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粉虫

炒粉虫是广西百色的特色美食,粉虫不是虫,是广西的一种特色食品,是米制品,具体的做法大概是把大米磨成浆蒸熟,将煮好的粉在簸箕背上搓成条状,嘿嘿,出来滴就是一条虫。因形似虫子,才称为粉虫。粉虫多数是白色的,也有加一些食用色素做成粉红和粉黄,色彩缤粉,很是好看。有些店做的粉虫是光滑的,有些则有条纹,看,我们买的粉虫是这样的。

材料:

粉虫一斤,胡萝卜半个,菜心几根,猪肉2两,腊肠一根,生粉、蚝油、花生油、盐、鸡精少许

做法:

1、把猪肉切丝,用少许生粉蚝油腌制。胡萝卜切条,腊肠切片。

2、锅烧热,放少许花生油,然后爆炒猪肉丝、腊肠片、胡萝卜条、菜心。

3、放粉虫进去一起爆炒,加少许水,然后加入少许蚝油、盐和鸡精。

4、爆炒一会儿盛上碟。一盆色香味聚全的炒粉虫是早餐的首选。

黄粉虫母虫饲养方法?

1、养虫设备的要求:用纸箱、盆缸、水泥池等均可,要求内壁光滑,深15公分以上,以免虫子外爬。现在较理想饲养设备是用四方木盒饲养,我常用100/50/10厘米的木板钉成四方形木盒,底部用胶合板钉紧,四周用宽胶纸贴紧,使盒子内部四壁光滑,防止虫子外爬。

另外,蛾子产卵时,可用10厘米的木板钉成,底部用铁丝网51目(筛麦用的)钉紧,蛾子放在里面,产卵时把尾部伸出铁丝网产到产卵箱,产卵箱里可铺上一麸皮以免卵损坏。

使用方法:把10厘米的方木盒放在底下,上面放上10厘米的铁筛子,里面放上产卵的蛾子,撒入麸皮、蔬菜叶、瓜果皮等,任其自由采食,在撒饲料时,不能超过l厘米,以免蛾子产卵时,尾部伸不出铁砂网。当蛾子产卵7天左右即换产卵箱,产卵箱要单独放,要注意不要使卵受到挤压,以免损坏。当卵孵出幼虫,这时不必添加饲料,原先产卵箱的麸皮够幼虫吃的,随着虫子的逐渐长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添加饲料,还要定期筛虫粪。

2、对饲料的要求,黄粉虫吃的食料来源广泛,在人工饲养中,不必过多的研究饲料,但为了尽快生产黄粉虫,应投麦麸、玉米面、豆饼、胡萝卜、蔬菜叶、瓜果皮等,也有喂鸡的配合饲料,以增加营养,但必须要有60%的麦麸为宜。我场用的配合饲料配比为:麦麸80%,玉米面10%,花生饼粉10%,各种食料搭配适当,对黄粉虫的生长发育有利,而且节省饲料。

3、温度的要求:黄粉虫较耐寒,越冬老熟幼虫可耐受-2℃,而低龄幼虫在0℃左右即大批死亡,2℃是它的生存界限,10℃是发育起点,8℃以上进行冬眠,25℃-30℃是适温范围,生长发育最快在32℃,但长期处于高温容易得病,超过32℃会热死。以上温度是指虫体内部温度。

4龄以上幼虫,当气温在26℃时,饲料含水量在15%-18%时,群体温度会高出周围环境10℃,(也就是26℃气温)加群体温度10℃相当于36℃,应及时采取降温,防止超过38℃,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

4、对湿度的要求:黄粉虫耐干旱,能在含水量低于10%的饲料中生存,在干燥的环境中,生长发育慢,虫体减轻,浪费大量饲料。理想的饲料含水量为15%。湿度为50%-80%。如饲料含水量超过18%,空气湿度超过85%,生长发育减慢,而且易生病,尤其蛾子最易生病。如养殖室内过于干燥,可撒清水,湿度过大要及时通风,黄粉虫虫体含水量为48%-50%。

5、光线的要求:黄粉虫原是仓库害虫,生性怕光,生性好动。而且昼夜都在活动,说明不需要阳光,雌性,成虫在光线较暗的地方比强光下产卵多。

6、黄粉虫对对饲养场地要求不高。室内养殖要能防鼠、防鸟、防壁虎、防蚂蚁、等等,并且要防阳光直接照射和空气污染与过重的噪音。还要注意通风,四季内的温度要控制在20度以上35度以下就可以了。最好是将大棚建在半地下为好,因为半地下式是大棚可有效保存温度,大大节约升温成本,半地下大棚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好建造,且有冬暖夏凉的效果。

广西老友炒粉和老友粉的区别?!

三种粉共同特点:都是粉~呵呵,说笑, 都是辣的。而且是酸辣。
老友粉和炒粉的区别是
一个有汤。一个没汤。
外面老友粉的做法很多。味道都不一样。
我自己也有做给我女朋友吃,因为我们这边卖的少
酸笋一两切丝;豆豉少许切细茸;姜丝蒜末各少许;小辣椒两颗切细末;青菜几片;葱花少许;肉类切片
开火,放油!然后等油冒烟了。放豆鼓下去炒。尽量用产子压一压,然后出快有点nong(第一声调读)的味道,放入姜丝,蒜末,辣椒,酸笋下去炒,大概10来秒,放料酒(白酒也可以)嫩肉粉(没有的话拿点米醋加点淀粉 一点就好,大概一个石勺子的量)胡椒粉(可以不放),放老抽(不是生抽,一定要老抽才有那个味道)盐,糖!快速炒,5秒这样。
以下是不同做法!!
--------------------------------
(老友粉)
倒入清水(有骨头汤更好了~) 等水沸腾,放入切粉,或者米粉。搅拌30秒这样。关火。起锅。喜欢可以撒点葱花~ (一般老友粉都有加番茄,但是舒记那里没见加,喜欢可以自己加)这样就OK了,青菜在放水的时候放就好了。
(老友炒粉)
前提油要多,然后炒好料了 放入切粉(就是扁的那种,比较厚的不要薄的)快速翻炒。大概到粉有点点黑色的锅巴的时候。灭火。然后葱花这时候可以下(起锅就下不了了,不喜欢可以不放。) 起锅。OK!!
-------------------
螺丝粉做法。
(如果是自己做来吃蛮浪费的,前期东西复杂~~)
清水,然后放入已经吐土完的田螺(尽量要小点的),煮,大火,沸腾的时候关小火。(可以理解成熬) 煮2天这样 留着给它冷却 。
放油,起火,等油开始冒烟,然后就关火,把N多辣椒粉 ,少许花椒,适量盐,油,味精,
酒等放入锅里。搅拌,然后起锅。别把辣椒煮糊了。注意啊~ 然后起锅,把这辣椒油倒入煮好的田螺汤里。 留在 ,开小火。
腐竹,用高温油炸好,留着。
--------
锅内放水,沸腾,然后放粉进去烫。等粉完全软化。起锅放进碗里面(这个螺丝粉不像其他的粉,有点硬和透明,煮前需要泡水半小时,去买的时候说他们会知道的。)
然后烫青菜(建议空心菜,不容易串味)放入装粉的碗里面。
然后放酸笋,腐竹(腐竹多) 木耳丝 萝卜干 (有卖,会可以自己做)卤蛋(太麻烦了,不说怎么做了,可以到超市买)
最后拿那个田螺烫倒入粉里,就OK了。 这个就是 螺(田螺)丝(粉细)粉了~
打字手好累~~~~~~~~~~~
不知道能不能帮上?

老友粉的介绍

老友粉是广西南宁的本土美食,于2007年入选南宁公布的首批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柳州的螺蛳粉、桂林的桂林米粉同为广西“三大米粉”。南宁人认为酸辣可口的老友粉夏天吃着开胃,冬天吃着驱寒。老友粉是当地没有阶层分化的小吃代表,非常具有民生气质。这种粉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把酸和辣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南宁小吃的独特风味之一。

刘三姐老家在哪里

1、刘三姐的老家在广西西北部宜州市。
  2、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其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
  3、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申报的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23。 经国家考证研究决定:宜州市作为刘三姐故乡。

看了南昌这些小吃,就不会只知道炒粉拌粉瓦罐汤了

本地资讯创作者,旅游领域创作者

#南昌美食#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高端的小吃也往往最朴素最地道,无需花里胡哨。

出门旅游除了打卡当地的风景名胜,打卡当地的美食对于很多游客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想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就得去品尝当地人从小吃到大的小吃。

对于江西南昌的小吃,最熟悉的莫过于南昌米粉了,凉拌的、炒的还有煮的,不仅方式多种多样,而且口味也多种多样,有牛肉的、牛肚的、牛骨的、肥肠的还有猪耳朵等多种,可以说一年四季每天换着花样吃都吃不腻。

南昌米粉是每一个在外地的南昌游子最牵挂家乡味道。曾经在苏州工作的那几年里,每次回到南昌,一下火车就直扑自己最熟悉的粉面馆,两碗拌粉+一份瓦罐汤是标配。

瓦罐汤同样是南昌人的最爱,一般而言,吃米粉绝不能没有瓦罐汤,喝瓦罐汤绝对不能没有米粉,要不然一点都不过瘾。像我之所以每次点两碗拌粉,就是吃完一碗之后,另一碗就倒点瓦罐汤进去,把拌粉弄成了汤粉,但是味道绝对“绝杀”。

在南昌比较受欢迎的瓦罐汤有鸡蛋肉饼汤、墨鱼肉饼汤、海带排骨汤等等。

当然南昌的地道小吃绝不只有米粉和瓦罐汤,油炸,也是伴随着很多南昌人从小吃到大的。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手头的零用钱最多也多不过一块钱,那时的油炸有很多路边摊,基本都是5毛一串,一放学就冲到路边摊来上一串。

有时一串炸面筋,有时一串炸藕片,有时一串炸海带,听着油锅里炸串的“滋滋”声,那是一种享受,炸熟之后,再糊上一层辣椒蘸料,又香又辣,实在回味无穷,幸福感满满。

长大之后,这种路边摊基本都消失了,好在油炸店还是有不少,味道还是童年的味道,但童年的那种幸福感再找不回了。

都知道江西人爱吃辣,但也绝不排斥其他口味。江浙沪喜爱的甜味,在南昌小吃中一样有,白糖糕就是很多南昌人早餐的标配之一。

白糖糕甜而不腻,表酥内嫩,而且爽口弹牙。有时候早起嗦粉喝汤太费时间,要赶着去上班,就买上两个白糖糕边走边吃,还省事了不少。

说起生煎,可能大都会想起上海小杨生煎,苏州的哑巴生煎等,在南昌其实也有不少受欢迎的生煎店,一样是皮薄馅多,一样是汤汁饱满。

有时候一份拌粉不够吃,再来上半份生煎,马上肚子就撑着了,吃得多,不重样,关键还价格实惠,十几二十块钱就饱了一餐。

在南昌除了本地小吃之外,还有不少受到当地人喜欢的外来美食,这家抚州金溪县的筒子骨粉,这一年来虽然从10块钱涨到了15块,但依旧阻止不了吃货对它的喜爱,一边啃肉,一边嗦粉,是不是感觉特别豪放?

吃筒子骨粉就别顾优雅不优雅了,用手拿着吃就是,用筷子夹要是没夹好还得溅一身汤汁。

米粉不止在江西出名,湖南米粉也一样毫不逊色,而湖南常德的米粉就在江西打开了市场。在南昌就有不少“湖南特牛肉粉面”馆,在自家楼下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家,从07年第一次吃,吃到现在,吃到店老板闺女都生了2胎了。

在这家店经常是牛肉粉牛肉面、牛肚粉、牛肚面换着吃,再加个虎皮蛋,辣得过瘾,嗦得痛快。

在南昌读大学的你是否经常在学校周边的小吃街看到一辆小推车卖着凉皮凉面读书那会有时吃腻了食堂的饭菜,就会跑到学校外面打包一份凉皮一份凉面,那时凉皮凉面很便宜,一份才2块5,分量还足足的。

如今的凉皮凉面涨价忒猛,但有时实在忍不住还会去嗦它一碗,不过现在两份已经吃不起了,那就再来一个肉夹馍

在南昌,正宗地道的小吃,往往都在那些不起眼的小巷里,比较有意思的是,那些老字号的小吃店,规模都不大而且环境也不咋地,因为老板都忙得没时间去装修,但也就是这样的小吃店往往更受到吃货的喜爱。

那么在南昌有哪些小吃是一直都吃不腻的呢?有哪些小吃店是你经常去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让外地朋友看到那些真正不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