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工艺

布依族的蜡染久负盛名。早在宋代,就有贵州惠水特产蜡染布的记载。清代史书上所说的“青龙布”,就是蜡染布,布依族姑娘从十二三岁起,便开始学习蜡染技术。 先把蜜蜡加热熔为蜡汁,然后用三角形的铜制蜡刀轻蘸蜡汁,在自织的白布上精心描绘各种漂亮生动的图案,再放入蓝靛缸中渍染成蓝色或浅蓝色,最后将布入锅煮掉蜜蜡,捞出后到河水中反复荡涤晾干,就成独具特色的蜡染工艺品。 做成的蜡染布料,图案丰厚朴实,绘画活泼豪放,并呈出独有的龟纹(亦称小波纹),具有机器所不能代替的艺术效果。 不同地区的蜡染艺术有不同的风格:有的爱以花、鸟、虫、鱼作蜡染图案,构图大胆,形象生动;有的却以结构严谨、线条细腻为特点;有的取材于龙爪花和茨藜花,色调粗犷明快……蜡染布多作妇女头巾、衣裙、围腰、被面、门帘、窗帘之用。有些工艺水平较高,图案非常新奇精美的,也被当作艺术壁挂来装饰居室客厅及宾馆饭店。布依族妇女还在蜡染衣裙上再加刺绣更加风采迷人。

云南最大自然村:白族扎染工艺发源地,研学游的绝佳去处!

大理周城村隶属于喜洲镇,游客们都听说洱海有著名的喜洲与双廊两座古镇,知道更多一点的可能就是挖色了。喜洲镇的周城村却颇具历史文化气息,它是白族扎染工艺的发源地,以民族工艺品为基础囊括大理乃至云南省其他兄弟县市的工艺,并建造一处专门的博物馆,成为大理最具有研学游价值的地方。现在一起来看看这座白族工艺品之乡的周城吧!

地处大理市区30公里左右的喜洲镇周城村是白族特色的手工艺扎染故乡,全村拥有人口超过一万人,国土面积也近5平方公里,是整个云南省最大的自然村。最具非物质文化价值意义的扎染是周城最值得研究的部分,璞真扎染博物馆就是了解这个工艺的好地方。

周城以白族扎染为主要产业与文化要素,没有扎染的周城不再是现在的周城了,所以说这个工艺的历史与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突破常规的博物馆,以作坊与产成品作为主体,让游客在实践中了解这些工艺品的前世今生,所以山野君说周城是研学游好去处。

扎染博物馆的建筑很讲究,保留了最传统的白族建筑风格,并吸收汉族的居家风水学理论,采取科学的布局,将馆内设计的很有意思,让游客们轻松、活泼且快乐的解读扎染以及其它民族工艺的常识与发展现状。

扎染虽然是白族人家的特产但是用途还算比较广泛,除了白族人家的服饰用料之外,各种各样款式的服装都可以采用扎染布料来完成,且有不褪色的特色。在博物馆的中庭位置展示了扎染制作而成的不同服饰,有兴趣的不妨多多了解一番。

大理扎染博物馆是一个非常系统、完善、全面的展示少数民族人民手工艺的展示处,可以说来周城扎染博物馆,你会学习到很多知识,增加你的见识。对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很有帮助,所以山野君很建议大家来周城扎染博物馆来看一看。

在展览厅中不难发现,除了白族扎染之外,还有介绍其它更多的手工艺品,这些都算得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来周城的收获远超预期值,真的很赞。

早在公元4世纪,名震东南亚的大理国就有了发达的手工业,扎染作为手工业杰出的代表,其工艺非常繁杂。在工具展示厅内,可以见识一下白族人家过去如何使用工具制作面料的,很有意思的哦。

看到质地如此好的布料,山野君难以置信这是手工艺产品,特地用手去摸了一下感觉很舒服。少数民族的智慧创造出如此神奇的工艺品,真的很惊讶。周城扎染博物馆的知识性、趣味性都非常明显,值得过去打卡游览。

在机械化规模生产的当今社会,批量生产的产品虽然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不具备品质与文化价值,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白族扎染,越来越被人重视了。扎染手工业的经济效益确实很低,可是它的文化价值与教育意义意义深远。

在现场生产工艺展示厅,有当地技术娴熟的工人们亲自展示扎染的制作全过程,很有意思。如果是传统文化感兴趣或是亲子游的话,这个扎染工艺制作过程一定要好好地欣赏一番。

身为粗糙的男人,山野君顿然间也喜欢上这些女儿家的工艺品。总想去尝试一下它的过程,天生愚笨的我只好坐在傍边静静地看着。

在扎染博物馆内不仅有现场展示厅,还有现场原料车间作坊。让游客在车间内深切地感受到扎染的工艺过程与原材料的讲究。将白族扎染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可谓是实至名归,并且也很有必要。

扎染车间划分了好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丰富多彩的门道,有兴趣的话不妨多待一会儿。最后,经过山野君这么介绍大理喜洲镇的周城村,是不是很有意思?研学游的价值非常明显?如果是的话,那赶紧前往周城了解一下吧!

上厨艺课、学蜡染、练泰拳...高赞旅行体验大合集!为什么这些目的地每年收到7000+人好评?

2012年,君行成功启动第一次义工旅行

7年来,义工旅行的版图不断壮大

我们曾一起助学支教,开启生动课堂

我们曾一起拥抱海龟熊猫,感受生命美好

我们曾一起倡导环保,给自然以希望

......

君行的每条路线,都是靠亲自踩点、探路

开了不知道多少次的产品讨论会

一点点打磨出来的

因为想要给你们的,除了靠谱的义工活动

也有精彩丰富的旅行体验

『义工旅行+文化体验』

让你在这个世界发挥光和热的同时

也能与世界交流、与大自然共情

超多项目手慢无,尽早报名锁定名额

by 君行清迈义工雷嘉瑜

by 君行清迈义工杨小欧

by 君行清迈义工梁跃麒

一个小假期就能前往的异国街头

每隔几百米就能看到的7-11

街边20铢一包爽到爆炸的小菠萝

走累了就能躺下享受的马杀鸡

人流涌动的周日夜市

随手招停的红色双条车

外国背包客迎面的眨眼微笑

......

这些都是有关泰国的记忆

但泰国又远远不止以上这些——

泰国,一个每年近4000万人前往的国度

似乎每一寸土地都已经被写进不同的游记

这一次,君行带你避开人流

重新解锁这片向往已久的后花园

by 君行泰国义工梁跃麒、马露珊、党晨、张福芮等

君行更愿意从城市最有浓浓人间烟火味的地方开始,了解一个目的地。我会带你前往清晨的丹嫩沙多水上市场,看这里被五颜六色装点;亦或是去火车每天8次从蔬果上开过的美功道市场,熙熙攘攘,好一番热闹景象;

我会带你顺着昭拍耶河北上,欣赏曼谷朝气蓬勃的城市天际线;带你在街道两边都是低矮彩色建筑普吉镇,悠闲走走逛逛,享受旅行时光;亦或是游走遍布大街小巷的寺庙,见证清迈的岁月沧桑。

——慢慢听,城市深处的声音

by 君行泰国义工詹欣然、杨小欧、周玲玉等

怎样让你的旅行照充满当地人的味道?我会带你学做几道新手也能轻松上手的泰式料理,实现炒菜颠勺的小心愿;带你体验泰拳和攀岩,尽情挥洒汗水,做全场最靓的崽;

我会带你学做可爱的微笑陶土玩偶,体验动手做手工艺的乐趣;亦或是带你换上装备,穿梭在丛林间。

——在人间游乐场,旅行可以这么嗨

<<泰国旅行片段>>

每个目的地

TA们都用第一视角记录下来

记录旅行生活的真实模样

到达的第一天赶上了周日夜市,坐着电影里出现的双条车,吹着东南亚的晚风,流浪于这座城市之间。欢快的音乐,熙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本土商品,垂涎欲滴的特色小吃,当地种类繁多的热带水果,以及感人的物价......真不知道吃喝玩乐买,只花费200人民币的地方还能去哪找。

——by君行清迈义工 王晨静

午餐时间之余,参观了整个陶艺小院的陶艺工作室,发现粘土是那么神奇,从毫不起眼甚至丑陋的模样,通过双手而变得多姿多彩、生动形象。也许是因为这样一种奇妙的手工艺过程,也许是因为粘土所特有的性质才使陶艺称得上“有温度的工艺品”。

——by君行清迈义工 党晨

我很喜欢烹饪,所以很享受厨艺课程的体验。一共学做了3道菜品:泰式冬阴功汤、泰式炒河粉、泰式芒果椰浆饭。君行为我们提供了惬意的私厨餐厅,吹着清凉的风,仿佛夹杂着大海的味道,在这种环境下做菜十分享受。心灵手巧的主厨带着我们一步步学习做菜,非常有耐心。

——by君行普吉岛义工 马露珊

输入文字

输入文字

Thailand

像这样深入当地、探索新技能的体验

君行还有很多,每一个都值得尝试

by 君行巴厘岛义工李丁一

by 君行巴厘岛义工李思嘉

有着潜水和冲浪海洋的蓝

有着骑着单车穿行在稻田里的绿

有着晚霞从地平线浮起蔓延整个天空的粉

怎么看都是让人置身于摆脱尘世纷扰的天堂

......

这些都是有关巴厘岛的记忆

但巴厘岛又远远不止以上这些——

1514年,发展迅猛的伊斯兰教入侵爪哇岛

迫使大批印度教的僧侣、工匠和艺术

逃亡于此,也因此为巴厘岛带来了璀璨文化

在巴厘岛,人人都是大艺术家

by 君行巴厘岛义工刘丹、张雅苏、李思嘉等

想要一探究竟巴厘人生活的旋律,我会带你走进特色咖啡园,结交巴厘岛当地朋友,感受岛民传统生活;我会带你在稻田之中的艺术教室,学习传统艺术,蜡染、祈福花篮,变身地道手艺人;

我会带你在田野风光环绕的厨艺课程地点,与小伙伴亲手学做当地佳肴;亦或是协助当地果农采摘水果,进行简单果园工作体验。

——深入巴厘岛的灵魂所在

by 君行巴厘岛义工李林怡、闵若楠、郑紫瑶等

我会带你前往圣泉寺,游览乌鲁瓦图情人崖,欣赏深邃的太平洋风光;我会带你前往金巴兰海滩,傍晚时分饱览有着世界十大日落之称的夕阳美景

我会带你徒步穿过山林,前往莱斯村山区的瀑布游玩;亦或是在清晨出海看日出,寻找海豚的踪迹;

我会带你参观当地特色寺庙,感受巴厘岛的虔诚信仰和古迹之美。

——景色,一定不是千篇一律的

<<巴厘岛旅行片段>>

每个目的地

TA们都用第一视角记录下来

记录旅行生活的真实模样

巴厘岛人文文化体验有蜡染课程、厨艺课堂等,都是当地的特色,很有体验价值。君行的文化体验项目,是对旅行的横向深化,独特的人文文化体验,能与大量当地人接触,在巴厘的那几日,我时常感觉自己并非游客,更像是旅居于此的他们的朋友。

——by君行巴厘岛义工 陈俊翔

除了英文教学,君行把文化体验项目也安排得妥妥的。制作祈福花篮、蜡染体验、参观当地咖啡园、厨艺体验,还有不少景点游览。与传统旅行方式相比,这趟旅行不只是停留在物上,也侧重于人的旅行收获与心灵感悟上,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动态结合。

——by君行巴厘岛义工 李雨晴

下午开始蜡染画的制作,先是由当地的制作人老师展示蜡染技巧和手法,看着布匹染上一缕缕色彩,水粉蔓延到笔头,纸边和心尖,我们发出一声声惊叹,接着,就开始进行自己天马行空的创作了。蘸水,下笔,涂染,渐变,一次次,一遍遍。

——by君行巴厘岛义工 李丁一

输入文字

输入文字

Bali

像这样深入当地、探索新技能的体验

君行还有很多,每一个都值得尝试

平均海拔3500米,大气通透明亮

祥和温馨、宁静淡泊的理想生活氛围

与书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高度吻合

森林环绕的宁静的湖泊

徜徉在美丽草原上的成群的牛羊

古朴的藏式木屋一幢接一幢环绕四周

夺目的转经筒在一片郁郁葱葱中

显得格外惹眼

......

这些都是有关香格里拉的记忆

但香格里拉又远远不止以上这些——

中国没有一个省份云南这样

集中如此多样的元素,诞生如此多元的文化

而香格里拉有着最浓郁的藏族文化

因地处青藏高原南缘、三江并流横断山

各种文化在此交汇相融

by 君行香格里拉义工

在藏文化中,香格里拉是一个没有欲望,没有痛苦,没有战争的极乐世界,一个理想国度。我会带你去体验人文,走进藏寨,在藏族大叔的教授下,除了听故事,还能学习简单藏语藏文;

香格里拉是名副其实的非遗文化“富矿地”,我会带你去学习制作唐卡,在细腻、专注的描画中感受安静且庄严的心;

食物何尝不是一方风土的呈现,我会带你去品尝酥油茶的香甜可口,结束半天的支教活动,来一顿美味藏餐作为犒赏。

——揭开藏文化流传千年的奥秘

by 君行香格里拉义工

当然,也安排了绝对不能错过的经典的景点,我会带你前往独克宗古城,前往龟山公园,参观世界上最大、最高的转经筒;

我会带你前往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被誉为“小布达拉宫”的噶丹·松赞林寺;前往世界自然遗产“普达措国家公园”,饱览绝美风景

——每一处都是经典之作

<<香格里拉旅行片段>>

每个目的地

TA们都用第一视角记录下来

记录旅行生活的真实模样

在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松赞林寺,体验藏教文化,一进景区就被眼前的藏族寺庙建筑所震撼,无比庄严神圣。带队向导向我们讲述了寺庙的来历和僧人的经历以及广为人知的藏族天葬,藏传佛教和汉家佛教的区别点有很多。有幸看到僧人齐聚大堂,认真学习经文,场面无比壮观,三个大殿分别代表着平安,健康,智慧,守护着香格里拉的土地和人民。

——by君行香格里拉义工 王美欧

君行安排的唐卡教学老师,就是唐卡体验中心的负责人!在他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唐卡的绘画颜料全是本地产的天然矿、植物颜料、如金、银、玛瑙珍珠、朱砂、赭石、藏红花大黄等,这些颜料经多次研磨,调焦时还要加入少量牛胆汁防腐,因此色彩鲜艳经久不变。

——by君行香格里拉义工 马昕锐

输入文字

输入文字

Shangri-La

像这样深入当地、探索新技能的体验

君行还有很多,每一个都值得尝试

乘坐海上火车,一侧是蓝色的大海

另一侧则是绿油油的高山

兰卡人黝黑的皮肤,干净的眼神

和最真诚的微笑

东边远处的天界线泛着柑橘色的光

狮子岩清晰可见

海上航行中看到鲸鱼摆尾

......

这些都是有关斯里兰卡的记忆

但斯里兰卡又远远不止以上这些——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

斯里兰卡的旅程就像是翻阅一本古老书籍

眼前新与旧的交替,历史与现代的共存

都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by 君行斯里兰卡义工孙鸿菲、耿北岭、黄可璇、王秀平等

在这片古老国度里,人们生活简单、快乐。想要更好地融入当地、体验到更多?

我会带你参观斯里兰卡著名茶厂,品尝最干净的茶;带你前往观看高跷渔夫,体验一把这种斯里兰卡渔民特色的钓鱼方式;乘坐斯里兰卡的名片海上火车,搭乘在海边飞驰的列车欣赏印度洋的美景。

——属于斯里兰卡的独特

by 君行斯里兰卡义工薛富耀、季怡雯、黄嘉瑶等

拒绝走马观花,真正领略名胜古迹背后的故事。我会带你前往加勒参观世界文化遗产加勒古堡,穿梭在欧式碎石板路上,领略千年古堡殖民风格的特色建筑;前往科伦坡,进行城市游览,欣赏地标建筑,参观科伦坡大学,在加勒菲斯欣赏海景;

我会带你前往斯里兰卡第二大城市康提,参观斯里兰卡最著名的寺庙佛牙寺,和虔诚的当地人民一起在寺庙静坐。

——以最快速度了解一座城

<<斯里兰卡旅行片段>>

每个目的地

TA们都用第一视角记录下来

记录旅行生活的真实模样

打开窗户,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如此舒适的微笑和清风,也不敢相信一个贫穷的国家也能孕育如此令人心神向往的文明,这里的人满眼都是笑意,对着陌生人也会灿烂微笑。

来到茶园,当地的负责人教我们如何分辨茶叶,同时带我们参观了茶叶的制作过程,和朋友都够买了几盒茶叶,在我心中,这不仅仅是茶叶,更是对斯里兰卡茶叶生产过程的赞叹。

——by君行斯里兰卡义工 薛富耀

赶上了斯里兰卡假期,兰卡的佛牙节。这天的习俗就是去寺庙,这是著名的佛教文化活动,是对供奉在康堤圣牙寺的释迦牟尼佛牙表示敬意。大家都会在这天进行购物,团聚用餐,直到尽兴而散。下午去了丛林寺庙上面是寺庙,沿路下山是一个海滩,我们去海滩拍了很多美照,感受夕阳西下的过程,感觉大家玩得的越来越好,才意识到义工生活已过一半。

——by君行斯里兰卡义工 黄嘉瑶

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海水,海滩上废弃的小船,沙滩上慵懒的人们。我将在斯里兰卡所遇到的全都保留在相机里,等到我七老八十的时候,看到这些照片,也一定会觉得当时的自己很酷,想一想都会觉得快乐呢!

——by君行斯里兰卡义工 张天娇

输入文字

输入文字

Sri Lanka

像这样深入当地、探索新技能的体验

君行还有很多,每一个都值得尝试

超多项目手慢无,尽早报名锁定名额

扫码加君行国际义工旅行

咨询/约伴群

君行客服-小希

微信号:ociva12

*为更好地一对一服务,请勿重复添加多位客服哦

旅途结束后

我们不愿你只能对着照片说:

“这里我去过,那里我看过"

我们希望你能说出:

“我在这里体验到了什么不同

我知道这里的传统文化是什么"

*部分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侵删

苗族蜡染凤凰古城旅游网 苗族蜡染艺术特色

1. 苗族蜡染艺术特色

苗族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印染工艺,苗族称“木图”(mubtut)。苗族传统蜡染一般都是在民间自织的本色土布上绘制,防染剂主要使用的是蜂蜡和白蜡。用靛蓝着色,即一种蓝草制成的染料。

苗族蜡染从图案上可分为几何纹和自然纹两大类。丹寨苗族蜡染的作者们更喜欢以自然纹为主的大花,这种图案造型生动、简练传神、活泼流畅、充满夸张,乡土气息十分浓厚。安顺苗族蜡染以几何纹样为主,图案结构松散、造型生动。织金苗族蜡染以细密白色为主,布满几何螺旋纹,图案结构相互交错,浑然一体。以下选取几种代表性图案进行简单的介绍:

鱼纹与鸟纹

苗族蜡染中的鱼纹占有重要的比例,这或许源于对鱼类生殖能力的崇拜,认为鱼是多子多孙的象征。很多蜡染的鱼纹体型一般都较肥大,有的鱼腹内还有类似鱼籽的斑点,甚至是小鱼。而鸟纹则多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鸟纹中常出现的有孔雀、喜鹊、锦鸡等,这些鸟纹或窃窃私语、或比翼双飞、或昂首啼啭,生动形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蝴蝶纹

苗族蜡染最具特色的就是对蝴蝶的描绘千姿百态:写买、写意、抽象、变形、复合;这些都源于神圣的蝴蝶传说。《苗族古歌》叙述着苗族起源的故事:枫树叶化为蝴蝶,蝴蝶妈妈生下12颗蛋,生出万物,其中一颗蛋孵化出人类,包括苗族的祖先姜央。在蝴蝶传说的影响下,苗族人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情感,对蝴蝶的热爱与崇拜,寄托着他们对祖先的敬仰与传承。

铜鼓纹

苗族蜡染中最古老的纹样就是铜鼓纹。铜鼓是苗族崇敬的神器,古时多用于祭祀。相传苗族蜡染纹样最早就取材于铜鼓。铜鼓纹并非独立存在,其中心常装饰花纹,这种有中心花纹的铜鼓纹买质上就是太阳纹,在圆形处辐射光芒。苗族人崇拜太阳神,是对太阳能量带来万物生命繁衍的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形态。这就是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的“太阳崇拜”。

2. 民族特色蜡染

蜡染,古称“蜡缬”。传统民间印染工艺之一。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进行防染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据考证,“蜡染”一词在文献中最早、最确切的记载是唐代慧琳写的《一切经音义》卷五十之“众缬”:“今谓西国有淡歰汁,点之成缬,如此方蜡点缬也。”“缬”是以辅染物辅助印染过程而染出的织物,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丝绸印染技艺的重大进步。蜡染今在布依、苗、瑶、仡佬等族中仍甚流行,衣裙、被毯、包单等多喜用蜡染作装饰。主要方法是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描绘几何图案或花、鸟、虫、鱼等纹样,然后浸入靛缸(以蓝色为主),用水煮脱蜡即现花纹。结构严谨,线条流畅,装饰趣味很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蜡染的发明以人们对物质特性的重复认识和利用为基础,并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因素和技术条件,因此它是在特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蜡染是基于人们对服饰美化的需要,在人类文明进步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是在多种染织工艺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蜡染产生的时间应在纺织、印色和画馈工艺成熟之后。从原料上看,蜡染对面料没有特殊要求,棉、麻、丝、毛织物都能采用;防染材料也不拘于特定品种,动植物蜡均可使用,通常是用树脂和蜂蜡;染色只能用冷染工艺,一般是植物染色,以靛蓝为主。从范围来看,蜡染技术存在与世界上很多地方,风格和使用方式也多种多样。由于受地理和气候的影响,北方寒冷地区不宜进行蜡染,因此蜡染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 区。

3. 苗族蜡染传统图案

苗族服饰,苗语叫“呕欠”,主要由童装、便装、盛装组成,“盛装”苗语叫“呕欠嘎给希”,即“升底衣服”,“ 呕欠涛”苗语称谓即“银衣”,下穿百褶裙,前后有围腰。湘西方言苗区和黔东方言苗区喜好银饰,黔南某些地区喜好贝饰,而西部方言区苗族服饰则少银饰。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4. 苗族蜡染图案的文化内涵

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苗族服饰,苗语叫“呕欠”,主要由童装、便装、盛装组成,“盛装”苗语叫“呕欠嘎给希”,即“升底衣服”,“ 呕欠涛”苗语称谓即“银衣”,下穿百褶裙,前后有围腰。

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既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湘西方言苗区和黔东方言苗区喜好银饰,黔南某些地区喜好贝饰,而西部方言区苗族服饰则少银饰。

扩展资料

苗族服饰-传统的苗族男装大襟短衣,襟向右开,颜色多为蓝、黑色。现在,男子的服饰已基本与汉族服饰一样。而苗族女子的服饰就显得精美了。

苗族妇女的腊染技艺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种精美图案和花鸟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妇女的头饰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苗族妇女的头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黑布尖顶帽,帽底下有垫头,垫头上绣有精美的花纹。制作别致,深蓝色的绣着花边的尖顶头巾套在外边,帽后垂下一根红带长及腿部。另一种是小花帽,这种花帽在平常农闲、休息时,她们都爱戴,是平顶式的,做工精美,绣有花纹。

苗族妇女很少戴耳环,盛装时才戴,手饰和脚饰也很少,没有戴颈圈的习惯。苗族衣服以深蓝及黑色为主,配以红色的腰带,下装是一条过膝的短裙,两侧有叠缝,叠裙上有美丽的图案,均是腊染而咸。

小腿上,是一条长2米的棉打腿布,另有两条1米的红色彩带。打腿时,先用绑腿布缠绕于小腿上,然后用彩带结成菱形将绑腿布绑紧,彩带头的红色彩丝团垂飘于小腿之上,远看似一团火球,与上装搭配十分和谐。

服饰价值

1、艺术价值。

苗族服饰经过种麻、收麻、绩麻、纺线、漂白、织布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到刺绣、蜡染、裁缝,最后成为一套精美的服装,无不反映了苗族妇女的勤劳和耐性。

苗族女性抽象的刺绣、蜡染图案中反映和表现了她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时表达了苗族女性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了解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一个苗族姑娘将自己亲手绣的花带赠与情人时,则不用更多华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情人如何的忠贞,只要通过绣花飘带就将姑娘所要表达的一切都包含在其中,真正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感境界。

苗族是一个感情极为丰富的民族,其精美的刺绣、蜡染工艺更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2、观赏价值。

苗族的刺绣和蜡染图案,特别讲究“规整性”和“对称性”,就是挑花刺绣的针点和蜡染时的染距都有一定的规格,一定的变化规律,或等距,或对称,或重复循环。图案结构严谨,给人以整齐、紧凑感。

尤其是挑花刺绣图案,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圆心,坐标轴不论沿横向还是纵向折叠,都是对称的。许多图案,不仅整个大的组合图案对称,而且大图案与小图案之间也是对称的。同时很讲究图案的色彩搭配,强调色彩与图案的完整和统一,似乎事先经过精确计算过。

当你欣赏苗族刺绣蜡染图案时,是否可以将数学公式、几何原理套入进行计算,其图案结构间的等距、对称关系是分毫不差 的。

3、收藏价值。

苗族服饰,是中国所有的民族服饰里最多姿多彩,样式最多,跨越的时代最久,绣花和银饰最华丽的民族服饰,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大奇葩。随着苗族传统工艺的衰落,精美的手工制作的苗族服饰越来越少,随着老一代苗族会这种传统工艺的人的离去,传统的苗族服饰渐渐变得越来越难。

5. 苗族蜡染艺术特色有哪些

蜡染,是我国世界知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和扎染、夹染等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印花技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丹寨蜡染,又被称为藏在深山里的千年古诗。

丹寨苗族蜡染的制作者们喜欢以自然纹为主的大花,自然纹以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做素材,随心所欲地创作成别致的图案,造型生动,活泼流畅,富于夸张性。其中鸟的变化最为丰富,想象异常大胆,简练传神,乡土气浓,富有童话般的梦幻色彩。

6. 苗族蜡染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苗族、布依族、瑶族的蜡染技术所出同源他们是兄弟民族是因为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蜡染是贵州省丹寨县、安顺市、织金县等地区苗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古称“蜡缬”,苗语称“务图”,意为“蜡染服”。

7. 苗族刺绣蜡染

苗族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后汉书》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贵州、四川、湖北交界处,因此地有五条溪流而得名。苗族有“好五色衣裳”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诗句。苗族妇女的服装有百多种样式,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较有代表性的是传统“盛装”,仅插在发髻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

二、苗族婚嫁

一般在结婚前一个月,长则半年,就开始哭嫁。对长辈要一个一个地器,然后再送礼物,现在改变了许多。男女结婚时,女方和来人到男方家吃三天三晚酒,这三天新娘只能同伴娘睡,不能与新郎同床。三天后,新娘与伴娘一起回娘家生活,二年、三年、五年不等。男方有农事需人帮忙,接女方在男方家同住。待女方怀孕后,才能接新娘到男方家长住期共同生活。

三、苗族丧葬

老人落气时,要抬到中堂里,坐在正中,备有斗(容器)、凉筛,坐在斗上脚踏凉筛落气。洗尸,由长教子井里担水,参入桃叶、菖莆叶煮成温水给洗尸,洗过的水(倒入便桶),让其后代每个尝三点,表示吃字不愁,叫"衣饭水",在死者身上围白线,一岁一根,平时掉的牙齿要保存着,殓时放入棺材内,死后头发禁烧。进棺材时,口含银,手捏茶叶米还要到飞山庙点亮。

四、苗族节日

除了汉族的节日外,苗族还有以下节日。

1、三月初三青年男女对歌恋爱。

2、四月初八吃乌饭,纪念杨再思,也有传说是纪念要一妹乌饭用树叶煮成,要提前将姑娘接回娘家一起吃乌饭;近处的可以不回娘家,但要给她们送去。此俗仅限于杨姓。

3、六月初六敬土地神,到田坎上挂纸、烧香。一般都将家谱晒一次。

4、十月初二过"小年",要杀老鼠吃。

五、苗族艺术

1、苗族的蜡染

2、苗族刺绣

3、贵州苗族锡绣

4、黔东南苗族民间剪纸

5、精美苗画

8. 苗族的蜡染文化特色

银饰萌芽于苗族社会早期的巫术图腾活动之中,产生于汉代,成熟于唐代,丰富于明清两代,发展于现当代。在同一族群同一支系中,银饰成为族群的识别符号。银饰作为崇拜物,它把同一祖先的子孙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作为婚姻标志,它给人们的婚恋生活带 来良好的秩序;作为巫术器物,它又从心理上给人们提供生活的安全感。因此,苗族银饰已不是单纯的装饰品,而是植根于苗族社会生活中的文化载体。

  银饰用于订情、避邪、祭祖等活动中,是苗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饰图案的题材多以苗族人民生活中习见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为制作内容,也有少量传统民俗戏文、传说人物、场景等;林间的山雀、蝴蝶、蜻蜓,田里的鱼虾、田螺,树上的桃子、石榴,门前房后的莲花、菊花、水仙、牡丹,畜圈里的牛、马、鸡、兔,甚至箱子里的古钱、元宝,男人们把玩的唢呐、刀剑等,但凡眼下所见,都可以作为银饰的图案。银饰上的纹样,有古老的传说,有图腾崇拜,还有动物花卉,它记载着苗族文化的变迁,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底蕴。其中蝴蝶、锦鸡、龙、凤纹样与苗族神话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八仙过海”、“双凤朝阳”、“龙凤呈祥”、“双狮夺宝”等纹样,是按传统民俗的习惯分别表达神通广大、祥瑞喜庆、男女恩爱、发家致富的吉祥涵义。

  苗族银饰一般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凡是盛大节日必有盛装银饰相伴。在苗族人眼里,银饰是美好的和财富的象征,苗家少女全身上下的佩饰清一色都是银饰,叮当作响,跳舞时更显婀娜多姿。苗族人还认为银饰是避邪的神物,可以驱邪逐崇、防阴气戕害,为人们带来吉祥和幸福。小孩戴上银锁能锁住小孩的灵魂,小孩就可以健康成长。人死了以后,用银饰品陪葬,能使死去的人顺利地回到祖先的发源地同祖先团聚。 崇拜与巫术在苗族银饰上的反映都很充分,直接影响到苗族银饰的造型,产生了鼓钉银额带、鼓钉银镯、鼓钉银梳这类银饰。苗族相信一切锐利之物都可以避邪,锐角鼓钉象征的是闪电和光明。又如银角头饰,牛角形,但却是龙角。龙在苗族民俗中主要是以保护神的身份出现,几乎每个人都相信有一条龙在庇护着自己的村寨。

  还有人认为,苗族喜爱银饰还与女性生殖崇拜有密切关系。苗语中对银饰的称呼和苗语对人的称呼是一样的,一斤白银十六两,苗族人认为生育最高的时候16个人,九男七女,刚好与古秤16两,同一个概念。喜欢戴白银表示人口可以发达,人丁可以兴旺。 银饰是苗族传统装饰的精华,是苗族文化的象征,它凝聚着苗家人的灵魂,熔铸着苗家人历史的足音。

9. 苗族蜡染艺术特色介绍

苗族服饰可以说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服饰中可看出苗族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文化沉积,集中反映了苗族在与自然的抗衡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升华,在此间也就产生了苗族的审美意识。

有句俗语讲:“苗族住山头,汉族住街头”。这句俗语大致勾勒出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也反映了苗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条件。他们所居住的环境奠定了苗族对山中事物由感性识别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基础。服饰是进行民族识别的手段之一,也是区分民族间的特征之一,直接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审美观或世界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其服饰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服装款式已由原来的单一的以深蓝色和黑色为基调而发展为色彩艳丽的式样,而且更接近于艺术舞台化。苗族女性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的色彩都是她们所需要的色彩素材,都应把它穿在身上,形成一种源于自然而超越自然的美。

“自然,作为人生社会的对立面或补充物,最容易引人进入这种审美境界。并诱发审美解悟。这是因为,外在形态的自然,无论在显示生命活力和生气灌注方面,还 在万象纷呈之中表现出的特有和谐引人入胜方面,都能使人产生美感而进入遐想。”

别把苗族服饰想的过于简单化,它不仅仅是苗族的服装和配饰那么简单,时间还赋予了苗族服饰多种价值呢!

1、艺术价值

苗族服饰经过种麻、收麻、绩麻、纺线、漂白、织布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到刺绣、蜡染、裁缝,最后成为一套精美的服装,无不反映了苗族女性的勤劳和耐性。

苗族女性抽象的刺绣、蜡染图案中反映和表现了她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时表达了苗族女性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了解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一个苗族姑娘将自己亲手绣的花带赠与情人时,则不用更多华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情人如何的忠贞,只要通过绣花飘带就将姑娘所要表达的一切都包含在其中,真正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感境界。苗族是一个感情极为丰富的民族,其精美的刺绣、蜡染工艺更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2、观赏价值

苗族的刺绣和蜡染图案,特别讲究“规整性”和“对称性”,就是挑花刺绣的针点和蜡染时的染距都有一定的规格,一定的变化规律,或等距,或对称,或重复循环。图案结构严谨,给人以整齐、紧凑感。尤其是挑花刺绣图案,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圆心,坐标轴不论沿横向还是纵向折叠,都是对称的。

许多图案,不仅整个大的组合图案对称,而且大图案与小图案之间也是对称的。同时很讲究图案的色彩搭配,强调色彩与图案的完整和统一,似乎事先经过精确计算过。当你欣赏苗族刺绣蜡染图案时,是否可以将数学公式、几何原理套入进行计算,其图案结构间的等距、对称关系是分毫不差的。

3、收藏价值

苗族服饰,是中国所有的民族服饰里最多姿多彩,样式最多,跨越的时代最久,绣花和银饰最华丽的民族服饰,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大奇迹。

随着时间长河的洗礼,传统工艺的迭代,精美的手工制作的苗族服饰越来越少,越来越稀有,随着老一代苗族服饰传统工艺继承人的离去,传统的苗族服饰渐渐变得越来越难。

10. 苗族蜡染艺术特色是什么

丹寨的苗族蜡染,不仅因丹寨拥有最多的蜡染民间手工艺人而出名。更引人瞩目的是这里民间手工艺人绘制的蜡染艺术魅力首屈一指,丹寨的苗族蜡染已被海内外公认为“东方第一染”!

丹寨苗族蜡染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内容以及形式上的统一。独特魅力气息精湛的蜡染技艺从栽靛收布、画蜡挑秀、浸染剪裁每一道工序都不易。