开工建设,2009年2月落成。自从洛阳博物馆迁至新馆后,老馆暂由洛阳群众艺术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