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荣森豆腐脑水粉

清光绪年间,陈庆荣在自流井正街开设小食店,取名庆荣森,主营豆腐脑水粉。以后代代相传,现为第四代。经过100余年的实践改进,逐具水粉细如银丝、根条均匀、洁白柔软;豆腐脑细嫩、清香,配以酥黄豆,三种食品配置而成豆腐脑水粉。1990年8月获省风味小吃奖。

这里的美食太神奇了,豆腐是绿色的,酒里面有蜜蜂,冰粉配麻糖水

本地资讯创作者,旅游领域创作者

民以食为天,所以美食是人们皆关注的问题,可以说没有一趟旅程是可以与美食分开谈的。最近去了贵州,游玩了铜仁德江县,品尝了不少当地的小吃,觉得非常不错。主要是有很多神奇的小吃,有别于其他省市。例如豆腐是绿色的,酒里面有蜜蜂冰粉麻糖水等等,所以很想推荐给大家。

要品尝德江当地的美食,去城南步行街准没错。走进步行街,瞬时间我们被琳琅满目的商铺吸引,面对丰富的德江美食,真是让人垂涎欲滴啊!此刻的我,在德江做一个快乐的吃货~ 麻糖冰粉神仙豆腐、赵氏牛肉长丰旱鸭、蜂子酒、乌江鱼…… 这些都不可错过哦!

接下来,给大家说说德江必吃的几样美食,第一个要介绍的就是神仙豆腐。神仙豆腐是贵州侗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神奇鲜见的一种特色小吃。它是用万山生长的一种野生灌木树叶加淀粉制作而成,很多人都不曾见过,更别提吃过。这种神奇的树叶制作出来的神仙豆腐,半透明的,色如翡翠,色泽淡雅。再配以葱姜蒜末等调料,吃起来味道清凉爽口,清香味浓,是炎炎夏日降温消暑的佳品,据说还可抗癌哦。

冰粉,其实就是我们通常吃的白凉粉,像福建或是闽南地区,以及台湾,会称为爱玉。但德江的冰粉有些许不同,它里面会加很多料,如葡萄干干果丝、西瓜、香蕉、芝麻等,一堆甜甜的零食。此外更特别的是,它的汤汁加入了麻糖水,所以有别于其他地方,非常独特,非常好吃。看着晶莹剔透的冰粉,吃起来爽滑清凉,倍感甜蜜。

长丰旱鸭,内质鲜嫩,细而不腻,有多种烹调手法,是一道风靡全县的名菜,游人常常慕名而至,以能吃到此名菜而觉不虚此行。用其清炖煮,清香可口,营养丰富;用其熏制烤鸭,外形美观,皮肉酥嫩,香而不腻;用其做卤鸭,回味无穷;做德江板鸭,清脆可口。

乌江鱼干,德江河网密布,境内有乌江,此外还有天然落差较大的大小河流七十多条,所以渔业也非常发达。选用乌江鱼制作的鱼干,肉质非常的好,加上香辣的腌制手法,作为小吃非常不错。

德江有天麻之乡的美誉,这儿的天麻种植历史悠久,产品个大、肥厚、质坚实,含天麻素0.36%,比中国药典规定的含量还要高0.13%。因此,当地很多人利用其泡制天麻酒,以及其他相关产品,非常受欢迎。

蜂子酒,是不是看起来有点怕怕的?别怕,不是让你吃蜜蜂,而是吃用蜜蜂泡的酒,营养价值很高。

前面说了要品德江美食就去城南步行街,但还没说啥时候去最好!要想品尝最全的德江美食,最好选择在水龙节,也就是农历六月初六前后的时间,这个时候的德江一般都会开展旅游节。城南步行街上也会办水龙节特色商品展销会,在此时尝遍德江美食是再好不过的了。

建水豆腐(品尝建水特色美食建水豆腐)

建水豆腐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的特色美食之一。建水豆腐以其细腻、滑嫩、爽口、鲜美的口感,以及独特的 *** 工艺和历史文化背景而著称。建水豆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建水豆腐的 *** 原料是优质大豆、米饭、石灰等, *** 工艺主要分为磨浆、煮浆、凝固、压制、晾晒、切块等几个步骤。

首先,将优质大豆和米饭混合后磨成豆浆,然后将豆浆加热90℃左右,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搅拌均匀,煮沸后静置凝固。凝固后,再将豆腐块压制成形,晾晒后切成块状,即可食用。

建水豆腐的特点是口感细腻、滑嫩、爽口、鲜美。其次,建水豆腐的 *** 工艺独特,历史悠久,是建水县的代表性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此外,建水豆腐的 *** 原料均为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营养丰富,健康无污染。

建水豆腐可烹制多种不同的美食,如麻辣豆腐、酸辣豆腐、豆腐汤、豆腐烧等,口感各异。在品尝建水豆腐时,建议选择正宗的建水豆腐,配以当地特色的酱料,能更好地体验到建水豆腐的美味和独特风味。

总之,建水豆腐是一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美食,是建水县的一张名片,也是云南省乃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庆旅游景点柳沟豆腐宴「延庆豆腐宴周边游玩」

听说延庆有个柳沟村豆腐宴不错,卫生情况如何呢?

柳沟豆腐宴可以说是京郊美食当中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到了冬季,柳沟民俗村可以说是热闹异常。现在去也是很不错的,那里环境很好,吃完柳沟豆腐宴,还能去龙庆峡游玩赏景。

具体的游玩攻略路线走向可以到出城网看看,那里攻略和路线都比较全

柳沟凤凰古城

2021-12-3

柳沟凤凰古城坐落在柳沟村里,位于延庆县城东南井庄镇,距离延庆县城东南10公里左右,是一个因火盆锅豆腐宴和全村都是民宿而出名的小山村。

一进村里,就看到大红的灯笼高高挂,整个村子干净整洁,墙壁上画了很多关于制作豆腐过程的壁画,很文艺,据说它有着“北京最美乡村”之称。

柳沟,在《明实录》、《宣镇舆图说》、《延庆县志》等都有记载。古城始建于嘉庆三十年(1551年),设有四门。

它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位于居庸关正北、八达岭北偏东一点,三地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居庸关距柳沟为长边)。

它在明清时期为边塞屯兵重地,是重要的一座军事堡垒,也是长城关隘,村里至今还留下一些古墙,古井,古城门,古庙,古树等遗迹,但大都数毁损得都很厉害了。

据说这里有一段明清时期的长城,是土边长城的基本形态。但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都被周围十里八村的乡民,将城墙砖拆下来,人抬肩扛、大马拉小车运,一座长达数里的城墙变成了各家各户的房基、院墙……

查遍史料并无"凤凰城"这一名称。网上有文章说,因站在城西山头俯瞰柳沟城及其东西两关,整体形态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所以柳沟城又称“凤凰城”。

柳沟的乡村旅游是村里的主导产业,在这之前柳沟村原本是个古老的穷山村,全村1000多人主要靠种地为生,没有别的收入来源。

2003年10月1日,有几位村民率先在祖传的暖手工具--火盆上架上铁锅圈,铁锅圈上架上沙锅,沙锅里再放上豆腐、粉条、白菜、熏猪肉,推出了“火锅盆、豆腐宴”,迈出了民俗旅游接待的第一步。

“火盆锅”主要以素为主,荤素搭配。喝的有豆浆,吃的有当地人自己亲手种的新鲜蔬菜,主食有窝窝头玉米面炸油饼……

还有火盆里冒着热气的三色豆腐(滋补养肾的黑豆豆腐,清热去火的绿豆豆腐,美容养颜的黄豆豆腐)宴,制作时以一主锅为主,放入五花熏肉、白菜、鲜豆腐、冻豆腐、炸豆腐等。

四周再配以具有农家特色的三个辅锅,三个小碗,六个凉菜,取三羊开泰、四平八稳、六六大顺之意。

这里还有一个豆腐文化博物馆,一个旱船文化博物馆,一个柳沟村史博物馆,有一个中草药博物馆:艾草园。

柳沟豆腐文化博物馆主要介绍了柳沟豆腐 的文化和制作工艺,以及各地关于豆腐所制作的经典菜肴,还有豆

腐的各种做法,顺带有机会还可以品尝到刚出炉的热气腾腾的新鲜豆腐。

毛也喜欢吃豆腐制品,除了喜欢臭豆腐,他还喜爱豆皮。豆皮是湖北农村的乡土风味小吃,老通城以经营三鲜豆皮闻名,毛一共品尝过4次三鲜豆皮,次次“点赞”。

孙中山先生也提倡多吃豆腐,甚至将它写进了《建国大纲》里。

据《天禄识余》记载:“豆腐,淮南王刘安造,又名黎祁。”刘安即西汉刘邦之孙。

明代李时珍的《本

草纲目》中也有“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的记述。

刘安本来想研制长生不老药的,结果研制出来了豆腐。而豆腐的营养丰富,既是人间美味也是一味良药,常吃豆腐可以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起到养生健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豆腐根据点豆腐的材料不同被分为南豆腐和北豆腐,南豆腐一般用石膏点豆腐,所以南豆腐非常细腻;北豆腐一般是用盐卤点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卤水点豆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味和选择。

但是不管是南豆腐还是北豆腐,古人都对它们历来有很多的赞颂:

大诗人苏东坡有“煮豆为乳脂为酥”的名句,陆游有《豆腐》诗:“拭盘堆连展,洗釜煮黎祁”,“新舂滑如珠,旋压黎祁软胜酥”。都是称颂豆腐的名句。

元人郑允端有很著名的豆腐诗:“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玉食勿与传。”

清人苏雪溪的《咏豆腐》诗,描述豆腐最得体且最意味深长。诗曰: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缸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个中滋味谁得知,多在僧家与道家。

自从有了豆腐以后,人们把豆腐做成了成百上千的豆腐菜,比如麻婆豆腐,建德豆腐包,曲阜熏豆腐长沙臭豆腐,砂锅豆腐,荷包豆腐,徽州毛豆腐东坡豆腐,小葱拌豆腐泥鳅钻豆腐白菜豆腐汤,菠菜豆腐羹,酸菜粉条炖冻豆腐,尖椒干豆腐,豆腐串………,豆腐被当成了菜中之王。

中国不但有豆腐宴,还有豆腐节,豆腐文化。豆腐被迅速地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餐桌文化。

唐代鉴真和尚在公元757年东渡日本时,把制作豆腐的技术传入了日本,日本人视鉴真为祖师。提起中国的豆腐来,日本人总 怀着崇敬的心情竭力赞扬,称为“唐传豆腐”,并以“淮南堂”后人自居。

如今豆腐在越南泰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已成为他们家庭中最主要的食物之一啦!

柳沟旱船文化博物馆主要介绍了柳沟的旱船文化起源于民间,2014年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示了各个时期特色鲜明的旱船和服装

端午节期间您要是来柳沟,还可以在柳沟包粽子,系五彩绳,挂艾草做香囊,赏鲜花。还能在柳沟文化广场亲自体验"延庆旱船",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柳沟村史博物馆主要陈列了柳沟村的历史文物和当地的乡情介绍,很有意思。

关于柳沟豆腐:从泡黄豆、打浆、过渣,到点豆腐、压模,每一道工序都非常讲究。

与其他地区用盐卤点豆腐不同的是,这里是用酸浆点豆腐。豆腐出锅后,锅里留下的浆水经过发酵,就叫“酸浆”。

传说,当地有一郭姓大家庭,儿女孝顺老人,每天都磨豆浆给老人喝。一次,老人在豆浆里放了一点醋,豆浆结成了块,澄去水后压成了豆腐。于是,郭家人就办起了豆腐作坊,用发酵的酸浆点豆腐,全村人都很爱吃。

随着老郭家豆腐坊的出名,很多人都来学艺,柳沟的豆腐也美名传开。

艾草园是一个古香古韵的中草药文化园。院墙是中医阴阳五行图解及名医名言壁画。

屋内分为中草药标本展示区、药用土特产标本展示区、艾草文化展示区。

中草药标本展示区收集了当地300余种中草药标本。室外种植了100余种中草药,是一个生机盎然的鲜药园。

村里还有城隍庙,大戏台,过年的时候还会举办庙会,很是红火热闹。

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墨客在柳沟流下了不朽的诗篇,最有名的一首词是清初大才子纳兰性德写的。

当年康熙皇帝常派纳兰性德到塞外巡视,安抚边关将士。23岁的他奉旨巡边,柳沟城即是当年的牧马地之一。

《南乡子·柳沟晓发》写于《清史稿》所记的“四口”之一“柳沟城”,在八达岭北。

“灯影伴鸣梭,织女依然怨隔河。曙色远连山色起,青螺。回首微茫忆翠娥。凄切客中过。料抵秋闺一半多。一世疏狂应为著,横波。作个鸳鸯消得么?”

柳沟城三面环山,形成箕状,“青螺”在词中是比喻山的。因柳沟城背靠南山,北望即一座小山,如朱雀同,所以词人化用刘禹锡诗《望洞庭》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词写柳沟城放眼一望的“曙色远连山色起,青螺”,十分写意传神。

后世研究者有认为此词作为甘肃柳沟,多数认为是在北京柳沟城。

在康熙十九年(1680年)词人26岁时,他还写过另一首《南乡子》抒发别样情怀:”何处淬吴沟?一片荒城枕碧流。曾是当年龙战地,飕飕。塞草霜风满地秋。 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

柳沟豆腐宴-北方农家风味的豆腐宴,你吃过吗?

北京这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城市里,往郊外走,也处处都有好风景。京郊延庆是我们常去的地儿,每到延庆玩,一到饭点,大家不约而同就提起来:“要不,去吃柳沟豆腐宴?”

柳沟其实算是一座小小的古城,明朝大修长城时期,曾在柳沟建成要塞,不过现在只留下一堆残垣断壁。柳沟的豆腐宴如今比古城还要出名,几乎柳沟整个村,家家都做豆腐宴。北方村落修得齐整,一条条巷道排开,1号院,2号院......一直往下整齐排列。家家户户都做豆腐宴,但味道却有些差别,常去的人会有固定的院子去,我们则是每次都打游击,随便走到哪家算哪家。

豆腐宴得名于主菜--一道由多种花样豆腐加熏肉、蔬菜、粉条组合成的豆腐火盆锅。豆腐火盆锅作为主菜摆在中间,大桌外围会摆上两层各色凉菜、主食、热菜,都是一些农家风味很足的菜:拌莜面土豆豆角炖排骨、蘑菇炖小鸡、拌野菜、炸花椒芽、侉炖鱼黄米炸糕、蒸红薯南瓜、煮玉米、现炸的喧腾小油饼红豆饭、拨烂子之类。

汤水饮品也有农家风味:小米粥、新鲜的黏玉米粥、现磨豆浆。一桌菜全加起来能有30多个品种。每种都只装了看似不多的一小盘,但只要喜欢就可以再续。最后结账按人头算,最早是15元一人,随着物价上涨,到现在已经是26元一人了,但相比北京市区的消费,豆腐宴仍然显得便宜又实惠,算是农家饭里的豪华自助餐了。在这里不仅可以参观豆腐制作流程,还可以到1500亩的果园内尽情采摘苹果李子和杏。全村52户民俗旅游接待户,同时可接待约2000人就餐,500人住宿。延庆柳沟村位于延庆县城东南10公里,有千亩果园,品种有6-7月份的杏、7-9月份的李子、9-10月份的苹果,其中苹果中的玫瑰红最出名,个大、色艳、清脆,酸甜适度。该村现共有民俗户余家,可同时接待200余人食宿。游人到这里可以采摘、垂钓骑马,还可以推碾子、辘轳等,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