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裹蒸粽

逢年过节端人素有喜食裹蒸的世习。肇庆裹蒸系粽子中的一种。用料包制特别。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裹包,呈扭身四角形,而肇庆裹蒸,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水草包裹,呈埃及金字塔形,每只重约0.5公斤。其料主要以糯米、脱衣绿豆、猪肉为主,或加以冬菇,腊肠、咸蛋等做馅料,取大缸用柴猛火煲7至8小时可食,热食时清益扑鼻,入口松化爽滑甘香。( 肇庆)

肇庆裹蒸产地范围为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3个区市现辖行政区域。

肇庆人制裹蒸非常讲究,一要选用具有色绿、叶香、防腐的冬叶作裹蒸的外皮;二要选用上好糯米和当年绿豆; 三是做馅的猪肉以肥瘦相间的为上乘;四要加五香粉、曲酒作调料,以使馅味醇香、肥而不腻。将浸泡过的糯米和绿豆沙、猪肉馅等用模具包出有棱角的裹蒸来;之后把裹蒸放到桶里用明火煲煮十个小时以上,直至糯米、绿豆、猪肉完全融合为止,吃起来香糯醇厚,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据说肇庆人制裹蒸始于秦代,当时农民为方便田间劳作,便用竹叶或芒叶裹以大米,煮熟后随身携带以作干粮,这就是最早的裹蒸粽了。

现在肇庆,个别店铺节日期间制作的肇庆裹蒸粽,除用糯米、绿豆和肥猪肉外,还在其中加入冬菇、鸡蛋、腊肠等,这种裹蒸被称之为“肇庆特种裹蒸王”。市面上的肇庆裹蒸品牌有“豪居香”、“裹香皇”、“皇中皇”有“肥仔伟”之称等,价格由3-12元不等。

肇庆的裹蒸行业的创奇人物--钟八先生,之前是裹香皇的创始人,现在东山再起,于2009年创立了“豪居香”,在他的实力驱使下,“豪居香”一跃成为肇庆裹蒸行业4大品牌之一。

不少中外游客都闻名而来,不仅购买裹蒸粽作为旅游的礼物,还有意了解裹蒸粽的制作过程及历史。裹蒸粽作为肇庆的一张名片,名不虚传。

肇庆的旅游景点,裹蒸制作坊具体是在肇庆哪个位

  裹蒸在牌坊附近街道有很多店的,都可以

  旅游景点首先当选肇庆七星岩,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了。它们是我们肇庆人的骄傲!除此之外,还有以下的一些,还有很多很多的,欢迎你到肇庆来!希望你玩得开心、快乐!!!

  1.肇庆包公祠位于肇庆城西,是为纪念宋代名臣包拯而建的,包公在肇庆任端州知州3年,为官清廉,大办实事、造福端州,离任肇庆时不持一砚归,其政绩显著,深受黎民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宋代百姓就建立包公祠来纪念这位清官,甚至还将他神化了,希望得到他的神明庇佑,能够逢凶化吉。现包公祠是一座仿宋建筑群,除牌坊、山门外,还有大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亭、廊、井等,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与其他包公祠相比,其规模位于前列,也体现了岭南古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2.崇禧塔 肇庆的崇禧、元魁、文明、巽峰四座明代古塔,耸立在美丽的西江两岸,为名城增辉添彩。郭沫若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稳,七星伴月月宫闲”的优美诗句。 四塔之首的崇禧塔,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巍峨壮观,气势非凡。塔高57.5米,外观9层,内分17层。每层八角塔檐均悬挂风铃,江风徐来,铃声四起,令人心旷神怡。赵朴初撰书的楹联“七星高北斗一塔耸南天”,镶嵌在入口处。登塔眺望,肇庆景物尽收眼底,是登高怀古颂今的好去处。
  3.肇庆古城墙 肇庆古城墙位于市区旧城区,周长2800米。据史料记载,肇庆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城。该城墙历史上虽然历尽沧桑也经过20多次修葺,但城墙和城门位置未改。宋代始建的城墙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国罕见。 宋代的城墙开四门:东曰宋崇、西曰镇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城门之上各有城门楼1座,四门之外有瓮城,城墙四角各有角楼1座,城外还有护城河。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府李j增厚了部分城墙,并亲自题书四门石匾额,改东门曰庆云、西门曰景星、南门曰南薰、北门曰朝天。 民国十三年至十五年(1924-1926年),城墙上的城门楼、角楼、雉堞、瓮城被全部拆毁,用以填塞城门和护城河以利交通,使城墙遭到极大的破坏。 1987年至于996年间,肇庆市人民政府为保护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发展旅游事业,曾多次拨专款抢修北段城墙,本着整旧如旧、恢复原貌的修缮原则,恢复了朝天门、墩台和雉堞,并重建了披云楼,使肇庆古城墙得以重现,肇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再度辉煌。
  4.丽谯楼原名御书楼,又称永明宫、红楼,座落在肇庆市城中路。
  宋徽宗赵佶曾为端王,端州是他的封地,继皇位后,升端州为府,御书“肇庆府”。为供奉御书,于宋重和元年(1118年),府衙前曾筑高台建楼,名御书楼。明天顺六年(1462年),郡守黄瑜重建,改称为丽谯楼。明末(1646年),桂王朱由榔抗清时在此登基,改作永明宫。建国初,因该楼红色,俗称红楼。丽谯楼曾陈列铜壶滴漏、乾宁铜钟、大藤鼓等报时器,以报时刻。楼后的府衙是古端州治所,宋名臣包拯曾于此任职三年,政绩卓著,以不持一砚归的清廉之风闻名于世。现在丽谯楼的台基拱道门上还有匾额“古端名郡”和对联“星岩朗曜光山海,砚渚清风播古今”。
  5.梅庵是古端州名刹,坐落在肇庆市城西的梅庵岗上。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是为纪念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在此插梅而建。梅庵的建筑艺术独特,大雄宝殿保留了宋木构建筑风格,是岭南城区一处十分珍贵的千年木构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珍视与关注。有“千年古庵,国之瑰宝”的美誉。国务院于1996年公布梅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披云楼 肇庆古城墙长2800米,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墙。披云楼座落于古城墙之西段,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楼高三层,当时作为了望台而建造的。因楼矗立在城墙最高处,云雾常绕,所以得名。今日看到的披云楼是1989年再次重建的,楼高19.3米,其外形仿江西腾王阁、 湖北黄鹤楼等宋式建筑而设计的。内部结构是采纳广西真武阁结构样式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的穿门式门拱三层设计,占地面积为300平方米。登斯楼,望城内外,景致尽收眼底。现根据端州文史资料记载,楼内设有两组蜡像:包公出巡,南明永历帝在肇庆。顶楼展览有该楼楼史的图片和书画。“披云鹤泪”系端州古八景之一。
  7.叶挺独立团史迹陈列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通称叶挺独立团),1925年11月21日在肇庆成立,全团2100多人,共产党员叶挺担任团长,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部队。担任北伐先锋,被誉为“铁军”。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陈列通过历史照片、文物等展示了叶挺独立团的光辉战斗历程,是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8.元魁塔位于江滨东路东端,渡头村的东南侧。始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相传为渡头村梁挺芳、梁挺高兄弟同科中举,仕途畅通之时回乡所建,故名“元魁塔”。 塔高23.1米,外观七层,内为九层,属楼阁式穿壁绕平座砖塔。造型自下而上每层高度按比例养活塔檐及平座逐渐收缩,呈上细下大之锥型,虽斜不倒,十分稳重,既有明代的建筑特色,又有宋代的建筑风格。
  9.阅江楼临西江而立,楼高二层,分东西南北四座,组成四合院式的整体建筑。中间是典型的岭南庭院。设有水池、假山以点缀,种有米兰、葵树。 阅江楼建于明代,原为石头庵,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改为阅江楼。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部曾设在此。叶挺为团长。在北伐战争中,独立团被誉为铁军。1959年,阅江楼辟为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馆内除叶挺独立团团史陈列外,每年还展出各种类型的展览。阅江楼西侧的古崧台现建有端砚陈列馆。
  10.白沙龙母庙位于肇庆市西郊龟顶山之东,庙址面临西江北岸的白沙滩,故名白沙龙母庙, 1984年11月,肇庆市政府公布,白沙龙母庙为肇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沙龙母庙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此庙历代有修葺,其建筑布局座北向南,以中轴线贯穿整个建筑群。从河滨广荫石牌坊进入,空地通道之旁,东有龙母亭,西有戏台,通首直达山门,内为朝厅,耳房设在两侧,再往前走,是大殿和龙母后殿,大殿两旁各有青云巷,东西配殿、庙舍,客厅位于巷的外侧。建筑的四周,是宽广深遂的庭院花园,其间古树苍葱挺拔,小鸟啼鸣,花香扑鼻,香烟袅绕,显得环境寂静清幽。
  11.盘古生态文化景区,位于肇庆市北岭山南麓盘古坑,占地约200 亩。景区面向碧波荡漾的星湖,背倚巍巍的北岭山,地形高低错落,委婉中野趣横生,起伏中藏露得当,立面视觉良好,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七星岩景区融为一体,湖光山色秀美清幽。景区内峰高谷深,森林繁茂,动植物丰富,瀑布溪潺,环境幽雅,集奇、秀、幽于一体,兼有山水型和城郊型公园的特点。景区内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8°C ,冬暖夏凉,空气负离子含量最高达86050个CM3,是粤西地区最好的天然氧吧之一,是良好的疗养保健场所。景区保留了自然生态的地貌,按照雕塑与园林、观赏与教育、艺术与历史、生态与文化结合的原则进行精心规划修造。区内景点众多:盘古祖殿、百家姓寻根园、民族图腾柱、北岭秀台、雕塑广场、绿篱迷宫、飞鸟乐园、开心拓展园、灵龟出洞、蝴蝶谷、阳元树、金盘蹄印、宋坑遗址、瀑布群、禾雀花林、杜鹃花林、艳姜花林……是游人观光及领略中国五千年文化,享受森林浴的首选生态旅游胜地。景区内还设有烧烤园、山水泳场,是游人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12.高尔夫度假村:位于高要市白土镇,占地7000多亩,拟建36洞高尔夫球场,由世界首席高尔夫球场设计大师加利.皮亚先生设计。首期18洞球场、会员会所和附属设施工程于九四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高尔夫球场建在蜿蜒起伏的低坡谷地上,独立式别墅交错其间。会所及低密度别墅、洋房背倚连绵的山脉,前望青翠的球场及湖泊,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图画。
  13.九龙湖景区位于肇庆市鼎湖凤凰生态旅游区内,是岭南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景区,“一湖碧水,十溪汇流,百鸟争鸣,千倾森林,万亩水面。”是对九龙湖景区的全面写照。九龙湖方圆19万亩,与国际级的自然保护区鼎湖山一脉相连,四周峰峦迭嶂,山高林密,苍笼迭翠,湖面蜿蜒曲折,一幅纯天然绿色画卷。是亲近自然、体会山野风情、休闲度假、户外拓展、提高综合素质的好去处!
  客家生态自然村位于一个风光旖旎的半岛上,在那里可参观古老神秘的客家民居――夯墙屋,了解当地客家人的风俗习惯;还可以欣赏地地道道的客家姑娘和小伙子甜美的山歌对唱,优雅的山村舞蹈,趣致的板鞋、竹筷舞,如有机会还可以做一客家新郎官!

听说广东肇庆的裹蒸很好吃,是不是真的?

广东肇庆的裹蒸真的很好吃!

肇庆裹蒸粽,是传统节日的特色食品,每到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习惯包裹蒸。包裹蒸用料非常讲究,一要选用具有色绿、叶香、防腐的冬叶作裹蒸的外皮;二要选用上好糯米和当年去皮绿豆; 三是做馅的猪肉以肥瘦相间的为上乘;四要加五香粉、曲酒作调料,让馅味醇香、肥而不腻。

将浸泡过的糯米和绿豆、猪肉馅等用模具用肇庆特有的冬叶包出四角的裹蒸来;之后把裹蒸放到桶里用明火煲煮十个小时以上,直至糯米、绿豆、猪肉完全融合为止,吃起来香糯醇厚,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肇庆裹蒸粽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多种新口味,除用传统的糯米,还加入了紫糯米。不但加入绿豆和五花肉,还在其中米咸蛋黄、冬菇、虾米、瑶柱、栗子、花生等。

传统酒店该如何改变才能顺应社会发展需求?

首先,我们要理一下什么是传统酒店的短板?一般说来传统酒店有这几个特性:一营销僵化,二品牌淡化,三设施老化,四服务硬化,五管理粗化。

其次,要理一下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就是住酒店的消费群体发生了什么变化,消费者的类型有哪些。一、出差群体,二长租客,三旅游群体,四休闲族,五其它消费群体。

回到问题本身来,传统酒店要适应社会发展,一丶营销方面要跟上,社会智能化的营销必不可少,线上线下,自己的渠道,借用渠道,都要做好!二、要树立品牌意识,自塑品牌或借牌运营,无品牌无生意。三、硬件设施装饰装修要更新更换、四服务人性化,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针对性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五整体管理要科学规范细化,薪酬模式要有激励性。

虚拟的网络化要给客人真切的感受,人工智能要充分利用好。大众点评,客户留言要认真对待,给差评的你看见了吗改了吗,给好评的您感谢了吗,回头客你留得住吗。

金杯银杯不如好口碑!说到底一句话,顾客是上帝要刻在骨子里,从虚拟到现实从现实到虚拟,要让客人觉得上帝的那种感受,至少平实一点让客人觉得你是亲朋是近邻!

海拔1338米!肇庆这座山被“冰雪”封裹!

已过雨水节气,万物惺忪苏醒,在烟雨迷蒙中静待早春的初绽。海拔高达1338米的肇庆广宁县北市镇螺壳山,仿佛一座被封裹在冰雪肌注的城堡,陷入永恒的沉睡。这是一片没有日照降临的地方,时间的流动也凝滞了,只有冰霜的单薄呼吸,配合着泥土里的绿芽幽眠,在轻盈的空气中静静浮沉。

下面,一起去欣赏北市螺壳山的冰挂盛景吧!

摄影 陆其金

云雾缭绕,仙香飘盈

絮雪摇风,素花流坠

▲摄影 陆其金

当凄冷的晨风拂过

白雪披裏山的额头

皱纹爬满树的眉脊

青白相接,是山与海交融的底色

冰雪凝合,是雨与泥堆叠的波痕

衔一捧天上明河作水

摘一丛湖底珊树为玉

▲摄影 陆其金

草的芒刺闪耀,山的绒毛乳白

一弓剑弧,是戍守山关的骑士

一掌葵扇,是迎春送绿的风纱

一串琴键,是窃窃私语的晶芽

苍白的光线将世界分割

所有永恒的事物消隐

被简约为自然的线条画

冰是统领这方小城的国王

他们的精灵孩子爱跳舞

调皮的水娃从山顶滑落

在山母佝偻的脊弯凿出一道银钩

流水不腐,奔流不息

万物复苏,野绿竞放

霜折草木,是早春的信号

清溪欢唱,是大地的心跳

我问 是谁点缀了你的夜梦

那是冰落在清夜无声的泪珠

来源:广宁发布、网易号/肇庆零距离、广谈大湾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