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香包

  香包是潮州民间独特的传统工艺品。其制作方法是在绸缎或布料上绣制各种花卉鸟兽,内包香料。香包外观精巧,气味芬芳。传统香包有香囊、粽球、针包、瓜子鸡、纽绒、结带等,造型美观,品种多样。香包主要用于佩带或作为吊坠饰物。

传统粽子肉粽的做法是怎样的?放什么香粉包粽

你好,我是南宫燕姐厨房,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以下是我的个人经验,希望能帮到你。

一、咸肉粽子配料

肉粽选用五花肉、糯米、绿豆为主原料制作的粽子。咸肉粽是汉族传统小吃,端午节食俗。外层粽叶以大量清水刷洗,糯米口感绵密软嫩,内馅用上选的五花肉,经过腌浸的程序,与生米、绿豆包里起来入水煮熟而得。咸肉粽子气味郁香,油润适口,是一款口味独特的甜品

二、咸肉粽子的做法

做法一:咸肉粽子

食材:

主料:糯米1000克,小苏打10克,五花肉400克,粽叶1把

辅料:盐12克,酱油1汤匙,生抽3汤匙,蚝油1汤匙,香油1/4汤匙,黑胡椒粉1/2茶匙,料酒2汤匙,五香粉1/2茶匙,水适量,棉线适量

做法/步骤

1.准备食材:糯米、去皮的五花肉、粽叶、小苏打。

2.用清水淘洗两遍,将水滗出去,重新加入清水浸过糯米3厘米以上,将糯米浸泡一夜。

3.五花肉切小块。

4.切好的五花肉放入容器中,加入调料(辅料里面除水和棉线以外的料全部加入,盐只放2克)。

5.抓匀提前腌制一晚,天热要入冰箱冷藏腌制。

6.用小刷子将粽叶一片一片刷净后放开水中煮5分钟,捞出待用。

7.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待用。

8.小苏打放入碗内,加少许水融解成苏打水。

9.将沥干水的糯米重新倒入泡米的盆内,加入苏打水和10克盐。

10.拌匀并静至半小时。

11.取一片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叶片比较窄的要用两片重叠再稍微错开一点以便增加叶片宽度),注意尖部要紧闭,以防漏米。

12.用勺子往圆锥状的筒中舀入1汤匙糯米并用筷子捅一桶。

13.加入一块腌好的咸肉。

14.再盖上一层糯米,九分满即可。

15.左手虎口处握住锥形,右手将上层糯米用手指稍微压平,然后将多余的叶子翻折下来包住米,随即用手将叶子的两侧捏下去,之后的粽叶尾端向一侧折叠,然后绑上棉线。

16.包好的粽子放入电高压锅,加水与粽子平行或淹没过粽子1厘米左右。

17.盖紧盖子,接通电源后按蹄筋键(系统自动显示时间为40分钟)开始煮粽子,听到高压锅发出滴滴滴提示音后表明时间已到,粽子已煮好。即可切断电源,继续焖半小时后再开盖取出,也可以焖几个小时等粽子凉了再出锅。

做法二:咸肉蛋黄粽子

食材:糯米,粽叶,五花肉,咸蛋黄,干瑶柱,虾米,栗子,腊肠,红豆,去衣绿豆,花生

做法/步骤

1.其实包粽子的准备工作也不少,首先是浸泡粽子叶,水要完全盖过粽子叶面,浸泡最少5个小时以上。

2.粽子叶浸泡好后,要一张张慢慢擦洗。

3.烧开一大锅水,把擦洗干净的粽子叶放进去煮几分钟,再捞起来冲洗一遍。然后沥水备用。

4.接下来就是准备各种馅料啦!生糯米用水浸泡最少三个小时以上,然后五花腩切成小块,用盐稍微腌制一下,腊肠也要切成小块,熟栗子去壳。把红豆、去衣绿豆、花生和浸 好的生糯米混合搅拌均匀,稍微好一点盐调味即可。

5.包粽子的方法有很多种,这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6.先用两片粽子叶折过来成一个角型,放进一勺子糯米馅,再放进其它馅料。

7.再盖上一大勺糯米馅。

8.在最外层再围上一片粽子叶,把收口折起来,再用绳子捆绑扎紧。烧开一大锅水,把包好的粽子放进去煮,中小火煮约4-5个小时。水要保持滚动,而且水一定要保持盖过粽子面,途中要适时加入开水,记得是开水哦,如果是常温水,会加长煮粽子的的时间哦!

9.煮好后捞起来沥水,待凉,就可以剥开粽子吃啦!

咸肉粽子属于高热量食物,而且糯米属于不容易消化的食品,一次不适宜吃太多哦,一条起两条止,一天最好不要超过三条,以免增胖哦!

做法三:广式鲜肉粽子

食材:糯米 1500g,五花腩 600g冬菇 30个,咸蛋黄 30个或15个,干瑶柱 30粒,去皮绿豆 300g,南乳 4块。

做法/步骤

1.准备材料: 一个粽子大概要50克米,20克五花腩,10克去皮绿豆,1片东冬菇,一粒瑶柱,1个或者半个咸蛋黄。

①五花腩切成两根手指粗的长方状,用南乳、盐、糖、生抽、麻油拌匀,腌一晚入味。 ②我买的粽叶是很大片,所以一片搞定。把粽叶和草绳放一大锅水里煮10-15分钟,然后用清水一片一片刷洗干净然后晾干,洗的时候要特别小心,最好带上手套,叶子很锋利。 ③糯米稍洗一下,然后用清水浸泡半天,捞出来晾干水,然后用盐、糖一点点,油,腌2小时。 ④干瑶柱稍冲洗下,用清水浸泡2小时(泡过的水不要倒,可以用来煲汤或者煮面什么的)。 ⑤冬菇稍洗,剪去蒂,用清水浸泡2小时(浸泡后的水也可以发挥其他用途)。 ⑥去皮绿豆稍洗下,浸泡一小时。

2.准备开包

一片粽叶,折成漏斗状,放2勺米,然后放一粒瑶柱,一勺绿豆,一块五花肉,冬菇,咸蛋黄,然后两勺糯米,铺盖馅料就好,然后两边叶子合起来,上面叶子翻折下来,然后绑草绳。

3.包完就可以拿去煮了,普通锅要煲5个小时,压力锅40分钟。 煲的时候水要没过粽子,压力锅不能放太满水,所以我每次只能煲6-8个左右。 还没煲的粽子要放水里泡着,不然会干掉。

烹饪技巧

1.糯米要提前泡胀发10小时左右

2.肉要提前腌制,最少要腌2小时

3.粽叶里舀入一勺糯米后用筷子捅一捅,稍微压实,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比较紧实好看

4.做好的粽子一次吃不完,可以放到冰箱冷冻层保存,吃的时候放蒸锅里加热。

6.如果是用普通的锅煮粽子,时间要适当延长,差不多煮4小时左右

7.粽子包法多样,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包成长棕、四角棕、三角粽、塔型粽、锥形粽等等,关键是别露米即可

8.高压锅加水只能8分满,粽子一锅煮不下的话可以分两锅煮。1000克米我包了24个粽子,刚好煮一锅。

以上就是咸肉粽子的做法和配料

用料:长糯米4斤花生

150克红豆

50克麻豌豆

50克鹌鹑蛋

500克五花肉/猪前腿肉

500克干香菇

100克干虾米

100克干贝(不喜欢也可以不放)

适量菜脯(萝卜干)

200克粽子叶

适量绳子

适量调料粉(十三香/五香粉)

适量盐巴

适量生抽

适量老抽

适量食用油

步骤1把花生,红豆,麻豌豆提前一晚上用冷水泡着。(喜欢豆子多的可以多放,不爱吃豆 的就少放。)把鹌鹑蛋煮熟,剥壳,装在保鲜盒,然后放生抽(喜欢蛋白净就放盐),摇晃一下,放冰箱冷藏过夜。猪五花肉切片,用十三香,生抽,老抽,一点盐调味,搅拌均匀。这里猪肉味道不要太淡。(不喜欢肥的,可以用猪前腿肉来做。把肥肉和瘦肉分开切片,然后用油,生抽,十三香,老抽,一点盐调味,搅拌均匀。这里油放多点,不然瘦肉太柴。如果只用瘦肉也可以,腌制时,要加入更多的油,才能让肉吃起来嫩而不柴。)同样,放冰箱冷藏过夜。

第二天早上,把糯米洗干净,用冷水泡着,然后可以准备其他材料。干香菇洗干净,泡发!干虾米,干贝清洗一下!沥干水。菜脯一整个切成碎碎(也可以买现成的,味道没有自己切的好)。粽子叶剪去根部的硬枝,清洗干净。绳子剪成合适长短,几条绑在一起,清洗,备用。泡好的香菇去蒂切成条,锅中下多点油,放入虾米,炒出香味,盛出。再放入香菇条,翻炒,下生抽,炒一下出锅!放菜脯碎,翻炒,把菜脯炒香!把锅子里的油和菜脯一起盛出!步骤2

把糯米和豆子捞出来,沥干水。拿个大盆子,倒入糯米,豆子,菜脯碎(和油)。如果油太少,可以加一点食用油!放十三香,盐巴调味。也可以把香菇条,虾米,干贝一起拌进去。或者包的时候每个放入也行!步骤3把粽子叶弯成漏斗状,卡在虎口处。粽子底下放入一颗花生(防止底下不严实,米煮的时候漏出来。)装入一勺子糯米,放入一个鹌鹑蛋,再放其他配料(香菇,虾米,干贝)再放一点米,然后放入猪肉,(猪前腿肉最好一块肥一块瘦)。再盖上一勺子米,用勺子底部把米压紧实!右手把粽子叶弯下来,盖在米上。剩下的叶子折在粽子边。最后用绳子捆2圈,绑紧!步骤4粽子绑好后,冷水下锅。水一定要淹没粽子。水里放一小勺盐,怕一开始清水,把粽子味煮淡了。怕咸也可以不加。后续下锅的粽子就不用加盐了!如果用普通高压锅,上汽后要再压个15-20分钟。(看你粽子大小)然后焖10_20分钟!用电高压锅,就选用杂粮粥的模式,也是冷水下锅,一般40-50分钟。压好后,也是焖着!(粽子的糯米不怕压久,就怕不够熟。)

步骤 5

时间到,把粽子捞出来,放在篮子或者有漏洞的盆上,让粽子里的水气能散开!

热着吃,粽子会比较软,比较散。放凉吃,口感更软糯。还可以用油煎着吃,外层的糯米焦香,里边还是软软的。

小贴士

提前一夜泡豆类很有必要。充分泡好的豆子,在和粽子一起压的时候,能很快熟透。不会导致吃粽子时糯米熟了,豆子还硬的,影响口感!

包粽子时,怕咸淡不好控制,可以在调味好后,用手指沾一下盆里的水,看看咸淡。不是要你吃下去,只是试试味道!

粽子里的食材也可以自由更换,如板栗莲子,大红豆等自由搭配。

清明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淡淡的野草香,非常好吃!

福建泰宁县,有一种传统小吃叫“暖菇包”,它的主要食材来自山野,淡淡的野草香,非常好吃。每逢清明佳节,泰宁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暖菇包”。暖菇包是福建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包主要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节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清明暖菇包,是福建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淡淡的野草香,非常好吃,咬一口满嘴都是春天的味道!

在泰宁县,每到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暖菇包,然后用来祭拜,祈求五谷丰登,而暖菇包,在泰宁县也有着“鼠曲小草包山珍”的说法,因为原料采用的是“鼠曲草”和米浆。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南片的一般在清明节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每年清明节前夕,农村的主妇们把当天采摘的暖菇草洗干净,晾干水分,用石臼捣碎,拌入事先磨碎的糯米粉大米粉,搅拌均匀,不稀不硬,放在手心刚好可以揉捏成饼状。馅料是将腊肉香菇油炸豆腐干、春笋、大蒜等切碎后置锅炒,爱吃酸辣的还可以拌入辣椒粉或酸菜。把馅料放入暖菇饼里包好,然后放入锅里蒸熟即可食用。

刚蒸好的暖菇包白里透绿,咬上一口,黏黏地、软软地,满嘴都是春天的味道。回想当年,在外求学的小编要是能吃到一口亲戚朋友从家乡寄来的暖菇包子,熟悉的香味一进入鼻腔,就情不自禁两行热泪。清明暖菇包,是福建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淡淡的野草香,非常好吃!小伙伴们,你吃过暖菇包吗?

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包括哪些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文明史上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发生过的、被今天记忆的人类生存方式和生存乐趣,以及在今天仍然被沿用或有所变异有所发展的上述生存方式和生存乐趣。“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中国”和“文化”不仅指今天国家地理版图的中国,也包括历史上的中国(版图有变化),以及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其它地域和其它民族;而且还涉及到中国出现之前的、中华民族形成之前的有关地域和民族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以前的中国文化

基本内容: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伦理

应当包括你所说的那些,估计还有,想起来再继续说...........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
  

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等等。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其间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
  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
  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有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 “橘灯 ”、 “绢灯 ”、 “五彩羊皮灯 ”、 “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一百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意横生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
  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有香辣甜酸咸五味。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

 

--------------------------------------------------------------------------------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 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
  使清明成为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
  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由无数恒星组成的银河象一条天河横亘夜空,人们说,它把多情的牛郎和织女隔开了,只有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鹊搭成一座鹊桥,他们才能相见。
  这个美好的传说始于汉朝,经过千余年的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这一天,民间有向织女乞巧的习俗。一般是比赛穿针引线,看谁更心灵手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每到七夕将至,牵牛和织女二星都竟夜经天,直至太阳升起才隐退。因而又被喻为人间离别的夫妻相会。
  这一夜还有观天河祈祷五谷丰收的习俗,有些地方还举办“青苗会”。

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

冬至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至今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阖家团圆。
  北方地区冬至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等。

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称“成道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红小豆,后来演变的极为复杂考究,主料有白米、黄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数十种,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干、桂圆肉、百合、莲子等,通宵熬煮,香飘十里。
  除腊八粥外,还有腊八面、腊八蒜等风味食品。它们即可滋补身体,又是喜庆丰收的一种形式,拉开了春节的序幕。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
  

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等等。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 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其间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
  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
  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有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 “橘灯 ”、 “绢灯 ”、 “五彩羊皮灯 ”、 “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一百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意横生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
  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有香辣甜酸咸五味。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

 

--------------------------------------------------------------------------------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
  使清明成为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
  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由无数恒星组成的银河象一条天河横亘夜空,人们说,它把多情的牛郎和织女隔开了,只有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鹊搭成一座鹊桥,他们才能相见。
  这个美好的传说始于汉朝,经过千余年的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这一天,民间有向织女乞巧的习俗。一般是比赛穿针引线,看谁更心灵手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每到七夕将至,牵牛和织女二星都竟夜经天,直至 阳升起才隐退。因而又被喻为人间离别的夫妻相会。
  这一夜还有观天河祈祷五谷丰收的习俗,有些地方还举办“青苗会”。

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

冬至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至今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阖家团圆。
  北方地区冬至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等。

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称“成道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红小豆,后来演变的极为复杂考究,主料有白米、黄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数十种,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干、桂圆肉、百合、莲子等,通宵熬煮,香飘十里。
  除腊八粥外,还有腊八面、腊八蒜等风味食品。它们即可滋补身体,又是喜庆丰收的一种形式,拉开了春节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