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宫殿

长沙火宫殿原是一座神庙,始建于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1826年(道光六年)神庙重修,又名"乾元宫"。建庙以后,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三日办庙会,举行隆重的祭祀,自此代代相传,逐步形成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和北京天桥一样热闹非凡,独具风味的小吃场所。 1938年"文夕"大火中,火宫殿全部建筑毁之一炬,只剩庙前一块石碑。1941年重建神庙,过去的泥塑神像,为木质神主牌代替。火宫殿重建后,由神庙主事人与商贩两方协议,由商贩出钱,在殿前空坪修建木架棚屋,铺面产权归神庙所有,3年之内不收房租。遂于1942年建成木架棚屋48间,占地2200多平方米,一批各具特色的风味小吃相继恢复和涌现。著名的有:姜二爹的臭豆腐、周福生的荷兰粉,胡桂英的猪血,邓春秀的红烧蹄花,姜氏女的姐妹团子,张桂生的煮馓子,李子泉的神仙钵饭,罗三的米粉,陈益祥的卤味,胡建岳的牛角饺子等。其中,尤以姜二爹的臭豆腐、姜氏女的姐妹团子、张桂生的煮馓子、李子泉的神仙钵饭、胡桂英的麻油猪血遐迩闻名,流传至今,久盛不衰。 据有关史料记载,臭豆腐源于北京,后从湘阴传入长沙。姜二爹12岁学艺,从师访友,潜心钻研,经验丰富,自成一家,具有鲜、香、辣和外焦内嫩的特点,真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1958年毛泽东回湘时仍惦记着火宫殿的"臭豆腐",直到一尝才了心愿。 姐妹团子是火宫殿传统风味小吃之一。20年代初由制团师傅姜立仁与两个聪明的女儿所创。团子糍糯柔软,鲜甜可口,蒸熟后团子通体透明,亭亭玉立,宛如一座座白玉雕成的小宝塔,令人爱不释手,姐妹团子因之声名大嗓。 火宫殿小吃群,品种多样,据不完全统计,火宫殿全店经营品种不下千种,40多个小吃品种居长沙同业之首。( 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