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豆腐

在武冈,民国27年,北门口一代亦开始生产豆腐,品种有水豆腐、烘干豆区腐、油炸豆腐、卤香干豆腐、包豆腐等。今天,木瓜桥夏宏时的桂子油豆腐,高桥戴四德的二干豆腐,都别有风味,四乡闻名。其中个体豆腐作坊已达20多家,产品有竹编豆腐、麻辣豆腐等20多种,另加兼营豆鼓等制品的企业3家, 合计生产豆制品用粮2216吨,比1997年增长17.29%。主销深圳、香港等地。

台山开平美食有很多 品尝地道赤坎豆腐 马冈鹅 黄鳝饭

湛江自驾回广州,途经开平,决定在开平停留一个晚上,品尝开平最著名的黄鳝饭。从高速公路下来,往开平市中心的酒店途经这家很大规模的餐厅-鹅城。于是我们决定来这家品尝开平特色美食,餐厅的入口的城堡设计,让我以为来了电影《让子弹再飞一会》拍摄地。

环境篇:

美食要求色香昧,其实优美的进食环境一样很重要。

餐厅的入口设计如一座城堡,鹅城的题字异常醒目,这家是连锁餐厅的开平总店

进入大门之后,抬头可以看到的黄金鹅群,飞的这么高,这个是天鹅吧?

这张图的亮点不在中间的大桌子,而是两边的照片和牌子,右边是名人到店的合照,左边是这家餐厅获奖的牌子,让每一个进店的顾客看看餐厅的实力。

餐厅的内庭又是另一番景象,小桥流水,荷香竹林,让人眼前一亮。

园林小径和溪水互相映翠,优美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

入口处的右边是餐厅厨房,这家的厨房是半开放式,而且厨房都有细分。

高档食材一样很多,让顾客可以一眼看到厨师如何烹饪食物,碗碟和炊具摆放整齐,顾客自然更放心。

专做豆腐的厨房,天色尚早,已经不少顾客下单。

专做濑粉的厨房,马冈濑粉之前没试过

熟食当然是要分开的,还有一个专门鹅的厨房,马冈鹅也是开平的特色出品。

美食篇

一家餐厅,环境很重要,但是最最重要的还是他的菜式出品。食材是否新鲜,味道是否地道,是最终衡量一家餐厅好不好的标准。

菜牌照片中的黄鳝饭

马冈鹅是广东名鹅,当然是要品尝的,关于是选择酱油鹅还是白切鹅,我们还是纠结了一阵子 最终为了品尝鹅肉的真味,选了白切的做法。

菜牌制作精美,照片就很有五星级酒店的范,我们研究了半天菜式,终于点好。

先上来的就是黄鳝饭,份量十足。黄鳝都是整条的黄鳝肉丝。

先把黄鳝和饭拌匀,黄鳝的香味和饭香扑鼻而来。

诱人的黄鳝饭,味道不错,唯一美中不足,温度不够,如果再热一些拿上来,味道会更好。

煎瓤赤坎豆腐,有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没有温度,是因为厨师在客人点菜之前就已经把菜做好放了一小段时间的原因吗?温度不足的菜比较影响口感哦。

炒青菜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最能看出厨师的功力和对出品的态度。如果一碟菜可以炒到不油腻而且没有炒焦(餐厅都用高压炉,所以厨师多会下重油,目的就是避免炒焦)说明厨师已经对火候的把控做的很好。至于有没做颜色的搭配和伴碟,就体现出对出品的细节态度。

父母比较喜欢吃卤水菜,我们点了一份卤水鹅掌翼,这个菜有点出乎意料,皮肉连骨头都是好味道,父母也对这个出品赞不绝口。

店家的招牌白切鹅来做压轴,份量不多,颜色搭配不错。

开平的白切鹅,选用是正宗马冈大鹅来制作。

这是一个白切鹅的例牌,卖相不错,味道也不错,鹅肉弹牙,皮爽肉滑,因为之前几天实在吃的有点多,今天的战斗力(食量)就要控制控制。

综述

鹅城在广州也开了不少分店,我们来的这家位置在开平,规模很大,厨房开放式布局可以让顾客可以直接观摩厨师做菜,园林内庭和特色的天鹅雕塑都给食客留下不错的印象。菜式出品不错,开平黄鳝饭,卤水鹅掌翼和白切马冈鹅都是不错的美味,唯一的不足是出品的热菜有温度不足的问题。温度不够,香味和菜式的味道都打了折扣,希望店家可以适当改善,让出品更加精益求精。

武穴市上庙口飘香的臭豆腐,是一对世纪老人油炸出的精致情诗!

湖北建红影视文化传媒官方帐号,本地资讯创作者

我的文友老庄最近火了,他用犀利的视角写了武穴一对90多岁的老夫妻卖臭豆腐的故事,被大家乐传!

对于土生土长的老武穴来说,遍布街头巷尾的小吃也是最最钟爱武穴的千千万万理由之一,而这些小吃,绝非舶来的精致奢华的肯德基牛排大餐,加盟的妙趣横生的缤纷年华主题餐厅。武穴虽没有百年老字号小吃店的历史浸润,但永宁菜市场刚从锅里包出来的有温度的卷尖、农家冬日炭火土炉里跳跃的佛手山药炖排骨、钟厂巷子里香飘四溢的软绵绵炒粉、上庙口的三十几年不变金黄臭豆腐,永宁大道小店里冒热气的汤包等,无不都在诱惑并挑战着每一个踱步而过人的味蕾,并构成了一代又一代人关于武穴舌尖上美味的亲切记忆。

一个关于难忘的小吃记忆之于一个城市,就好像是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之于女人,是点缀,是情怀,是遇见后时光的停滞。如果这些形容还不贴切的话,那只能这样比喻了:它就是一首岁月带给这个城市的精致情诗,这样的形容对于有着一定历史厚重感的臭豆腐来说,或许是再恰当不过了。

而在武穴人眼里,上庙口的臭豆腐,香气飘十里,口水落九天,绝对就是这首首梦中情诗中的精品。如今八户塘填了,河街拆了,杨树林砍了,钢筋水泥替代了刘家巷的小木楼,一些旅居他乡的游子,可以不记得武穴的高楼大厦,但只要上庙口的臭豆腐一经提起,熟悉而顽固,宛若一个精确的味觉定位系统,立刻就能触发出瓢泼大雨般的汹涌记忆,和潜伏已久的舌尖热情。

当然,这种触发对依然生活在武穴小城的你来说,就是每天下午四点左右直接迈开双腿,穿过后坝街,穿过保康路,穿过女儿村,穿过刘家巷,朝着上庙口的方向。而对于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武穴人而言就有些不公平了,时空无法即时穿越,故乡这个符号,或许只剩下让他们魂牵梦系的小吃的味道。宛若你爱一个人,他却不在你身边。幸好有下面的图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开启这趟虚幻的臭豆腐美食之旅吧。

无论周遭如何喧嚣,只要炉火一生起,老两口心都会默契地沉醉在油炸臭豆腐的安静世界里夫唱妇和,一产一销。这种三十六年烟熏火烤的场景,或许就是一代人记忆中最温馨的画面,多像小时候父母在柴火灶前燃起的动人烟火。我们知道,锅里面跳动的美食,就是滋养我们一辈子的妈妈味道。

卖臭豆腐的这对老夫妻,是武穴三十六年来的不老传奇。

传奇的男主角名叫游传良,湖北人。谈起他的年龄,很多人只得仰望了,96岁是一个世纪老人梦幻般的年龄。老人尽管头发胡子全白,却也耳聪目明,身体硬朗,一口浓重的乡音向我讲述着他和她以及臭豆腐的故事。老人说,很多人关注过他,但像我这样正儿八经地几小时访谈他,貌似还是第一次。

游老爷子年轻时当过兵,据他自己讲是与原子弹有关的兵种,厉害吧。一次偶然的机会来武穴开会,便遇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另一个人,也就是本文的女一号已八十岁的游婆婆,便一路追随而来。

上庙口是老两口朝夕相伴的大舞台。三十六年来观众换了一批又一批,主角却从未更换缺席过。每天下午3时左右,他们开始忙碌起来。36年的这份工作经验,他俩以用料新鲜、考究、规矩、实在见长,而且价廉物美,在顾客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口碑。老人每天一般只炸出600多块臭豆腐,由于生意火爆,不出三小时便鸣金收兵。老人忙完了,坐在长凳上小歇息一会。此时远处一片葱绿中有颗合欢树,这个季节树梢挂满了粉红色的丝丝绒花,远远望去一片温馨浪漫。一阵微风吹来,合欢叶子优美的随风摆动,摇动着曼妙的舞姿。此时时光停滞,远处合欢树的恬静,老人慈祥的面孔,小鸟的欢歌笑语......构成了上庙口一幅和谐的画面。

二人夫唱妇和,分工明确。游婆婆一直是油锅旁身手矫健的战士,凭经验就能准确判断油锅温度,这完全有赖于她的丰富经验。她将冲洗后的臭豆腐,一块又一块,麻利地散落到油锅里。四四方方的臭豆腐在油温的作用下,慢慢膨胀,臭豆腐表面形成一层绵密的小泡,内里呈蜂窝状。上下翻动几分钟后浮起来,游婆婆迅速捞起臭豆腐,控油出锅,放在一旁的油漏网中。

金灿灿、香馥馥,那真是唇齿留味,外表酥脆,里层嫩滑。小摊古旧简陋,那油漆斑驳的木桌,那锈迹斑斑的钢制灶台,都似乎把我们一一拉回三十年前的记忆,却丝毫不影响大家对臭豆腐的钟爱。常常有美女要上一大份,在路上边走边吃,大快朵颐先过下嘴瘾再说,全然不顾什么淑女风范。在食客看来,有了美味的臭豆腐陪伴,再寡淡的日子,仿佛也会变得温暖、满足而且有滋有味。

游老爷子则负责调理汤料和收款。他用的是一种独家秘制的高汤,加上葱酱油糖盐姜胡椒粉的默契配合,造就了软糯鲜香的非凡味道。金黄的臭豆腐,只要浇上老爷子的高汤滋润,初入口时,轻轻一咬,喷喷香,热乎乎,汤汁瞬间在唇齿间蔓延,酥脆的外皮上似乎满是美味分子跳跃。继续口嚼,其独有的香味便慢慢绽开在嘴里,再嚼片刻,便有欲罢不能,停不下吃的冲动了。顷刻之间,即使不是资深吃货,也会馋虫附体,十块豆腐嗖嗖下肚,汤料呼呼一扫而光,抹一把嘴,打一个响亮的饱嗝,那管它嘴唇通红,涕泪交加。

从没有听过他们的吆喝声,但总有许多食客慕名而来。召唤他们的不仅仅是熟悉的老人,更有熟悉的味道。也许只有亲临小摊,用虔诚的姿势,恭敬站在二老面前,才能享用这种岁月洗礼带来的历史厚重,才对得起这对幸福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对老手艺的坚守,也恰如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爱情。是啊,风花雪月的爱情只是理想中的镜花水月,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的美食 生,才造就了他们最踏实最可靠的爱情。简单平凡的美味生活,在我们心中就是二老最浪漫的人生。

对纯朴的老两口来说,油炸臭豆腐,不仅仅是一种生存技巧,而且是被保存在岁月之中生活方式的坚守和情怀。平常的豆腐与浓烈的热油煎熬,加上厚重香浓的汤料滋润,平凡的食材蜕变成非凡的味道,配上一个咸鸭蛋,就能带给人们一天对美味的向往。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和故土、乡情、怀旧、勤劳、坚持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一些食客们几乎分不清自己吃的到底是滋味,还是情怀。

三十六年前,生育了五个子女的游老爷子从体制里退休。为了弥补家庭开支过大的烦恼,二老便架起油锅炸起了臭豆腐。当我们许多人都在开始享用人生晚景的时候,他却在六十岁开启了人生新的远航。三十多年了,风雨相伴,劳燕同舟,这对坚忍的丈夫和勤劳的妻子,其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本身就是武穴一段不老的神话,给了这一路陪伴我们的家乡味道赋予了更加神秘的传奇色彩。

美食就是这么一种东西,它在人们记忆中复苏,无需刻意,不用召唤,寥寥几句文字,就足以撩动心扉,一切那么顺其自然。本地媒体曾经让二老登上了头条,这种穿越世纪的味道,曾是那样的激动过人们的味蕾,从大家的跟帖热议中略见一斑。

游老爷子的臭豆腐食客如云。无论在寻常百姓家的饭桌上,还是街头琳琅满目的小吃中,都占据了一席之地,它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张本地小吃的闪亮名片。是啊,美食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符号,也可以丰满一个城市的鲜活记忆。臭豆腐或许不是这个小城最美的佳肴,之所以令人难忘,并不在于它有多么的昂贵,食材有多么的稀缺,而是在于它对于你的意义,也许它征服你的不只是味蕾,或许还有那些难忘岁月的故土情结,老人相濡以沫的不老爱情,因此被大家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内涵。

他们每天推着自制轮车准时出摊,一张张挑剔的嘴或许攥着零钱翘盼已久。“做臭豆腐,必须货真价实。现在有人偷懒,用化学品染黑豆腐,那怎么行?做生意,要讲良心的。我做了三十六年臭豆腐了,汤料怎么配,豆腐怎么做,容不下一点马虎。”

三十几年来,什么食客都见过了,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老爷子边说边数起了今天的零钱。总的来讲,武穴这个小城很温暖,尤其是城管。也有偶尔收了假钱的时候,至于说吃了不付钱的人,没有。

数钱间隙,老人自豪的告诉我,不少食客在此打包购买,赠予朋友作为礼物。最远带到了国外,已经有日本朝鲜美国韩国等十五个国家游子享用了他这一口家乡的味道,怎么样,国际水准了吧。得意处,他竟然给我飚了几句我听不懂的日语,厉害吧。

游老爷子耳聪目明,怎么看都不像96岁的高龄。这个一辈子上了二辈子班的老人,饶有兴致地与我谈起了他的许多经历。老人一家四代家大口阔,30多个 没有分家,游婆婆还要负责做饭,也是够辛苦的。儿子儿媳也很孝顺,常常不让他俩推车出门。但游老爷子两口子就是闲不住。老爷子说他只要一闲下来就瞌睡连连全身无力,而一旦站在摊前,就像战士听到了冲锋号角,全身充满力量。说到这,老人得意的站起来,撸起袖子,亮起了胳膊上的肌肉,并用力的在自己胸口上锤起嘭嘭直响。

老爷子说,做大小生意都要舍得,不舍不得。他还与我畅谈起了人生,在我的手心上写下了他教育晚辈必戒的懒贪馋变四个字,并具体做了解释。老人一辈子闯荡,带来家业殷实,儿孙满堂。老两口的劳顿奔波给了其晚辈们提供了安逸的生活,子女们都沐浴着二老的阳光幸福成长。即便是这样,他们也是一生从不浪费,现在的衣服都是晚辈的淘汰品。因为勤劳节俭,老人近年还全资买了栋单门独院供晚辈居住,这也许就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你可能认为这应该是老人献给后辈的最大的作品吧,我却不以为然,最大的作品也许不是物质化的房子,而应该是几十年来风雨劳顿、坚忍勤劳的付出精神,夫妻相濡以沫一路陪伴缔造出的家乡味道。

老爷子很健谈,游婆婆在一旁不时插话补充,他们仿佛浸润在一生的时光里,极是享受。96岁的老爷子记忆如此清晰明了,不由得让我仰视起来。因为三十六年的坚守,这对上庙口的传奇,也让他们屡屡成为大家镜头下的网红。有网友去年特的拍下他俩的镜头,并洗出照片亲手奉上,老爷子一直把这几张相片珍藏在手推车的一个铁盒子里带在身边。得意处,他特意向我展示了这三张网友拍照的作品。如有机会,大家也可以再次向老爷子索要这几张照片观看啊。

收摊了,老人还有二个咸鸭蛋没有卖出去。我是坚决要买,老人是坚决要送。老人的理由是,鸭蛋破了,不能卖给顾客,我知道这个理由的牵强,也深深理解了二位世纪老人的豁达善良。

在这个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年代,我们的胃常常会被西餐、日料撑起,但这一口来自上庙口炸得酥脆发亮的臭豆腐,总会带着诱人的光芒溜进我们的故事里。不管无论身在何处奋斗,无论脚步怎样匆匆,这金黄的臭豆腐一经提起,那股溶于岁月长河中专属于武穴人深爱着的记忆,便立刻喷涌而出,欲罢不能。它时刻以其独特的魅力,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日归处,不忘昨日来处。

一座城市若没有一种名小吃的牵绊,犹如浮萍没有根的固守。感谢上庙口飘香的臭豆腐,它是二位世纪老人用三十六年的坚守,油炸出的一首精致情诗,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精神符号,顽强深入到了武穴几代人的骨髓,让你义无反顾地爱上它,恋上它,才有了我们关于这座城市的鲜活记忆。

走,到上庙口品味这首情诗去!

各位朋友,是不是该给老爷子点个赞了?欢迎关注小编,每天向你推送不一样的社会新闻。

武清区的路边大排档,老豆腐1元一碗大饼卷果子3元一套,吃得过瘾

天津西北部有一个叫作武清的地方,这里是京津走廊,是京津冀三地的交汇处,也是华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了人烟,这里有国家湿地公园泉州古城等可以休闲娱乐的地方,北京天津人都爱往这里跑。所以这里的美食也越来越多,还专门修建了一个首驿小吃一条街,位于国际城附近,方便大家逛街之余也能享受美食。

这里是集市里的一条小吃街,环境卫生和大城市没法比,但是很多武清人都是从小吃到大,里面不少的小吃店都开了很多年,像大饼豆腐炸糕都是武清人的童年记忆,有人说最起码有二十年的历史了,以前这里就是大棚,如今把市场整修之后,路面很平方便停车,就餐环境就是大排档的氛围,但是味道特别好。

周末的早上这里的生意都非常火爆,大家来这里吃饭赶集,最受欢迎的是刚出炉的炸糕,香喷喷热乎乎的老人小孩都爱吃,而且价格很便宜,一块五一个,真的是忍不住多吃几个呢。黄米面做的炸糕,皮脆馅儿软,桂花豆沙馅的甜度刚好,是真正的百年传承,有北京人一来就买百八十个。

炸糕店往东,也是一家百年老店,叫做杨记大饼果子,这家店门口是羊肉摊,有羊肉和羊杂,价格都不贵,有人专门来买他们家羊肉回家下酒。店里主要是卖大饼果子,果子炸得很薄很酥脆,吃起来嘎嘣脆,大油饼一张像个脸盆大小,4元钱一张真的太良心了,只需要切十分之一再卷一块果子,一份才三元钱的大饼卷果子就让你吃到过瘾。大饼里有不少的调料,像什么大料、花椒都是磨成粉,均匀地涂抹在面团上,所以吃起来是咸香口味,口感非常丰富。

如果觉得口感,再来一碗老豆腐,分量也很多,非常新鲜,也不过才一元一碗,几十年都是五毛钱,去年才涨到一块钱。喜欢吃肉的再切点羊肚和羊肠,大口吃肉吃饼满满的都是幸福感。现炸的果子、麻酱大饼,再裹一点羊杂或者羊头肉,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来两掰大蒜,四者合一,让你齿颊留香,一直回味无穷。

他们家的环境比较简单,虽然进屋了,但是里面没啥装修,还是水泥地,摆了很多桌子,但还是很空旷,不过只要一开门,马上就会被人填满,再大的地方也坐不下。店里唯 看得过去的就是那块“杨记大饼果子”牌匾,看起来像是专门请人设计的字,比较有特色,不过环境虽然简陋,但是卫生还是做得不错。

闲来无事,欢迎来首驿小吃街走一圈,煎饼果子、炸鸡肉串、菜饼肉饼、炸糕老豆腐,保证你吃得停不下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