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红

一品红又名圣诞花、象牙红、猩猩木。大戟科,落叶灌木,温室花卉。原产墨西哥和中美洲。叶互生,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全缘,具有大戟属特有的环状花序,花序碌囊队?2月中旬开始变为鲜红色,可保持至翌年2月。此外尚有白、粉两个品种为冬末春初美丽的观赏植物。叶可入药。 一品红以盆栽观赏为主,亦可作切花用。丰台区花乡草桥村一带民间早有种植,现丰台区花乡各花队都有生产,已发展成为该区主要花种之一,为重要名花产品。 一品红通常用扦插法繁殖。扦插时间多在2-3月和7月,一个月后生根发芽,立春后移栽至室外。11月移至温室内,元旦至春节期间为盛花期。

路遥故里,中国红枣之乡!一县一品公益助农,清涧特色农产品红枣

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清涧县古名宽州,位于黄河陕晋峡谷西岸榆林南部延安交界处及无定河、黄河交汇处。东临黄河与山西石楼柳林2县隔河相望,西滨子长,南接延川,北靠绥德西北子洲毗邻。清涧县是中国红枣之乡。是享誉全国的“红枣之乡”、“道情之乡”、“石板之乡”、“粉条之乡”。清涧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生息。唐贞观年间筑宽州城,宋康定元年改宽州为“青涧”,金大定22年改设为县,明洪武4年改为“清涧”。 1940年2月正式解放,成立清涧县人民政府。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的东征红军在这里战斗生活了19个昼夜,并留下了气壮山河、雄视千古的著名词章《沁园春.雪》。 

路遥纪念馆位于清涧县石咀驿乡王家堡村开馆,展厅分为“困难的日子”“山花时代”“大学生活”“辉煌人生”“平凡的世界”和“永远的怀念”6部分,共展出和收藏路遥生前的生活用品、手稿、信函、照片、音视频等珍贵实物及资料600余件,真实再现了路遥“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路遥原名王卫国,其最重要的作品是198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人生》及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百万字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这两部作品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路遥,他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倒下,却留下了不平凡的声音,“这声音流传得比42年要长久得多,就像那块黄土地的长久,就像年年都要开放的山间的那一树繁花”。

一县一品(清涧红枣

清涧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干旱气候,土壤和气候形成了红枣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世界红枣原产中心的一部分。所产红枣个大、皮薄、肉厚、核小、甘甜爽口,可溶糖、维生素、淀粉等含量远远高于全国各产地。《诗经》“八月剥枣”;《战国策》“北有枣粟之利,民虽不细作,枣粟之利,足食于民”之记载,可见已有三四千年的栽培历史。至今,境内千年枣树依然可见。1995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首批百家中国名特产品之乡命名大会上,被命名为国唯一的“中国红枣之乡”。

皮酥香脆 盒馅鲜美——清涧韭盒

文章来源:中国农林科技

百条红色精品线路|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上)

如果说长征是震惊寰宇的壮举,那么,红军突破湘江战役,便是这一壮举中令人瞩目的巨大红色惊叹号,它因惨烈、悲壮和辉煌而格外令人刻骨铭心。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极其壮烈的一仗,也是关系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仗。

没有红军突破湘江的成功,就不会有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以及爬雪山、过草地这些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湘江战役是一场中央红军浴火涅槃的战役,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战役。如今,湘江战役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它所迸发出激荡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仍跨越时空,深植时代,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奋进史中历久弥新。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血战湘江·突破包围”精品线路带我们回顾这段悲壮的历史,全面了解湘江战役的历史过程和壮烈场景。

“血战湘江·突破包围”精品线路


桂林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战役大坪渡口——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战役全州觉山铺阻击旧址——桂林市兴安县千家寺红军标语楼——桂林市兴安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界首渡口遗址、界首红军堂、界首红军街——桂林市兴安县光华铺烈士墓——桂林市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桂林市灌阳县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旧址

景点名称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境内,是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之一脚山铺阻击战旧址所在地。距离全州县城11公里,距离高铁全州南站12公里,距离全南高速全州西路口8.3公里,国道322线穿园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纪念馆区建设内容为纪念馆、馆前广场及相关配套设施,纪念馆主体建筑占地面积22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479平方米。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是展示红军长征历史全貌的专题纪念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湘江战役和红军长征的整个历程及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展厅共三层,展陈总面积4545平方米,展线总长度1035米,采用多种先进展陈手段进行展示,展陈既有历史文物、文献、图片资料等,又有大型雕塑、绘画、场景模拟和声光影像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共展出图片379张、文物306件、主题雕塑14组、美术作品28幅、场景展示9个、多媒体互动及视频21项、全景展示馆1个。

目前,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挂牌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和行政学院现场教学基地,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廉政教育、红色研学等活动的主阵地。

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战役大坪渡口

中央主力红军突破湘江的第一个渡口:全州县凤凰镇大坪渡口。1934年11月27日,林彪军团从这里渡过湘江后,控制了湘江沿岸所有具有非常重要价值的渡口和重要的阻击阵地,为后续中央红军过湘江打开了生命通道

湘江战役全州觉山铺阻击旧址

湘江战役全州觉山铺阻击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934年11月25日,红军总部发布分四部突破湘江防线的命令。红军便设防于鲁板桥、觉(脚)山铺之间,阻击湘军西进,掩护红军主力渡江,湘江战役打响。觉(脚)山铺是敌人湘江的咽喉要地。觉山阻击战是湘江战役中规模最大、红军伤亡人数最多的阻击战。1934年11月29日,在觉山铺两侧的山头上,红一军团第二师的四、五团与湘军刘建绪的三个师又一个团在这里展开激战。最终,二师前沿阵地先锋岭失守,觉山阻击战以五团政委易荡平和二千余名红军战士的鲜血和生命,为中央红军渡江赢得了宝贵时间。离觉山铺几公里远的大坪渡口,曾是红军突破湘江的第一渡口。在觉山阻击战期间,林彪、聂荣臻率领的先头部队在此涉水渡江,为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创造了有利条件。

桂林市兴安县千家寺红军标语楼

千家寺红军标语楼位于兴安县华江瑶族乡政府所在地的千家寺。该建筑建于清末民初,砖木二层悬山顶结构,占地131.5平方米,建筑面积252.7平方米。1928年前是千家寺村宗祀祠堂,后改为学校。

1934年12月上旬,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向西行军来到越城岭老山界脚下,为翻越老山界作准备。中央机关组成的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及红3.5.8军团曾在此宿营。红军宣传人员在此建筑的二楼南面骑楼墙面及东西两侧局部,用墨汁写下了“红军是工农自己的 队”“当红军有田分”等标语及宣传漫画。1年后,这些标语被国民党军官发现,下令毁掉,行事者直接采用纸筋灰覆盖了事。新中国成立后,该楼成为华江瑶族乡人民政府办公楼。1987年冬天,因一起事故露出红军标语20多条。1994年7月被列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责编:吴敏

【来源:文旅中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百条红色精品线路 |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上)

如果说长征是震惊寰宇的壮举,那么,红军突破湘江战役,便是这一壮举中令人瞩目的巨大红色惊叹号,它因惨烈、悲壮和辉煌而格外令人刻骨铭心。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极其壮烈的一仗,也是关系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仗。

没有红军突破湘江的成功,就不会有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以及爬雪山、过草地这些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湘江战役是一场中央红军浴火涅槃的战役,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战役。如今,湘江战役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它所迸发出激荡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仍跨越时空,深植时代,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奋进史中历久弥新。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血战湘江·突破包围”精品线路带我们回顾这段悲壮的历史,全面了解湘江战役的历史过程和壮烈场景。

“血战湘江·突破包围”精品线路

桂林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战役大坪渡口——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战役全州觉山铺阻击旧址——桂林市兴安县千家寺红军标语楼——桂林市兴安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界首渡口遗址、界首红军堂、界首红军街——桂林市兴安县光华铺烈士墓——桂林市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桂林市灌阳县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旧址

景点名称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境内,是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之一脚山铺阻击战旧址所在地。距离全州县城11公里,距离高铁全州南站12公里,距离全南高速全州西路口8.3公里,国道322线穿园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纪念馆区建设内容为纪念馆、馆前广场及相关配套设施,纪念馆主体建筑占地面积22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479平方米。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是展示红军长征历史全貌的专题纪念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湘江战役和红军长征的整个历程及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展厅共三层,展陈总面积4545平方米,展线总长度1035米,采用多种先进展陈手段进行展示,展陈既有历史文物、文献、图片资料等,又有大型雕塑、绘画、场景模拟和声光影像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共展出图片379张、文物306件、主题雕塑14组、美术作品28幅、场景展示9个、多媒体互动及视频21项、全景展示馆1个。

目前,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挂牌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和行政学院现场教学基地,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廉政教育、红色研学等活动的主阵地。

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战役大坪渡口

中央主力红军突破湘江的第一个渡口:全州县凤凰镇大坪渡口。1934年11月27日,林彪军团从这里渡过湘江后,控制了湘江沿岸所有具有非常重要价值的渡口和重要的阻击阵地,为后续中央红军过湘江打开了生命通道

湘江战役全州觉山铺阻击旧址

湘江战役全州觉山铺阻击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934年11月25日,红军总部发布分四部突破湘江防线的命令。红军便设防于鲁板桥、觉(脚)山铺之间,阻击湘军西进,掩护红军主力渡江,湘江战役打响。觉(脚)山铺是敌人湘江的咽喉要地。觉山阻击战是湘江战役中规模最大、红军伤亡人数最多的阻击战。1934年11月29日,在觉山铺两侧的山头上,红一军团第二师的四、五团与湘军刘建绪的三个师又一个团在这里展开激战。最终,二师前沿阵地先锋岭失守,觉山阻击战以五团政委易荡平和二千余名红军战士的鲜血和生命,为中央红军渡江赢得了宝贵时间。离觉山铺几公里远的大坪渡口,曾是红军突破湘江的第一渡口。在觉山阻击战期间,林彪、聂荣臻率领的先头部队在此涉水渡江,为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创造了有利条件。

桂林市兴安县千家寺红军标语楼

千家寺红军标语楼位于兴安县华江瑶族乡政府所在地的千家寺。该建筑建于清末民初,砖木二层悬山顶结构,占地131.5平方米,建筑面积252.7平方米。1928年前是千家寺村宗祀祠堂,后改为学校。

1934年12月上旬,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向西行军来到越城岭老山界脚下,为翻越老山界作准备。中央机关组成的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及红3.5.8军团曾在此宿营。红军宣传人员在此建筑的二楼南面骑楼墙面及东西两侧局部,用墨汁写下了“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当红军有田分”等标语及宣传漫画。1年后,这些标语被国民党军官发现,下令毁掉,行事者直接采用纸筋灰覆盖了事。新中国成立后,该楼成为华江瑶族乡人民政府办公楼。1987年冬天,因一起事故露出红军标语20多条。1994年7月被列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责编: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