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林记热干面

    热干面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北方炸酱面并称为我国五大名面。它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制作的方法是先招面条基本煮熟,然后携起来排油摊凉,吃时再在开水内滚烫几下,沥水,加上芝麻酱、虾米、葱花、酱萝卜丁、小麻油和醋等性料拌匀。上口时香气扑鼻,耐嚼有味。源于三十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卖汤面的李包,他怕未卖完的汤面发馊变质,便把它捞起来晾在案上,不小心撞倒油壶,他就把流出来的麻油拌到面条里。第二天,他把这些面条放在沸水里滚烫几下,捞起来拌上佐料,热气腾腾,香气扑鼻,使人争相购食。有人间他这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人们说热干面好,他从此就专卖此面。有些饮食摊贩看他生意兴隆,便向他学艺,也卖起热干而来。现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热干面馆和摊点,是武汉人早晨爱吃的早点小吃之一。蔡林记是其中最有特点、最有名气的一家。( 武汉)

武汉多了一条地道民俗小吃街,老通城豆皮、蔡林记热干面,藕汤和糯米包油条全都有

楚天都市报官方帐号

楚天都市报4月21日讯(记者曹磊 摄影记者李辉)老通城豆皮、华美汤包、蔡林记热干面……今天上午,武汉首义园美食文化街重新开张,武汉名小吃齐聚。更有中国著名面点大师虞东海、方元法等领衔打造的“汉味小吃宴”,捏制的寿桃、金鱼、天鹅等面点活灵活现,吸引了不少食客围观拍照。

今年72岁的吴爹爹,专程从汉阳赶到了美食街上,来到了虞大师的门店前,点了一碗鱼糊汤粉,边吃边跟身边人推荐。“还是当年那个味道,大师做出来的东西,口味确实不一样。”

在现场,记者看到琳琅满目的各类汉派小吃令人目不暇接,更有中国手指画、中国蝶艺、湖北大鼓、汉派面塑、武汉糖画等“非遗”表演热闹非凡。在“非遗”表演区域,湖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付群刚也携弟子来到了现场,倾情演绎的湖北大鼓《聚宝盆》、《三婿拜寿》、《丰收场上》等节目获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湖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朱波用手指沾上颜料后,涂涂抹抹、勾勾画画,不一会儿一幅黑白山水画就在宫廷绢扇上展现出来。

原来,首义园美食街曾在2006年开街,汇聚了何嫂糯米包油条四季美汤包五芳斋汤圆等众多地道武汉小吃,后期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渐渐没落。“这次首义园美食街重新亮相,将以黄鹤楼红楼景区为依托,更全面的展现汉派小吃。”武汉餐饮业协会相关人士说。

首义园美食文化街负责人介绍,全新打造的首义园美食文化街主要以豆皮、汤包、热干面面窝、包坨、牛肉粉等这些经典汉味小吃为主要特色,为了将其打造成“黄鹤楼下汉味第一街”,他们不仅请来了小吃和餐饮界的大咖们亲自把关坐镇,还在美食街里融入了老武昌城山南片区的历史典故、文化遗迹名人轶事等历史文化,让人们在品味地道汉味小吃的同时,还能感受和发现身边的老武汉历史。

武汉热干面哪家最正宗 武汉哪里热干面好吃

大家对于武汉早餐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热干面了,所以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武汉的热干面是哪一家的比较好吃,哪一家的比较正宗,喜欢吃热干面的小伙伴们不要错过了哟。

<a href='/xiaochi/1851' target=_blank>武汉热干面</a>哪家最正宗 武汉哪里热干面好吃

铁棚子热干面

评分:9.5分

地址江汉区王家巷大兴路(老五烧烤对面巷子内,10点半左右卖完收摊)

如果说赵师傅红油热干面的风头被自家油饼烧麦抢去,铁棚子则是杠杠的把面做到了极致!“未见其面,先闻其香”,还没等到面条呈上,远远就已经闻到了强烈的芝麻香!端上来,筋道可口的面条淋上浓淡适宜的芝麻酱,直接香到爆炸,面条筋道有弹力,爽而劲道、黄而油润、香而鲜美!就是你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巨好吃的面条根本不担心销量,每天10点半左右卖完收摊。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赶早排队去买,坐在小马扎上,只为美滋滋地吃上一碗正宗热干面!

面条:粗而筋道,弹力十足

调料:世上最好吃的芝麻酱就是他家了

口味:鲜香顺滑,有滋有味之最!

庞记热干面

武汉热干面哪家最正宗 武汉哪里热干面好吃

评分:9分

地址:武汉江岸区汉口一元路汉景村1号(24小时营业)

傍晚我们来到庞记热干面,这是一家清真热干面馆。24小时营业全年无休,据说连很多明星都会去吃。

清真+无卤水,口味有点像清爽版的赵师傅!面条滑溜爽口至极,油而不腻,丝毫没有普通热干面黏糊糊的感觉,好似热干面里的一股清流。配菜里加了很特别的大头菜,清新得很,好吃到直咂嘴,吃完觉得还可以再来一碗的存在!(这在热干面里可不多,毕竟热量高得很)

面条:润口顺滑

调料:整体清爽

口味:清爽鲜美的清真口味

天天红油赵师傅热干面

评分:8.5分

地址:武昌区武昌粮道街139号(近武昌区福利院)

赵师傅家的特色可能在油饼包烧麦,而不是热干面,虽然热干面也好吃到爆~我们分批排了队,分别点了热干面和油饼包烧麦。他家的热干面整体黄而油润,咬上一口,好吃到炸裂!排队5分钟,吃完30秒!绵绵鲜香,溢满口腔;根根筋道,爽口滑溜,酸豆角是那样的清爽可口,芝麻酱香气是那样的浓烈。

面条:筋道滑溜

调料:鲜嫩新香,浓郁醇厚

口味:调味均衡,有滋有味

热干面好吃 无敌手,几乎秒杀其他家热干面店,但偏偏被自家的油饼包烧麦打败!这并不可耻!

炸的外焦里嫩的油饼壳香脆可口,软糯鲜香的烧麦汁美得流油,咬上一口,外酥里嫩,我们一致认为是近两年吃到的最好吃的东西了!甚至第二天我们又去排队吃了一次!!!

常青麦香园热干面

评分:7分

不想专门找店的可以去常青麦香园连锁店!之前知乎就有推荐这家店,据说是热干面创始人蔡明伟的长子蔡汉文先生亲授。

武汉热干面哪家最正宗 武汉哪里热干面好吃

满目琳琅的自选配料多到爆炸,香菜、香葱、辣萝卜、酸豆角、蒜水辣子……品类丰富到眼花缭乱。舀上一勺酱萝卜,配上之前就浇进去的麻油芝麻酱,搅拌均匀,一碗黄澄澄、香喷喷、热腾腾的热干面就做成了。美中不足的是面条较细,不够筋道,还没拌会儿就干了唉~不过连锁店能做到这个味道,我们已经很惊喜了!

面条:整体较细,影响口感

调料:颜色润泽,新鲜有味,品类丰富

口味:口味较为均匀,连锁店里的佼佼者

袁记红油热干面

评分:8分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177号(喜欢麻辣口味的不要错过!)

罗氏老板鼎力推荐的“武汉市十大热干面”之一,罗氏也是武汉当地知名的热干面店(大赛第一)。端上来后就被鲜亮的色泽吸引,垂涎三尺。嗅了一下气味,好像有股麻辣的味道?问了一下老板,果然加了花椒。麻辣口味儿和其他家热干面风格迥异,更像是川味的面条,但抵不住它的好吃!面里的胡萝卜丁被切成均匀细小的微粒,爱吃辣的你一定不能错过这家!这家也是10点半左右卖完收摊。

面条:正常水平

调料:川味麻辣,色泽鲜亮诱人食欲

口味:最麻辣有味

油饼包烧麦的香味飘扬十里,一度艳压赵师傅自家热干面;“未见其人面,先闻其香”的破落铁棚子和鲜美筋道的热干面对比鲜明;润泽爽口的庞记则是一股清流,直接刷新了我们对热干面的认知。去武汉的吃货盆友们,这五家千万别错过!

推荐列表:

No.1铁棚子热干面:江汉区王家巷大兴路(老五烧烤对面巷子内,10点半左右卖完收摊)

No.2庞记热干面:武汉江岸区汉口一元路汉景村1号(24小时营业)

No.3赵师傅热干面:武昌区武昌粮道街139号(近武昌区福利院)

常青麦香园热干面:不想专门找店的可以去常青麦香园连锁店!

袁记热干面: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177号(喜欢麻辣口味的不要错过!)

热干面英语怎么说

要说武汉最具有代表性的美食,那肯定就是热干面了。无论有没有吃过热干面,相信大家肯定都听过,只是你知道热干面用英语应该怎么说么?今天,就准备和大家聊一聊,关于热干面的英文翻译。

热干面英语怎么说

Hot Dry Noodles——估计这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

Hankou Style Noodles——依据的是热干面源自汉口的典故,一些出口的热干面速食品就采用了这个名字。(不过武昌、汉阳的人表示不服气。)

此外还有Wuhan Noodles、Hot-Cool Noodles、Regan Mian……

总之,如同各家店的热干面配料、口味存在细微差异一样,热干面的英文名也是多种多样,不一而足。

2019年9月,武汉军运会举办前夕,军运会执委会翻译中心敲定热干面英文名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榜,热干面从此有了发源地认可的官方英译:Wuhan Hot-Dry Noodles with Sesame Paste(加芝麻酱的武汉热干面)。都说芝麻酱是热干面的灵魂,从英文名看来此言不虚。

早餐之都

武汉人对早餐的重视、早餐品种的花样之多令美食家蔡澜称武汉为“早餐之都”。

都说武汉人吃早点可以连着一个月不重样:豆皮、面窝、牛肉粉、烧麦、煎包、蛋酒……其中不得不提的是让许多外地人、尤其是北方人迷惑不解的碳水加碳水组合,又称“米”包“面”或者“面”包“米”,比如糯米包油条、油饼包烧麦。

尽管有如此之多的选择,热干面依然是许多武汉人的心头好。有统计数字说,武汉人每天要吃掉600万碗热干面,相对于这座城市的1300多万人口而言,这个数字着实令人惊叹,难怪热干面成为武汉的代名词。

说热干面,就不得不提豆皮,它和热干面并称为支撑起武汉早餐界的两大法宝。和热干面长长的英文名不同,豆皮的官方译法简单直接,就是它的汉语拼音Doupi,不过在名字后面用括号附上了关于烹饪方式和用料的说明:a pan-fried delicacy of glutinous rice and minced meat(用煎锅煎制的一种美食,主料是糯米和肉末)。

Wuhan Hot-Dry Noodles with Sesame Paste和Doupi可以说代表了目前中文菜名最常见的两种英译方式:意译与音译。意译直白实用,便于外国食客对食物有大致的了解,音译则以专有名词方式彰显文化主体性,两种译法各有千秋。如果像豆皮的官方译名一样,在音译基础上附加简短说明,就做到了两者兼顾。

就像有人不能接受冗长的热干面英文名,也有许多外地人难以理解武汉人对热干面的热爱:一碗口感黏糊、味道奇特的面条何以有这么大的魅力,流传近百年而不衰?

这与武汉九省通衢、水运交通发达的地理位置有关。当年码头工人一大早起来讨生活,需要迅速填饱肚子,热干面很好地满足了这样的要求。面条提前煮熟晾干,吃之前在开水里快速过一遍,拌上酱料即可,没有汤汤水水,可以边走边吃。极具质感的碱水面带来强烈的饱腹感,加上芝麻酱的高热量,一碗热干面轻轻松松满足一上午的热量所需。(参考消息 武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