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肉盒

巩义回郭镇虎豹兄弟祖传,烧饼鼓肚中间空,又黄又脆,久放不坏。卤肉佐料质优,精细制作,夹入烧饼之内食用,外焦、里嫩、可口。

回郭镇肉合是巩义市四大名吃之一,多年来以外焦里嫩、香酥可口为特点,以经济实惠好吃不贵为根本,在众多风味小吃中脱颖而出。2003年被评为河南名吃,2009年被河南电视台评为十佳餐饮名店,本店以特色为龙头、以品牌为效应,以“健康饮食,诚信待客”为准则,欢迎广大新老朋友光临惠顾。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给虎豹一个自由的家

家在每个人心中永远是最温暖、最重要的港湾。无论我们走多远,家一直是我们最惦念的部分。人这样,生灵亦然。

虎豹是森林里的旗舰物种。森林是它们的家,离开了森林,它们的吼声也就变得苍白无力。

作为世界最大的猫科动物,位于食物链顶端的东北虎,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了解,一只定居雌性东北虎的生存,至少需要一片500平方公里完整健康的森林。但在过去100年间,由于栖息地的消失和退化、强烈的人类干扰等因素,东北虎的野外种群数量剩下不足600只。

东北虎

为了让这些远走他乡、濒临灭绝的“大猫”能够回归故土并繁衍生息,生态学家们正在努力恢复它们的自然家园。2017年8月,中国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区域开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东北虎豹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于2017年3月批准启动。2017年8月19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成为我国第一个中央直管的国家公园。

试点区横跨吉林、黑龙江两省,规划总面积146.12万公顷。试点区包含12个自然保护地,其中有7个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湿地公园和1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富饶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丰沛的水系孕育了园区内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其中有珍贵的东北红豆杉、松茸和东北虎、东北豹、中华秋沙鸭紫貂、原麝等数十种珍稀濒危物种。试点区内野生植物达3890种,野生脊椎动物达392种。

东北豹

2017年9月12日-13日,虎豹局会同吉林、黑龙江两省政府,在相关林业局挂牌成立10个分局,构建了两级垂直管理机制。建立了以国家林草局为主体,由各部委和两省组成的多方协调会商机制,成立了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有力有序推进体制试点各项工作。

2018年8月和11月,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将涉及的国土、水利、林业、农业、环保、住建、森工等7个部门42项职责划转移交给虎豹局统一行使。虎豹局草拟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办法》等8个管理办法,以及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护等6项制度。虎豹局联合有关部门大力开展打击乱捕滥猎、清山清套、森林防火督查和林地清收专项行动,累计拆除围栏5.6万余米、清理收缴猎具5800余件,取缔非法加工场4处、查处盗猎案件7起、处理违法犯罪23人,全面清理历史遗留违规建设项目。

试点以来,试点区野生东北虎豹种群稳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在试点之初统计的野生东北虎27只、东 北豹42只基础上,又发现了新繁殖的老虎幼崽10只、幼豹6只。

通过4年的保护建设,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区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进一步提升,保护管理体系初步建立,自然资源得到休养生息。东北虎豹扩大栖息安居繁衍,有蹄类野生动物种群成倍增长,鹿狍遍地、雉鸡成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家园已经初步呈现。“全民抓保护,全民建公园”的观念已经在试点区形成共识,变为统一行动。

林麝 谷宝臣 摄

根据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需要,国家林草局积极协调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通过中央预算内文化旅游提升工程项目建设、中央财政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给予大力支持。2017年以来,直接安排各类项目资金10.33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8.81亿元,中央财政投资1.52亿元。通过原有渠道安排天然林保护、停伐补助、生态效益补偿、森林抚育补助以及森林防火、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投资26亿多元。

国家林草局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运用通信网络、卫星遥感与无人飞机、视频与生态要素自动采集、振动光纤与人工智能识别、大数据挖掘与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张全域覆盖、实时高效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体系,并于2019年12月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5000平方公里虎豹密集活动区域完成了中试建设。

这个监测体系分为野外信息采集、实时传输、数据分析处理三层架构。这张网不仅可以完成红外野保相机图像和高清视频的实时回传,土壤、水质、空气等传感器的生态因子采集回传,还可以实现森林防火和道路卡口监控影像的实时传送,以及实时查询护林员巡护轨迹,实现护林员视频或语音实时对讲等,实现了“看得见虎豹、管得住人”。

截至2019年底,这套监测系统已经获取和识别超过4000次东北虎、东北豹和100多万次梅花鹿等野生动物活动,及自然资源监测影像。监测系统显示:现在虎豹种群恢复喜人,试点期间每年都有多个新繁殖的虎豹幼崽出生,虎豹家族逐渐开始“人丁”兴旺,为全球虎豹的保护事业注入了信心。

一位哲人说过,每一个物种都是一个古老的灵魂,而我们遇见的每一个物种都是自己灵魂的碎片。因为爱过,所以宽容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林中的虎豹啊,当你再次回家,你昂起头的那一声长啸,是对曾经荣耀的一种怀念,也是对苍凉现实的一种宽宥。(《绿色中国》2020.8B)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野生东北虎数量增至50只

新华长春10月12日电(记者邵美琦、高楠)12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成立。据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已由2017年试点之初的27只和42只分别增长至50只和60只,监测到新繁殖幼虎10只以上、幼豹7只以上。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综合处处长陈晓才介绍,东北虎豹正呈现出明显向我国内陆扩散的趋势,向西已经扩散到吉林蛟河舒兰一带,向北已经扩散至密江、饶河一线,建设野生东北虎豹繁殖扩散种源地的试点目标已经初步实现。

据了解,自2017年8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以来,试点区生态系统得到整体保护、修复、治理,以虎豹为旗舰物种的生态系统呈现恢复向好态势,走出了一条跨省级行政区域的重要自然资源资产由中央直接行使事权的新路径。

监测数据显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期间,森林蓄积量增长5.2%,有蹄类种群明显恢复,梅花鹿相对丰富度指数增长3.5倍,野猪增长近2倍,狍增长1倍以上,新繁殖东北虎幼崽10只以上、东北豹幼崽7只以上,幼崽存活率从30%左右提升到50%。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横跨吉林、黑龙江两省,规划面积1406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7.74%,是我国东北虎、东北豹历史天然分布区以及唯一具有野生定居种群和繁殖家族的地区。

百年旧痕 | 彭坤:羊肉床子、猪肉杠子和菜铺盒子的故事

【今日星艺摘要】

老北京卖菜店不卖肉 肉店是不卖菜

可唯独有这么一个地方是个“例外”

四九城的东西南北四个牌楼都和它有关

听彭坤讲述

羊肉床子和猪肉杠子的故事

By 彭坤

大家好 欢迎关注星艺雅集 我是彭坤

今天我将继续和大家分享这本有关老北京的书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转星移几度秋

随时间变迁的 不仅是沧海桑田

也包括风土人情 风俗礼仪 生活习俗

《百年旧痕》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本书由作者 赵珩 授权给星艺雅集)

声音来源:彭 坤

央视新闻频道 主播

今天咱们继续分享《赵珩谈北京》第26部分

民以食为天——《老北京的四大“菜市”》

北京在民国时就出现了菜市场,这对于北京人生活是一个重要的转变。现在都说北京有四大菜市场,比较有名的是东单菜市、西单菜市、朝内菜市和崇文菜市。朝内菜市和西单菜市是1950年代建的,崇文门菜市是1970年代初建的,这都很晚了。北京最早出现的菜市是前门外的西河沿菜市,但规模不大,最好的当是东单菜市。

西单菜市场建于1956年,西单北大街195号

现在的君太百货商场的位置

东单菜市场,老北京没人不知道,曾经坐落在东单二条,始建于1902年

一度是老北京人名副其实的“菜篮子”

朝内菜市场是由批发市场发展而来。上世纪50年代初,拓宽马路、迁走猪肉店之际,将街内的小商小贩迁到朝内大街,逐渐由大棚变为大市场

东单菜市很有意思,从前东单有一个牌楼,为什么叫东四、西四?东四的全称是东四牌楼,东西南北四个牌楼。东单牌楼和西单牌楼为什么叫单牌楼?就是一个牌楼,东单这个牌楼叫“瞻云”,这个牌楼后来拆了。

有东单牌楼那个时代,东西长安街还没有打通,在南池子以西还有三座门。后来打通东西长安街是谁呢?是当时做交通总长的朱启钤。打通了东西长安街以后,拆了东单头条的南侧,从东单一直延伸到王府井

朱启钤1916年在东单建了一座格言碑,很高、很大,估计得有两层楼那么高,底座是四面分别写上礼义廉耻四个字,上面是一些古人的格言。这个是朱启钤的倡议,出钱的是谁呢?是当时一个大的军火买办叫做雍剑秋。

1918年以前雍剑秋住在北京,1918年以后就定居在天津了,他是跟德国人做军火生意,很有钱。天津现在保留了他的故居,我们家跟他们家父子两代都有来往,他的儿子叫雍鼎臣,我也见过。

1900、10年代的“东菜市”(东单菜市场前身)外景

漫画/ssdiedie 有趣的菜市场

这个格言碑虽然建好了,但很快就拆了,拆了以后在那个地方就建了一个市场,后来人们叫东单菜市场,可是当时叫“东市场”,这个东市场是法国人管理的,除了东市场几个汉字以外,底下有英文,就是East Market。

为什么还有英文名呢,因为东单那个地方离东郊民巷、崇文门内的使馆区近,所以东市场卖的都是西洋的生活用品、肉食、蔬菜,还卖一些锅碗瓢勺等生活用品,甚至一些比较好的化妆品也卖,档次比较高,主要是针对外国人,当然中国的有钱人也去,这是早期的情况,还没有形成中国人都去的菜市场。

1970、80年代的东单菜市场内景

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北京的情况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北京的外国人越来越少了,都纷纷离开了中国,因为中国也不安全。

于是从1930年代末开始,东市场就变成了东单菜市场,主要对象就是中国人,这个菜市场可以说是北京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的菜市。可惜东单菜市今天早已拆了,淹没在现在的东方新天地里面了。

1990年代的东单菜市场外景

老北京炙子烤肉

东单菜市卖各种各样的时新蔬菜、肉食,是当时北京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一个综合性菜市场。说它综合,是因为过去的卖菜店是不卖肉的,肉店是不卖菜的。

北京卖肉的有两个特别的称呼,卖猪肉的叫“猪肉杠子”,卖牛羊肉的叫“羊肉床子”,今天这都是消失了的语言。“猪肉杠子”、“羊肉床子”都是在通衢大街上,不会在胡同里卖,也没有走街串巷卖的,所以一般到猪肉杠子、羊肉床子买肉都要走到大街上去买,基本上没有开在胡同里面的,除了一些特别繁华的胡同。

老北京的美食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这期先到这儿!咱们下期不见不散

(● ̄(エ)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直达彭姐姐的作品呢

别忘了点“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